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契哲学思想研究的新路向——读《冯契“智慧”说探析》

2013-04-11 11:27黄玉兰
关键词:中国化探析层面

黄玉兰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20 世纪90 年代初,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先生撰写了“智慧”三说,即《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和《人的自由与真善美》,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该哲学体系从问世起,就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迄今为止,《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等学术刊物发表了研究冯契先生哲学思想的论文300 多篇;此外,还有5部著作问世。但这些论著只是对冯契先生“智慧”说的某个方面、局部进行解读,缺失整体上、宏观上的把握。2012 年12 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湘潭大学哲学系王向清教授、李伏清博士合著的《冯契“智慧”说探析》一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冯契的‘智慧’说研究”的结题成果,该书对“智慧”说哲学体系首次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与已有成果相比较,《冯契“智慧”说探析》一书为学术界开拓了新的研究路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冯契“智慧”说研究的全面性、宏观性。《冯契“智慧”说探析》一书贯彻高度自觉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主线,探讨了冯契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理论背景下提出问题,问题的意义是什么等,具体而微地分析了广义认识论的提出及认识论过程的两个飞跃:即从无知到知的飞跃和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也正是在这种“问题意识”的架构下,凸显出本书对冯契“智慧”说研究的全面性、宏观性。

就冯契“智慧”说(广义认识论)的建构动因而言,本书考察了冯契“智慧”说建构的三个动因:西方现代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峙的驱动;对科学论证的直接回应和实践唯物主义的指引,概述了冯契“智慧”说总的特征: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峙的超越。从而有助于我们深入而又全面地理解冯契从什么角度和什么样的理论背景下提出广义认识论的四个问题:其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其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或普遍必然的知识何以可能?)其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的统一原理、宇宙的发展法则)?其四,人能否获得自由?(即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

就第一次飞跃而言,本书贯彻冯契先生“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的原则,从中西哲学史的学术背景中阐释认识论的发展脉络,由此凸显“智慧”说中对认识过程中“我”的主体性所给予的充分关注。这种关注集中体现对感觉、知觉和普遍必然的知识何以可能等问题的解答,阐释人类的认识由“无知”至“知”的飞跃过程中。

就第二次飞跃而言,本书追踪冯契的思路,深入分析了逻辑思维能否以及如何把握真理、如何认识天道、怎样认识自己以及怎样转识成智的问题,论述了“转识成智”学说的重大理论意义,如对认识论领域的拓宽、对哲学体系的建构、创新精神的示范作用以及“尊德性”和“道问学”、“为学”和“为人”相统一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而“转识成智”具体体现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这两个核心命题。本书界定了化理论为方法的含义,解答了理论为什么要转化为方法、理论为什么能够转化为方法以及理论如何转化为方法等问题;重点探讨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的方法论意义和辩证逻辑方法的五个环节;“化理论为德性”则集中回答了“智慧”说中智慧与自由、智慧与真善美的统一以及智慧与理想人格的培养等问题。

上述内容简洁明清晰地勾勒出冯契“智慧”说理论的有机构成及其思路;同时,也为读者在问题意识中沿着问题的主线,深入了解整个理论演进的历史轨迹,从而为深入理解冯契“智慧”说的理论贡献: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争奠定理论基石。

本书对“智慧”说研究的全面性体现在不仅从认识形式,还从认识起因、来源等方面综合考察冯契“智慧”说中人类认识由“无知”至“知”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宏观性体现在对整个“智慧”说体系作了总体考察,不但详尽探讨了“智慧”说的主干《认识世纪和认识自己》所主张的基于社会实践的人类认识由“无知”至“知”,由“知识”至“智慧”的两次飞跃及其理论意义;而且对“智慧”说的两翼《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与《人的自由和真善美》所解答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作了富于新意的阐发。

二是以纵向比较为经,以横向比较为纬,全面探析冯契“智慧”说的理论贡献及其不足。本书在探讨“智慧”说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时就注意纵向比较。在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层面和学术层面区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判定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政治、学术和话语方式的三个标准;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展开过程作了回顾:李达、艾思奇和张岱年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初步探索阶段,毛泽东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造性贡献阶段,“智慧”说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体系建构阶段。本书在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作了简单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智慧”说怎样受“实践唯物主义的指引”而具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以及“智慧”说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贡献:其一是提出了广义认识论,阐明了人类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过程;其二是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体系;其三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该书通过“智慧”说与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专著等横向比较得出结论,即后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偏重于汲取西方哲学和科技革命的成果,而对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缺乏应有关注。”[1](P252)而“智慧”说则不同,“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运用了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时代特点和中国气派,真正实现了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P275)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以胡适、金岳霖和冯友兰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就。与前辈相比较,冯契在三大方面促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其一,自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建立了‘三流合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其二,强调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泉,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立场来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也就是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其三,以“智慧”说的精神解读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都体现了知识与智慧的统一。“智慧”说还通过对梁漱溟直觉主义的批判,对熊十力“新唯识论”的反思和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扬弃,“沿着实践唯物主义的路线前进,又充分汲取多种学派的精华,实现了对新儒学的超越。”“这种超越最直接地体现在心物之辨问题的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合一以及形上智慧的建构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未来哲学的走向。”[3](P276)

[1][2][3]王向清.冯契“智慧”说探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中国化探析层面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