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

2013-10-20 09:46范春霞
关键词:英语教材民俗文化全球化

范春霞

(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

“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共识。面对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英语学习者仅仅了解和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尤其是我国的本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我国本土文化需要借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来实现其“全球化”意义。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高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问题,从而使英语全球化与文化地缘化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让大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述我国本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必定有利于我国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一、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配置现状

张为民、朱红梅等对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126名本科生进行了使用英语表述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能力测试,内容涵盖中国历代民俗文化、古迹建筑等。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试者在用英语转述自己的本土文化时都面临“失语”困境。即使部分可以接受的表达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为失去了文化韵味的解释性翻译[1]。从丛教授通过研究也证实:有些博士生虽有很好的基础英语水平和中国文化修养,但在进入英语交流语境时,仍表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2]。

造成大学生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材设置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我国的教育文化决定了学生和教师对教材的高度依赖,在教学环节中教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学者束定芳、壮智象和张红玲都对英语教材中本族文化内容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由此可见,本土文化是英语教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在英语教学中,日本所取得的成效明显优于我国。日本较早意识到了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用英语同外国人谈论自己,介绍自己的风土人情,并在国际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才是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改革日本英语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这种自我介绍、自我表达技能的培养。因此,日本文部省要求编写英语教材时要努力反映本国当代的社会生活,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但介绍、传播日本文化也很重要。

然而,我国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配置现状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选择了三套较通用、影响较广的高校英语教材进行分析。出于量化的考虑,笔者以教材中的课文作为文化选择的范本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以上分析显示,高校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虽然充分体现了英语是文化的载体,但是英语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为:英美国家的文化强调和展现较为充分,而本土文化却很少涉及,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已凸显,这与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有一定联系。

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输入量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我国的EFL外语环境所限,因此,目的语文化应成为高校英语教材中的主要文化内容。但考虑到本土文化很难为自身所识破,而跨文化交际又是双向的,因此,教材中适当介绍和探讨本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本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材中缺失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高校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配置和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实际上隐含着与文化全球化、教学观念以及我国目前的文化开放密切相关的深层次文化原因。

(一)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文化全球化也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文化全球化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一次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文化全球化扩大了文化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交融与发展,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文化全球化也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西方国家利用其资本在全球的影响,依托国际公司、名牌产品和电影文艺的非领土扩张方式同化、侵噬非西方文化[3]。这种强势的文化入侵,常使其他国家不能正视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其他弱势文化。与对外交流密切相关的高校英语教学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反映在教材上就表现为以英美国家的文化为中心,忽视其他国家的文化。

(二)教学观念的偏颇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英语教材就只应介绍、传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至于我国本土文化,那是中文专业老师的责任与义务。然而用中文来讲中文,并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把本土文化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诚然,了解目的语文化是成功学习该语言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然而,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仅仅是学习西方的东西吗?高校英语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目前的教材还停留在传统的“学习”编写理念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解和学习西方的语言和文化,而不是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理念,将学习目的主要定位于“交际”的基础上。

(三)文化开放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变迁期,逐步从封闭的社会文化形态转向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结构开放化的现代社会形态。伴随着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扩展,我国本土文化的各个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想象力和娱乐性极强的西方文化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并快速占领各个领域,受到年轻一代的盲目推崇和膜拜,其文化价值观也在大量灌输中受到了“洗脑”,对西方文化不加选择地无理智地崇拜,而对自身的优秀文明却嗤之以鼻甚至陷入了一种自虐式的批判。对西方文化的大力推崇致使人们希望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与对外交流紧密相关的高校英语教学也必定受到影响,教材编写者在对高校英语文化内容进行选择时就难免厚此薄彼,忽视本土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而只注重西方国家文化的输入。

三、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设置的理想性方案

英国课程论专家D.Lawton从社会学角度对课程论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4]作为课程物质载体的教材,自然具有课程的文化特性。高校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定位首先应确立一定的设置原则。

面对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中国要融入世界不仅需要了解世界,更要世界了解中国。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遍使用,英语全球化的趋势更是迅猛,我们应该利用英语这一有利平台使我国本土文化实现其全球化意义。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将要肩负起中外交流的任务,如果他们不能用英语向世界介绍我国的本土文化,那么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将听不到来自我国的声音,那无疑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悲哀。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不仅要导入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更要导入我国本土文化,只有这样,我国英语教学才能真正成为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如何在高校英语教材中融入我国本土文化内容,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观念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英语教材编写原则,笔者认为应确立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教材编写必须有较强的科学性,也就是说,教材内容要符合英语的规范,符合学习规律,合乎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和特点。内容陈述合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需要,充分考虑到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文化因素等。教材的内容编排和体例设计要合乎英语作为外语的基本原理。尤其要考虑到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许多因素和特点,坚持英语教材编写的循序渐进原则、现代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5]。

(二)阐释性原则

有时,我们在运用英语表述中国特有的文化时,如果直接引用英语中出现过的类似表达方式进行解释,其他民族的人却不能明白其内在含义。例如,在汉语中“梅、松、竹”能使人联想到“岁寒三友”,具有斗霜傲雪,高风亮节等附加意义,但是在英语中如果直接将其翻译成plum,pine,bamboo却不能使外族的人具有这种联想,也就使其失去了本身的文化内涵。这时,我们需要运用文化阐释法对其加以阐释,使外国读者了解其实质。

(三)平等性原则

全球化过程中,每个国家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不一样,但是每个国家都拥有平等的地位,文化的全球化也是如此。因此,在用英语表述我国本土文化时,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民族身份,要弘扬本土文化并使之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利用英汉翻译的政治性和对外性,通过文化阐释,对外宣传我国本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彰显我国的文化立场。例如,对“澳门回归”一词的翻译,我们就不能直接按其字面意译为“Macau Takeback”,而应阐释为“to resume the exercise of sovereignty over Macau.”使译文在凸显我国文化立场、维护国家形象的同时,增加外国读者对其实质的认识,从而在已知文化和未来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四、课文设置方案与课文内容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编写高校英语教材时,应着重考虑我国本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介绍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文化的基石,它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涵丰富。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民俗文化是最具民族和国家特色的文化,所以要想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等各个人类群体,最好的途径就是去了解这些群体所创造的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文化应该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民俗事象中,笔者认为,在进行课文内容设置时应融入以下四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内容,即:节庆文化、服饰文化、礼俗文化和饮食文化。

节日被称为民俗文化的家门,节庆活动是民俗文化的表演场,集中体现着民俗文化的多种特征。节庆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还是传承本土文化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材中渗透节日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通过对中西方节庆活动进行比较,有利于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感知力和敏感性,更好地理解英汉民俗的文化差异,提高多元文化的包容和驾驭能力。

服饰文化作为民生需求之首,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直接反映,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可辨识性。当前,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日益成为提高中华民族的自我文化认同的基础,成为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影响力的一种支撑。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自觉地加强中外服饰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弘扬本民族独创的服饰文化,为丰富全人类的文化做出贡献。

礼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可以说,要了解我国的本土文化必须要了解我国的“礼”文化。因此,在课文中适当介绍我国传统礼仪的发展过程,让学生掌握传统礼仪中的“五礼”内涵以及传统的丧葬、婚姻习俗,了解传统文明礼仪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弘扬社会公德意识和民族主体意识的礼仪文化,需要借用国际通用语——英语这一媒介得到广泛传播,让我国的礼仪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自觉地做一个文明礼仪的积极实践者和传播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纵观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可以发现其明显的地域性、层次性、继承性等特征。饮食除了营养功能外,在社会文化中还具有陶冶性情、激发艺术思维、饮食成礼、和谐人际关系等功能。可见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有着密切联系,离开饮食文化来谈论我国本土文化是得不到我国本土文化真谛的。在21世纪的今天,英语这一国际交流工具将为中华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如果运用得当,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将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领域的一大亮点。

(二)地理文化

地理环境一般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水文、气候、地貌、地形、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人口、民族、经济环境、疆域等。这些内容自身蕴藏着丰富的国情教育成分。我们需要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国情素质,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从而使国情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人类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无时无刻不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文化。所以想要了解我国的本土文化,必须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只有结合历史的地理环境来考察我国本土文化,才能准确地了解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和特征。

(三)历史文化

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史育人,鉴古知今。历史知识充满爱国主义素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来源。在21世纪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成为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我们完全可以用丰富的、生动的史实触及学生的灵魂,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四)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内,共生活着56个民族,以汉族为中心,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中,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语言、多文字、风俗习惯迥异、多民族等现象共存的特点,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全面认识和掌握这一基本国情,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

总之,本土文化内容的选择既关系到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又关系到学习者对本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他们的学习效果。学多少、学什么都是高校英语教材设计应该给予关注的问题。

五、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从文化本土化的角度对我国高校英语教材进行研究分析,对于高校英语教材建设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发展以及促进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重视和挖掘我国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通过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媒介向世界人民介绍我们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文明,必将对于促进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推动文化交流、推动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 1):34-40.

[2]从丛,李咏燕.学术交流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

[3]刘亚仔,傅华.文化全球化:文化共荣和发展的历史契机[J].湖北大学学报,2007(2):15-18.

[4]Lawton,D.Curriculum Studies Planning[M].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83:2.

[5]庄智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J].外语界,2006(6):49-56.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民俗文化全球化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新旧全球化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