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百 锋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中国社科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失业率“2008年为9.1%,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以上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1]。而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仍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年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2]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如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拓展新的就业模式,开辟新的就业渠道,解决系列就业难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就业工作的首要问题。而在当今电子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大力扶持和发展网络就业,不失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所谓网络就业,就是以互联网络为平台,通过网店经营、软件开发、广告代理、证券交易、文学创作、业务承揽以及维权服务等电子商务活动,获取一定收入或报酬的从业方式。目前,互联网络已经在大学生当中全面普及,尤其是手机网络、“拇指经济”正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乃至就业观念,催生着大学生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因此,提高对网络就业的认识,加大对网络就业能力的培育,积极开发与构建大学生网络就业体系,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关乎民生的就业难题。
1.网络就业是电子商务服务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在互联网络技术迅速普及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呈现了高速增长态势,电子商务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预计未来5年,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3]。加上网络购物、在线旅行服务以及网上维权服务等新型消费业态的迅猛发展,必然需要大量人员以网络为载体从事相关服务。可以说,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就业、拓展就业空间的巨大引擎,网络就业必然成为大势所趋,时代所需。
2.网络就业是减缓国家就业压力的良好途径。当前,我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吸纳和接收大学生就业的总体需求空间狭小,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恰恰相反,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具有就业空间广阔、吸纳能力强大的特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资料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淘宝网创造了270.8万个直接就业机会,比2009年1月增长了472%,除了直接就业外,还拉动了大量服务外包和物流行业的就业机会。据测算,在网络零售中平均1个直接就业可以带动2.85个间接就业,这样淘宝网就直接或间接带动了1 000万人的就业[4]。可见,网络就业完全可以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方面发挥出巨大优势和潜能,是缓解国家就业压力的良好途径。
3.网络就业是大学生弱势群体实现就业的有效手段。网络因其虚拟性、易操作、在服务中不用谋面等特点,是部分女大学生、贫困学生、交往障碍学生,乃至容貌不佳、生理残疾等弱势群体学生实现就业的有效手段。因为网络就业可以有效规避社会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弱势大学生真正获得平等就业权、落实自身就业问题。同时,也可有效解决他们因生存问题而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上海五位盲人大学生就成功创办了全球首家盲人网上店铺,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难题,也为大学生弱势群体网络就业树立了榜样。
在互联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网络技能和网络实践,比其他人群更接近网络、更熟悉网络。因此,大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就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大学生具有年龄优势,生活理念和消费心理趋同于广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网上交易、网络维权、网络服务等环节中,年轻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又是电子消费市场的主导。因此,能否掌握这一群体的生活理念、消费特点和网络消费习惯,对网络就业者来说至关重要。而当代大学生正是伴随着互联网浪潮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他们有着全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完全可趋同于广大网络消费者的所思所想,所以通过网络手段开展商品推销、广告代理、软件开发、文学创作、数据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业务获得劳动报酬实现就业,既符合现实需求又具有广阔前景[5]。
2.大学生具有技能优势,服务效率和技术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网络就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学习过计算机及网络相关基础课程,具备了相应技能,而且大多数都通过了计算机二级程序设计、三级PC、三级网络等全国统一考试,获得了等级证书,加之他们思维灵活、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精于通过网络处理事务,对网络商务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甚至在技术掌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如果再有专业培训或相关实践,他们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应用能力都会有效地发挥出来,他们的服务效率、技术质量乃至网络交易成功率也必然很高。
3.对大学生来说,网络就业门槛低投入少,经营方式灵活,风险易于承担。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兴行业随之而生,如搜索引擎开发、网站设计与维护、网络模特、游戏代练、专业代挂、网店经营、网络客服等等,当然也衍生了许多新兴职业,如网络经纪人、网络钟点工、网络保安、网络秘书、网络保姆、网络砍价师、网络工程师、网店装修师、数据库管理员,甚至网络推手、网络写手等等[6]。这些都是门槛较低或投入较少或方式灵活的行业和职业,对每个人都是机会平等的,只要大学生想就业、愿创业,加之思维超前、目标清晰、肯于吃苦、服务意识浓、技术能力强,必然会取得成功。如经营商店,在城市繁华地段经营一个实体商店,一般都要十几万资金来交房租和备货,而网络商店所需的前期资金投入较少,重点要做好宣传和服务;再如软件开发师或网店装修师,只要具备相应技能,完全不用物质投资就可以实现就业。可见,与其他就业方式相比,网络就业是一个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易上手的就业方式,也是大学生容易实现的就业创业之路。
网络就业既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既是认识的问题,也是政策的问题[7]。政府、学校、社会乃至学生个人都应该通力合作、综合行动,积极开发与构建大学生网络就业体系。
要使网络就业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就业观念。可以说,思想认识提高和就业观念更新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网络就业方式推进的效果,这不仅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心理特征等密切相关,也涉及到家庭、学校、政府乃至媒体等各个方面[8]。
1.学生和家长要摒弃传统就业观念
由于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影响,目前多数大学生和家长还没有摒弃“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千军万马也要报考公务员”等传统就业观念。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及家长一定要看到新经济领域提供的各种就业机会,懂得“行行出状元”的道理,真正摒除“铁饭碗”意识,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能创业”的就业观念,切实提高对网络就业的认知,增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就业意识,通过网络等平台尽早地、更好地实现就业。
2.高校要加强鼓励引导,改变对就业的认证方式
一是充分认识网络就业的吸纳能力,高度重视网络就业的发展空间,在教育教学和就业指导中加大舆论宣传和鼓励引导,积极倡导新的工作方式、新的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就业观念,鼓励他们通过网络就业方式立足社会、实现价值。二是彻底改变只认就业协议、只认企事业单位的认证方式,去除对网络就业的限制条件,真正认可网络就业,并理顺其与一次性就业之间的关系,调动大学生网络就业积极性。
3.政府要转变思路,有效发挥网络就业的推动力
我国上网人数世界第一,网络商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网络交易方式随之出现。因此,政府要切实转变思路:首先要打破由政府强迫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实行“拉郎配”的传统思路,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吸纳能力和大学生的个人喜好及工作能力,倡导并尊重大学生选择可发挥特长、易展现才能、能取得明显效益的就业途径;其次要改变以前采用的推迟或拖延就业、将就业矛盾掩盖起来的方法,充分发挥网络在就业方面所蕴含的巨大潜能和推动力,积极为大学生开辟网络就业绿色通道;再次就是积极发展虚拟经济,想方设法调动大学生网络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大学毕业生直接转化为创业者,更为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9]。
4.媒体要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对网络就业的认同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是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多数媒体在报道中却是事件宣传多、观念倡导少,流于表象多、深入分析少,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少,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新、就业方式多元乃至网络就业成功案例的深入关注,致使网络就业方式缺乏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媒体应把对就业报道的视角重点放到对大学生群体网络就业观念的树立、网络创业活动的参与、网络就业能力的提升等全方位关注上,通过强大的社会舆论提高网络就业者的社会地位,营造大学生网络就业的良好氛围,增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等对网络就业方式的认同。
能力是大学生就业、从业、创业的核心支点。要发挥网络就业方式的强大优势,就必须通过培育使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本技能,积淀知识素养,参与相应实践,增强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大学生网络就业的良好发展。
1.开设网络就业课程,培育基本技能
网络就业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操作技能。因此,高校要强化网络就业的教育培训力度,培育学生网络就业的基本技能。首先,应开设网络就业相关课程,除鼓励学生学习基本知识、获取等级证书外,还应在公共选修课或就业指导培训中开设相关课程。诸如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网络创业、商业运营、网络交易法律务实、网络商业风险资讯等课程,帮助有意向选择网络就业的大学生储备相应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他们的网络沟通能力、网络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网络诚信素养等。2009年江苏大学为在校大学生首次开设《大学生网络创业理论与实务》课程就是实例。其次,设立相应学分,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实践予以认可。如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规定大学生个人网店的级别可以代替学分,这一规定在大学生中收到了良好效果:“1/4的在校生创业,60%的学生生活费自理,而且还培养出了多名90后百万富翁”[10],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一条电子商务供应链,商业触角遍及海内外。三是要多措并举对大学生加以培训,既可以请在网络创业方面卓有成就的企业家和IT精英为大学生进行讲座培训,开展网络就业论坛或网络创业沙龙;也可将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送出去,让他们在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大型网站接受网络系统理论知识、金融电子商务技术服务等系列培训,以便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更好的培训指导,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就业的基本技能。四是还可建立大学生网络就业社区,为学生进行在线指导。如东北师范大学就开辟了“大学生网络就业学堂”网站,“开发出了全国首个在线就业指导社区,把普通网站升级为网络社区,从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得就业辅导信息,及时满足学生需求”[11],切实指导并提升了大学生的网络就业能力。
2.拓展培训实训基地,增强实践能力
网络实践是开发大学生网络就业潜能、提高网络技能最为有效的途径,政府和高校要积极为大学生建立并提供网络就业实践平台。一是积极发展网络就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培训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培训以及实践平台,为他们网络就业奠定基础。如江西理工大学成立“网络创业突击队”,为在校学生提供网络创业指导和培训,鼓励毕业生通过网络创业[12]。二是将部分有实践经验的人培育成网络就业指导专家,让他们帮扶大学毕业生实现网络就业。如帮助上海五位大学生成功创办全球首家盲人网上店铺的罗岚,就是凭借淘宝开店教学课程、书籍和视频在网上成名,并被共青团上海市委聘为创业大讲堂主讲嘉宾,被淘宝大学聘为级别最高的讲师[13]。三是举办大学生网络就业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增强电子商务实践能力。如在大学生中开展的“明日网商”挑战赛,一届赛事就曾吸引了2032所高校11.26万的大学生参与,不仅使11万多大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了基本了解,让大部分零资金启动的参赛学生最终成为月入万元、千元的选手,还使前1000强、20强选手对电子商务达到了精通的程度,尤其是挑战赛中一系列网络实训环节设计,使大学生们在网络平台上切身感受了电子商务行业,强化了电子商务意识,增强了网络就业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积累了实践经验[14]。四是开展校企合作,为大学生网络就业提供实践平台并给予基金支持。如2012年5月西安欧亚学院与京东商城成功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成立全国首家校园电子商务自提服务站,不仅为自提站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创业启动基金,将其列入京东商城“自提站孵化项目”人才储备库,作为后续高校开店的店长,还依托京东商城强大的网络购物平台,共建了校企实训基地,为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提供了岗位,提高了相应的实践技能[15]。
3.加强网络诚信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众所周知,诚信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在电子商务服务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及不用谋面等特点,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一定要加大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注重个人道德品行的养成,避免在网络就业中出现钓鱼、仿冒、欺诈、不诚信交易等问题,只有做到诚信为本、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拥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大学生才能真正成就个人的网络从业事业,获得成功。如淘宝网、天猫、拍拍网、京东商城等大型商务平台,之所以越来越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就是源于其真正做到了公平交易、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信用等级。
目前,在我国广泛拓展网络就业并不缺乏土壤,关键是政府要根据网络就业特点,建立相应的资助扶持体系,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拓宽网络就业的发展空间,真正助力大学生网络就业。
1.规范认证体系,理顺网络就业关系
即要明确地把网络就业列入自主择业的方式中去,或单独列为一种就业方式,真正把网络就业纳入大学生的就业认证体系,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网络就业的主动性,也有利于调动高校开展自主创业引导、进行网络就业培训的积极性。如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6月发布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认定的通知》,将业绩好的网店认定为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还可获得更多的政策扶助。同时规定,大学生网上店铺独立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的就可以算就业。重庆市在2009年设立了1亿元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规定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开网店,属于自主创业,同样可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可以获得市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持,获得5~8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全额贴息政策[16]。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对大学生网络就业是一种鼓舞,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和省市提供了经验。
2.借鉴宿豫模式,建立资助扶持体系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在网络就业、创业方面所采取的独特做法,可以在大学生网络就业中加以推广,以使更多大学毕业生受益。据媒体报道,宿豫区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网络就业的优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如全面实施“332”助网工程,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成为网络经营者,全面推进网络就业和创业;成立网络创业服务处,指定专人为全区网络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发布、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组建网络创业指导服务队,对网络创业者从网页设计到货物选择、从样品拍摄到文字描述等,进行指导和培训;设立网络创业绿色通道,为申请从事网上经营的创业者办理相关手续;在金融机构设立“青年网络创业绿色贷款卡”,用贷款贴息50%的政策加大对青年网络创业的信贷支持等[17]。当前,各级政府应该学习、借鉴和推广宿豫这种模式,一是构筑和完善网络就业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公共信息和技术服务;二是加大对大学生网络就业的培训指导,为其提供免费的业务培训与跟踪服务;三是设立网络就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网络就业融资社会担保体系,从创业基金、银行贷款、贴息资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甚至可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大学生网络就业者提供无息贷款,或鼓励民间私人资本、相关商业网站等投资大学生网络就业活动,拓宽网络就业所需资金的来源,并建立合理的资金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18];四是设立大学生网络就业绿色通道,开辟网络就业特区,在办证、运营以及税收管理等方面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征或免征各项税费,达到扶持目的。当然,“有条件的地区,政府可以牵头建立信息、物流、仓储一体化的生态式网络创业园,并促进创业园和高校合作,使其成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9]
3.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网络就业环境
随着网络就业的不断推进,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就业的人数也将大幅增加,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有效规范网络就业环境必不可少。一是加大对网络创业、就业、交易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尽快健全完善《网络交易法》、《网络商品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就业的大学生基本利益得到法律保障。如出台互联网络交易登记备案及注册制度,规定中国居民凭身份证可到网络监管机构办理营业执照,从事网络交易,这项制度可以在短期内吸引数百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我解决就业岗位问题。二是设立网络交易局等专门机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互联网络管理机关和税务管理机关相互配合,进一步疏通互联网络交易瓶颈,帮助大学毕业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并且通过互联网络不断创造新的赢利模式[10]。三是强化对网络就业、从业人员的监管,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将网上交易记录和评价作为信用评价标准,对信用过低、达到标准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坚决打击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垄断、商业欺诈和知识产权侵权等不法行为,遏制网店虚假积累信用等级、不诚信经营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净化网络从业环境。四是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避免大学生在网络就业过程中出现网银帐号被盗、信息资料被窃、遭遇不诚信买家等现象,保障网络运营安全,营造公平、有序的网络空间和环境。
4.完善保障机制,促进网络就业良性发展
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必将助推大学毕业生网络就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将通过网络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从社保补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金等方面给予福利保障,同时为他们提供优惠的保险,诸如财产保险、人身安全保险、技术开发安全保险、网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等,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推行网络就业税收减免制度,对以个人名义开办网络商店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在三年内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一系列税收。第三,构建网络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为网络就业者提供支付平台、物流平台、融资平台等,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借助相应平台,帮助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政府对农产品交易实行补贴制度,既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做成做大属于自己的事业,又可以带动农民增添收益,从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陈林.“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700万人[EB/OL].(2012-06-08).http://www.jyb.cn/job/jysx/201206/t20120608_497109.html.
[3]翟帆.电子商务人才缺口300万职教如何接招[N].中国教育报,2011-12-06.
[4]童芬芬.庞大的网络就业群体不该被遗忘[N].中华工商时报,2012-03-12.
[5]郭景璐.如何引导扶持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J].中国人才,2011(21).
[6]许琴.网上打工成就创业新途径 网络催生新行当[N].南京日报,2009-11-16.
[7]简光洲.阿里巴巴副总裁:网络就业是国家战略问题[N].东方早报,2010-03-07.
[8]唐百锋,鲁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阈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9]乔新生.政府毋忘互联网络就业[EB/OL].(2009-02-17).http://sh.people.com.cn/GB/134778/140263/8818138.html.
[10]裘萍,林广,周昌和等.网络创业契合90后特质 建议将网络就业纳社保[N].南方都市报,2012-03-14.
[11]康磊.东北师大开通“网络就业学堂”[N].长春日报,2009-11-29.
[12]沈洋.江西理工大学网络创业突击队帮助学生创业[EB/OL].(2009-03-26).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09-03/26/content_16076195.hem.
[13]秦川.失明大学生上海开办全球首家盲人网店[N].新闻晚报,2010-01-21.
[14]夏杨,马滢.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 能者月入过万[N].羊城晚报,2009-07-31.
[15]陕西省教育厅.西安欧亚学院与京东商城合作建立全国首家校园电子商务自提服务站[EB/OL].(2012-05-24).http://www.snedu.gov.cn/jynews/gdxx/201205/24/27200.html.
[16]胡桂兰.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17]钱进,旭南.网络创业引领宿豫创业潮[N].宿迁日报,2011-04-07.
[18]苏益南,朱永跃,马志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19]张以瑾.吴鸿委员提案:政府应政策扶持大学生网络就业[N].中国教育报,201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