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至21日,由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辽宁省认知科学学会、辽宁省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东北地区大学师资援助计划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举行。大会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型大学”为主题,就东北地区大学师资援助计划的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的研讨。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新民、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秦、省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常若松、沈阳师范大学校长林群、副校长张辉、王大超,以及30多位东北地区高校领导、行政人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健康型大学的重大意义、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大学师资援助计划的具体实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滥觞于西方社会的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和组织健康(Organizational Health)等理念和管理对策,其有效性得到了包括众多全球五百强在内的西方企业管理实践的支持,值得中国社会组织给予充分关注和合理借鉴。EAP在港澳地区和中国台湾也有着较好的实践应用,近二十年来,内地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也纷纷实施EAP项目,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将EAP的理念应用到高等学校的管理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型大学,目前还是一种新的尝试。
大家认识到,经过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心理资本是大学人才开发的关键。目前,随着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趋向对教师教学、科研的刚性化、指标化的管理模式,加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心理困扰和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迸发。教师主观能动性的降低和心理资本的削弱已经成为阻碍大学内涵建设的瓶颈,已经开始出现恶性循环的迹象,导致组织的亚健康状态和病态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建立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社会变革和发展需要的健康型大学,成为高等学校亟需考虑的一个紧迫问题。这促使高校管理者将民生问题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但仅从物质上关注民生并没有使高校突破这一困境。探索高校教师心理援助之路,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和心灵抚慰,关心教师的精神需求,为教师提供排解压力,摆脱烦恼以及释放思想的平台,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开发的重点。开展师资援助计划,建设中国特色健康型大学,是高等学校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与会专家学者对当前高校中存在的热衷关注短期目标、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浮躁风气提出了批评。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健康型大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大学的康庄大道。针对师资援助计划的具体实施,健康型大学的概念内涵与评估标准,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图为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