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效
(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
汉水流域位于中国大陆版图的核心,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在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西乡盆地李家村文化遗址和汉水中下游湖北钟祥大溪文化遗址中,都发观有七千至六千年前的原始先民种植水稻的遗存;汉水中游的湖北随州更是炎帝神农的发祥地之一。这种厚重的农耕文明积淀,自然催生出原始的天文学,进而演生出牛郎、织女星神崇拜。
牛郎、织女星座名称虽然在西周以前就已产生,与之相联系的北斗、四象、二十八宿为主体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天文学体系早在战国初期的汉水流域形成﹙笔者将在《汉水流域文化与牛郎织女星神》中论述﹚,但牛郎与织女结为夫妻的故事过去认为在汉代才形成,而汉水流域云梦睡虎地秦简的记载颠覆了这一传统观点。1975年冬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批秦简,其中《日书》部分有两条与牵牛织女相关的材料。材料一:“丁丑、己丑取(娶)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甲种一五五正)材料二:“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甲种三背壹)《日书》是古代一种以时、日推断吉凶祸福的占验书,这两条材料均指明在戊申、己酉日娶妻是不吉利的,因为这是牵牛娶织女的日子。可见,牵牛织女相恋却又婚姻失败的故事在秦代已经广为流传,并成为卜筮者占卜吉凶的论词。[1]从以上两则简文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已流传着牛郎、织女结为夫妻的故事,两则简文的主旨应该是说明戊申日、己酉日娶妻会导致的不吉结果。这也反映了牛郎是故事的主角,与后世传说中以织女为主角的故事情节有较大区别。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秦墓,因云梦县睡虎地地处汉水流域,这为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提供了更多的依据。1985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也曾出土与睡虎地秦简在年代内容性质等方面大致相同的《日书》,但此《日书》中并无牵牛织女相关简文。放马滩秦简《日书》出土于秦故地,代表了传统的秦文化,而睡虎地秦简《日书》更多地呈现了楚地文化的特点。先秦文学专家赵逵夫试图通过周秦文化的传承关系解读牛郎织女与汉水文化的联系,他的《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一文中抛弃了他的牵牛“王亥说”,认为“牵牛的原型来自周先民中发明了牛耕的杰出人物叔均”。2007年,赵逵夫似乎又放弃了“叔均说”,认为“秦人东迁以后同周文化交融,这就造成了产生有关”牛郎织女“传说的社会与文化基础”。他认为秦先民最早居于汉水上游,因而将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周秦文化融合后,“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用名称。秦人将位于银汉北侧呈三角状排列的一大星两小星称作“织女”,以纪念自己的始祖,保留了他们最古老的记忆。这个星名后来也成了织女星座的通用名称。[2,3,4]而作者的论据只是把“偶然联想”当成了“必然联系”。[5]赵逵夫也曾运用睡虎地秦简《日书》说明自己的观点,未免有些牵强。睡虎地云梦秦简《日书》中记载的与牵牛织女故事的相关简文或可说明:此故事在战国末年只是楚地汉水流域之地方传说,还没有流传到其他地域。睡虎地秦简《日书》虽然出土于秦国小官吏喜的墓葬之中,但《日书》更多地呈现了秦楚文化杂交融合的特质与现象,如在甲种《日书》中就分别载有秦、楚纪月对照。出土于天水的放马滩秦简中没有牵牛织女的相关记载,而睡虎地秦简中却发现了两条与此相关记录,显然这是独特的楚地文化对《日书》的影响,牵牛织女故事应该是较早流传于楚地汉水流域的民间传说。[6]实际上,楚芈姓王族和楚文化皆发祥于汉水流域,早在春秋时期,汉水女神就是楚人祭祀的对象。《左传·哀公六年》记载,楚昭王患病,巫者卜曰:“河为祟。”昭王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雎、漳,楚之望也。”《史记·楚世家》则记载,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集解》注引服虔曰:“谓所受王命,祀其国中山川为望。”秦人祭祀汉水女神是从楚人那里学来的,《史记·封禅书》记载:“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在华山以西的四大名川中,就有汉水,“沔,祠汉中”。《索隐》注引乐产云:“汉女,汉神也。”即秦人将祭祀汉水女神的地点放在了秦国在秦岭——淮河以南第一个也是最可靠的前进基地汉中盆地。战国秦汉时期的学者认为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相互辉映,天汉之名来源于地上的汉水。《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在天人感应学说盛行的汉代,也恰好是牛郎、织女故事成型的时期,董仲舒、刘向、刘歆、班固等汉代一流学者,将天上的“云汉”与地上的汉水相对应来解读历史事件。《汉书·五行志》记载:“董仲舒、刘向以为常星二十八宿者,人君之象也;众星,万民之类也。”“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董仲舒以为辰心也,心为明堂,天子之象。”“时楚强,宋、卫、陈、郑皆南附楚。”“《左氏传》曰:‘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星孛及星孛及汉;汉,水祥也。’”“刘歆以为大辰房心尾也,八月心星在西方,孛从其西过心东及汉也。……天星既然,又四国失政相似,及为王室乱皆同。”西汉学者认为“星孛及汉;汉,水祥也”。印证着汉水流域楚国强大的现实,即所谓“时楚强,宋、卫、陈、郑皆南附楚”。从而证明天汉与汉水的天人感应关系。东汉最杰出的学者张衡、马融也认为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相互联系。《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在《思玄赋》中说:“弯威弧之拨刺兮,射嶓冢之封狼。观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唐人李贤注曰:“弧,星名也。《易》曰:‘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拨剌,张弓貌也。嶓冢,山也。封,大也。狼,星名。《河图》曰:‘嶓冢之精,上为狼星。’牵牛北为河鼓。”张衡将汉水发源地嶓冢、河鼓、云汉放在一起,不仅印证了“嶓冢之精,上为狼星”,而且也提示了天上银河与地上汉水的对应关系。《后汉书·马融传》记载马融在《广成颂》中说:“湘灵下,汉女游。”唐人李贤注曰:“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也。见楚辞。汉女,汉水之神。诗云:‘汉有游女’。”将张衡、马融的记述和李贤注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星神织女应该是由“汉女”、“汉神”、“汉水女神”演变而来的结论。明代罗颀的《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笔者以为七月七日的“七夕”节起源于汉水流域,与战国秦汉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更与楚人先祖世代担任主管天文星象之学的“火正”有直接关系。《汉书·五行志》曰:“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正。”“帝喾则有祝融,尧时有阏伯,民赖其德,死则以为火祖,配祭火星,故曰‘或食于心,或食于味也。’”“楚之先为火正,故曰‘楚所相也。’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然则水之大数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故水以天一为火二牡,木以天三为土十牡,土以天五为水六牡,火以天七为金四牡,金以天九为木八牡。阳奇为牡,阴耦为妃。故曰:‘水,火之牡也;火,水妃也。’于《易》,坎为水,为中男,离为火,为中女,盖取诸此也。”这也正是屈原辞赋中“香草美人”文化意象的奥秘。因此,七月七日是“火正”亦即楚人最吉祥的日子,也是阴阳协调之日,还是火星西沉、楚人思念祖先之日;“七夕”起源汉水流域的荆楚大地既有楚文化的基因,又有睡虎地秦简《日书》的考古依据。这些都说明汉水流域是牛郎、织女星神及其传说故事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战国以后,牛郎织女故事在汉水流域广泛传播。《淮南子》卷二《俶真》:“若夫真人,则动容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臣雷公,役夸父,美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7]《淮南子》是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完成,虽然产生于淮河流域,但淮水与汉水都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有许多文化上的相似性。东汉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更加普及。郑樵在《通志二十略·天文略》中说:“臣谨按:张衡云:‘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又歌曰:‘东飞百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黄姑即河鼓也,音讹耳。”[8]张衡是东汉最博学的大学者,他不仅发明地动仪、精通天文历法之学,而且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是汉水流域的南阳人,可见东汉时期汉水流域牛郎、织女故事的影响。东汉王逸《九思》:“就傅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王逸是汉水流域襄阳宜城人。《文选·洛神赋》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可以说,两汉魏晋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当时是妇孺皆知的。《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南箕有北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创作于东汉末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以地上汉水的感性认识,联想天上银河两边牛郎、织女故事,表达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感伤情调。与张衡的《同声歌》情调极为相似,其诗云:“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万。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这种“言情不尽”、“清和平远”﹙沈德潜评语﹚的风格,似乎更具汉水流域的南国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汉水流域更盛行。周处《风土记》也说:“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变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受其祚者。”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春秋运斗枢》云:‘牵牛,神名略。’石氏《星经》:‘牵牛,名天关。’《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史记·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此则其事也。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周处释褐仕于吴,后入西晋。宗懔是南朝梁人,曾在汉水流域为官任职。他们极为熟悉江汉地域的民俗文化,《风土记》提到河鼓、织女,《荆楚岁时记》亦云:“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说明二书皆以汉水中下游荆州民俗为依据叙述牛郎、织女故事的。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齊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警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9]《太平御览》卷八引《集林》曰:“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织女支机石也。’”严君平,汉代之善占卜者,曾在成都市上卖卜。这里已杂入关于仙境和相星术的观念。在后来的流传中,那个到达天河,与牛郎对话的人,又渐渐被附会到汉代张骞身上,见《天中记》卷二引《荆楚岁时记》。这一传说故事,在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又曾演变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乘槎﹙木筏子﹚顺汉水支流湑水河到汉江,再由汉江到了天上的“斗牛宫”,在“织锦室”见织女在织锦;张骞为官后,天上掉下两块石头,众人皆不识,唯张骞识得,他说:“这是天宫织女的两块支机石呀!”张骞死后,皇帝下令将两块石头,雕成虎形,放在张骞墓前,为他护墓守灵,这就是今天所见张骞墓前的一对石虎。[10]关于张骞乘槎在天宫见到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唐代以前就广泛流行,诗圣杜甫《有感五首》之一有“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的诗句;唐人廖融《梦仙谣》也有“星稀犹倚虹桥立,拟就张骞搭汉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咏雪》诗中有“九曲黄河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的诗句;清代大诗人张问陶《博望驿二首》之一有“乘槎渺渺问星源,阅尽犛靬与大宛”的诗句。在戏剧方面,元明杂剧有《张骞泛桴槎》;清杂剧有舒位的《博望访星》,李文翰的《银汉槎》等。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生动描写,说明西晋张华《博物志》的记载,在唐以前与张骞结合后﹙汉中盆地在汉代属益州,张骞与严君平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民间传说他们见过面﹚,张骞乘槎见到牛郎、织女的故事,由汉水上游走向全国。东晋干宝《搜神记》记载了董永和织女的故事:“董永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主知其贤,与钱千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诣主,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谓永曰:‘以钱丐君矣。’永曰:‘蒙君之恩,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归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百匹具焉。主警,遂放夫妇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处,乃谓永曰:‘我是天之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语讫,云雾四垂,忽飞而去。”[11]董永至孝,感动天仙织女,求配为妻的浪漫故事,不仅使得汉水下游湖北孝感县因此而得名,而且以此故事为依据,形成了湖北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天仙配》,甚至在地方志中记载董永与“天之织女”生有一子名叫“董仲符”。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说:“董仲符,汉董永之子也,母乃天之织女,故生而神灵,数篆符以镇邪怪。尝游京山潼泉,以地多蛇毒,书二符以镇之,害遂绝。今篆石在京山之巅。”[12]另外,晋人有关神话传说和诗文也证明了牛郎织女故事与汉水流域的密切关系。东晋王嘉《拾遗记》说:“少昊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画游……时有神童……白帝之子……与皇娥讌戏……游漾(汉水)忘归。”东晋诗人苏彦写有《七月七日咏织女》诗歌:“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蔵。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欢燕未及究,晨晖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比干宝时代要早的陆机,是孙吴名将陆逊的孙子,是西晋初年的著名文学家,他有两首歌咏牛郎、织女的诗歌。其一《拟迢迢牵牛星》:“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跂彼无良缘,睆然不得度。引领望大川,双涕如沾露。”其二《拟明月皎夜光》:“岁暮凉风发,昊天肃明明。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朗月照闲房,蟋蟀吟户庭。翻翻归雁集,嘒嘒寒蝉鸣。畴昔同宴友,翰飞戾高冥。服美改声听,居愉遗旧情。织女无机杼,大梁不架楹。”[13]陆机是南方人,他的这两首诗完全是以地上的汉水为参照,描写天上的银河及牛郎、织女星神,其中“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更是地上汉水与天上云汉的最大相同之处,即西北——东南走向。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水流域的牛郎、织女文化不仅保持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而且进一步向全国传播,影响更加深广。
中国人对于天道的观念,信仰极深,常认为天道是含有意识作用的主宰,只有茫无边际的苍天,似乎一直对着大地上的人类时而感到欣慰,时而流露愤怒。而风雪变化,岁月更迭,春花秋月,山高水长,种种宇宙奇观,往往引发人的疑惧心理,又由疑惧进而生发神秘的哲学思考与文化。唐宋以后,在牛郎、织女文化遍及全国的背景下,汉水流域仍保持着有关牛郎、织女的地域特色文化,呈现出某种原始的神秘性。
首先,牛郎、织女星神和天汉一体化的天人神话体系在唐宋时期进一步强化。初唐编篡的《晋书·天文志》记载:“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袛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牵牛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其北二星,一曰即路,一曰聚火。又曰上一星主道路,次二星主关梁。”“天汉起东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织女、牛郎星神在天汉东西,与地上的汉水天人相应。唐代的《开元占经》卷六十五《织女占》载:“石氏曰: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郗萌曰:织女一名东桥。荆州占曰:织女一名天女,天子之女也。在牵牛西北,鼎足居星足,常向牵牛、扶筐。牵牛、扶筐星亦常向织女之足,不如其故,布帛倍其价,若有丧﹙自注:杜预曰:星占之:织女,处女也,天孙女也。案:织女七夕有渡河之期,似非处女之称。﹚。石氏曰:织女主经纬丝帛之事;大星,皇圣之母,二小星者,太子、庶子位也;三星俱明,天下和平。诗记历枢曰:织女内正纪纲。合诚曰:织女,天女也,主瓜果收藏珍宝,以保神明,成衣立纪,故齐制成文,绣应天道。巫咸曰:织女,天水官也。郗萌曰:织女,大长秋也。焦延寿曰:织女入汉,妇人皆水行,后亦然。”这部中国式天文学著作,是对唐以前天文学的概括总结。具体到织女星神,其所引用的文献提到“织女,天水官也”;“织女入汉,妇人皆水行”。使人们很容易联系到天上银河与地上汉水的对应关系。《开元占经》卷六十一《牵牛占》载:“佐助期曰:牵牛主关梁,神名略,绪炽姓蠲除。北官侯占曰:牵牛一名天鼓,一名天关,牛第一,两星如连李,名即路,一名聚火。石氏曰:牵牛六星,天府也;日月七政所,王者即察政,视牛星明大,次第相承,王道大昌,天下安宁。甘氏曰:牵牛上二星,主道路,次南星主关梁,次南三星,主南越。二十八宿山经曰:牛山与女山相连,各法其星形,牵牛、须女星神常居其上。黄帝占曰:前星左右出者,前将心不正;后星左右出者,后将心不正;所谓前者星,南星也,后者星,北星也;牵牛不与织女星直者,天下阴阳不合。黄帝占曰:牵牛远汉者,天下牛大贵;其入汉中者,天下牛多死。石氏占曰:牵牛生于列泽之邑以主越国为府廷。石氏讚曰:牵牛主关梁七政,故置九坎通水道。”《开元占经·牵牛占》所列文献,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楚人甘德的《甘氏星经》认为牵牛主关梁、主道路;二是黄帝占曰:牵牛远汉者,天下牛大贵;三是齐人石申的《石氏星经》认为牵牛主关梁通水道。这一切都折射出牵牛星神与汉水文化的关系。宋代牛郎、织女星神崇拜更加普及。郑樵《通志·天文略》记载:“牛,六星近在河岸头,头上虽然有两角,腹下从来欠一脚。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连。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星号织女。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两畔右边明。更有四黄名天桴,河鼓直下如连珠,罗堰三乌牛东居。渐台四星似口形,辇道东足连五丁。辇道渐台在何许?欲得见时近织女。”“罗堰三星,在牵牛东,主隄塘,壅蓄水潦,灌溉田苗。”“臣谨按:张衡云,‘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即此也。《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又歌曰:‘东飞百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黄姑即河鼓也,音讹耳。”郑樵这段论述,值得重视的有四点:其一,郑樵将织女星附于牵牛星之下,折射出宋代女性地位降低的社会现实;其二,将河鼓与织女联系叙述,强调七夕文化;其三,将主司水利的罗堰三星与牵牛、织女一并叙述,强调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其四,引用张衡的论述,说明了与汉水文化的关系。郑樵对“天汉”也有叙述:“天河亦一名天汉,起自东方箕尾间,遂乃分为南北道。”“张衡云:‘汉津者,金之气也,其占曰水,汉中星多则水,少则旱。’”宋人重修的《灵台秘苑》也说:“天汉之占:汉之中星多则水,少则旱。”“天汉非星也,以其为天之末,故附于星末。”古人仰观星象,很容易找到天河,然后再观其两侧的织女、牵牛等星辰,从而将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逐步形成织女、牵牛、天汉水天一色、天人感应的牛女神话传说体系。
其次,唐宋时期的汉水流域仍然保持着牛郎、织女文化原始状态的生殖崇拜——“穿天节”。牛郎、织女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神话传奇和“诗化”形态,其最本质的文化初衷在于稳定男耕女织的家庭形式亦即社会细胞,为社会发展增殖人口。而流行于汉水流域的“穿天节”,恰好保存了牛郎、织女文化的原始基因。宋代庄绰《鸡肋编》卷上说:“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彩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14]这种生殖崇拜习俗在汉水流域普遍存在,是牛郎、织女文化的原生态遗存。宋代汉水上游汉中盆地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孟春四日,居人游江上,遇藤葛缠缴草木者解之,谓取解殃缴咎之意,因而有会,谓之‘解缴’。至中澣日,游人集江上,求石之穿者,以丝系归,谓之‘宜蚕’。太守帅寮属以观竞渡,谓之‘踏石’。中澣后一日,州人将五谷攒于寺观中,因而祝佛,以袪禳虚耗,谓之‘送耗’。”[15]宋人蔡交《洋州》诗云:“陆会寻穿石﹙自注:春时游于灙坝,求石之穿者以丝缀之,取其宜蚕,郡官设幔乐,下同民欢,谓之踏石。﹚,江遨揭聚鱼。”这一系列活动,是以生殖崇拜为核心的稳定男耕女织家庭的社会风俗。在汉水中游的宋代襄阳府:“襄俗以冶游为事,自正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移市于城北津弄珠滩,寻小竅石,穿簪于钗上带归。至三月三日游南山诸寺,至四月八日罢游,谓之辞山,风俗大略如此。”[16]在汉水下游的郢州﹙今湖北京山﹚,也有郑交甫遇到汉水女神的“解佩亭”、“汉皋亭”,文人留下了“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等诗句。[17]穿天节和江南地区的天穿节都与生殖活动有关,但二者不同。天穿节崇拜女娲,是把面饼中央钻孔之后投在房顶上祈雨求吉。穿天节则是以郑交甫会汉水女神为背景,源自于夏代的古俗。夏初刚由石器时代过来,仍有石头崇拜的旧俗,相传大禹生于石钮。夏人来到汉水,带来了石头崇拜的旧俗。当时人们认为薏苡有助生育的功效。汉江的有孔眼的石头和此类似,因而人们“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以丝贯”、“小白石有孔可穿者”和乞巧穿七孔针一样,都与生殖交配活动有关。乞巧穿七孔针也由此演变而来。[18]这一切都说明在牛郎织女文化遍及全国的大背景下,汉水流域仍然保持着其原始形态和最本真的文化基因。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06,208.
[2]赵逵夫.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J].西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0(4).
[3]赵逵夫.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赵逵夫.陇东、陕西的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女”传说[J].中山大学《文化遗产》创刊号,2007.
[5]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批评[J].文史哲,2008(4).
[6]王朝阳.从秦简《日书》看牛郎织女故事之形成与流变[J].贵州文史丛刊,2011(2).
[7]刘安,等撰.胡安顺,等译.白话淮南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58.
[8]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460.
[9]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1.
[10]陈显远.汉中地区名胜古迹[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63-64.
[11]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卷八《董永》[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6.
[12]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卷八十四《郢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933.
[13]陆机.陆机集: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2:57,62.
[14]庄绰.鸡肋编: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20.
[15]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卷一百九十《洋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5589.
[16]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卷八十二《襄阳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830.
[17]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卷八十四《郢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926,2935.
[18]杜汉华,汪碧涛,余海鹏.“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