国际直接投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走出“囚徒困境”的突破口

2013-04-11 21:23:47宋春子博士生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36期
关键词:囚徒困境中日韩贸易额

■宋春子 博士生(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

国际直接投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走出“囚徒困境”的突破口

■宋春子 博士生(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

如何快速摆脱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囚徒困境”是推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中日韩三国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认为其具有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因而国家直接投资必将成为破解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囚徒困境”的有效突破口,进而阐述了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国家直接投资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囚徒困境” 突破口 区域经济

东北亚是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地区,然而东北亚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各异,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状况、资源分布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呈现明显的梯度性,这些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囚徒困境”的严重困扰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国际直接投资是破解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囚徒困境”的突破口。因此,要快速提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与层次,加大国际直接投资力度是其战略举措。

中日韩三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对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一)夯实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双边贸易额来看,2001-2005年,日本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从4348.42百万美元增加到6529.77百万美元,2008年降至3652.35百万美元,2011年为2551百万美元。中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200百万美元之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达到1100百万美元,2009年下降,2010年缓慢上升,但是2011年又骤降至10900百万美元。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直接影响到中日之间的贸易额,伴随着日本对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2001-2008年中日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从87728百万美元增加到266732百万美元,由于2005年以后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所下降所产生的效应以及受到金融危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的贸易额于2009年下降至228848百万美元,但是中日两国在2010年和2011年的贸易额分别达到297780百万美元和342837百万美元。

从韩国与中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双边贸易额来看,2001-2004年韩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额从2151.78百万美元增加到6247.86百万美元,但2005年之后一直持续下降,到2011年降至2551百万美元。中国对韩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655.83百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5503.33百万美元,但在2008年以后下降,2010年回升至3620.75百万美元,2011年又下降到3576.02百万美元,而中韩之间的贸易额在2001年的35895.72百万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86069.91百万美元,由于韩国和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减少所产生的滞后效应及金融危机等因素,2009年中韩之间的贸易额下降到156231.59百万美元,但随着中国对韩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回升, 2011年中韩两国的贸易额也上升到245637.15百万美元。

从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双边贸易额来看,2001年日本对韩国国际直接投资额为93百万美元,2003年仅为53百万美元,2004年日本对韩国国际直接投资额增至508百万美元,2005年又降至159百万美元,在2007年日本对韩国国际直接投资额增加到525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到2011年达到266百万美元。2001年韩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为38百万美元,尽管2003年下降,但是2004年增加到251百万美元,2005年降至31百万美元,之后韩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一直增加,但2011年韩国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额为197百万美元。2001年到2008年,日韩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42496.11百万美元增加到88968.51百万美元,由于日韩两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下降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日韩之间的贸易额为69256.7百万美元,到2011年达到105965.56百万美元。

通过上述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国际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中日韩之间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拉动了其双边贸易的增加,因此可以推出中日韩的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合作。

(二)拓宽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领域

目前,东北亚区域之间的投资规模和速度稳步扩大,所产生的发散效应将拓宽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领域。特别是中日、中韩之间的投资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中国还积极倡导国内企业要“走出去”,对外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对东北亚地区的投资明显增加。中日韩之间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已经促使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合作形式,如中、日、韩已将环保产业合作、低碳产品认证、3R循环经济、绿色城市和生态保护列为合作重点。中日俄关于黑龙江流域—鄂霍次克海等开展跨境或多国环境保护产官学合作(笪志刚,2010)。

(三)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硬件设施

为了使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在本国顺利进行,中日韩在“环黄渤海地区”、“环日本海经济区”以及东北亚六国都感兴趣的“图们江经济开发区”的投资合作等,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中日韩等国家投资开发图们江地区的过程中,重点建设能源、交通、口岸、通信等基础设施(王胜今,2006),中日韩独轮航线的开通;中日韩三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天燃气管道铺设等等,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有效推动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四)奠定东北亚国际关系改善的经济基础

中日韩之间的世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巨大、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以及地区安全机制尚未建立等因素,阻碍了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然而中日韩三国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为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中日韩制定实施了许多法律法规来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为改善中日韩乃至东北亚各国的国际关系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五)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

东北亚汇集了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中日韩三国深受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难以形成文化认同,延缓甚至阻碍东北亚一体化的制度化进程。但是随着中日韩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必将促使中日韩各国开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实现由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区域合作转变为依靠制度来保障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合作。

(六)加快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

目前,东北亚区域内部轴心的缺失是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致命瓶颈。随着中日韩之间国际直接投资联系的深化,中日韩三国设立的各种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并显示出突出的成效性。为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中日韩等东北亚成员国成立了一些区域性论坛组织,如东北亚经济论坛等,推动了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更成为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

东北亚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障碍

(一)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影响国际直接投资

中日韩之间的政治关系直接影响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现象,这些都影响着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决策。而中韩关系中的朝鲜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中国与韩国进行经贸合作的同时,必须考虑朝鲜的利益,这容易引起韩国的不满。

(二)各国的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比较落后

东北亚区域内各国的政策多变且不透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各国不敢贸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反之以贸易等形式来取代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在硬环境方面,目前东北亚地区的运输条件较差,没有形成便捷的国际联运系统,通讯条件差,没有形成光纤通讯系统,且能源和电力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的投资合作。

(三)对投资市场了解不足、国际直接投资经验不够

中日韩三国缺乏充分的沟通,对投资市场的社会风俗、市场、行业和产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企业往往有对外投资的愿望,却无法实施相应的计划,有时候即使实施了,也会因信息缺乏而失败。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的投资企业对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不太了解,抑制了投资企业的投资热情。而中国的企业对一些日韩等其他东北亚国家的国际规范、国际惯例也不够熟悉、不了解,把国内经营的一套照搬到国外,缺乏制度创新。

(四)人才匮乏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需要有优秀的人才,既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市场和国际商务惯例,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高管技能、公关技能等。东北亚的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人才外流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匮乏问题日益明显,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会使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风险,严重制约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

(一)加强东北亚各国的沟通和交流

加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各国高层领导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通过东北亚区域各国之间的高层会谈、访问以及民间交流等方式,不仅可以化解多年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所造成的互不信任的政治僵化的局面,还可以更加了解各国对外资的政策和制度,交流国际直接投资的经验,推动各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改变外商由于政治关系而不敢贸然投资的现象。

(二)完善各国的政策和制度机制以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

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简化国际直接投资审批手续,提高对外商的办事效率和质量。第三,要提高法律、法规运行的透明度和执行度,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为外商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第四,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政府或中介机构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第五,改善运输条件,形成便捷的国际联运系统;加强通讯建设,建立东北亚光纤通讯系统;加强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建设,改善电力系统。

(三)扩大中、日、韩三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以带动其他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

通过扩大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可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拉动俄罗斯、朝鲜和蒙古的国际直接投资。中日韩三国扩大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形成东北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凝聚力,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到区间的经济合作。

(四)推动各国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内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现阶段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仍是以双边合作为主,要发展多边投资合作,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东北亚区域内已经形成了环日本海经济区、环黄渤海经济区、图们江经济区等几个不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区域内各国应抓住这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吸收其他国家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扩大市场份额,积极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多元化,促进投资合作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实现东北亚区域内投资合作的新突破。

(五)建立东北亚区域制度性合作机制以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发展

欧美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但东北亚区域由于政治、历史及文化等诸多因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机制的地区。虽然目前的功能性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但是这种合作机制缺少了政府间的投资合作框架指导及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制度性保障,使得这种功能性合作机制极不稳定,所以必须尽快建立起制度性合作机制来保障各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

1.方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8(11)

2.刘昌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鸟瞰[J].外国问题研究,2011(3)

3.笪志刚.后金融危机时期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变化及展望[J].亚非纵横,2010(4)

4.曹志刚,李光辉.经济因素影响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分析[J].国际贸易,2010(6)

F810

A

猜你喜欢
囚徒困境中日韩贸易额
“蛰伏”后,再启程——记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22
在潍坊,共话中日韩合作
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46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中日韩+X”模式,打造三国合作新平台
金桥(2018年10期)2018-10-09 07:27:46
“囚徒困境”在贿赂犯罪审讯中的运用
关于公共品博弈的文献综述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0:12:41
重复博弈现象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13:27:15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广东造船(2016年2期)2016-05-04 09: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