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教学探析*

2013-04-11 11:56:15张锦智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原理

张锦智

(中北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是“05方案”指导下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该方案规定,“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从该规定中可以看出,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如何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和贯彻整体性教学原则,对学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能否真正提高意义重大。

一、“原理”课教学必须坚持和贯彻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贯彻整体性原则,紧紧把握住教材各个部分之间、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向学生展现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整体[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总称。“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几个似乎互不联系的部分。”[3]所以,坚持和贯彻“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原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目的,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原理”课教学要突出整体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整体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安排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编,是为了和杜林论战的需要,同时他还解释希望读者不要忽略他“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4]。列宁是为了方便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完备而严密”,是“完整的世界观”[5]。可见,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属性,所以,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突出整体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原理”课教学突出整体性是实现教学目的所要求的。高校开设“原理”课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原理”课教学突出整体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迫切要求。当前最大的教学困境,是学生普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兴趣不浓,重视不够。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和目标,仅仅是为了期末考试过关或者为了考研做准备。而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教学不能使学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解答现实困惑,也就是说教学的实效性不够。所以,在内容丰富和有限课时的矛盾冲突中,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6]

二、“原理”课整体性教学的困境及溯源

“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非常有必要,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分析其原因,以期找到解决途径。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存在的困境。“原理”课涵盖的内容多,教学课时又少,于是就有了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即有选择有重点的讲授。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内容来讲,对自己不太擅长的内容就少讲甚至不讲。这种“分解式”教学造成不同老师讲授给学生不同的东西,学生也没有明白这门课到底是要学到什么东西,教学目标当然也就很难实现。

第二,在讲授过程中存在的困境。长期以来形成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影响到“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而忽视甚至无视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素养的培育功能,教学手段单一,使得本来就相对比较抽象的“原理”课对学生来讲更显得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第三,在教学考核中存在的困境。“原理”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在期末要进行考核,以便检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原理”课的试卷命题和考试中部分存在这样的事实:根据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分别命题,各自占一定的比例。学生收到的信息就是,某道题是考哲学的,某道题是考政治经济学的,等等。这样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体现,更测试不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且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

出现以上困境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首先,部分教师对“原理”课整体性意识不强,没有从过去的哲学原理课和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的教学中转变过来,对“原理”教材的总体设计和整体结构与各章节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不够。其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原理”课整体性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薄弱,影响到“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再次,任课教师原先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原理》课整体性的理解程度。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长,也都有自己的弱项,由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行家”变为能通识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行家”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效果。最后,有些教师没有真正把教学工作看做事业来做,更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当做事业来做,也影响了“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原理”课整体性教学的策略

第一,提升教师的整体性教学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总是受到理论的指导。“原理”课整体性教学原则的贯彻和实施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性教学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性的高度理解“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在教学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其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比如,把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贯穿在认识过程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唯物史观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以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讲解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宗旨和目的等等。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和体现“原理”课的整体性。

整体性的教学意识还要贯穿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教师要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对学生考核的目的。在平时成绩的考评中,可以通过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作业情况等综合要素进行。在期末考试试卷的设计中,体现整体性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等的基本原理糅合到一起。

第二,提升教师的整体性教学能力,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样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真实内涵和精神实质。多钻研教材,以教材为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把握好“原理”整体性实质的基础上向教材体系的整体性转化,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整体性精髓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转化为教学体系,尽量适应学生的认知体系,这样才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基层教学单位要经常组织教师围绕整体性教学开展教研活动,可以采取集中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共同研讨章节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讲授思路和方法,使新老教师互相取长补短。

为了增强整体性教学效果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大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和创造条件增加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培训,“原理”课的教学研讨会,“原理”课程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等等。还可以将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请进学校开设讲座,讲述学科前沿动态,以增强整体性教学效果。

第三,鼓励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整体性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的特点和风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笔者认为,如果能把诸多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应该更佳。

一是知识介绍与专题教学相结合。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中学对相关知识有一些了解,所以在介绍基本知识基础上,采用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是在理解教材和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充分领会课程精神,根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综合教材内容后整合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7]这种方式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糅合在一起,把三个方面的内容贯通起来。所以,专题式教学要集中备课,总体协调,体现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也要贯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把知识介绍和专题教学结合起来。

二是灌输与启发式相结合。“灌输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安排,采取多种形式将某种思想理论传授给人们,并内化为人们的观念,实现‘思想进头脑’。”[8]“原理”课教师需要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灌输给学生。但是现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一味使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最后的结果是教学双方都失去了兴趣。另外,整体性教学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展开,因而有很多基本知识需要学生自学。因此,需要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运用启发式教学,实现师生互动。使用这些方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去思考一些问题,多动动脑筋,使学生由被动吸收变为主动去学习。只有学生脑子“动”起来,教师的“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9]。

三是案例教学与逻辑推演相结合。为了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直观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但是,介绍案例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所以,需要教师进行逻辑结构的演示,学生才能从整体上理解案例最终要说明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也要有的放矢,围绕一定的主题,这就需要弄清贯穿于理论始终的主线是什么,理解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保证理论上的完整和逻辑上的严谨。逻辑推演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增强对“原理”课整体感的体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总之,“原理”课整体性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进行”长期不断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

[1]周 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第一期研修班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增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辅导专辑):8.

[2]张云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1(8).

[3]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5]列 宁.论马克思主义[M]//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

[6]陈汉来.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7):161.

[7]郭凤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8]刘丽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总体性方法应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9]韦新祺.论整体性、逻辑性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概论原理
青铜器辨伪概论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8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时代人物(2019年30期)2019-12-16 02:07:44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14期)2019-08-20 05:43:34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