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视域下海南五指山旅游开发的文化因子分析

2013-04-11 17:34戴敬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民族风情五指山竞争力

顾 进,戴敬东

(1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海南三亚,572022;2琼州学院体育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2009年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中国国家战略。不久,海南《五指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称“《规划》”)在海口通过了评审。规划中的五指山旅游将“打出三张牌:生态牌、雨林牌和民族文化牌。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绿色旅游大本营、目的地。”规划中的五指山旅游总体定位是:“国际山地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地、中国著名的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地、海南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地。相应地形成三大拳头产品体系:雨林生态旅游产品、民族文化体验产品、休闲养生度假产品等三大旅游产品体系。”

《规划》为五指山旅游开发指明了三大目标,但这些目标还比较抽象,五指山旅游开发如何操作才能最终达成理想目标,是一个问题。

本研究大致考查了海南五指山旅游开发的基本趋势和现实困境,以“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理论支撑,文化因子为切入点,分析五指山旅游开发潜在优势,最终指出五指山旅游开发的突破点和出路,旨在为实现《规划》中相关目标提供某些操作性意见与建议。

1 海南五指山旅游开发的基本趋势与现实困境

1.1基本趋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五指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美好前景鼓舞人心,但最终要实现理想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路程要走。从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空间结构看,其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南重、北轻、西衰、东盛、中间空”[1]。即,海南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海南东部和南部滨海一线,尤以三亚为重心,而海南其他区域旅游业发展相当滞后,几乎没有旅游热点区域。从旅游资源禀赋看,海南北部、西部、中部某些位点都有其独特性,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某些优越条件,如果这些位点未来开发得当,必然由点到线,最终形成覆盖海南全省的旅游网络,从而彻底改变海南旅游业发展空间结构不平衡问题。

在海南由点到线,再到覆盖全省旅游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路径中,位于海南腹地的五指山必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结点。

1.2现实困境长期以来,海南五指山声名远播,但五指山旅游开发却严重滞后,相关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相关旅游产业发展先盛后衰。

案例1

1987年,广东省举行黄金旅游线路评选,全国媒体和公众参与投票,结果海南环岛五日游被推选为黄金旅游线路,其中一项重要旅游活动是“远眺五指山”。但“远眺”不如“近观”,或亲密接触,滞后开发、可望不可及的五指山终于销蚀了游客的兴致。随着海南东部、南部的大规模旅游开发和兴盛,以及交通改善,相对偏远和闭塞五指山在游客的视野中渐行渐远。

案例2

五指山曾经是海南最早利用民族风情发展旅游的地方,海南第一个民族风情村就产生在那里,很受游客欢迎。后来,民族风情在海南全省遍地开花,最多时有十几个,规模相仿,内容大同小异。结果,五指山的民族风情村遭遇竞争瓶颈,迅速衰落[2]。

案例3

五指山漂流是最近一些年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号称“华夏第一漂”,但水源问题一直困扰五指山漂流的顺利进行,全年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枯水期,使“华夏第一漂”徒有其名。

从“远眺五指山”,到“第一个民族风情村”,再到“华夏第一漂”,五指山旅游开发有过创意,有过辉煌,但又归于沉寂。五指山旅游开发美好前景与现实困境间强烈反差,不由使人产生这样困惑:五指山未来旅游开发到底路在何方?

2 海南五指山未来旅游发展路在何方

研究认为:五指山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是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未来五指山旅游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找寻并固化其核心竞争力。

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概念源于人们关于企业生产机能组合的考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1990年发表了名为《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这是Core Competence(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文章指出“Core Competence”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国内学者黄群慧认为,这种理论在试图回答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或者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3]后来,基于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学界对于核心竞争力概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无论哪个流派都不能忽视这个基本事实:企业因产品而存在,产品浓缩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产品被市场认可,被消费者追捧,一定满足这样条件:一是价值性。即能迎合消费者需要,且内涵价值大于表面价格;二是独特性。即专有、特定、有鲜明特色;三是稀缺性。即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可模仿,不可复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造核”战略思维,核心竞争力形成后需要“强核”战略思维,“造核”与“强核”工作完成后,需要“扩核”战略思维。[4]旅游企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产品也必须满足“价值性、独特性和稀缺性”三个必要条件,否则便不能聚核竞争力,并通过“造核”、“强核”与“扩核”三个过程使旅游业发展由弱变强,由强变大。

2.1五指山旅游发展现实困境的根源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1)“远眺五指山”旅游衰落的原因有三:一、游客通过“远眺”对五指山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印象,而不能深入其中一探概貌,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另外,游客鞍马劳顿一天就是为了“远眺”下五指山,劳命伤财,所付出的价格与得到的价值不能匹配。因而两方面存在价值性缺陷;二、“远眺”葱茏的五指山只能感受其外形上与其他种类的青山有所不同,存在“独特性”缺陷;三、“远眺五指山”而不能深入其中充分领略和理解其“稀缺性”。

(2)海南“第一个民族风情村”陨落原因有二:一、价值性欠缺。海南南部和东部沿海旅游业集聚区,后来出现不少类似的“民族风情村”,在这些地方观赏民族风情表演,省时间、省精力和省钱,游客购买同样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价格较低;二、替代品过多。民族风情村可模仿、可复制,导致“第一民族风情村”失去其独特性与稀缺性。

(3)“华夏第一漂”冷落主要是:“华夏第一漂”名实难符,替代品多且优,从而使其独特性和稀缺性不强。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中国地理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的云贵川,峡谷纵横,水流湍急,适合玩惊心动魄漂流的地方很多,许多地方优于海南五指山所谓的“华夏第一漂”,难以培养游客对该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2.2五指山旅游发展未来出路:利用文化因子打造核心竞争力

五指山旅游发展出路在哪里?利用相关文化因子“造核”,充分体现其“价值性”、“独特性”与“稀缺性”,并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以下就从五指山旅游资源文化因子的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2.2.1名著、名诗“造核”五指山五指山山虽不高,却因“仙”闻名,可称文化名山。早在约五百年前的明代,五指山(五行山)之名就随着《西游记》的广泛传播名扬天下。无独有偶,早于吴承恩的明代资深政治家和杰出学者――海南名人丘濬六岁时即歌咏五指山,并赋于五指山神奇雄伟瑰丽的色彩。他在《五指山》一诗中是这样描绘的:“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诗中的“巨灵伸一臂”是否吴承恩“如来伸五指”的灵感来源?据相关考证[5],自宋代以来,描写五指山的诗作层出不穷,且以明代为甚。这些诗作多描摹五指山的五指山的雄、奇、壮、美,以及“神奇、神秘、神仙”。如果要寻找五指山名著、名诗之“核”,“巨灵”,抑或“神仙”应该是其核心内容。如何将这些核心内容打造为五指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选取合适地点营建主要供奉如来佛的寺庙是不错的选择。理由如下:其一、自古名山出名寺。普陀山因主要供奉观音菩萨闻名,九华山因主要供奉地藏菩萨闻名,峨眉山因主要供奉普贤菩萨闻名,五台山因主要供奉文殊菩萨闻名。但中国至今尚没有主要供奉“万神之神”的如来佛的寺庙。鉴于“巨灵五指山”的种种神奇描摹,且至今无佛家寺庙的现实,此处营建主要供奉如来佛的寺庙会得到广泛认可的;其二、为海南居民或游客营造精神家园,满足他们精神寄托的需求。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盛行至今,并与儒、道一起,成为构成中国人精神面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人虽然多数没有明确的佛教信仰,但逢年过节,去佛教寺庙烧香礼佛,或遇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重大生活事项,以及工作学习中遭遇的各种关口而自身又难以掌控或决断,总习惯于求助于神祗,以求内心的平衡。另外,佛教作为世界上第三大宗教,拥有数亿信徒分布于世界各地,外来游客中也不乏宗教信徒;其三、宗教旅游发展需要。如,2012年1月7日,普陀山管委会统计办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止,普陀山全山供安排海内外香游客519.67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达34.53亿元;2011年,九华山风景区旅游总收入48.46亿元[6];其四、宗教旅游布局需要。海南少名寺。既然三亚南山造寺能够无中生有,五指山造寺为什么不能有中生有呢?从前景看,五指山造寺兼具“价值性、独特性与稀缺性”,在弘扬佛教文化,促进海南宗教旅游方面将大有可为。

2.2.2热带雨林生物文化“造核”五指山自然界动植物物种众多,但凡进入人类视野,为人类所命名、欣赏、研究或利用的生物都无一不打上人类文化的印迹。据相关资料,海南五指山是世界现存的三大片热带雨林之一。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是海南省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物种基因库,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1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Ⅰ级3种,Ⅱ级36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各种植物占海南植物种类57%。昆虫1700多种(其中蝴蝶609种,金斑凤蝶为国家Ⅰ级保护物种),鱼类6目18科52属67种(其中花鳗为国家Ⅱ级保护物种,保亭近腹吸鳅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稀有),陆栖脊椎动物27目75科289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分别为5种和37种,39种列入CITES公约、9种列入IUCN红皮书、4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150多种。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坡垒、子京、陆均松、无翅坡垒、海南粗榧等,三级保护的有花梨、野荔枝、母生、油丹、白格、红柬子、红椤、蝴蝶树等,这些树种大多为海南特有,极为珍贵。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坡鹿、黑冠长猿、孔雀雉等,二级保护的有大灵猫、水鹿、原鸡、白鹇等。[7]热带雨林生物文化应该成为五指山聚核点。利用“生物”五指山打造核心竞争力,表达主题应是“奇特、奇妙、奇珍异宝”。表达形式可以是“中国原始热带雨林博物园”,提供条件供游客观赏各种难得一见的各种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资源。这方面发展前景广阔。如,2009年,卢浮宫即接待游客高达850万人[8]。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海洋馆每年接待的游客都以数百万计。上述这些人工的、人造的旅游景点都能吸引如此众多的游客,五指山作为地球上仅存的几个天然热带雨林宝库之一,一旦得到合理开发,其旅游发展前景是无量的,但开发也要考虑生态保护问题。

3 海南五指山旅游发展展望

利用难得的五指山相关的文化因子打造其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以积累和形成若干“极点”,再通过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与服务,达成“强核”目的,最后通过“扩核”使得整个五指山旅游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最终形成海南又一大足以与海南东部和南部相抗衡的旅游区,完全实现《规划》目标。

[1]宋静敏.海南岛山地体育旅游资源调查与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6):159-162.

[2]陈耀.五指山旅游:再度崛起路在何方[J].今日海南.2011(4):34-37.

[3]黄群慧.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87-92.

[4]赵小刚,郑昌泓.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四大战略[J].企业管理.2012(3):66-69.

[5]李景新.于今写入琼南景 胜得诗人细品题[J].琼州学院学报.2008,15(1):28-33.

[6]青阳老鼠.九华山2011年旅游收入跻身全国前三[EN/OL].国家旅游局《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发展报告》.http://bbs.0566c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5095&page=1&authorid=1911.2012 -5 -4 11:23:07.

[7]陈宗仁.一项事关海南中部发展的重大课题[J].琼州大学学报.2004,11(4):67-72.

[8]尚栩.巴黎卢浮宫 2009年接待参观者 850万人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10-01/12/content_12796243.htm.2010-01-12 13:56:06

猜你喜欢
民族风情五指山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小林的漫画
少数民族电影剧本创作特色研究
泓林控股“五指山”供应链成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民族风情二题
现代感民族风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五指山小型猪腹腔粘连模型的建立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