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铁杰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在高等师范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实践课程,对于能否培养出合格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高校课程现代化改革的今天,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已成为学生学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师教育一直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教育不足,造成师范毕业生从师素质低,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教学工作。因此,探讨活动课程改革思路显得十分必要。
活动课程,主要指以教师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并获得直接经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载体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及方式[1]。活动课程突破了学科课程的局限,重视人的直接经验的获得,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人的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创造与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健全发展。它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具有灵活的教学形式,突出教学主体的创造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自我组织、自我设计和自我评价,大胆想象、探索和求新。
活动课程是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实现那些在课程方案、学校计划里并不明确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它仍然是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隐藏的、非计划的、不明确的或未被认识的潜在课程的价值[1]。这里最终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贡献上。它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在个体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尤其是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应用和创新。大学办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具备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人才。活动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宗旨的要求,从而在大学里显示出其优势地位[2]。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无显著相关,而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教师专业是需要某些特殊能力的,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设置分配比重,直接影响到高师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教师。邵瑞珍等人分析比较了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之间的差异,认为两者在有意义的知觉模式上、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上、技能执行速度上、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上以及表征深度、自我监控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质的差异[3]。
如何将在校的高师学生迅速从“新手”转变到“专家型”的教师,或者帮助他们在毕业后迅速适应教学工作,是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尼利(A.M.NEELY)曾对新教师备课时的认知控制(教学策略的主要成分)进行训练时发现了训练的积极效应。他们发现,受过认知训练的教师在教学上明显优于未受过训练的教师。
活动课程,一方面能够深化、补充、完善师范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发现不足,同时了解自身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差异,自觉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与更新。现代社会要求人应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强调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因此,单纯靠理论课教学所学知识是有限的,活动课程可使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多种渠道、媒介获得信息,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并具备合格教师的一系列素质。另一方面,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社交等各方面能力中也起着潜在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的创造性活动,逐步形成综合能力[4]。
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决定人才的流向。目前我国高师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职业理想现实化、价值目标的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等。高师学生中,也存在学风不浓、要求不高等现象。通过活动课程的特殊经历,让学生逐渐养成乐教爱生的良好情绪,是一条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能否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主要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其中包括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以及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据陈树杰对北京市51名历届“科技园丁”奖获得者的追踪调查,62%的人认为自己成功的内在因素主要出于对学生及本专业的热爱,乐于从事教育工作,然后是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技能及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施穆克(R.SCHMUCK)的研究表明,当学生把他们的教师看作富有同情心时,课堂中的学生之间更能表达喜爱和感情。西尔斯(D.SEARS)也得出了相似的看法:当教师热情鼓励的时候,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可见,乐于从教是善于从教的先决条件,培养在校师范生这种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情感对能否改善师范院校办学质量意义重大。活动课程的力度加大,使学生直接面对教学活动,体验教师的乐趣,从而产生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这种积极情绪体验很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职业定向。
高师活动课程一般分为两类:专业知识活动课,包括学科教育活动课(分为科研课、实验课、见习课、素质训练课和实习课等)和学科科学活动课 (分为科研课、实验课、实习课和第二课堂);社会活动课,包括劳动课、军训课、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等[5]。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需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而实践经验所发挥的作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这里就引发了究竟把学生经验培养过程侧重在学校,还是直接推向社会,使其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逐渐形成?笔者认为,在校期间就应该加大对学生经验能力的培养力度。
我国特殊的教育现状导致我们的大学教育导向应当是“知识的理解、应用与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大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从学习到开始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如果仍是侧重于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应用环节,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所学知识老化落后,甚至还要在工作过程中重新学起,或是由于专业的限制改从他业,都是这一思路下的消极体现。学校与社会衔接不力,应是高等教育的最大浪费!因此,为扭转长期以来高校“重理论、轻能力”的教学模式的困境,大学期间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属当务之急。
高师院校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专门化大学,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这类院校应把重点放在理论与应用的衔接环节上。学科课程发展至今日,其固有的局限性已日益要求用活动课程加以完善和补充。高师的主要培养方向是各级各类中小学的普通高级教师,主要任务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输出。这样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的确立,使得该类院校在做好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深抓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形成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方方面面的素质和能力。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同时并重,可很好地解决知识内化与能力形成问题。
通过以上关于活动课程的深入分析和论述,笔者认为,要使活动课程能够彻底得到贯彻和落实,那么应当着手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笔者参照几所高校的现行活动课内容,初步拟订以下的活动课程结构模式:
1.基础素质活动课
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参加各种个人或团体活动中培养应变能力、一般生活能力、劳动生产技能、服务社会的经历以及获得、选择、传递信息的能力及思维与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形成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具备的共同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德、现代的观念、健全的品格、有相当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2.专业素质活动课
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深化知识、培养能力,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包括:(1)中学实践:培养扎实深厚的教学及管理能力,体验从师的乐趣,不断加深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2)科研实践:有助于学术冲出象牙塔,真正走入社会,服务社会;(3)学科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活动课程的内容设置问题,各校观点不一,采取的内容也多样化,但无论开设何种实践课程,前提都是必须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活动课程。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传统教学的三中心,并提出自己的理论基本原则——做中学。现在看来,杜威虽然片面夸大了活动课程的作用,并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但他为我们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主张,作为理论研究仍有其深远影响。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哲学上讲求实践是认识的起点、终点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学上讲求低投入与高产出;心理学上讲求知识的内化问题。然而,由于高师院校文科相关专业始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造成学生不为求知读书,只为应考学习,应试教育的弊端在高校也始终存在。从这个角度上说,加大高师文科生实践力度是必要而且重要的。让实践成为激发学生求知的源泉,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知识和社会经验的途径,推动高师毕业生质量的提高。
传统观念认为,活动课程仅是一种辅助课程,不应作为教学计划的重点加以考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高师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显得比较凌乱,缺乏规范性,有些活动课程主观性、随意性较大,还难免流于形式。如何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成为活动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建立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活动课程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建立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领导部门应当根据本校的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构想,同时,对活动课程的四年的安排应有周密的计划,应达到什么标准等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定。对于活动过程的实施要有严密的监控措施、监督机制,对游离于目标之外的行为及时加以纠正和调整。
2.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活动课程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如果对活动课程的考核不做明确规定,学生就容易不重视,就会影响活动课的预期效果,寓活动于严格的考核制度之中,把活动课上升到与理论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对改善活动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建立活动课程研究委员会。活动过程是知识应用的过程,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它不仅是知识转化与运用过程,甚至存在知识创新的成分。如何把活动课程作为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下去,不是个别人能解决的。因此,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必要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使我国的整体国力有所稳步提高,必须认真关注农村经济和教育,深入农村,开展双向互动的合作项目。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将会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作用,把科技及人文知识和青年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影响给广袤的农村,帮助村民因地制宜,迅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1.高师院校可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直接或间接从事教学工作,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问题;帮助他们利用科技走致富道路,引导学生本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2.高师院校可把农村作为研究基地。通过新科技成果的实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使科技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这客观上推动了学术研究走出象牙塔,避免陈腐守旧的理论误导学生,同时也促进教育、科研、生产在这里以最佳的形式结合起来,形成整体优势,取得综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农村封闭落后观念的更新是其脱贫致富的关键。如何帮助农村群众转变观念,成为高师院校师生实践的课题之一。深入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分析原因,引导师生调动实践的积极性,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协助所在村搞好本村的管理与建设,应是高师院校进行活动课程的一次极好的实践机会。
[1]刘创.大学活动课程目标、特点及价值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0-73.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曾茂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地图学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1(22):73-76.
[5]杨静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校本化”建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16):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