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江 宋吉文
(1.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东营 257091; 2.寿光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寿光 262711)
当前,普通中小学第二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而特教学校课程改革仍处在起步阶段,课程内容陈旧,学科分化,知识与生活脱节,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低下。如何培养特殊需要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更好地融入社会,一直是困扰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瓶颈。几年前,我校在一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中开发、设计了主题性课程,初步尝试了主题性教学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主题性教学能将系列课程优化、整合,能有效克服课程门类各自封闭教学带来的教学内容相互割裂的弱点,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得到有效加强,且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互通、互补更为融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理解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近几年,我们开始大力探究、开发特教学校主题性课程,积极开展主题性教学实践,以期通过主题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更好地培养特殊需要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在回归社会主流时更从容,更自主,更独立向上。
主题性课程,是以一个与特殊需要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主题为统领,根据不同年龄、残疾类别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制定课程目标或教学要求,整合多学科知识,运用适合特殊需要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手段,通过分类教学或个别化教学,对残疾学生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形式。该课程强调以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分类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为教学形式,能够照顾并适用于智力、能力等个体差异较大的特殊需要学生的能力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现实意义的、适合于自身实际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从主题的遴选、确定,到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梳理,再到主题性课程的形成与实施,主题性课程均关注不同类别、不同学段特殊需要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立足每个特殊需要学生的实际,全面体现了该课程关注差异,尊重个性的特点,能够最大化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全面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一)主题性课程的开发及应用是特教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举措
我国基础教育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课程的内容上,按照学习领域、主题等来划分,要求突破学科桎梏,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密切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特教学校主题性课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正是在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二)主题性课程立足特殊需要学生核心关切,是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
主题教学充分体现“人本”理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为目标,关注残疾学生发展的核心关切。其每一个主题的确立,每一次主学活动的组织实施,都是从特殊需要学生的实际需要或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段、年龄段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些针对性强的主题课程实施中发现和激发潜能,初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获得适合自己年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语言、行为能力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在其中,特殊需要学生不是主题性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开发者。他们和老师们一起拟定主题,设计活动,参与实践,一起感受主题性课程中的喜与乐,一起感受着生命发展的快乐。
(三)主题性课程紧密联系教育现实,是特教学校“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主题性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特殊需要学生的现实生活,始终立足于课堂实践,着力打造高效的特教学校新课堂,注意引导他们围绕主题感受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自我。因此,主题性课程因为多学科课堂教学的充分整合和参与而更具实践性,能有效填补特教学校课程资源的空白,并通过小班制、个别化教学等有效教学手段,体现特教学校教学的“人本”理念。可以说,主题性课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是特教学校实现“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主题性课程创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是校本课程内容丰富和补充
特教学校主题性课程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性实践,解决了目前特殊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特殊教育教学实践的相对滞后这一矛盾,对于丰富特教学校课程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题性课程围绕特殊需要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的多种主题性课程资源,既有知识类学科的专业课程特点,又有能力类学科的综合发展特色,涵盖各类特殊需要学生的各年级段和各个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内容和形式还可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而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让残疾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体会到丰富多彩的课程所带来的学习之美、生活之美。
(五)研训结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特教教师而言,开展主题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是梳理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思路,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提升特教专业素养的一次契机。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反思,分析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开发、应用适合残疾学生实际需要的主题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与相关学科教师积极沟通、交流,自觉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树立起了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观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校本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
(一)主题性课程“主题”的确立
主题性课程的主题应始终指向“培养特殊需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活能力培养、情感成长和精神世界需求。可以学生生活范围、时限或其它系列为线索设计和确定主题。如从学生生活范围角度,可以设计“认识自我”、“我的家庭”、“可爱的学校”等主题,在此基础上,再设计相关的二级或三级主题。从时间角度,可以设计“季节”、“助残日”、“重阳节”等主题,再设计诸如“春天”、“助残日的来历”等下一级主题。而系列主题设计,主要常解决学生某些突出的、相对集中的、特定年级段或年龄段的问题。如低年级段设计“我学会了……”主题,主要以学生初步的学习和生活技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内容为主,如我学会了写日记、我学会了洗衣服,我学会了唱歌等。高年级应侧重于劳动和职业技能、就业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如学生面临着职业教育和就业等形势,就可以以“学会生存”作为主题课程的一级主题,再从 “生活”、“社会”、“职业”和“教育与学习”等几个方面去设计二级主题,在“生活”等子主题中可以设计诸如 “生活技能”、“自救与自护”、“沟通与交流”及“职业技能”等三级主题。
(二)主题性课程目标的制定
确定教与学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主题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主题性课程有其总目标,二级及三级主题又有紧紧围绕之不同目标。如在“季节”主题性课程中,总体目标是通过对四季、天气知识、动植物的名称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诗文歌曲等的学习与实践,训练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收集并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劳动与自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与实践的能力等等。各二级主题都有其指向于总目标且紧紧围绕自身特点和属性的分目标,目标明确且针对性和综合性较强,基本上涵盖了语文、数学、社会常识、美工、音乐等等学科目标。在这些目标体系中,所学知识和运用的技能,牵扯到了义务教育段的各个学科,知识是综合的,技能是实践性的,它们在紧紧围绕各二级主题的同时,并指向“季节”这个主题的总体目标,能有效地提高知识、技能的可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主题性课程内容的设计
主题教学的内容设计,一般采用辐射式、综合型、分单元式或系列等模式,即按不同单元综合各领域的知识设计内容,教学内容的难度分层递进,并注意各类知识间的相互融合。如“家庭”主题课,采用的是辐射式的设计,涉及到了诸如语文(词汇、句子)、数学、生活常识、手工、交流和社会技能、生活和劳动技能、休闲与娱乐等等方面。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智力及接受能力等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和学校,教学内容也不再是单纯的分学科教学。而有些主题宜采用专题或系列的形式设计内容,以高年级“学会生存”主题为例,在“生活”子主题中可设计 “自理能力”、“生活技能”、“自救与自护”等内容;在“社会”子主题中可设计“社会关系”、“沟通与交流”以及“团体意识“等内容;在“职业”子主题中可设计“就业指导”、“择业心理”、“劳动观念”及“劳动安全”等内容等等。
(四)学科主题性课程的实践及梳理
主题性课程是特教学校为应对新课程改革和特殊需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而总结、探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途径,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尤其是各学科教师在自身教学中更无经验可资借鉴。几年来,我们边学习、边设计、边实践,从语文、数学、艺体、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主题性课程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特教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力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特殊需要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我们不断完善了主题性课程资源开发,整合以往的主题教学资源,相继以 “季节”、“生命教育”、“奥运知识知多少”、“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学会了……”等为主题,梳理主题教学内容,先后形成了《季节》、《生命教育》、《中国传统节日》等多套主题校本课程。在此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强调校本特色,拉近学生与社会的心理距离;二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第三是留给学生思考、质问和探究的空间。力求做到把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用多种方式,简明扼要的把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以及学习过程等呈现出来,以达到更好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五)主题性课程的评价及管理。特教学校主题性课程教学的评价是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对主题性课程教学实践中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做出较客观的价值判断,是贯穿于整个主题性课程中的多元评价。评价应充分体现主题性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促进残疾学生综合能力目标的达成,从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评价学生,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社会实践、特长三位一体。具体包括学生参与主题的态度;在系列主题教学活动中的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情况和对主题的理解、认同程度,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在主题活动中的受益情况等。
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实践课程形式,主题性课程尚处在实验和初步探讨阶段,需要特教教师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在课程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无论是主题设计、目标确立还是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特殊需要学生在课程开发和应用中的能动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互动。要真正实施好主题性课程,就应从特殊需要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成一个个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学科“主题”活动,让这些“主题”始终伴随并引导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多学科教师的参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4).
[2]刘雪晨.对中度智残学生进行生活化主题教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3).
[3]叶立群.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李瑞江等.理论·实践:残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
[5]聂文静.盲校主题性课程的实践与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8(7-8).
[6]帅敏.盲校主题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