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霞, 刘自强
(常州大学a.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b.图书馆,江苏常州213164)
当前,高等教育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又缺乏大量的“所需人才”。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既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承担着学校模式向社会模式转换的过渡桥梁作用,所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和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设计质量不仅反映了毕业生的质量,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因此,“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强调继续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但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种不利因素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我院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结合课题组近几年来的毕业设计指导实践,提出了提高毕设质量的对策。
(1)学生面临考研、就业压力。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使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很多学生从大四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找工作、实习和参加各种培训上,部分学生第8学期忙于研究生复试、考公务员、考村官等。多数学生第8学期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做毕业设计。
(2)不少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1],认为毕业设计做得好坏无所谓,反正都能按时毕业,因此对毕业设计中的阶段性检查敷衍了事,论文撰写时东拼西凑。
(1)教师选题没有考虑学生个体发展。有些教师选题较新、自己又不熟,学生出现问题指导不了;有些选题陈旧、太大、太难或偏离专业方向,不符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不利于学生后续发展[2]。
(2)老师指导不到位和指导水平下降。也是造成毕业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之一[3]。有些老师忙于科研、研究生指导或繁重的专业课,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不足;青年教师往往缺乏生产实践和企业经历,无法单独完成指导。
(3)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由于毕业设计周期为18周,指导教师需要付出较多精力:选题、与课题相关的外文翻译选择、任务书确定、前期材料(开题报告、翻译)审查、每周指导、阶段性检查、论文指导等;还需承担较大责任:一旦各类抽检出现问题,将按教学事故处理;而指导毕业设计工作量偏少,因此有的教师宁愿上课、搞科研,不愿参与指导。
(1)学校第8学期对学生管理力度不够[4]。因为高校招生根据专业就业率确定,学校为促使学生就业,默许学生在第8学期参与一切有利于就业的活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辅导员同意学生校外实习或培训,但指导老师希望学生留在学校专心做毕业设计。
(2)学生受毕业设计实践条件限制。通信专业学生做硬件课题较多(超过70%),需要相关设备,指导老师往往因为毕业设计经费限制不能提供。
2.1.1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树立“以好的毕业设计作品促进就业”的思想
如果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兴趣相符并且直接与社会需求挂钩,将更能激起学生想做的动机;学生通过挖掘自身潜能最终得到看得见的毕业设计成果,会增强就业自信心和竞争力,开拓就业机会。从多年实践经验看,毕设作品做得好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就业与创业能力[5-6]。因此,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参观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展示的历届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并介绍他们就业的事迹,激励新生通过4年的努力,以好的毕设作品促进就业。
2.1.2 毕业设计与本科教学相互融合
如果能够将毕业设计前移与专业课课堂教学同步,将课堂教学与毕业设计融合,从课堂教学开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这将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专业课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最新发展,设计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即在相关课程授课过程中,结合应用实例进行案例教学,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并适时引导感兴趣的学生选题,提前进入毕业设计。例如对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师可以采用水银温度计视觉检测、颗粒图像获取与统计方法等案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设计各种方案并编程实现,对于设计有新思路的学生可以提早确定相关课题。
专业课教学中,尤其要注重让学生掌握仿真工具及软硬件设计方法。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学生应熟练掌握 KeilμVision软件模拟仿真和Proteus对电路交互式仿真,在后继的单片机实训课上,每位学生要动手焊接并调试出一个具有实际功能的作品。
2.1.3 毕业设计教学计划依学生调整
从学生考研、就业等实际问题出发,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必修课向前3学年转移,第7学期以选修、实践类课程为主,可以开始毕业设计,特殊情况依学生调整。
选择硬件设计的学生,因为课题需要查资料、确定方案、画原理图和PCB板、制板、软件编程、软硬件联调、论文撰写等,必须从第7学期开始,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考研学生必须从考研初试完开始,在录取通知下来的2个多月时间做毕业设计,可以赢得复试、面试时间。
不同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都持有一个共同的假定,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由目标所引导的过程,教学旨在实现某种目的或意向[8]。对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来说,选题、课题目标及评价标准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近年来考研率一般为20%(2012年达到27%),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作为应用型人才走上工作岗位。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具有一定技术创新、工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9]。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确定明确的目标、遵循多元的选题及评价原则。
2.2.1 制定挑战性的目标,激发学生动机[8]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可以测量和观察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展望预期的结果,监视自己获得这些结果的进程;同时当学生拥有具体的、短期的而且他们认为重要的目标时,更易激起他们的动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由目标所引导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何时以及运用特定的学习策略达到目标,并监控自己在这些目标上获得的进步,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与倾向的活动。所有,教师应该在任务书中确定具体的和清晰的毕业设计目标,据此进行学习和行为的干预。
2.2.2 面向学生今后发展、因人而异的选题原则[10]
以我系今年课题类型为例,包括校内研究型、设计型和校外设计型课题。课题与学生个人需要、动机和兴趣相符,更易激发学生动机[8]。
校内研究型课题来自教师在研项目,适合对研究型课题感兴趣的考研及理论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今后成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如“多动症认知脑电信号自动去噪算法研究”课题。
校内设计型选题适合校内学生,主要来源是:①从教师在研或刚结题的科研项目中分离出部分任务,真题真作;课题有“基于ARM的脑波数据显示系统设计”;②专业课教师通过暑期下企业和找科研单位为切入点,积极选取真实且有社会现实意义的课题;这促使学校与企业结成牢固的关系,学校服务于生产,既提高了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又促进学生就业。例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树干直径测量设计”课题;③ 以“假题真做”的形式,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对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的课题,如“基于单片机的GPS信息及轨迹显示设计”课题。④对于参加飞思卡尔、全国电子竞赛等比赛获奖的学生,可确定与其参赛活动相关的课题,这样更好地反映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例如“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磁导航智能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课题。
校外设计课题适合已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或校外实习的学生,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共同选题,课题承担企事业单位急需项目,属于“产学研”结合模式。这种选题与就业结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真题真做”,有利于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尽早进入工作角色[11];为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协作关系创造条件,也有利于缓解学校教学资源紧缺的状况。如“基于ARM和Linux的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设计”课题。
2.2.3 采用不同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观
对研究型、校内和校外设计型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研究型课题要求结果能仿真,在理论上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校内设计要求有实物作品,成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校外设计要进行全面评价,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1)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平台化,从指导教师选聘、选题申报与审核、学生成绩查询、双选与调剂、任务书与前期材料上传与审查,到论文审阅、答辩安排、成绩录入及统计等都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进行,对每一个环节设置明确的起止时间。这加强了对指导教师工作的监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加强了毕业设计过程的控制力度[12],促使毕业设计质量提高。
(2)为校内设计学生安排相关专业实验室作为固定设计场所,也方便教师指导。学院同时要不断加大实验设备投资;若相关课题所需设备实验室现有装备不能满足,教师应设法提供。
(3)学校在为学生提供中外文数据库的同时,今年又开通苏南地区高校首家移动图书馆,为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提供有力支撑。
(4)对指导教师实行优质优酬、劣质劣酬的分配与激励机制。①提高老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量,且与毕业设计质量挂钩;②学校每年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江苏省教育厅每年对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获奖者由学校和院部给予奖励,并作为职务评聘的参考条件。③在江苏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中,一旦出现不合格论文,该指导老师按教学事故处理。
(5)利用团队指导的优质资源互补共享[13],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指导,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力手段。通信系根据老师授课及研究方向分成两个指导团队:以“单片机应用”、“DSP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为主的团队和以“数字图像处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等组成的团队。每个团队由教授任总指导教师,成员间相互协作和配合,负责相关领域的选题审查、任务书检查、前期材料审查、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审阅、答辩等,同时每周安排2个半天集体指导。团队指导的群策群力,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加强指导老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提高青年老师指导能力。
(1)严格审查选题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15],教师在第7学期前选题,团队在学期开始负责审题。审题原则:①选题符合通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体现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如嵌入式系统、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避免数据库管理系统类题目。②“一人一题”,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③有一定难度,避免太泛、太大或太简单。
(2)在第7学期第1周系部组织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①通过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的教育增强毕业设计在学生中的认知度;②请往届毕业设计优秀的校友根据切身体会讲解做好毕业设计对就业和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介绍如何做好毕业设计;③ 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功地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动机;④系部提出对毕业设计成果验收的要求;⑤每位指导老师介绍自己的专长和选题,供学生选择。
(3)在“培优”和“双选”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培优”先于双选,先由学工办老师选出有条件获得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标兵的学生,根据学生意愿,系部指定指导教师,从选题到整个过程严格把关,确保有能力拿优的同学拿到优。师生“双选”通过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进行,采取“题目公开,学生首选,系部调剂”原则。
(4)任务书由团队审查,要制定具体的、挑战性目标,激发学生动机和创新意识,要提出技术要求、主要参考书目和制定每周进度安排,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达到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锻炼的目的,从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考察学生。
(5)合格的开题报告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要求学生能检索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对课题分析、综合并提出多种设计方案。
(6)团队对照任务书作前期、中期阶段性检查。对进展缓慢的同学通报批评并要求其延缓答辩。
(7)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根本。教师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指导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上;当学生做不下去时提供思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更要主动指导。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
(8)在毕业设计第12周和第14周团队要进行两次成果验收。检查研究型课题仿真情况和设计型课题实物功能,对学生提问,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9)论文最能体现毕业设计质量,学生先写论文目录,与指导老师商讨后再撰写论文。
(10)论文审阅是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最有力措施。要全面评价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审查不通过的学生延缓答辩。
(11)答辩分学院、系大组和小组3种。系大组答辩老师由全系教师组成,小组由团队构成。成绩由指导教师、成果验收、评审教师和答辩评分4部分组成,比例为3∶2∶3∶2。学生答辩时需做PPT,得优必须参加学院或系大组答辩,毕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延迟毕业。
近年来,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学校、学院不断创建良好毕业设计环境;通信工程系教师本着培养社会所需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目的,以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毕业设计教学设计,从学生个体发展出发,探索因人而异的选题原则,制定挑战性目标,将毕业设计与本科教学相互融合,严格执行“十一环”过程控制措施,使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以好的毕业设计作品促进就业”。我们的毕业设计实践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今年,通信工程系学生就业率为98.5%,在学院名列前茅(学院平均95.1%);我系教师参与的团队被推荐参加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评选,我们的嵌入式团队被学院推荐参加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评选。在笔者近几年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中,9名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获得了优秀,1位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被推荐参加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今年指导的3名获优学生中2名同学获得学院仅有的两名常州大学优秀毕业生标兵荣誉,并都考上“211工程”大学硕士生,我自己也两度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
[1] 高 琪,李位星.本科毕业设计中群组指导模式的实证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383-386.
[2] 黄翠红,李 彬.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9(14):170-172.
[3] 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1-162.
[4] 马铁东,浮 洁.提高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若干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360-362.
[5] 杨碧石.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204-206.
[6] 张纪鹏,宋 丽,姜 慧,等.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9(7):111-113.
[7] 李庆武,霍冠英.电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1):9-10.
[8] (美)费兹科,(美)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课堂决策的整合之路[M].吴庆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毛 力,袁励红.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8):35-36.
[10] 杜明辉,张聚凤,程林章.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41-42.
[11] 吴亚男,毛有虎.校企合作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8-69.
[12] 康 峰.毕业设计(论文)平台化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46.
[13] 朱昌平,刘 静,刘昌伟.通过“团队指导”提高IT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101-104.
[14] 朱昌平,王瑞华,朱陈松.“通信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办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08-111.
[15] 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