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分析

2013-04-11 12:12陈书胜程克群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皖江示范区安徽

陈书胜,程克群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表现为某个产业或者产业群从一些国家或者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对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会依据比较优势的变化,以跨区域直接投资的形式将部分产业的生产、组装、仓储等转移到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进行。发达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就业、财政收入和对外贸易的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造成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洲各主要发达国家陷入债务危机泥潭,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不断增大,贸易保护主义开始乘机抬头,各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面对国际国内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如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导向型产业、加工型产业不断面临成本升高利润下降、信心下挫的局面。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这些产业加快了对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这一轮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省份,尤其是本身具有比较优势的省份,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

1.1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两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按照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专业生产,然后进行交换,所带来的效应是对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有利的[1]。安徽省的自然、人文资源和传统优势工业基础具有绝对优势,也是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原因。

1.2 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间和地区间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每个地区都可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引进和吸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2]。根据该理论,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考虑自身产业的优劣,有些产业在安徽是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如汽车制造业,有些则是相对劣势的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应在产业对比的基础上,吸收相对劣势的产业,着重引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1.3 H-O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又称资源禀赋理论(H-O模型)。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各国和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H-O模型认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要素的商品。对于出口,劳动丰裕型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型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对于进口,劳动丰裕型国家应该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型国家应该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曾经作为密集使用该地区相对丰裕而便宜要素的商品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这样的产业应当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而对于这样的产业,承接地区应当给予充分考虑:一方面,可以加快自身的发展,促进就业、财政收入和对外贸易的增长;另一方面,对于转出产业的地区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战略目标。

1.4 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把以上新古典经济学原理引入产业转移,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小岛清认为,各国经济情况各有特点,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分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加合理[4]。日本把其国内称为“夕阳产业”的部分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其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对其“夕阳产业”有很强的吸纳能力。按照该理论,安徽作为中部地区大省,对发达国家以及东部地区的“夕阳产业”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会转移部分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标准化”阶段的产业,或者技术成熟、低效率的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正向引导作用。

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

2.1 丰富的矿产资源

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全省累计发现矿种158种,已经探明储量118种,矿区近800处,矿产地2 000余处,居全国第10位,其中硫铁矿、水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矿保有量居全国第2位,铜、铁居全国第5位,煤炭居全国第7位。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保有储量250多亿吨,资源储量位居华东第1,全国第7,目前探明的煤炭资源已开发利用的仅占1/3,到2020年全年开采量将达到1.7亿吨以上。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淮南、淮北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2亿吨,在全国率先建成亿吨级煤炭基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供应本省,也为“皖电东送”工程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安徽省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钴、钨、锑、锡、钦、镁等,铜的保有量居全国第5位,其中铜陵市的铜矿储存量占全省储量的3/4,铜陵已经成为国内闻名的铜生产基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托起了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等四座矿业城市,支撑了淮南矿业、皖北煤电、淮北矿业、铜陵有色、海螺水泥、马钢、新集煤电、合钢等八大矿业集团和一批资源性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这些资源型的企业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承接外来产业转移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5]94-99。

2.2 便利的交通运输

安徽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地带,也是通往京、沪、宁的南北重要枢纽,为水陆交通之要津。2009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9万千米,是1949年的71倍。全面完成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安徽段的任务,公路密度达到107千米/百平方千米,居全国第7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 810千米(规划里程5 500千米),国、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23万千米,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3.7万千米。到2010年底,全省一级公路里程接近600千米,5年新增约260千米,二级公路约增加800千米,总里程已超过10 000千米;二级及以上的公路比重由85.1%增加到90.8%。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桥梁30 318座,总长1 442 224米,拥有长江大桥3座、淮河大桥12座。除此之外,安徽拥有长江、淮河两条“黄金水道”,加之河汊密布、湖泊众多,水运优势得天独厚。如今,除了皖江干线,以合裕航线、芜太运河、滁河、涡河、浍河等主要河流为基础的安徽航道网上抵云贵川豫,下达东南沿海,全省222条航线,长达6 507千米,正成为安徽省外向经济交流的一条条水上高速传送带。到2010年底,全省拥有5个主要港,8个重要港口和4个一般港口,共有生产型泊位1 298个,占用岸线74 998米,年通过能力35 799万吨;拥有运营船舶2.76万艘,运力突破1 600万载重吨,居全国前列。安徽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六大机场,4E级枢纽干线机场——合肥新桥机场已经开工建设,2010年,合肥-新加坡国际航班正式开通。此外,台湾复兴航空公司开通合肥-台北直飞定期航班;澳门航空公司开通合肥-澳门直飞定期航线,至此,安徽已经全部开通港澳台地区航线。陆、水、空立体交通为安徽经济社会腾飞提供了充足的运力支持,为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提供了基本的、全面的基础设施[5]121-126。

2.3 产业积累的优势

安徽工业历史悠久,但是到1949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不足亿元,年产值仅有4.4亿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安徽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门类比较齐全、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工业基础。“十一五”期间,安徽经济增长步伐加大,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安徽省根据已有的汽车产业积累跻身全国汽车生产大省,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合力叉车等成为知名民用和工用汽车品牌。家电产业加快升级,成为我国的主要家电生产基地,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安徽省的支撑产业。到2010年,汽车、钢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六大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 604.7亿元、1 453.5亿元、3 846.7亿元、1 243.9亿元、4 077.5亿元、32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0%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34.9%下降到2010年的28.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 623.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3%提高到29%以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5%左右[5]156-163。

2.4 人才培养与储备优势

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安徽是一个重要的地区,这里曾经产生过灿烂的古代科学文明、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和重要的学术流派。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徽的科技事业得到迅猛发展,1977~2005年,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电力集团38所等一批科研院所落户安徽,并先后成立了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水利科学院、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等一批科学研究机构和科研管理机构。安徽省加强自主创新一体化和技术创新服务品牌建设,合肥成为第一个国家科技创业试验市,合芜蚌成为第一个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综合试验区,安徽成为第一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验省。到2009年,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8个,在学研究生34 603人,普通高校100所,在校生87.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86.3万人,技工学校人数达12万人,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数51.8万人[7]。安徽已经具备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力资源。

2.5 人口红利优势

安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省,截至2009年底,全省总户籍人口6 794.5万人,居全国第8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87万,常住人口6 131万[8]。人口大省的省情特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人才的集散和劳动力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也为该地区消费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劳动力资源的富足,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是吸引产业转移落户的关键原因。

2.6 政策和服务优势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国家战略层面的示范区,示范区从土地、投资、金融、财税、开放五个方面说明了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会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倾斜力度;政府会加强并组织实施示范区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做好安徽省和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共同推动做好产业转移工作;统筹协调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集中区用地需求;监督检查示范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进度,确保如期如质完成,积极引导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各行业龙头企业在示范区内设立总部、采购中心、装配中心、仓储中心等;支持区内企业广泛承接服务外包,建设合肥、芜湖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

总之,全面分析安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利用这些优势更好地为安徽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服务,不仅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安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规划从区内各城市发展、产业现状、资源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考虑等,提出了沿江六个城市包括池州、安庆、铜陵、芜湖、巢湖、马鞍山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合肥、芜湖两市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是目前和未来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两个增长极;滁州市和宣城市因其地理位置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管是从政治层面看,还是从国家长远发展看,都需要皖江各城市通力合作配合[9]。

3.1 强力推进产业承接载体建设,扩大园区集群效应

据统计,在皖江城市带中,省级以上规模的开发区达到69家,其中4家是国家级的开发区,这些高水平的开发区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所必须的条件,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开发区已经成为安徽省制造业的核心,集约化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基本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如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园区的基础设施与生产、生活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基础设施质量较差,重视引进,轻视后期发展,不能将产业与项目很好地对接起来。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改变以往盲目扩建的做法,切实从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扩大园区的集群效应。

3.2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前提,要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

皖江城市带有丰富的水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在转移过程中污染环境,明确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容量要求,提高产业转移的品质,促进产业转移集约发展。可以在一些试点区域进行一些新能源项目,支持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3 把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皖江城市带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依靠这些科研机构,皖江城市带能够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可以就地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皖江城市带的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要进行体制创新,完善合作机制,加快与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融入大华东地区。长三角有很多园区体制创新之处值得学习和借鉴;如苏州工业园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工业园区,园区内经济效益明显,该园区已经吸引了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区别于其他地区,政府管理按照企业模式运营,办事效率高,政府只负责引资和日常事务的运营管理,不干预企业运作。除此之外,苏州工业园区也积极吸纳我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落户,为园区培养和储备高端人才服务。因此,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特别是合肥、芜湖两核区域,要吸收苏州工业园区等成功示范园区的创新案例[10]。

3.4 加强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提供产业转移的组织力度

政府牵头招商,成立专门部门进行产业转移工作,利用各种形式招商,如会展招商、旅游宣传招商、媒体招商、商会招商等。定期学习和研究现有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及时汇报和协商产业转移中的困难,迎难而上。另外,要重视宣传,通过博览会、互联网等多渠道加大对安徽的宣传力度。

3.5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随着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的建立,企业陆续入园。融资困难是企业的常见问题,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示范区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支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银行;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同时建立便捷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实现示范区内免费通存通兑,网上跨省金融结算。

3.6 留住人才,保障示范园人力资源充沛,鼓励企业和服务机构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培训机制

安徽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外出务工大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需求,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示范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鼓励国内高校到示范区联合办学、兴办分校或者独立学院,建立以示范区为核心,覆盖全省、联结长三角的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立示范区与皖北地区劳务合作机制。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回乡创业,加大对示范区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

3.7 结合安徽实际情况,不同区域承接不同产业

在目前形势下,根据以上理论和安徽省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安徽应该按照不同的区域,承接不同的产业。如合肥、芜湖作为皖江城市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双核,日后是安徽省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借助其科教背景,重点发展和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重工、新能源汽车、金融业等。安庆、铜陵、巢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沿江城市借助靠近长三角地区的优势,承接其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产业等,如纺织业、装配制造业等,这些产业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产品附加值都偏低,转移的原因基本上是因为东部地区日益渐涨的人力成本和地租的租金。一些资源型城市,如淮北、淮南、铜陵依据其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早期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煤炭和矿产资源,面对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如何保证该区域的持续繁荣,在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的同时,也应积极引进和承接新能源和新技术,确保资源型城市的集约化。以马鞍山承接产业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园区位于马鞍山与芜湖交汇处,紧邻芜湖市政务新区,是马鞍山市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也是推进南京、芜湖双向融合发展的重要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园区占地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约4万人,起步区面积15平方千米,已建成面积6平方千米。示范园区坚持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为统揽,按照“高端集聚、低碳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产业聚集、科技支撑、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生态良好”为目标;规划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四个园区;规划商贸生活服务区、政务生活服务区两个社区。马鞍山承接产业示范区经过两年的发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6亿元、外资5330万美元;到2011年,完成财政收入1.88亿元,是园区规划前的3.5倍。截至目前,招商引进项目48个,投资规模312亿元,投产企业达15家。新注册公司218家,到位资金4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入园企业拥有国家专利132项、行业品牌企业19家、三项技术世界第一、七项技术全国领先。因此,马鞍山承接产业示范园区被列入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成员单位,作为安徽省唯一的承接产业园区,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参加广州第一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赢得国家和省部领导、中外参展商和媒体的认可,并荣获“2011年徽商最佳投资区域奖”。马鞍山承接产业示范区的丰硕成果与马鞍山合理地利用其比较优势以及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是密不可分的。如示范园区的交通、区位、配套、人才、自然资源、高效体制等。

4 结 语

综上所述,安徽经济要发展,要承接产业转移,就要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人民的努力下,安徽作为连接内陆与沿海地区的过渡地带及具有的比较优势,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按照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和近代对外贸易投资理论,安徽承接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有辛勤劳作的安徽人民、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深厚的产业积累、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可观的投资回报、政府的大力支持。只要脚踏实地,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安徽的经济将日渐活跃,农业产业化、工业信息化、城市化将会继续深入,安徽经济地位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将会迅速崛起,伴随着安徽经济的腾飞,悠久的徽商文化将会辐射全国。6 800万安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一定能在大江南北、淮河两岸绘就一副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锦绣画卷,一定能打造一个更快发展、更加开放、更受世界瞩目的魅力安徽。

参考文献:

[1]夏金宝.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竞争优势理论的实践意义[J].价值工程,2006(2):79-81

[2]王林园.浅析比较优势理论[J].改革与开放,2012(10):56

[3]周金堂.要素禀赋与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J].农业考古,2007(3):255-261

[4]孙浩进.基于劳动力流动和比较优势的国外产业转移理论比较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4):65-68

[5]徐景仁.魅力安徽[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6]王三运.201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02-05)[2012-10-23].http://www.gov.cn/test/2010-02/05/content_1529143.htm

[7]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09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10-24].http://www.ce.cn/ztpd/xwzt/gu onei/2010/09 tjgb/df/san/201002/22/t20100222_20993943_2.shtml

[8]安徽省统计局.奋进中的安徽[EB/OL].[2012-10-25].http://www.ahtjj.gov.cn/sq/sq.asp

[9]陆列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N].芜湖日报,2010-01-22(2)

[10]苏洪.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2-85

猜你喜欢
皖江示范区安徽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小鲟”过皖江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