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诗学的隐喻角度论《远离尘嚣》的荒原主题

2013-04-11 10:50徐瑞访刘丽君曹曦颖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尘嚣奥克哈代

徐瑞访,刘丽君,曹曦颖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从认知诗学的隐喻角度论《远离尘嚣》的荒原主题

徐瑞访,刘丽君,曹曦颖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远离尘嚣》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成名作。该作品以多塞特郡大荒原的自然环境为创作背景,隐含表达了哈代内心独特的荒原意识。本文以认知诗学为指导,拟从隐喻角度出发,研究意象和事件的关系、人物描写及其关系,分析探讨《远离尘嚣》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喻意、环境喻意、荒原意识及其荒原主题背后的意义。

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隐喻;荒原主题

1 引言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作家托马斯·哈代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界都享誉盛名。哈代以他一生守候的家乡——多塞特郡以及家乡风景和生活方式为背景,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威塞克斯”小说和诗歌。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就是他的成名作《远离喧嚣》。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子和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年轻美貌、气性高傲的芭斯谢芭因继承叔叔的农场来到威瑟伯里,遇上了三个不同的男人。忠诚能干的奥克对她一见钟情,家境殷实的农场主伯德伍德因为一次误会而不断对她求爱,但两人都遭到了拒绝,而芭斯谢芭却与英俊的中士托伊结了婚。然而,浪漫的爱情刚结婚后便告终结。故事走向结尾,特洛伊死于伯德伍德枪下,伯德伍德自首入狱,芭斯谢芭失去了丈夫与爱情,还面临着失去农场,最终奥克来到她的身边,守着农场,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远离尘嚣》自1874年发表以来,就备受学术界和文学批评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女性主义、比较研究、生态批评等角度对小说的女性观、宗教观、现代意识等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是迄今少有学者从认知诗学角度对该小说进行较深入剖析,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诗学理论下的概念隐喻角度出发,对《远离尘嚣》中的荒原主题进行剖析,揭示哈代创作背后的意义,以期为哈代作品主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2 认知诗学及其相关理论

2.1 认知及认知诗学

“认知”即“信息加工”,是人的心理活动之一。由于人的认知会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人和事物关系也会相应变化。在这种变化下,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事物性质的变化。而认知诗学是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既不能简单地被认为归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不能顾名思义地被定义为一种文学欣赏理论。它是基于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认知诗学也将语言结构理论和语言运用理论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研究。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认知诗学基于一系列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理论,是对整个文学活动过程的重估,挣脱了“作者—文本—读者”的三角关系。从认知诗学角度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就是从新的角度提供一种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式,从而探究作者和读者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及其如何用文字在作品中的体现。认知诗学分析所使用的概念包括:图形背景、原型范畴、认知指示、图式、心理空间、概念隐喻等。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远离尘嚣》中的荒原主题进行探讨。

2.2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

隐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其更受诗人和文学家的青睐。隐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定义,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随着研究的深入,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先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这一说法。隐喻研究才在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及哲学领域得到空前的关注,以至于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已掀起了一场“隐喻狂热”。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单纯是词或语言表达式的问题,而是一个概念问题,即用一个概念去思考另一个概念的问题,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的,是有价值的认知工具。概念隐喻通常被解释为把一个概念域(始发域)的结构直接映射另一概念域(目标域)的隐喻。一个概念隐喻通常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始发域、目标域、经验基础和映射。一般而言,始发域是一些具体的、熟悉的概念,而目标域是较为抽象的、不太熟悉的概念。比如,众所熟知的《阿甘正传》中一句经典的台词:“Life was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得到什么。)”当把生活比作一盒巧克力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搜索所有巧克力的特征,并从中寻找其与生活相符合的特征。就像我们每次在商场买巧克力时,总是被华丽诱人的包装吸引,但是我们在开封之前是不知道藏于其中每一块巧克力独特的样子。这样的随机性就正好符合了《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剧情下“生活”的特征,从而使观众对电影有了更直观与全面的理解。

3 隐喻中的荒原主题

作为哈代的成名作,《远离尘嚣》生动再现了多塞特郡大荒原的田园生活和风土人情,饱含了哈代对荒原特有的情怀,是威塞克斯小说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协调的作品,同时,《远离尘嚣》也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那个多变的时代所特有的气息和丰富的社会内容。

从作品标题“远离尘嚣”四个字可以读出哈代的用意。“尘嚣”一词,在本文中不仅指人世间的烦扰、喧嚣,其背后更喻意着因“工业革命”而日益兴盛的资本主义社会。要“远离”必得先亲近而了解,再因对新兴社会环境不适感甚至厌恶感才会选择远离。而远离之后必然隐藏着回归。就哈代的创造思想而言,他选择的回归、他笔下人物最终选择的回归,都是温暖又和谐的荒原,这也体现了哈代的荒原情结。

在作品中,哈代对荒原美好的自然景色进行了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未被资本主义文化污染的人间天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的罪恶的控诉。通过对主人公人物的性格、心理变化以及经历的描写,哈代对人类发展和命运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为我们呈现了资本主义入侵后英国当时破产农民的遭遇与其注定的悲剧结局。

3.1 隐喻与人物背后的荒原主题

作为著名的荒原写手,哈代笔下的英国乡村充满了传奇与乡土气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他笔下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哈代的小说中,除了最大的看点“威塞克斯”荒原之境外,人物的描写也各具特色。

3.1.1 芭斯谢芭

没有一部小说能离开其中的人物,《远离尘嚣》中哈代笔下的女主人公芭斯谢芭,作为小说的第一大意象,是一个与传统相悖的人,反对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理念,即女性属于家庭和私人空间,男性属于商业和公共空间。芭斯谢芭是哈代塑造的一个有强烈自主独立意识的乡村女孩。她出身乡村,有着乡村女孩的清纯朴质,但是她却不按照社会习俗和标准生活,向往对自我与独立的追求。在爱情观上,奥克与伯德伍德不止一次对她求婚,但是她始终保持着自己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认为不爱他就不会嫁给他,不管他的条件与背景是否会帮助自己农场的发展。在事业上,芭斯谢芭刚继承农场就赶走偷谷仓麦子的前农场主经理本杰·宾尼威斯,尽管人们对她经营农场的能力表示质疑,但她仍然决定不雇佣农场经理,而是自己亲自管理。

通常的文学批评都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芭斯谢芭进行分析,但是,从认知诗学角度来看,她不仅仅是一个有着先进思想意识的女主人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对郊区农村的侵入,她的形象特征更像一个传统和现代改良的结合体产物。

芭斯谢芭向往自由、向往自我、向往爱情,她也为之努力追求。最初,她厌恶这个传统庸俗的乡村婚姻生活,毅然拒绝了作为典型农村人奥克和严肃无趣的乡绅伯德伍德的求婚。她对奥克和伯德伍德的拒绝,就是对乡村、对荒原的逃离。而她着迷般疯狂般的追求着“满口情话”的纨绔子弟托伊,就是对城市与新兴社会的向往、追逐。小说中,当奥克“偶遇”芭斯谢芭,向她表示他对托伊中士的质疑,并提出托伊配不上她时,芭斯谢芭立刻生气的回复他:“你怎么敢这样说呢!他家境好,又受过良好的教育。”芭斯谢芭单纯的相信着托伊,相信着他的品行和他们两人虚幻的爱情,注定了她逃不了被欺骗的结局。直视婚姻的失败,芭斯谢芭在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和情感的挣扎后,最终却选择了“回归”这片让她厌恶的土地。

哈代对故事结局的安排,也从侧面表达了他对美好荒原的向往。他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对和谐幸福小农社会的入侵是不可避免的,结尾注定是悲剧的,但是追求生活和心灵的宁静,最终还是会选择对荒原的皈依。芭斯谢芭从逃离到回归,这一空间的跨度,揭示了在当时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农民满怀希望,却遭受迫害和欺骗、饱受痛苦的社会现实,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表达了对早期机械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回归自然、回归荒原的渴望。哈代对主人公逃离荒原的描写和再一次回归荒原,融入自然的结局,表达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3.1.2 奥克

奥克虽是一介农夫,但他的形象在哈代的笔下被旁物衬托得非常巨大。奥克是最先遇到芭斯谢芭并向她求婚的人,但他和芭斯谢芭从一开始就没有平等的爱情。小说中,奥克一声不响的真正的等待着。在芭斯谢芭每次遇到困难时,奥克总是那个最忠实的帮助者。如果说美丽高傲的芭斯谢芭是整个小说的亮点,老实的奥克就是她忠贞不渝的背景。奥克的身影始终贯穿于芭斯谢芭的每日生活,他的眼光也始终停留在芭斯谢芭身旁,为她甄别、选择。奥克的爱是无私的,他深爱芭斯谢芭,更希望她过的幸福。他为她放弃了经营农场的事业理想,而一心一意打理她的农场。他也会为她选择更好的生活,他希望她远离不可靠的托伊,希望她嫁给伯德伍德,为了她农场的未来和她日后幸福的生活,因为他知道伯德伍德像自己一样真心深爱她。哈代创作的奥克,其实就是荒原在小说中的化身:温和老实,热情助人,忠贞不渝。

故事的发展令人觉得奥克好像不会再收获与芭斯谢芭的爱情,但是结尾处的芭斯谢芭最终在经历了那么多浮华和沉迷后,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情,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浪漫的情调,而是隐于平凡的相熟相知,这里就呈现出了荒原所代表的爱情基调。就像哈代在文中写到的那样“他陪她走回屋去,一路上,他们谈论着他经营伯德伍德农场的打算,而关于彼此之间的感情却谈得很少。他们二人已相知很深,互相表述爱情或许已无必要。他们二人的共同利益、互相之间的长久友谊已经使他们彼此十分了解对方的性格,而这种了解在他们二人结婚之后,又发展成了一种无坚不摧的爱情。”故事的最后,芭丝谢芭还是选择和善良忠贞的盖伯瑞尔·奥克走在了一起,也表达了哈代对朴实善良的人格的向往和憧憬,就像荒原一样一直守护在那里,忠诚,真实,不被浮华所腐化。

3.1.3 托伊

如果说奥克是传统农村荒原的代表,那么这个左右了芭斯谢芭的托伊便是荒原的闯入者或者说破坏者,他背后代表的就是侵入平静乡村生活的现代社会文明。托伊对于威瑟伯里而言,始终是一位过客。他生于贵族家族,从小在卡斯特桥市文法学校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更多受到的是工业革命的熏陶,最后他成了一位背离自然、品行败坏的“城市人”:“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行为却极度平庸;他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脸上表现的又是另一回事;他随意玩弄人们的淳朴情感,害得芳丽怀孕惨死、芭斯谢芭堕入痛苦的深渊、博尔伍德精神崩溃;他从不认真管理农场,却寄希望于通过赌博迅速暴富;他随意践踏青葱的苔藓、小草,所穿的制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他不准雇工们喝用农作物酿造的淡果汁酒,却强迫他们喝‘文明’机器所加工的白兰地,使他们醉酒误事,没有采取措施保护麦垛。在哈代笔下,特洛伊是早期机械工业文明的象征、外来利己势力的代表,但是他的到来却打破了韦特伯里的平静与和睦,所有与他相关的故事‘都带有危险性和破坏性’”。

在爱情上,托伊也是远离自然的代表。他玩弄了范妮的爱情,害得怀孕的她惨死于卡斯特桥市的济贫院;他为了金钱和安逸的生活选择娶芭斯谢芭为妻,但是他从没尽过丈夫的责任。在他的不善管理下,芭斯谢芭的农场差点受到毁灭性打击。而且他本性纨绔,从没想过安于乡村的平静生活,婚后的他也总是想着去卡斯特侨市,总想着把芭斯谢芭辛苦管理农场的钱拿去赌马,而不是帮着她一同经营农场。

芭斯谢芭对托伊的爱情在希望的幻灭和绝望挣扎生存,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极度荒诞而又令人憎恶的现代社会的图景。这种丑陋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人公爱情的生命而展现的。人们关注的只是外在的浮华,追求的是各种欲望的满足,道德价值观沦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而失去了曾有的真挚、淳朴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存在极度的隔膜与冷漠,欺骗和背叛,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对生命的恐惧,对爱情的绝望,对现代社会的失望。

3.2 隐喻与时代蕴含的荒原主题

作者哈代首先就将小说的背景定格为“威赛克斯”这个虚构的乡村荒原,就展现了作者或者说是小说的荒原情节。同时,小说中,作者将很多的场景描写都定格在室外,如第六章“THE FAIR:THE JOURNEY:THEFIRE(集市—旅行—火灾)”,细致地描写了室外场景,真实、自然,这是一种视觉隐喻,展现了作者对这种自然环境的一种渴望。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朴质乡村世界里,所有的生物都和谐共处着,河水欢快流淌,鸟儿自由飞翔,野兔隔墙而居,牲畜自由行走于各处,农场主芭斯谢芭的住所是一座与苔藓、长生草等植物融为一体的古老楼房,而雇工们聚会的华伦麦芽作坊则是一个爬满常春藤、四墙向上拢成人字形的茅草房,一片烟雾隐约从房子的孔隙逸入天空,通过这一动静相依,宽广宁静的画面描写向读者呈现了一个色彩分明,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人们欢快地生活着,享受着上天赐予的这一切美好。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对山上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过度地开采利用,一代又一代,致使山上的草木不见踪影,整个小山变得寸草不生,日渐荒芜,以至于在山的一侧出现一个巨坑,使奥克成为牧主的梦想因羊群跌入巨坑摔死而彻底破灭。

这一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讽刺,都暗示着工业革命对威瑟伯里的不好的影响,也是乡村人民对梦想破灭的质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开始寻找新的开始。而哈代的创作和思考,就是对现代文明的否定,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他认为人和自然的冲突尖锐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就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命运。在这部小说里,哈代第一次描写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悲剧性历史,表现这个社会中农民阶级的悲剧性命运。他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的出现,由于利己主义、贫穷、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了高贵的小人物的不幸。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变化和人民的悲剧命运,揭露了使人窒息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观念的虚伪性。

4 结语

综上分析,通过对作品中意象的探讨﹑时间空间跨度的对比﹑人物情感的挣扎的研究,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小说《远离尘嚣》中人物的隐喻象征,爱情的思考以及对小说环境的塑造和主人公最终选择回归荒原的原因。作为早期的荒原主题作品《远离尘嚣》并不似哈代中后期的作品有着更加浓厚的悲剧色彩,相反,在这部作品中,对现代文明持有厌恶情绪的哈代对于自然和乡村的未来还有一丝希望。荒原,在哈代的创作里,是最大的隐喻意象,是工业革命和新兴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对立物,是芭斯谢芭的依靠,是奥克的人形化,更是无数破产农民对生活的期望,也是乡村人民对无法改变命运走向、注定结局悲剧的无奈与绝望。哈代在文中表达了一种理想幻灭的强烈失望和无奈,这种“荒原意识”一方面源于工业革命时代的迫害和摧残,另一方面更是他作为一个觉醒人直面人生的一种极端性的拷问,是对人的利欲为导向心理、是对人与自然问题思考和探索。

[1]Kêvecses,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2]曹曦颖.论《远离尘嚣》的自然生态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

[3]郭巧懿.认知诗学视角下《追风筝的人》的主题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

[4]刘文.认知诗学:认知科学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J].求索,2007,(10).

[5]田琳琳.认知诗学视域下舒婷朦胧诗的概念隐喻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

[6]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7]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

[8]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

[9]吴笛.《哈代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0]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杨金才.论哈代的《远离尘嚣》[J].外国文学研究, 1990,(1).

责任编辑:周哲良

I106.4

A

1672-2094(2013)06-0044-04

2013-11-20

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认知诗学与哈代的荒原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1210636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徐瑞访(1991-),女,四川仁寿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文学学士,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语言学。

刘丽君(1991-),女,四川蓬安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语言学。

曹曦颖(1975-),女,四川仁寿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翻译。

猜你喜欢
尘嚣奥克哈代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咏荷
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十四五的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
远离尘嚣
安息吧,奥克冰川
幽灵叙事的反叛:弗农·李《奥克赫斯庄园的奥克》中的皮格玛利翁神话
山下有高人,斫琴尘嚣外
尘嚣过后
传承共创共享文化 实现共和共荣发展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