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13-04-11 15:30周海生吴冬考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利益群众工作

周海生,吴冬考

(1.山东黄河工程集团疏浚工程处,山东 济南 250032;2.山东省女子监狱,山东 济南 250104)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周海生1,吴冬考2

(1.山东黄河工程集团疏浚工程处,山东 济南 250032;2.山东省女子监狱,山东 济南 250104)

党的群众工作是党取得政权、稳固政权的一大法宝,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当前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党的群众工作应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单纯说教转为平等协商、由“言不及利”转为关注合法利益,建立和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工作;监督机制;以人为本;民主协商

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将中国共产党比作“种子”,将人民群众比作“土地”,说只要把“种子”播在“土地上”,就能够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党九十余年的光辉历程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才是党的伟大事业得以胜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刻认识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一、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挑战

伴随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一跃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同时,我们的党也正在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多重考验,党群、干群关系也愈加趋于复杂化,群众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社会转型期凸显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利益诉求多元化。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在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职能分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个体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日趋多样化。单个个体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因其自身的素质、能力、机遇与条件等存有巨大差异,势必会导致社会资源占有的多寡不一,而社会资源的不均等占有又会使个体的经济社会地位千差万别。在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及社会不公现象愈加明显之时,更容易使人们出现心理失衡、道德失常,极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利益诱惑也会促使一些人在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牟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2.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收入分配机制仍未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重公平的原则还体现不足。一是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力。未能建立有效的收入监督及控制机制,加上税制问题,使得高收入者或逃税或征徼不到位。二是医疗保障、住房福利等转移支付制度明显向高收入群体倾斜。低收入者对社会资源的支配能力低,受教育不足,社会保障缺乏。很多福利事实上只能提供给城镇居民,农民无法享受。在城镇居民内部,掌握福利资源的单位或部门更容易获益。三是居民收入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比重低。四是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增值水平及分配效益低。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大量的出口产品采用贴牌或是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主要的市场、营销渠道都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在利益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经济增长成果过多地流向富人,使得大量社会成员的消费能力受限,造成消费率低和内需拉动无力的现象。

3.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导致社会不安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然而,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利益摩擦、利益纠纷和利益矛盾。阶层分化使利益的诉求表达在利益调整中会呈现强弱之分,普通群众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是利益受损者。当他们对合理利益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时,绝对或相对被剥夺感和不公正感就会产生。由于缺乏通常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得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利益严重受损的群体,如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利益更加受损,社会利益结构更加失衡。一些利益严重受损的群体不得不采用非理性的方式进行利益诉求,导致矛盾激化。

(二)当前群众工作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1.群众工作观念不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不屑做群众工作、不愿做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不想做群众工作、不敢做群众工作和不去做群众工作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他们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想法设法的回避矛盾冲突,仅仅以现代通讯技术为媒介,不在现实中做群众工作。少数党员干部漠视群众疾苦,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站到了群众对立面。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消解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2.群众工作本领欠缺。当前,党的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很高,年龄结构也趋于合理,但却缺乏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有些领导干部甚至仍旧依靠革命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方法来对待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基层长期锻炼的机会,不愿到群众中去,不能掌握群众心理,无法了解群众愿望,不愿接触矛盾,不会化解矛盾,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浅薄,缺乏与群众的沟通,在各种矛盾和群众诉求面前束手无策。他们缺少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主要依靠行政权力来开展群众工作。事实表明,这种权力强制下的“服从”是不可持久的,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会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三)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所在,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当前,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效果。有些群众认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于是就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敷衍了事,不愿参与监督;有的群众不懂监督,对监督的意义认识肤浅,对党的大政方针、监督程序和监督办法等方面知之甚少,对如何行使自身权利、开展群众间的监督检查缺乏必要认识,因而不懂监督、不会监督。同时,一些领导干部特权主义、官僚思想浓厚,认为自己身份特殊,素质比群众高,没有必要接受群众监督。无法做到正确对待群众监督,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接受群众监督。在上级监督不到,下级不敢监督这样一种“监督难,难监督”的现状面前,少数领导干部铤而走险,利用职权违法乱纪,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引起群众不满,致使党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化为油水关系,有的甚至导致党群矛盾激化,出现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方法及对策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并给予不断加强和改善,已成为党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政治课题。胡锦涛曾深刻的指出:“政权在手,未必人心在握”。我们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前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就在于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这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原则性的失误。社会实践向我们论证了,党的工作的顺利开展无需更多、更深、更大的道理,只要时刻铭记党的宗旨,时刻将党的事情挂在心头,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党的群众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

(一)党的群众工作应由被动转为主动

新形势下,有些党员干部不愿意接近群众,不关心群众的痛痒,对于群众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不是积极地去解决,而是抱着一种无动于衷的冷淡态度。党的群众工作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最重要、最直接、最现实的就是要把信访工作做到位。要强化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更好地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站稳群众立场,使信访工作真正成为党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要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通过立足于早、着眼于细、落脚于实、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在苗头阶段发现社会矛盾,增强解决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主动下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及早发现倾向性、突发性、代表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要将群众工作关口前置、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案下访,力求在第一时间、第一环节解决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二)党的群众工作应由单纯说教转为平等协商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党群对话沟通制度,开展党群工作的协商机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国家和社会公民之间、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之间、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以及不同市场主体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和摩擦,甚至存在许多利益纠纷。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群众工作就必须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

为此,领导干部必须提高素质、转变工作理念,用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和途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力量。要做到以理服人,万不可以势压人。创新党群工作协商机制,要求我们凡事都同群众商量,不能简单粗暴,要入情入理、循循善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要坚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实现民利,努力使群众的意愿得到反映、群众的智慧得到集中,为推进各项工作赢得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要用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及途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力量。

(三)党的群众工作应由“言不及利”转为关注合法利益

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最根本的是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是否受益为尺度,万不可把领导满意与群众满意人为对立起来,也不能把领导受益与群众受益对立起来。毛主席早就讲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做群众工作必须关心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等实际问题,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这是做好群众工作最起码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强化责任,强化执行力,抓好落实,把群众工作做到实处,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更多地关注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利益。

三、结语

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自己新生活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人民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进行的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们自觉选择和创造的社会价值目标,是一种主体性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社会存在。实现由个人的零散分力到社会发展合力的优化组合,只能靠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群众工作。通过有效的群众工作,能够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学会应用法律管理社会,维护社会公共权利和公共秩序。可以说,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加快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改变目前群众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是实践党的宗旨的迫切需要。

(责任编辑:曹木易)

D252

A

1008—6153(2013)03—0081—03

2013-04-10

周海生(1985-),男,山东汶上人,硕士,山东黄河工程集团疏浚工程处工会政工师。吴冬考(1976-),女,山东汶上人,大学学历,山东省女子监狱副主任科员。

猜你喜欢
利益群众工作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选工作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