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楼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紧迫任务,对海关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我们紧贴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布局,靠前站位,以“五型”海关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管理思想、优化管理方式,从更高层面、更广视野、更新角度探索边关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为边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把好关、服好务。
“中国梦”已成为全国上下共同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落实到边疆地区,也就是“新疆梦”。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的态势良好,新疆“稳”的基础还不牢固,海关服务发展的责任更大,维护稳定的任务更重。边关必须明确定位,以“五型”海关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打好“严管”和“便捷”两套组合拳,既要严把国门,还要主动作为,积极服务新疆发展和稳定。
无论是适应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不断优化海关管理机制,还是贯彻总署党组“四好”总体要求,全面履行把关服务职责,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敢于先行先试,着力攻坚克难,积极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配套、与现代海关发展趋势相衔接的科学发展之路。
随着边关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部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却没能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一些关警员的职业发展步入“高原期”,出现自我满足和寻求安稳的心理,出现“温水青蛙”效应,边关人才“隐性流失”初显,使得边关在持续发展上呈现出“动力不足”的现象。
面对边疆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边关主动服务意识和协调配合意识有待提高,拘泥于海关自身的“条条框框”,习惯于单兵突进推动工作,习惯于按照老经验、老办法来处理新情况、新问题,使得边关在推进边疆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经常出现“单打独斗”格局。
当前,社会各界对海关执法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但边关管理基础相对滞后,现行部分制度操作性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和工作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边关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执法习惯沿袭传统做法,使得在综合管理上存在着“水平不高”的差距。
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边关在创新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不善于用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边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机制有待完善,创新成效不明显,造成边关在发展中还面临着“集约转型”的挑战。
长期以来,边关面临着维护稳定和规范贸易秩序的双重挑战,由于一些关警员社会关系与工作地点重叠,加之一线监管队伍普遍年轻,业务能力和执法经验相对不足,“底线思维”意识不强,边关在反腐倡廉工作中面临着“压力增大”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边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将提高关警员的能力素质摆在首位,为推动边关走科学发展之路注入持续动力。一是坚持以学固本。积极营造具有边关特色的文化环境,深入实践“爱国、厚德、增信、创新、奉献”的海关核心价值观,不断赋予红其拉甫海关“四特”精神新内涵,增强边关队伍的责任感、归属感、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二是坚持以学增智。要积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将学习贯穿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常抓不懈,形成以点带面的人才良性培养机制,努力锻造一支纪律严、作风实、士气高、听指挥的边关干部队伍。三是坚持以学促励。将竞争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提拔使用起来,积极构建和谐的边关人事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边关要坚持主动融入边疆发展大局,统筹处理好与地方党政、与联检单位、与外贸企业的关系,做到开放包容、敢于担当,努力实现社会各方的和谐共进、共同发展。一是树牢服务意识。要找准海关自身改革建设与促进边疆大发展的平衡点、结合部,做到在思路观念上超前一步,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趟出新路子的志气、做出新贡献的大气;在措施办法上超前一步,为地方党政、广大企业参其所不能、谋其所不虑、决其所不断;能力素质上超前一步,做出更好的服务、更多的努力、更大的贡献。二是形成服务合力。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口岸执法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联系配合机制,在综合服务的大格局中发挥海关的作用;积极与企业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让守法者获得最大的通关便利,促进企业自觉守法。2013年,乌鲁木齐海关将进一步加强和谐国门建设,加大《总署8项措施》等优惠措施的落实力度,有序推进与新疆各地州签订合作备忘录,不断加大边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三是净化服务环境。要始终保持打击走私的高压态势,深化反走私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提升打私合力,同时积极落实“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为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监管环境。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边关要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切入点,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不断提高边关的发展品质。一是夯实法制基础。按照“制定运行规则、实施运行监控、保障执法统一、加强指导服务”的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构建起权责明晰、要求具体、覆盖全关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规范、高效和可控。二是加强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执法质量考评机制,积极推进行政问责,督促和约束关警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法制的途径保证执法公平和公正。坚持“阳光执法”,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执法的公信力。三是严格文明执法。坚持严格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规范执法,做到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坚持公正执法,不偏不倚,让执法工作经得起考验;坚持文明执法,尊重行政相对人正当权益,实现法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时期新阶段,边关要以推动改革创新为动力,向业务创新要效能、向科技创新要效率、向管理创新要效益。改变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内部结构合理、资源配置高效、职能实现方式最优。一是创新发展思路。边关要站在全国海关和新疆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衡量自身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水平。乌鲁木齐海关坚持以理念创新推动发展创新,提出了“政治立关、文化育关、管理强关、和谐兴关”的工作思路和“创新思路、规范管理,提升能力,优化服务”的工作要求,引领关区上下在转变工作理念、规范内部管理、优化监管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推动了边关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深化各项改革。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趟入海关业务改革的“深水区”,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边关不仅要主动作为,更要有所作为,积极探索契合边关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改革的综合效应。三是优化综合管理。要找准科技工作与边关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对接点,不断提高关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南疆地区和伊犁河谷区域的集中通关模式,积极打造区域一体化通关平台。着力构建边关综合保障体系,完善管理方式,提升综合服务保障效能。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稳妥开展领导干部上挂下派工作,有效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清正廉洁是确保海关科学发展的底线要求。要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以强化监督制约为手段,认真落实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做到一个不倒,一个不少,确保边关干部队伍的纯洁。一是严肃政治纪律。边关要始终把维护中央事权和国家利益作为第一责任,在维护中央事权的前提下做好各项工作,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不断优化海关监管的进程中努力改进服务、提高通关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增强防范能力。健全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肃执行各项廉政规定,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级讲评制度,建立关区各单位廉政教育和动态分析季报制度。三是发挥监督效能。充分运用党内监督、人事监督、纪检监察等综合监督手段,切实加强对业务一线高风险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制约;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管理审计力度,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责任主体意识,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