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履平
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是在辛亥革命民主革命时代兴起的。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和海关华员为了配合收回关税自主权、收回海关的斗争,比较集中地撰写了一批揭露海关阴暗面的专著与论文。*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厦门大学陈诗启教授(1915年2月25日-2012年4月16日)领衔的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而研究工作真正的发展期、鼎盛期是在1985年成立中国海关学会之后。该学会的会刊《海关研究》在刊载关于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成果方面位列国内同类期刊前茅。本文就《海关研究》27年以来所刊载的有关中国近代海关史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一个粗浅的梳理,以期让读者了解和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海关,即使它与我们现在的社会和海关并不直接相关。布克哈特曾经说过,阅读和研究历史,不是为了“下一次更聪明一点”,而是需要“永远更加睿智”。笔者关注此刻,相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者尊重各种事实,但也坚信包括中国近代海关史在内的一切历史的本质在于思想与情感,只有这思想与情感才真正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只有坚持以史为鉴,才能不断推进中国海关的现代化进程。
《海关研究》期刊创刊于1986年6月20日,至今正好有27年历史了。这本刊物是在中国海关系统内部发行,由海关总署主管、中国海关学会主办,是海关系统的重要综合性理论研究刊物。截止2013年6月,已经编辑出版了163期。刊物的宗旨是“探讨海关理论、政策、法规、制度,研究中外海关的历史与现状,为提高我国海关的管理水平服务。……刊出稿件以理论性、学术性为主,兼顾实践性、资料性”(摘自《海关研究》发刊词)。
自《海关研究》期刊创刊至今,先后开辟了“海关史”和“海关史话”栏目,定期和不定期地发表海关历史研究成果,共发表中国海关历史学术论文213篇(详见附表1)。其中,中国古代海关史论文28篇,中国近代海关史论文178篇,中国当代海关史论文7篇。中国近代海关史论文占全部历史论文发表数的83.57%,涉及全国海关和部分大专院校近70家单位,作者百余人(详见附表2)。其中,更是以厦门大学、湛江海关、上海海关学院(原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海关、厦门海关、海关总署、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天津海关、深圳海关(原九龙海关)和广州海关发表的海关历史论文篇数最多(以上10家单位排列按照发表论文篇数由多到少排序),占总数的51.17%。
中国近代海关史是海关史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部分。有的作者对此基本上持全面否定意见,即将中国近代海关视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之一。另一部分作者则认为海关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对中国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影响。针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原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陈诗启教授认为,近代中国海关是英国在全球建立大英帝国时代的产物,它“一方面是作为资本主义因素出现在中国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进了资本主义的新事物;另一方面,也是主导方面,它是作为维护、发展列强经济的工具,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据此,陈诗启教授既不赞成把整个海关系统简单地视作消极的,也不赞成过高评估海关引进资本主义新事物的积极作用。因为这些新事物“其终极只是加强了海关的力量,扩大了海关的权力,从而支持了外籍税务司制度的长期存在,维护以英国为首的列强的利益”。*同上,第3页。中国近代海关在以英国为首的列强操纵下,其活动范围极广,涉及近代中国的许多领域,对其作用与影响的结论还有待于对这些活动作进一步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同时,笔者认为对于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也要防止以后史来否定前史的现象出现。因为没有前人的努力,后人的研究,就变成空中楼阁了。犹如那则吃饼的寓言,有人吃了第七张饼时,饱了,便说早知如此就不吃前面六张了。陈诗启教授是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开拓者,就是那“第一张饼”。没有他,我们或许今天还饿着肚子。
1.关于赫德
赫德是近代中西关系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也是近代海关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更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1863年他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离职之后仍然保持这个头衔,一直到死为止。近代中国的一系列内政外交,大多与赫德领导的海关有关。尤其是在总理衙门还没有外事经验之时,“在一切国际问题上,从谈判一件条约,直到解决一项土地争端……总是依靠北京总税务司的忠告和协助……以便照计而行”,总理衙门经常征求赫德的意见,“不但在税务和商务问题方面,而且在外交问题和内政事物方面”。*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3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416、424页。“清廷颁布上谕,加恩著赏加赫德太子太保衔,其子赫承先著赏换双龙二等第三宝星,以示优异。……其他如办理船厅,设同文馆、赴各国赛会,亦由其经始规划。遇有交涉,时备咨询。因而,不仅得到英国及西方列强的赏识,清廷亦叠晋崇封,赏加恩宠”,*邱克:《〈清史稿·赫德传〉补注——兼评中外辞书传记有关赫德词目的失误》,《海关研究》1989年第2期。给予充分肯定。因此,探讨赫德的所作所为实际上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近代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本质的理解。中西方学者评介也有很大不同。马士把赫德看作对中国的将来“抱有希望”的人们当中对中国最友好而且又是最贤明的顾问,是“中国坚定不渝的朋友”,是“坚定地”推进中国“改革”的朋友。*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二、三卷前言”,第2~4页。魏尔特更是对赫德褒奖有加,认为“赫德是具有推动作用和控制力的天才,是光芒四射的核心人物”,因为有了赫德,“整个海关闪耀着生命和活力”。*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序言”,第1~2页。陈霞飞在2001年第1期针对马士等西方学者的评论所著《半殖民地的中国建不成现代化的海关》一文中指出“在长期的交往中,友谊、忠诚的朋友,都是有的。但它只存在于人民与人民之间,而不存在于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之间”,“我们不排除赫德本人当时确信他对清政府的‘忠诚’或‘友谊’”,“但它是有限度的。其限度是在大英帝国的利益与清政府的利益不相矛盾的前提下”,更确切地说,“赫德是一个有眼光的殖民者”。
中国海关学会、厦门海关学会、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于2003年9月在厦门联合召开了赫德与旧中国海关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之后选择了26篇论文集结出版,这是一本集史料开拓和论述方法颇有见地的论文集。有学者通过对《赫德日记》的解读,认为赫德是适应19世纪后期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需要而出现的文化中介人;有论者则利用文本解读的分析方法,考察洋员眼里的赫德,指出海关洋员眼里的赫德与西方学界论调基本吻合,而与内地学者的看法截然不同,原因主要在于研究者的个人背景及其价值标准不同,认为历史研究存在相对性,赫德这一历史人物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争议,关键就是由主客体因素的异质性与复杂性造成的。*参见中国海关学会编:《赫德与旧中国海关论文选》,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版。
2.关于安格联
北京经贸大学卫东峰、石根庆在《安格联与中国近代海关》(1989年第2期)和广州海关吕健行在《从开征二五附加税浅析英国政府和安格联的态度》(1993年第5期)两篇论文中都对安格联这个人物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安格联意外地继任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对于意外获权,安格联开始还是很珍惜这个机会,对赫德所定的规章制度还是能“萧规曹随”的,不敢越赫德路线的雷池一步。但是,后来他逐渐偏离了赫德的路线,越来越忘乎所以,视自己为海关独立王国中的国王,凌驾于中国政府之上,反仆为主,根本不把中国政府放在眼里。他们这样评价安格联被罢免的原因:“干涉辛亥革命,侵占海关税款收支保管权;控制‘关余’,染指中国财权、金融;拒绝征收二五附加税。”事实上,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安格联最终被罢免,笔者认为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例如,他没有牢记赫德的教导——任何时候不要触碰关税的政策,这是他被罢免的最重要原因。还有,安格联骄纵固执、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也是直接导致他被罢免的原因之一。
3.关于唐绍仪
上海海关詹庆华博士在《略论唐绍仪与清季海关》(1991年第3期)和湛江海关谭启浩在《略论唐绍仪在晚清海关的作用》(1993年第5期)中这样评价唐绍仪:唐绍仪是对晚清海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在处理税务处的关系时顶住了外国人的压力,促使总税务司赫德改变海关的用人制度,维护了民族的尊严。为了培养中国人担任海关高级职员,铁良、唐绍仪创办了税务学堂。他在津海关道任上,处理海关监管常关,在天津常关已被德璀琳接管的情况下,仍提出减少损失,维护清廷利益的措施,在当时的海关监督中是少有的,是难能可贵的。他在处理朝鲜海关的问题上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帮助设立三口(即仁川、釜山、元山)海关、朝鲜自开平壤口岸和支持朝鲜海关由中国海关派洋员办理制度。不仅如此,他在为朝鲜交涉的同时,对赫德的权力,也提出加以限制。
4.关于顾维钧
上海海关詹庆华博士在《顾维钧与民国海关》(1993年第6期)是《海关研究》期刊27年中唯一一篇涉及顾维钧的海关专论。他对顾维钧在北洋时期为收回海关主权而进行的活动评价为:第一,顾维钧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的活动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它是摆脱屈辱外交的正义行动,打破了晚清形成的不平等外交模式;第二,顾维钧为实现‘关税自主’的努力,对民国时期关税自主运动起了积极的倡导和推动作用;第三,顾维钧内阁罢免安格联之举,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及其代理人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北洋政府曲意逢迎列强的惯例,伸张了中国人民的正义。当然,作为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家,顾维钧无法摆脱时代和历史局限。……尽管顾为争取关税自主作了不懈努力,但他过分寄希望于和平外交,他的外交活动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除了赫德、安格联、唐绍仪和顾维钧之外,对李泰国、金登干、德璀琳、阎锡山、梁士诒、郑观应、刘洪谟等人物,《海关研究》期刊也均有论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海关詹庆华博士于2008年9月出版的《全球化视野:中国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传播(1854—1950)》一书填补了从海关洋员群体的角度来开拓近代海关史研究的空缺。然而迄今为止,《海关研究》期刊对裴式楷、易纨士、梅乐和、岸本广吉、李度、张福运和丁贵堂等中国近代海关史上重要人物却没有或很少论及,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不过,原中国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孙修福2010年6月出版的《中国近代海关首脑更迭与国际关系——“国中之国国王”登基内幕》一书和笔者在2010年第3期《金钥匙》杂志上发表的《张福运海关生涯揭秘》以及丁耀林在2011年第11期《炎黄春秋》杂志上发表的《我的父亲“丁海关”》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
中国近代海关是一个业务非常庞杂的机构。它以征税部门和海务部门为核心,兼办外债、内债、邮政、教育等,还大量从事业余外交活动。因而近代海关史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外交史、外贸史、内贸史、财政史、金融史、港务史、邮政史、教育史等各领域,从而形成特有的海关专门史的研究。
在海关与外交方面,陈诗启教授作了较详细的研究。例如,1986年第3期他与戴一峰教授共同署名发表了《清季海关与外债的关系和列强争夺海关的斗争》。尤其在《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一书的第十三章中,对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利用海关建立其外交活动渠道,插手清政府各项重要外交的历史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均作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原广东省轻工业进出口公司的邱克先生撰写的《〈清史稿·赫德传〉补注——兼评中外辞书传记有关赫德词目的失误》一文,则着重研究了赫德如何诱导清政府引进西方的近代外交观念和制度,改造传统的封建外交。
在海关与关税制度方面,原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的叶松年教授于1993年第1期发表的《试评北洋政府的“关税自主”活动》一文对近代中国关税制度演化作了全面、详尽的论述。其中有关1858—1902年海关税则的局部修订、有关1918年海关税则的第三次全面修订和有关1948年的关贸总协定谈判与国定税则的修订等,都是过去学界极少、甚或未曾涉及的内容。除此之外,学界对租借地海关等特殊关税制度,对保税关栈等均作了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在海关与财政方面,有一批论著集中探讨了海关总税务司利用关税担保内外债介入甚至控制近代中国财政的问题。其中,厦门大学戴一峰教授1993年第6期发表的《论近代中国海关与列强对北洋政府财政的控制》一文,较系统地考察了中国近代海关与中国财政的多重关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海关与常关、海关与厘金制度、海关与债赔、海关与晚清财政改革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任智勇认为,“在财税方面清廷对税务司有着浓浓的‘限制使用’色彩。利用税务司去对付不安分的西方商人,让他们去解决商务纠纷,甚至充分信任他们,给予他们全权,让他们代表清廷和商人上英国法庭。在经费方面也是非常大方,几乎是有求必应。税务司人员足以养廉的高薪,可以名列世界前茅的海关装备。但在更为核心的财政权力方面,清廷表现得极为慎重,在税款收缴、保管、分配等方面无一让税务司插手。”*参见任智勇:《晚清海关再研究——以二元体制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在海关与缉私方面,秦皇岛海关李佳林利用秦皇岛海关档案,对1931—1937年间日本商人在华北冀东秦皇岛地区进行的大规模走私及其海关的反走私措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姚洪卓则集中探讨了“七七”事变前夕华北地区的反走私斗争。厦门大学的连心豪教授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关缉私工作的发展变化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海关职工革命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海关研究》十分重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刊登论文43篇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论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各种海关职工组织及其作用。如外班华员俱乐部、华员联合会、同人俱乐部、战时服务团等;二是发动或参与的各种革命活动。如支援抗日救亡运动和护关运动,迎接解放的革命斗争和起义,要求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要求提高华员待遇的斗争等;三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关职工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斗争策略;四是主要革命英雄和烈士的生平事迹。*孙国权:《中国共产党关于收回海关主权的早期政策》,《海关研究》1990年第1期;梁家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海关职工革命斗争历史述略》,《海关研究》1991年第3期;黄汪然:《左江苏维埃收回龙州海关史略》,《海关研究》1994年第1期。可见其涉及内容较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初期海关总署从全局角度用了20余年时间花了很大人力物力挖掘和整理了中国近代海关史料,尤其是海关职工革命斗争史料。然而,由于对挖掘和整理的原始史料直接进入综合分析和研究差错和歧异较多,就无法深入。因此,只有通过梳理和查证,在精确无误的史料基础上,再做综合分析,进一步深化,科学地、理智地借鉴历史经验,为当今海关建设服务。
这是27年来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地方海关史的研究,受到了各地海关的支持,有一批地方海关志陆续得到出版。这些地方志大多文字简洁,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地方海关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对海关的建制沿革、机构转换、制度立废等活动均有或详或略的论述,为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近年来,地方海关史研究有比较大的突破,例如厦门大学林仁川的《福建洋关的建立与福建近代社会》(即后来《福建对外贸易与海关史》一书)一文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论述福建海关的演变过程、不同时期的作用与特点,开掘较深,颇有新意。另外值得一提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孙修福《辛亥革命时期福建军政府关于接管福建省各海关之交涉》一文,烟台海关谭吉昌、渠淑敏的《烟台开埠与东海关建关始末》一文,以及学界对租借地海关、东北地区海关、西南边疆海关等一些地位比较特殊的海关进行了研究。
从之前所述的情况来看,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着力点不够平衡,有些环节和内容亟待开拓和填补。例如,海关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方式的研究还有待加强。迄今为止,仅《海关研究》期刊组织过对近代海关年终考绩报告评价问题的一场讨论。事实上,中国近代海关是近代中国最早实行近代西方管理制度的政府部门,也是近代中国唯一一个长期为外国列强势力直接控制的政府部门。我们可以从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等角度入手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在引进和消化西方管理体制方面的具有规律性的特点。2009年,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吴义雄教授指出,“我和我的导师陈胜粦教授都认为,‘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是一个需要重新和再作深入研究的领域。’”*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9页。近代中国海关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包括一系列社会、内政、外交等问题,因此必须拓深研究内容,深入到具体领域展开实证分析。同时,海关虽然实行划一的制度,但也存在一个地域性的问题。海关是如何嵌入地方社会的?海关与地方社会之间关系究竟怎样?不同地区的海关是否一致,有何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这些差别与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究竟有什么关系?等等。笔者认为,这些更为切合社会实态的分析是未来拓深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必然。
27年以来,近代海关史的研究方式和渠道除了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和档案、撰写学术论文和开展海关志编写工作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方式和渠道了。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探索:
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海关史知识讲座或培训。鉴于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是海关史研究的重镇,而设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则是收藏海关档案最多最全的中央级档案馆以及上海海关档案室也收藏了旧中国海关大量的档案资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三个单位的专家学者资源和学术理论优势,登门拜访或者把那里的专家、学者、教授请来给有志于或有兴趣研究海关史的中、青年关员进行比较系统的培训,以开拓他们的学术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及能力。
二是尝试选择几位海关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拍摄海关历史文献纪录片。在条件成熟时,可以与适当的中外影视机构合作拍摄和录制海关历史人物系列纪录片。拍摄录制过程中如果需要,可以考虑组团赴英美等国家对相关大学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和有关当事人的后代进行实地采访和拍摄。在这方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杨智友先生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他在今年2月份推出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一书,对孙中山、唐绍仪、顾维钧、张福运、阎锡山和丁贵堂等历史上与海关有关的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阐释。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充内容形成可以具体拍摄的纪录片剧本。有关海关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拍摄,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空白,这种研究方式应该成为今后海关史研究的重要方式,且大有可为。
三是编辑出版海关史论文集。《海关研究》期刊已经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将包括海关史论文在内的已发表论文全部挂在中国海关学会网站上了,而从1986年6月至2007年年底的21年间在《海关研究》期刊上发表过的历史学术论文很多关员特别是年轻关员很少能有机会阅读到,因此建议把这期间的海关历史学术论文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复制”,并挂在中国海关学会网站上或汇集成册出版内部发行,以满足广大关员对中国近代海关史知识了解的需求。
当然,以上三点建议都是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财力的大量投入,才有可能有所成效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在相关大专院校还是在各地海关,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支相对固定或稳定的海关史研究队伍。从《海关研究》期刊历年海关历史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统计(见图1)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27年来只有1989年和2003年历史学术论文数量达到过比较多的高峰,其它年份的历史学术论文数量不是很多。其中,1997年、1999年和2002年更是降至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原本参加各地海关志编写工作的关员完成编写任务后陆续回到各自原单位,海关史研究工作也随之中断了;二是对海关史研究真正有兴趣和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中、青年关员数量不多。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要想把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工作干好,干出色,就一定要有中、青年关员参与其中,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是没有未来可言的。
因此,建议以中国海关学会和各地海关学会为核心尽快建立一支稳定的海关史研究队伍已经刻不容缓,努力吸引更多的关员参与到海关史研究这个领域当中去。同时,也寄希望于各地海关领导给予在研究工作中取得成绩的有关同志以多种形式的肯定。这方面广州海关今年以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推介。他们依托海关学会、读书研讨会等渠道吸纳、培养本关海关史研究人才,打造专业研究队伍,探索与社会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联合研究工作机制,充实研究力量;广泛汇集研究史料,提高中国海关博物馆广州分馆现有资料利用效能,有计划地向地方图书馆、档案馆、史志办搜集海关史研究各类外围资料、档案和出版物,拓展研究基础;优化研究成果利用,在内部网页开辟“史苑博萃”专门栏目普及关史知识,并做好向海关系统内外主要对口刊物的成果推介,扩大海关史研究的影响力。
史料是海关史,特别是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海关档案的资料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例如,2001年海关总署办公厅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出版了《中国旧海关史料》170册,当时汇集影印了海关各年代的贸易统计、贸易报告。2007年海关总署办公厅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又编辑出版了《中国旧海关与近代社会图史》10册,选编历史图片5000余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揭示中国近代海关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这些史料的出版受到了中外学界的高度评价。去年,海关总署办公厅在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通令的全编,也就是1861到1949的41卷全英文原文,另外还要出一套英文原文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制度的丛书。目前中国海关学会正会同海关总署办公厅研究加快海关史料的系统整理、研究、出版、应用工作,以便为学术界提供更加丰富详实的资料。然而,海关档案资料涉及海关出版物、人物全宗档案以及外交档案,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有6万余卷(主要是海关总税务署的档案5万5千多卷,是国内外收藏最为完整、系统、全面的近代中国海关史料),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很显然,目前的开发工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阶段。大量的档案资料,尤其是国外馆藏(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档案馆和图书馆)的一些资料不能有效地利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因此,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开展大规模资料整理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重要。好在2003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启了与海外机构合作开发中国近代海关档案的先例。在2007年与英国一家公司、几个大学合作完成了馆藏档案的缩微处理,制成372卷缩微胶片,并为所藏档案英文版目录编制了索引,建立了数理化资料检索系统并已上网公布。另外还编辑出版了海关档案资料选编4册,采集国内外馆藏中国海关档案信息,配以著者对海关历史的介绍与评注汇集而成,但这些资料基本上不对社会开放。2001年复旦大学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扫描复制了260册海关出版物,计划于2013年年底前分四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除了已经出版的170册和即将出版的260册,约有50多册还没有被出版,这些资料海关档案馆都有收藏。这项工作不光满足海关自身的历史研究需要,同时也是探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财富。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必须重视史料的运用与解读。海关档案资料一直以来作为机密文件保存的,其相关记载具有很强的政治背景因素,学者在利用这些资料时,有必要搞清楚其文本涵义,不能断章取义。中国近代海关史的诸多问题,在国内外之所以产生较大的争议,与我们一些学者过于片面解读史料有关。
自2012年初中国海关学会成立了中国海关近代史研究办公室一年多以来,几个主要口岸海关学会也相继成立了近代史研究室(例如,上海海关学会近代海关史研究室于2012年3月2日在上海由中国海关学会会长李克农宣布成立),开展了《中国海关的起源、发展与活动——中国近代海关重要文件汇编》(第六、七卷)翻译出版工作,包括上海海关学会在内的各海关学会积极发动、全力支持。上海海关更是成立了青年翻译业余志愿者队伍,为翻译工作的按期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第六卷的翻译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从翻译质量上看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例如,海关历史档案文件中出现比较多的常用专业术语年轻关员之前根本没有遇见过,还有一百多年前的外语书面表述方式与现在的外语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离“信、达、雅”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厦门海关魏娅娅曾在1992年第2期《有关编写海关史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了一些关于中国海关历史外文档案翻译中的问题。这些都是困扰青年翻译志愿者的且需要在第七卷翻译的过程当中要加以努力克服和认真解决的。而要克服和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强化青年翻译志愿者的外语水平(例如,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对志愿者所翻译的旧海关文件作译文点评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紧紧依靠海关学会对青年翻译志愿者海关历史知识的培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外文档案资料的翻译工作做实、做深和做好。
总之,通过对《海关研究》27年来所发表的海关史论文的梳理,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我国海关和相关院校、机构在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方面投入是巨大的,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然而,由于中国近代海关史的错综复杂,研究工作远还没有到达穷尽的程度,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笔者期盼本文为推动更多的海关史专家、学者和有志于海关史研究的海关同仁为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贡献出更有水准、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发挥些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