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书解——魏源《老子本义》述评

2013-04-11 11:27易孟醇
关键词:魏源岳麓太古

易孟醇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 长沙 41000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魏源与他的同乡先贤的思想是相通的。在“以经术为治术”的经世道路看来难以走通的时候,他又探索着要以子经世,研究《孙子》和《老子》,他说:这两本书与《周易》,“其道皆冒万有,其心皆照宇宙,其术皆合天人,综常变者也。”[1]他把《老子》等思想内涵的意义抬得很高。

相传为周朝柱下史李耳的作品《老子》,在战国时期便已成为显学。自此以后,注解诠释这本仅五千字的作品的人,代代皆有。据元人统计,“道德[经]八十一章,注者三千馀家”[2],形成了一部厚重的老学发展史。仅清代,在魏源之前,就有世祖福临的《御著道德经》、张尔歧著《老子说略》、徐大椿著《道德经注》、胡与高著《道德经编注》、黄元御著《道德经悬解》、汪缙著《续道德经私记》,等等,与魏源同时代人,有姚鼐(1732—1815)著《老子章句》、毕沅(1730—1797)著《老子道德经考异》等。

可是魏源不迷信古人,要重起炉灶,重新整理、注释和阐发《老子》,自称他“若其是,舍其非,原其本,析其歧,窃比于述而好古者”[3],自视甚高。

魏源概述老学发展史说:“后世之述《老子》者,如韩非有《喻老》、《解老》,则是以刑名为道德”;“传之列御寇、杨朱、庄周、[分别]为虚无之学,为为我之学,为放旷之学。”至“魏、晋之世,则不言黄老而言庄、老,其言庄也,又不师其无欲,而专排礼法以济其欲”;宋“王雱、吕惠卿诸家皆以庄解老,苏子由、焦竑、李贽诸家又动以释家之意解老:无一人得其真。”[4]又批评说:“彼皆执其一言而阂诸五千言者也……泥其一而诬其全。五千言如耳、目、口、鼻之不能相通”[5]魏源对前人的这些论定,是相当大胆而武断的。他接着写道:“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6]大有舍我其谁之概!于是,他欲求《老子》之真,求《老子》之“本义”,命其书曰《老子本义》。

为探求《老子》之“真”或“本义”,魏源首先对儒学和老学、佛学与老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他说:“《老子》与儒合乎?曰:否!否!”他认为,儒学“恒以扶阳抑阴为事,无欲则刚,是以乾道纯阳,刚健中正,而后足以纲维三才,主张皇极”;而“《老子》主柔宾刚,而取牝、取雌、取母、取水之善下,其体用皆出于阴。”他又指出:“阴之道,虽柔,而其机则杀,故学之而善者则清净慈祥,不善者则深刻坚忍,而兵谋权术宗之。”

他又分辨说:“《老子》与佛合手?曰:否!否!”他指出,根本的区别在于“老明生而释明死也。老,中国上古之道,而佛,六合以外之教也。故近禅者惟列御寇氏,而《老子》固不与禅不相入也。”——这是二者在终极关怀上的不一致。在对本体的认识上,老、佛也不一致。《老子》的“道”,是指一种非实体的客观存在,“窈冥恍惚中有精有物,即所谓雌与母”;而佛学则强调“归于真寂漠海”[7],彻底的虚无主义。

他还分辨了黄老之学与老庄之学的不同。他说:“黄老之学出于上古”,而见效于“文、景、曹参之学”;老庄之学,则显见于西晋的嵇、阮、王、何,他们“言庄也,又不师其无欲,而专排礼法以济其欲”。概括地说:“晋人以庄为老而汉人以老为老也”,是故“西汉西晋,燕越焉”[8]。他如此分辨,是欲使《老子》的“本义”从庄周的“倘徉顽世”和魏晋玄学的“虚无”的人生哲学,回归到西汉无为而治的政治层面上来,强调《老子》“用世”的社会意义。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比较分析,魏源避开了许多对《老子》的误解,为阐述《老子》的“本义”扫清了道路。

那末,他认为《老子》的“真”或“本义”是什么呢?他写了一篇《序》、四篇《论老子》和五十七则按语,一而再、再而三说:“老子见学术日歧,滞有溺迹,思以真常不弊之道救之。”[9]“《老子》,救世之书也。”[10]“老子著书,明道救世。”[11]“此老子悯明救世之心也。”[12]

“救世”是《老子》之“真”,《老子》之“本义”。魏源写《老子本义》重点不放在训诂上,而把精力放在内容的综述与思想的阐明上,正说明他欲以《老》经世救世的动机与目的。他把《老子》定位于“救世之书”,与定《老子》为退隐出世之书、养心静性之书的传统观念分道扬镳。他说:推行《老子》的思想,“岂若刑名、清淡、长生之小用而小弊、大用而大弊耶?”[13]魏源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定位《老子》,这是魏源在新时期(十九世纪中叶)、新国情(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条件下,超越前人和一些同时代人的崭新见解,是对《老子》的社会价值的极高评价。然而,这种“定位”,是令人怀疑的。

人们注意到,魏源终生难以割舍他的深深的儒学情结。“以经术为治术”,固是这一情结的外露,而研究《老子》,写《老子本义》,也常常引儒入《老》,即以儒家的观念引入《老子》的诠释中,极力融合儒、道二学。《史记·老子列传》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魏源明知这一点,从本体上认识到了儒道两家的不同,然而,在论述《老子》具体观念时,他却忘不了儒学。

例如,他说:黄老之学“于六经也,近于《易》”[14]。

又例如,他说:“圣人[按:指《五经》]经世之书,《老子》救世书也。”[15]救世,是在江河日下的局势下的经世,二者实质意义没有什么不同。魏源从社会效应这个角度把孔、老沟通了起来,把儒、道沟通了起来。

又例如,“仁义”是历代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多言“仁”,孟子常言“义”。《老子》则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五十七章)但魏源说:“‘慈’非‘仁’乎?‘俭’非义乎?‘不敢先’非‘礼’乎?《易》曰:‘德言盛,礼言恭。’又[按:当为《礼》]曰:‘昔吾有先正,其言清且明。’《老子》有焉。”[16]在魏源看来,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义”与道家的核心思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相通的。所以,他说:“老子言仁弃义而不忍不敢,意未尝不闻其间。”[17]

再如,《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魏源认为,“气化递嬗”,有时文胜于质,有时质胜于文,“忠质文皆递以救弊”,“文质之变,万世不能一之。”儒学以“文”为教,老学以“质”为教。“文”发展到一定程度,到达“文胜”,必以“质”救之,“孔子宁俭毋奢,为礼之本,欲以忠质救文胜。是老子淳朴忠信之教,不可谓非其时。”[18]这样,魏源又从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上沟通了孔、老,沟通了儒、道。

再如《老子本义》在“附录”中录有《说苑》、《庄子》、《史记》、《礼记·曾子问》、《荀子》诸篇中有关孔子问学于老子的记载,说明儒学早就有吸取老学的传统,从而证实儒老初非截然二家。

再如,他多次把孔子与老子相提并论,认为“孔老并学而相敬”,老子乃“方以外之圣也”。此外,历代有远见的统治者与他们的谋士,无不主张刚柔并济、王霸杂用、德治与法治兼施。魏源也说:“汉宣始黄、老,济以申、韩,其谓王伯杂用,亦谓黄、老王而申、韩伯也。”实行王道,实行仁政,是儒家的重要的政治主张,而在这里,魏源竟说“黄、老王”,岂不是欲将黄、老与孔、孟的政治主张合二为一吗?其实也不是。魏源只不过在强调黄老之学在治世救世方面的重大社会作用。

所以,他说:“兼黄、老,申、韩之所长而去其所短,斯治国之庖丁乎?”[19]

魏源引儒入老,强调儒、道的社会功用一致,其实,是在阐发《老子》的“本义”时,没有走出“以经术为治术”的浓浓阴影;是他在为儒家的经世理念寻找新的思想资料。在汉学饤饾为弊,宋学空疏的情势下,魏源的《老子》研究,拓宽了清代中叶的学术视野,弥补了儒学的脆弱之处,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魏源在提出《老子》为“救世之书”时,毫不掩饰地说:“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又说:“老氏书,赅古今,通上下。上焉者羲皇、关尹治之以明道;中焉者良、参、文、景治之以济世;下焉者明太祖诵‘民不畏死’而心减,宋太祖闻‘佳兵不详’之戒而动色,是也。”[20]魏源以羲皇、关尹之治为《老子》可以“明道”的典型,以文、景之治为《老子》可以“济世”的典型。宋太祖赵匡胤在读到《老子》中的“佳兵不祥”句时,戚然动色,立即下令攻击南唐后主的十万将士说:“城陷之日,慎无杀!”又,明太祖朱元璋自述道:“[朕]见本经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是时,民顽吏弊,虽朝十人而弃市,暮有百人仍为之。如此者,岂不应经之所云?朕乃罢极刑而囚役之,不逾年而朕心灭。”魏源把后两个例子作为《老子》可以警世劝世的典型。概括地说,在魏源看来,《老子》可以“明道”、可以“治身”,可以“治人”(济世、警世、救世),“赅古今,通上下”,即完全可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他把《老子》的社会功用,可说是提高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崇高地位!

如何去实现《老子》的这些社会价值,具体地说,在十九世纪中叶,如何去明道、救世呢?魏源设计的道路,就是:恢复太古时期的状态。他说:“老子道,太古道;[老子]书,太古书也。”[21]“动极心静,上极必下,曜极必晦。诚如此,则无一物不归其本,无一言不有太古也。”[22]“时不同,‘无为’亦不同,而太古心未尝一日废。”[23]“以太古之世矫未世之弊。”[24]

魏源又揣测老子著书时的心境说:“怀德抱道,白首而后著书,其意不返斯世于太古淳朴,不止也。”[25]

关于太古之世的国情和民情,《老子》最末章有如下具体描述:“小国寡民,使有什柏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根据这一粗线条的描述,《老子》所讲的,当是原始社会后期在黄河流域出现的许多孤立的文明点(氏族或部落)。《史记·封禅书》说:黄帝时,有“万诸侯”。在这一万个“诸侯”(即氏族或部落)文明点内,不用舟车、不用兵甲,没有文字,“结绳而用之”,民俗也淳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文明点与文明点之间,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和平交往与战争征伐,交替出现,文明点因之逐渐形成大文明点或文明区,这就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大庭氏、容成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等。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使大庭氏等文明区再回到许多小文明点去。宋人吕惠卿说:“世之去太古远矣,其遂可尽复乎?未可也。”清人姚鼐也说过:“上古建国多而小,后世建国少而大。国大人众,虽欲返上古之治而不可得也。”魏源却欲以返回上古之世作为“救世”的道路,岂不是痴人说梦话?

即使撇开生产力的高低、国家的大小这些情况不说,单欲返回上古“民俗淳朴”这个方面,也是不可能的。宋人王雱说:“国小民寡,则人淳厚;国大民众,则利害相摩,巧伪日生。利欲在于厚生,而贪求生于外慕。”当然,这只是看到外相。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魏源其实也看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他说:“气化递嬗,如寒暑然。太古不能不唐虞三代,唐虞三代不能不后世,一家高、曾、祖、父、子姓有不能同。”[26]这与他欲以返回上古来“救世”的主张,显然矛盾。魏源以《老子》为“救世之书”,颂扬太古之世,并不是真想要后世(例如他自己所处的十九世纪的中国)返回“鸡犬之音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的太古之世,而是在宣扬“无为”这一《老子》的重要思想。他说,西汉文、景之治就是因为“无为”而使人“重睹太古”。他说:“西汉承周末文胜、七国瀛秦汤火之后,当天下生民大灾患、大痌瘝之时,故留侯师黄石,佐高祖,约法三章,盖革苛政酷刑;曹相师盖公,辅齐、汉,不扰狱市,不更法令,致文、景刑措之治,亦不啻重睹太古焉。此黄、老无为可治天下。后世如东汉光武、孝明,元魏孝文,五代唐明宗,宋仁宗,金世宗,皆得其遗意。是古无为而治非不可用于世,明矣。”[27]

又说:“夫治,始于黄帝,成于尧,备于三代,歼于秦。迨汉气运再造,民脱水火,登衽席,亦不啻太古矣!”他情不自禁地呼喊:“孰谓末世与太古如梦觉不相入乎!”[28]概而言之,他认为,文、景之治的结果,便是“太古之世”的再现。

西汉文帝和景帝两代,在位共三十九年(前179—前141)。他们继承高祖和惠帝的遗风,继续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方针,“举事无所变更”《史记》。具体措施,一是招徕流亡人口回乡,奖励农耕;二是文帝免收田税凡十二年,景帝改为征半租,即按田亩三十税一;三是减少徭役,文帝改男丁徭役“三年而一事”《汉书》。算赋也由每年120 钱改为40 钱;四是废除了收孥相坐法、诽谤妖言法等,废除肉刑,致使“刑罚大省”,“断狱四百,有刑错[通“措”]之风”《汉书》;五是采取和亲政策,避免了与匈奴的大战争。这样做了五六十年的结果是:农业发达了,商业兴旺了,人口增多了,社会安定了。这是文、景二帝对症下药,治秦世之乱、秦末汉初之乱的最好结果。

历代儒家都对文、景之治给与肯定和歌颂,认为他们是行“仁政”;魏源写《老子本义》时,也给与肯定和歌颂,不过认为他们是“无为而治”,正验证了《老子》第三章说的“为不为,则无不治”。但是,文、景二帝哪里“无为”了呢?轻徭、薄赋、改革法律等等,都是“为”;他们是“有为”的皇帝。从这个例子看,“无为”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果从词义学上理解“无为”,“无为”是一种懒人哲学、庸人哲学。秦的历代君主,若都“无为”,能次第吞倂七雄、统一全国?能使全国车同轨、书同文?处于最下层的农民,若都“无为”,能不饿死冻死?所以,如果把“无为”作为一种人生观,是进取者、创造者的思想大敌。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有为”!就是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探求、进取和奉献中去。

但是,从历史上考察“无为”,“无为”却是一种较好的统治术。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无为”并“非枯坐拱手而化行若驰也”,它的社会价值正是“无为而治”。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是“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29]在经历了大动乱、大争战之后(即魏源说的“遇大寒署、大疾苦之后”),社会需要医治创伤,恢复元气。“动极必静”,“无为”的治国策略,正符合这种社会需要。东汉时皇宫议建露台,需黄金100 斤,但文帝“无为”,反对这一工程,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30]统治者的这种“去甚、去奢、去泰”的“无为”,正符合“与民休息”的社会需要。故魏源强调:“去甚、去奢、去泰之旨,必有时而信于天下。”[31]

《老子》说:“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魏源根据这一点,也有句名言:“无为之道,必自无欲始也。”[32]又说:“治国之道,惟绝圣、智、巧、利则无弊,所以言无为之用。”[33]他认为,“无欲”是体,“无为”是用。

我们既要辩证地看待“无为”,也要辩证地看待“无欲”。“无欲”,是任何人不可能做到的,也是不必要如此的。只是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的欲望,绝不相同;一个群体内各个人的欲望,也绝不相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有最强烈的人身自由、劳动自由的欲望,有吃饱穿暖的欲望。魏源也承认:“夫民有生,则有欲,则无不以相尚为高。”[34]应该说:正是人类的各种各样欲望,推动人类发尽智慧,使尽才能,从而使人类本身得到发展进步,使自然界得到开发利用。

所以,“无欲”与“无为”一样,是《老子》及其后学者们的一种有特殊内涵的术语。

与“无为”是较好的统治术一样,“无欲”也是该统治者较理想的自律术。

魏源评论历史状况说:“诸子不能无欲,而第慕其无为,于是阴静坚忍,适以深其计而济其欲。庄用无欲矣,而不能知其用之柔也;列子致柔矣,而不知无之不离乎有也。”[35]至魏晋之世,人们“不言黄老而言庄老,其言庄也,又不师其无欲”[36];形名者流则不禁已欲,而禁人之欲”[37]。——这些,都是从统治术的这个角度说的。

如何才能“无欲”?魏源说:“人各有欲,而不知所以得遂其欲之道。”[38]由此可见,(1)魏源并不否定“人各有欲”,只是要掌握“遂欲之道”。(2)魏源说:“一人之身,一家、一人、一国、一天下之身是也;千万人之性情,一身之性情是也。”[39]故遂亡之欲,也要善于推己及人。(3)“去甚、去奢、去泰”,“俭啬寡欲”,尽力节欲。(4)不伤人。《老子》第五十二章说:“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民。”——这些,是魏源主张的统治者“无欲”的主要内容。

《老子》第六十二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句中“生生”即“求生”之意,傅奕本正作:“以其求生之厚也”。)魏源解释这段话说:“指统治者穷奢极欲,必造成严重后果,统治者自厚其生,则人亦各欲厚其生;人各欲厚其生而不得,夫安得不轻死乎?则是民之轻弃其生,由于生生之厚;而民之厚生,由于上之自厚其生,有以诱之而又夺之也。”所以,统治者的衣、食、住、行不能过于奢华;过于奢华,必食税多;食税多,则必伤人;伤人,则人必难治。这就要求统治者有较强的道德自控能力;要求统治者懂得“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三十九章》)所以,魏源说:“圣人之持物,则去其已甚而不敢过求;待物,则去其奢、泰而不敢过望。是以争竞与盛满之患不生于心,未尝谋物而物自归之,未尝留物而物自去也。”[40]这就很明显:《老子》的所谓“无欲”,其实不过是要求统治者“绝巧弃利”、“寡欲节欲”。

可是,怎样才能使封建统治者做到这点呢?这在封建社会里几乎是没有什么制度可以束缚他们,甚至几乎没有什么道德规范可以制约他们。《老子》的“无为”、“无欲”,最后只能是一块画饼,让一切要求拯治封建统治的好心人聊在精神上有所充饥。

所以,《老子》反过来最后又只能求助于封建统治者“专务于内”的自我修养[41]。《老子》说:圣人“处其实而不居其华”,“道以不盈为大。”“不盈”、“弱柔”、“谦下”就可以先人后身、少私寡欲。魏源进一步论述说:“知以不忍不敢为学,则仁义之实行其间焉可也。”

从上与下的关系上,魏源归纳为两句话:“圣人无为无欲,去甚去奢,而民从之速。”“上无欲而民自朴。”—— 这就是魏源认定“无为”、“无欲”是一种较好的统治术的原因,就是他认定《老子》为“救世之书”的理由。

我们也许可以相信,有那么几个执政的统治阶级人物会“少私寡欲”,且会“专务于内”。但是时代已进入十九世纪中叶,贫穷落后已成为中国当时最尖锐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清统治者会与文、景诸帝那样清静无为,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吗?“专务于内”也好,“无为”“无欲”也好,《老子》的道德精神力量,可以战胜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吗?于是,“救世书”是否可以救世的问题,也就没有疑义相与析了。

[1]魏源.孙子集注序[A]. 魏源全集: 第12 册[C]. 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232.

[2]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序[A]. 道藏( 第12 册) [C].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725.

[3][7]魏源.论老子四[A]. 魏源全集: 第2 册[C]. 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650,649.

[4][8][27]魏源.老子本义序[A].魏源全集:第2 册[C].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644,643,643.

[5][6][13][14][32][35]魏源. 论老子一[A]. 魏源全集:第2 册[C].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644,645,643,645,645.

[9]魏源.第一章按语[A].魏源全集:第2 册[C].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656.

[10][24][25]魏源. 第三章按语[A]. 魏源全集: 第2 册[C].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657.

[11]魏源.第五十八章按语[A]. 魏源全集第2 册[C]. 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722.

[12]魏源.第六十一章按语[A]. 魏源全集第2 册[C]. 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727.

[15][18][20][21][22][23][26][28[31]]魏源.论老子二[A].魏源全集: 第12 册[C]. 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647,546,647,646,646,647,646,647,647.

[16][17][29][30][37]魏源.论老子三[A].魏源全集:第12 册[C]. 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 648,649,648,648,648.

[19]魏源.默觚下·治篇三[A].魏源全集:第12 册[C].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45.

[33]魏源.第十七章按语[A]. 魏源全集: 第12 册[C]. 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672.

[34][41]魏源. 第四十六章按语[A]. 魏源全集: 第12 册[C].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707.

[36]魏源.老子本必序[A].魏源全集:第12 册[C].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643.

[38]魏源.第五十三章按语[A]. 魏源全集: 第12 册[C].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715.

[39]魏源.第四十七章按语[A]. 魏源全集: 第12 册[C].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708.

[40]魏源.第二十五章按语[A]. 魏源全集: 第12 册[C].长沙: 岳麓出版社,2010:681.

猜你喜欢
魏源岳麓太古
太古长输供热管线温降统计及分析
宋拓岳麓寺碑册
“客改货”市场广阔 山东太古大有作为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叙事与能力培养——以岳麓版、人教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一课为例
漫画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哈尔滨建材(陶瓷\卫浴)市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