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霞
(沈阳音乐学院 大连分院音乐教育系,辽宁大连 116600)
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是法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或叫印象派音乐)奠基人。他是钢琴音乐最优秀作曲家之一,代表了从浪漫主义到20世纪音乐的主要过渡。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是受到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发展形成的。印象主义音乐是以音色和音响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独特的音乐语言,给人们提供一种感觉和意象,渲染一种朦胧的气氛和色调,从而形成一种纤巧、迷离、飘逸和不规则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开创了钢琴艺术史上一个全新景象。他独树一帜的风格,丰富了20世纪的钢琴艺术领域,而且他的作品也发掘出钢琴这件乐器前所未有的音响和色彩。同时对演奏者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除了在触键方面和踏板运用方面提出更新的要求;还要在心灵体验、观念意识、听觉感受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
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是在他音乐创作日臻完美成熟时期创作的。其音乐语言之新颖、体裁选择之丰富,达到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巅峰,是德彪西音乐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套前奏曲都是以短小、精致的小品组成,从他的音乐创作上看,最能展现他的钢琴音乐风格和创作。德彪西的前奏曲一共有两册,每册各有十二首,第一册创作于1909-1910年,第二册创作于1910-1913年,德彪西除了效仿肖邦把每首前奏曲独立成曲外,还在每首前奏曲的乐曲结束部分附上描述性的标题,标题往往不代表乐曲题材,更主要地代表作曲家的主观联想,含义常常是含糊不清的,相对来说,是给予演奏者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演奏者在诠释作品时能够注入自身的想象与表达。德彪西在素材的选择上是空前的丰富,其中有对大自然景物的描述,这类作品的创作也是同印象派画家喜欢山水画有关系,如:《帆》《雾》《枯叶》等;使用许多古代传说和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如:《水妖》《沉没的教堂》等;还有描述事件的叙事性内容的,如《中断小夜曲》《向匹尔威克致敬》等;在人物肖像创作略显突出,此文《亚麻色头发少女》属于此类型的题材,还有《游吟诗人》《特尔斐的舞女》《帕克之舞》《怪人拉文将军》等。德彪西在记谱上,两册也有所不同,第一册主要是两行谱,第二册运用了三行谱的技法,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德彪西在第二册中,有增加音域宽阔性的想法,使创作手法更加丰富。尽管两册在创作想法和音乐理念上是一致的,但是第二册其文学含义更为抽象,音乐语言更为复杂,在演奏上也更难以诠释。《钢琴前奏曲》不仅展示了德彪西用音乐来描绘大自然的能力,也传达出深厚的创作技巧。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第一册第八首)标题出自于一首诗《苏格兰之歌》。德彪西早在1880年还曾为它谱过一首歌[1]。这首乐曲是他24首钢琴前奏曲中比较短小、非常有特色和著名的曲子之一[2]。创作这首作品时,50岁左右的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上已经完全成熟。他纯熟地运用了钢琴音响色彩调色板上的一切手段,以新颖独特的语言,创作了这首前奏曲,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也有译为《棕发少女》《金发女郎》)别有情致的音乐形象,在和声、旋律上也充分体现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鲜明的特点,开拓了“前奏曲”体新的表现领域。
乐曲一开始就以清新而优美的具有五声调声的特点进入主题,流畅的旋律,轻松的三拍节奏微微起伏,温柔宁静中透出少女青春活力,使人联想到淋浴着阳光少女那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微笑。同时也将人带入前期拉斐尔派的作品《圣洁的达姆采儿》的画面中。在四、五度并行的和弦组成的调式和声形成的和谐气氛中,这一抒情主题进一步发展、再现。最后在清新柔美的气氛中结束。这首钢琴曲对原诗虽有完全独特的见解,但德彪西利用了了简单、纯朴、抒情的创作手法,同他早期的创作有着很大的相似度,另外,有些特征还属于他成熟阶段的风格。例如各种调式上的和声进行,此外便是乐曲中自由地运用连续和弦。但在这里沿着音乐织体的顶上方,有一条特殊而连续的旋律,它是属于唯一的、非强迫性的和自发式类型的旋律。这首乐曲将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音阶连续和弦发挥到了顶点。
演奏者要想演奏好一首作品,首先要从作品结构入手,了解作品的结构特征,从总体方面来把握乐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无论是在练习还是在表演都含有很强的段落感,很清晰的层次感,使演奏在形式上和逻辑上更加完美。本曲首先在曲式结构上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以五声音阶和连续和弦进行的创作手法,结构可分为ABAˊ。A段主分为a(第1-4小节)、b(第5-7小节)、{aˊ(第 8-11小节)补充(第 12-13小节)}、{c(第 14-16小节)补充(第17-19小节)}四个部分,主要以相同起音的五声音阶为主;B段为转折乐段,(第20-23小节)在调式上转为降E大调;Aˊ段分为a2(第24-28小节)、a3(第29-32小节)、c(第33-结束)三个部分,也采用了五声音阶形式。其次,从调性上看,德彪西主要强调调性的平均度与协调性,不同于其他一些前奏曲调式划分不明显,运用模糊、朦胧的手法。调性为降G大调,A段a(第1-4小节)出现为降G大调、b(第5-7小节)转为降E大调、{aˊ(第8-11小节)及补充(第12-13小节)}转回降 G大调、{c(第14-16小节)转到了下属方向的降C大调、补充(第17-19小节)又转回了原调降G大调},在这段看来虽然划分的不是很明显,但是整体的调性都是为绕着降G大调进行的;B段为降E大调,(第20-23小节)属于转折乐段;A段分为a2、a3、c三个部分(从第24-结束),都出现在降G大调,起到稳固调性的作用。
从创作素材结构上分析,可以从五声音阶、中心音的创作手法以及本曲和弦的运用三个方面说起:五声音阶,即由五个音构成的音节,属于东方调式,常见于民俗音乐中[3]。本曲五声音阶可细分为三种不同组合:第一,在降G调上构成的五声音阶为旋律音,是以描绘少女形像为主要动机贯穿全曲的。使用bG-bA-bB-bD-bE,如第1-4小节。第二,在降C大调上构成的上行五声音阶式琵音。使用bC-bD-bF-bA,如第15小节。第三,以和声化、和弦形式的五声音阶组合,这种手法将旋律烘托得更为丰富。如第24-25小节。中心音,这种创作手法是以调式中的主音为中心音贯穿全曲的。这种主持续音常用于传统记法中,起到了巩固、稳定调式的作用。本曲运用了低声部主持续音,同高音旋律声部相结合后,创作形成一种动、静相融合的巧妙写法,使本曲即有传统的创作特点,又能体现印象主义现代风格的色彩。依顺序出现分别是:A段中以bG为中心音出现在第3-4小节,第10-16小节。B段中以bE为中心音出现在此段每一小节中。Aˊ段仍以bG为中心音,交替出现在左右手的和声进行中,并以此音为根音的和弦结束全曲,如第28-30小节。本曲除了以安静、优美的单音旋律进行描绘以外,和弦也是全曲动机发展的主要创作手法,起到增强旋律厚度逐渐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曲和弦是以两种不同形式进行而组织起来的。分别是:连续进行的和弦。以五声音阶为主,和声以大三和弦连续后以小三和弦、大三和弦交替连续进行,如第5-7小节;持续和弦。以左手和弦为持续音的和弦,烘托出高声部单音旋律的平静、悠长的音响效果,如第28-30小节。
这首乐曲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很具特色,整曲的基调是“非常安静并且轻柔的”,以至于整体的演奏技法受到了作品本身色彩、和声、描绘性等内容的影响。笔者通过自己的演奏实践,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触键和声音上,全曲风格表现一个安静、柔美的少女形象,演奏这首作品时,在触键上需要使用极柔和、抚摸般的触键,给人一种绵延不断的感觉,有时在静谧的背景中,需要突出同样微弱、纤细的旋律与线条,演奏者控制要恰到好处,音色才能通透、柔美。演奏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时,这首作品中,除了在第35小节的半连音记号,和几个保持音外,几乎都是连线。因此,要求演奏者触键要十分精细、小心,手指要轻盈而柔软,手掌略微放平,手指需贴键,触键发出平稳而柔和的声音,切记触键时要缓慢,不要出现断续的旋律。如贯穿全曲的旋律声部,第1-4小节。演奏时,还应注意下键的速度不能过快,身体手臂要尽量下沉,放松,让身体的力量输送到指尖上,指尖触键的角度也要平稳,尽量避免垂直的敲击,触键多用摸键的方式,手掌接近键盘水平方向。再有,不把琴键过分弹到底,浅触键可以构成印象派作品所需要的音色的朦胧、飘忽的风格。其次,从力度含义上说,整个作品对力度幅度的要求非常小,最强出现在第21小节的mf上,最弱出现在第24小节以及尾声部分的pp。因此,真正对演奏着的挑战是在狭窄的幅度中表现清晰而丰富的层次。弹奏时需要以放松、控制力要强、身体力量贯通的指尖按压而获得出不同色彩的音色。另外,本曲力度标记中的色彩要重于音量,此曲入(第12、15小节)的渐强记号时,主要是表明其色彩由暗向明的变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音量的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应更多地把表现色彩的递变放到首位,而不应只按照表情符号来加大声音。第三,踏板不仅仅是延长声音的工具,而且也是改变音色的工具。特别是在德彪西的作品中,踏板的运用与音乐的效果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在他的作品中踏板记号的运用甚少,所以需要演奏者要用自己的听觉来控制脚。本曲大量地使用了“半踏板”,这种运用更能渲染出朦胧的音乐色彩,从而使和声、音乐浑然一体,起到了“润色”的效果。这时的右踏板不能踩得很深,否则音响效果听起来会有“脏”的感觉,如果我们只将右踏板踩一半,声音就既连贯又干净了。如(第8-11小节)。在此处我们要运用半踏板,体现朦胧、模糊的少女的形象,使句子悠长、绵延,这里应按左手的和旋换踏板。每一个和弦的地方要换一次踏板,都使用半踏板的方式。这样可以防止不同和声的和弦互相产生混乱的和声效果,但是又不失体现印象风格的混响。另外,此曲追求少女清纯的美,还大篇幅运用弱的力度。所以,强调“弱音踏板”的运用。弱音踏板,要求在演奏较长篇幅的弱奏中所使用的,以及在弱奏的同时,还能丰富地表现出不同的声音层次。这不仅是寻求音量上的减弱,更重要的是色彩明暗的变化。此曲可以在曲头、曲尾部以及pp的地方使用弱音踏板。但弹奏时也尽量多地用指尖的触键来控制音色。弱音踏板的使用,不是要演奏者把声音的效果变得模糊不清,声音含糊,而是对演奏者指尖控制上和听觉上有着更高的要求。
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的表情术语也是体现他的音乐风格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在他的音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准确地传递出乐曲中那些细腻的印象,德彪西细致而准确地运用了很多表情术语,对他所想表现的音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解释,反映了他创作的严谨性和精细的构思。演奏者在演奏时,对表情术语的研究也更有利于深层次理解乐谱中的内容及创作构思,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作品。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例,首曲开始部分:trè s calmeet doucement espressif:极其安静,非常柔和。第一小节:san srigueur:节奏不要太严格。是指全曲节奏要有一定的规律,并且要一直保有稳定性,节奏不需要特别的鲜明,否则会打破“安静”与“柔情”的意境。第11小节:C èdez:非常放松。第 12小节:Mouvt:回到原来的速度。但是好像少了au两个字母,应该与24、28小节一样auMouvt。第15小节:tr èspeu:非常少,几乎没有。主要指前面的渐强标记,让演奏者按照指示去演奏渐强的幅度。第19小节:Unpeuanim è活跃一些。相当于意大利语的 unpocoanimato.第 24小节:sanslourdeur:不需要很沉重的。要有横行的线条性,声音要极其微弱的平稳进行,不要有柱式和弦的的顿触感,以致影响整体的线条。第 29小节:tr èsdonx:极其温柔地。第33小节Murmur è eten retenant peu a peu窃窃私语一般,逐渐减弱并且减慢直至全曲结束,指整个尾声的意境[4]。
德彪西这首前奏曲的篇幅虽然比较短小,但作品中的演奏技术含量很高,用最简单的旋律,最充分地体现他的音乐风格。因此,要自然地表现出快与慢、松与紧的感觉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事。同样他在力度要求上是十分精细的。德彪西喜欢在极小的音量幅度中,寻求和挖掘宽广和无穷的音乐层次,在他的作品中最常见到的就是弱音记号;这一方面使作品的表现更引人入胜,另一方面对演奏者手指和身体力量的控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于表现音乐音色来说,不同的乐曲、心情和意境,都对应着不同的触键方式。德彪西独特的多样化的踏板运用,更有助于打造完美的音响效果,表达出作品的音乐内容和思想感情。
德彪西,他勇于摆脱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音乐的束缚,形成新的音乐语言,给人带来新颖的感受。他的音乐像一座桥梁将浪漫主义音乐过渡到20世纪的现代音乐之中。特别是他的音乐风格、语言和手法对于20世纪多元化的现代音乐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他不仅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创新,而且在音乐表现的美学观点上也有重大突破。德彪西追求东方音乐神秘的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五声音阶。他从欧洲传统调性音乐中大胆走出来,使得他对全音阶的运用达到近乎完美的地步。他的和声新颖独特,用和声来渲染气氛、变换色彩。对不协和和弦,从必须向协和和弦解决的传统原则中解放出来,并给予崭新自由的运用。他还大胆使用了各种音组的平行进行。德彪西除了在音乐语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同时还挖掘出钢琴这种乐器的表现力,通过音乐创作来拓宽钢琴的艺术表现手法[5]。
德彪西印象主义钢琴音乐是钢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顶峰。他独树一帜的风格,不仅为20世纪的钢琴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他的作品也发掘出钢琴这件乐器前所未有的音响和色彩。这首作品要求精细地触键,巧妙地运用踏板,准确地掌握力度,不仅有宁静、甜美妩媚的音色,还有新颖的和声音响。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其音乐创作风格和演奏要点,从而提高我们的钢琴教学和演奏水平。
[1]吴国羽,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580.
[2]保罗·霍尔姆斯.德彪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56.
[3]汪启璋,顾连理,吴枫华.外国音乐辞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85.
[4]江晨.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解读(四)[J].钢琴艺术,2009(5):54.
[5]巴塞尔·比奇.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分析[M].龚晓婷,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