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徐 杨
1.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6;2.范桥中学,安徽灵璧,234200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1],留守儿童群体的学业困难、情绪障碍、人格异常和行为偏差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在校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当前我国许多农村中小学在正常的教学管理之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这种由教师充当社工、学生充当案主的留守儿童服务虽然在形式上类似于学校社会工作,也能部分达到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但受服务提供者身份、服务形式和质量的限制,此种以校园为载体的留守儿童服务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本文以皖北农村M学校为研究个案,对此种“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之模式构成与利弊得失进行探讨。
M学校起初是一所乡镇初中,后来与该乡最大的小学合并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全校学生将近1 000人,其中初中部分(七、八、九年级)342人。M学校的公费寄宿制度实行了四年,2009年开始实行时,只接受初三毕业班学生的寄宿申请,2010年起,全部初中学生只要由本人及其家长申请即可在校寄宿。以2011年秋季为例,9个初中班342名学生当中,在学校寄宿人数为234人,寄宿学生比例约占总学生数的2/3,其中被录入学校留守儿童汇总表的人数为176人,也就是说,M学校初中部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50%。访谈中得知,由于小学部实行走读制,放学后即离校,M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心放在初中部,并没有对小学生中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过摸底,但通过对该校班主任的访谈,基本可以确定该校小学生中属于留守儿童的比例也超过50%。
然而,对M学校所在的皖北Y乡的调查发现,从宽泛的意义上说,该乡镇大多数农村小孩都是留守儿童,除了相当一部分父母至少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的完全意义上的“留守儿童”,还有一部分儿童的父母农闲时在集镇等地做生意或打零工,基本上是早出晚归,对孩子也谈不上陪伴。因此,父母双方都能长期待在家里陪伴孩子的情形非常稀少,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因为父母一方病残而使另一方无法外出务工,另有父母双方身体健康而均没有外出的情况多是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比如家庭正在建房或有其他大事需要操持。大量留守儿童需要托管,寄宿教育便成为目前被农村家长广泛认可的一种学生管理方式。
因此,M学校自四年前实行寄宿制度,并在正常教学管理以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以来,在亲情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等环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并不刻意地区分是否是留守儿童。调查中发现,M学校登记在册的176名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学生人数是96人,父母单方外出的学生人数是80人。176名留守儿童中,总计145名拥有一位可以与之联系的临时监护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但也有少数(总计29人)八年级或九年级学生的“监护人”一栏完全空缺。缺失原因,一是家庭缺乏近亲属可寻求托管;二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可以独立照管自己的生活,没有大人监管也没关系;三是有的家长因家庭极端困难,不得已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独自留下。这部分无人监护的留守学生相应地成为学校的重点关照对象。
2.1.1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各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担任组员,制定本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做到每学期更新一次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在M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中,可以发现如下内容:更新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学习辅导、生活照顾、活动安排“三优先”,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寄宿班级管理,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等。与此相应,该学期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活动安排规划如下:9月份,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由学校团支部和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活动倡议,公开亲情电话号码,与教务处的“教学管理月”相结合,在师生之间组织结对互助(师生结对、同伴结对),引导留守儿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10月份,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11月份,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12月份,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参加校艺术节展演活动,优先选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比赛;次年1月份,各班开展“赠一张新春贺卡、写一篇感言、送一句祝福”活动。
2.1.2 拟定各种“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人的职责
第一,值班领导安全责任书。由学校校长和各中层领导双方签字,规定值日、值周的中层领导当值期间“一岗双责”,通过校园巡视和定期开会,排除校园安全与卫生隐患。
第二,班主任目标责任书。由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双方签字,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规定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内容,比如在正常教学活动以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生活照顾;二是列出年终考核的一票否决项目,比如,留守儿童因班主任原因辍学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影响的、发生安全事故的、本班留守儿童出现违法犯罪的、被上级通报批评的,等等。
第三,任课教师安全目标责任书。由学校分管领导和各任课教师双方签字,除要求任课教师正常开展教学以外,还要求:注意学生异常举动,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不体罚学生;“谁上课谁负责”,发现空位置及时查问并向班主任报告;不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求助;上课期间不找学生谈话,男教师找女生单独谈话应在公共场合进行;上课期间不得随意让学生离开学校;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训练队和兴趣小组活动时,要对学生安全负责。
第四,爱心爸爸(妈妈)安全管理责任书。由校长和教师所兼任爱心爸爸(妈妈)双方签字,内容主要涉及爱心爸爸(妈妈)应负责留守儿童的在校安全、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与联系、掌握留守儿童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等,并规定,若结对留守儿童发生校内安全事故,要对该爱心爸爸(妈妈)追究责任。
第五,宿舍管理员责任书。由学校领导和宿舍管理员双方签字,内容除了要求宿舍管理员严格遵照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宿舍管理外,还规定上课期间对滞留宿舍的学生进行登记,对上课期间要求进入宿舍的学生检查并保存请假条,晚上宿舍锁门后登记未归学生名单。
2.1.3 寄宿生的管理制度方面
M学校规定本校初中学生申请寄宿必须由学生家长申请并与学校签订“托管协议书”。“托管协议书”签订后,学生家长需向学校缴纳每学期1 200元的托管费(用于伙食开支),学校则履行学生托管期间的看护及教育管理职责,全权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晚间和午休时间,寄宿生的管理主要由宿舍管理员负责。寄宿生每周一到周五早上7:00开始上早读课,此时,每个寄宿班的班主任需要到学生宿舍管理员处进行学生交接,双方交接完毕后各自在“寄宿留守儿童交接班管理一览表”上面签字确认交接;午休时间,每个寄宿班主任再次到宿舍管理员处进行交接并签字确认;晚上8:10学生下晚自习课,班主任将学生送回宿舍后,第三次与宿舍管理员进行学生交接。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和繁琐的交接程序,无疑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出现脱离管理的情况。
2.1.4 留守儿童贫困补助制度方面
M学校的留守儿童贫困补助从申请到发放的基本程序是:在校贫困留守儿童本人提出申请——贫困儿童所在村委会证明——班主任家访证实家庭经济困难——学校公示贫困补助名单——上报审批——学校建立贫困生档案——发放财政补助。补助标准随时调整,比如,2010年每名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375元补助,2011年提高到每生每学期补助500元。从以往的实践情况看,这种贫困补助一般优先发放给单亲、家有残疾人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比如,在该校留守儿童贫困申请相关材料中,笔者发现一名初三学生因父亲病故、母亲改嫁而获得补助,另一名学生因跟随单亲妈妈生活而获得补助,还有一名学生因母亲是残疾人,拖累父亲不能外出打工,全家仅靠土地谋生而获得补助。这些例子说明,留守儿童贫困补助制度的补助对象已经超越了对留守儿童专项补助的性质,在补助名额有限的情况下,有些家庭困难的非留守儿童也成为补助对象。
首先,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和亲情聊天室,并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有心理辅导老师(一般由平时带班较好的班主任兼任)定时值班。
其次,为留守儿童指派爱心爸爸(妈妈),帮助缓解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比如,根据M学校某班“学生养成教育和心理疏导记录”册,可以看到该班46名学生被分别分配给该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和生物老师,平均每名老师认领7~8名学生,成为这些学生的“爱心爸爸(妈妈)”。从该校“爱心爸爸(妈妈)”活动记录表上,可以看到“爱心爸爸(妈妈)”们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1)学习辅导方面,帮助寻找学习差距,树立近期学习目标,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2)生活技能指导方面,教留守儿童叠衣服、洗裤子、做蛋炒饭;(3)心理引导方面,启发留守儿童如何树立自信心,如何通过多和别人沟通锻炼胆量,与不爱笑的留守儿童探讨“笑”的好处,等等。
再次,设立班主任心理疏导工作记录册,记录班主任对本班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活动。调查中发现,班主任的心理疏导工作一般是从整个班级管理的全局角度出发,有重点地兼顾留守儿童,主要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个别谈心方式进行。
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规定每学期不定期举办文化体育、视频观看和法律讲座等活动;二是将在校留守儿童资料纳入学校档案管理,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越来越多的农村学龄留守儿童的存在颠覆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原有格局,原先由家庭承担的少年儿童生活照料职责向学校转移,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现状的适应性产物,一方面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面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考验了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学校及其教师的超额劳动负荷。要对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服务进行评价,可以分别从服务的提供者——学校(及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接受者——留守学生(及其感受)两个角度去考察。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相对比较集中的场所,可以直接、方便地掌握留守儿童概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知识传播、行为引导和心理疏导,还能为寄宿生提供基本生活照料,这是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关爱主体的便利之处。但是,由学校代行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皖北M学校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而且这些问题和弊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国农村学校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3.1.1 农村中小学及其教师无力提供专业的学校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school social work)”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项专业化的社会事业,它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致力于改善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以克服其成长中的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2]。农村教师由于并不具备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基础,因而难以提供专业的学校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以M学校为例,发现为留守儿童配备的8名心理辅导老师全部由班主任兼任,受专业背景与精力所限,往往无法很好地承担心理辅导重任。
3.1.2 农村学校的部分留守儿童关爱设施和措施流于形式
M学校的亲情聊天室设立于教师办公楼,内设一部亲情电话,供留守儿童联系外地家人时使用。但是,当地农村学生有一种心理:只有班干部和爱打小报告的学生才爱到老师办公室,所以普通学生很少愿意到办公楼去,愿意到老师办公室去打亲情电话的更是屈指可数。另外,有的高年级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他们同样不愿意到办公楼打亲情电话。亲情聊天室和亲情电话因此流于形式,成为应对上级检查的摆设。
3.1.3 社会各界的寄望过高,造成农村学校及其教师的超额工作负荷
可以说,由学校代行留守儿童服务职能,延伸了学校的工作职责范围,也是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工作量的加重。M学校在初中寄宿班级推广早晚自习后,班主任老师一天的作息是这样的:早上6:00左右起床,在7:00之前完成洗漱、早饭、到校、与宿管员交接等一系列程序后,来到班级监督学生早自习,早自习后按照课表上完自己当天上午和下午的课程并批改作业,晚饭后接着监督晚自习,晚上8:30晚自习结束后将学生送进宿舍,班主任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一位女班主任老师感叹:时间都奉献给寄宿学生了,自己的孩子倒成了留守儿童。
3.1.4 行政指令下的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容易造成学校疲于应对而重控制轻发展的结果
从M学校的实例来看,学校进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并对留守儿童相关资料进行档案管理,多少带有应付上级检查的意味。从该校留守儿童工作涉及的各种“目标责任书”的内容来看,可以发现“杜绝安全事故”是第一位的,只要留守儿童在校内发生安全事故,班主任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对该儿童的“爱心爸爸(妈妈)”要进行事故责任追究,若事故发生在学生宿舍,还另要追究宿舍管理员责任。在这种严防死守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的氛围中,“杜绝事故”无疑会成为学校各方的最大目标。而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重惩罚、轻奖励,不出事故则可,一出事故就面临惩罚,这也会使相关责任人产生心理抵触,进一步强化重控制、轻发展的心理。
顾名思义,寄宿制封闭管理就是将寄宿学生封闭在校园内,学习和生活都局限在校园内部,没有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门卫不会随意放学生外出。狭小的活动范围对少年儿童活泼爱动的本性来说构成了一种束缚。封闭管理又意味着日常作息要服从学校要求,有的孩子不想午睡,但也不能随意在校园里溜达,而要进教室由教师看管,此即所谓的“午休静园”。对农村学校来说,能够免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条件大多是简陋的,M学校的学生宿舍是10人左右的大宿舍,只有高低铺和简单的桌椅,所需被褥等生活用品由学生自备。另外,在学校寄宿还意味着生活自理。所有这些都让部分生性自由或家庭条件较好的留守儿童难以适应,因此有些学生宁愿走读。
如果说寄宿生活的简陋条件和种种限制对农村女生来说尚可接受的话,那么,部分家庭条件较好或性格懒散的男生则根本不愿住校。反映在数据上,M学校的寄宿女生大约是男生的两倍。实际上,皖北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性别比例也是不平衡的,随着年级的增高,男生的流失速度远远快于女生,这导致有些学校男生总数远远低于女生总数,这也是M学校留守女生人数几乎是留守男生两倍的原因。而流失的男生去了哪里呢?一是进了县城学校或者跟随家长到打工城市上学,二是直接辍学。可以说,目前部分农村男孩的学习动机不是很强,在目前计划生育背景下,农村男孩普遍比较娇贵,很多父母多年在外打工,目的就是挣钱给儿子建房娶媳妇。没有生活和学习压力的农村男孩,在清苦的乡村学校自然是待不久的。针对曾被媒体热议的“农村学生难进北大”现象,M学校的一位老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少农村学生的学习动力出了问题。
在农村学校寄宿制实行初期,一般认为寄宿制学校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问题的相对最优方式和最现实途径[3],但其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潮流,制造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大多数是学龄儿童,学校无疑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阵地。但是,学校代行留守儿童关爱职能,就像有研究者认为的一样,学校“只是充当一个临时倾述者的角色,没有成为留守青少年成长危机解决的核心监护和持久导向力量”[4]。再从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大量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被迫改行离开社会工作领域,另一方面大量非专业人士勉为其难地充当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可以解决学校和老师有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照农村学校和老师在留守儿童问题上的勉为其难,由专业社工进驻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尤其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引入驻校社工制度以解决学生成长问题[5],已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关于社工如何进驻学校,以往的研究或许能提供启发:在政策方面,政府应规定实行学校社工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学校社工的职业化,在管理制度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独立部门,招募学校社工并派遣至各中小学上任。在学校引进社工的具体操作方面,首先必须设立一套学校社工的执行制度,保证学校社工的工作不受所服务学校的约束,同时,要设立一套可行的督导制度,这一制度可参考香港学校社工的督导制度[6]。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寄宿制中小学引入学校社工,应明确学校社工并不承担日常的教学工作,而是担负起学校—社区—家庭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环境与资源的协调者的角色[7],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及团体活动、日常咨询服务、危机介入、协调及引进校外资源等工作方法[8],共同协助留守学生成长。
总之,社会现实迫切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者和有识之士加入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和推进工作中来,可以设想,如果未来的农村中小学能实现“一校一个社会工作者”,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和广大社会工作者的春天都将真正到来。
参考文献:
[1]王章华,戴利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125-129
[2]文军.学校社会工作论略[J].社会,2003(1):27-29
[3]李炳呈,任建东.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集中寄宿制[J].长沙大学学报,2009(1):132-134
[4]冯寿林.农村留守青少年成长问题及社会工作应对策略分析[J].学理论,2011(21):85-87
[5]彭迪.驻校社工:阳光般陪伴孩子们成长[J].社会与公益,2012(7):29
[6]吴文湄.社工进驻学校的制度化探寻[N].中国社会报,2007-8-16(3)
[7]崔效辉,晏凤鸣.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社工介入:以南京市六合区的XQ小学为例[J].社会工作,2009,24(12):4-8
[8]吴朝晖.驻校社工在学校青少年服务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州市绿翠中学社工站为例[J].青年探索,2012(3):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