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启琛,李春
(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英启琛,李春
(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在目前大学生上网率几乎100%的新形势下,如何根据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特点,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整合网络资源,利用好虚拟网络的优势,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方式,增强德育的教育效果,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的把握,利用好网络平台的特点,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有利于丰富入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网络平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德育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新生踏入校门的第一堂课,是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开端。因此,如何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成为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培养、增强大学生核心能力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而根据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特点,利用好网络平台的优势,结合现实入学教育的实际内容,更有利于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自1994年3月,中国获批成为国际互联网的成员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触了互联网,网络越来越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不仅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更可以使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可以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也使众多学生厌恶上课,痴迷于游戏,荒废了了自己的学业和青春年华。通过对淮海工学院2013年3月-7月学生电脑上网和手机上网时长情况的统计来看,大学生网络生活具有以下特点:
1、上网方式多样化。以前,电脑作为上网的主要平台,由于其不可便携性,学生的上网时段和上网时长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功能的高端化以及平板电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上网。上网的方式由单一变得多样化。
2、上网时间普遍较长。从统计结果来看,男生平均电脑上网时间比女生上网时间长,学生平均电脑上网时长大于4小时/天,且随着年级的增高,电脑上网人群数量和上网时间也是随之显著增长。即,从比重来看,年级越高,电脑上网人数比重越大,上网时间越长。另外,手机作为网络的又一主流平台,由于其便携的特点,学生用手机上网时间远远超过使用电脑的时间。学生平均手机上网时长大于5小时/天,且非毕业生手机上网比毕业班学生手机上网时间普遍偏长。
3、上网内容丰富多彩。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新的新闻资讯。在被调查者“上网主要内容”的回答统计中来看,回答学习的有17.6%,聊天娱乐的有32.7%,观看视频的有25.4%,玩游戏的有24.3%。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求知的新渠道,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打开了窗口,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介在论坛、贴吧以及公开课、热点视频以及就业深造等方面关注较多。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其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在网络信息领域中,结合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再加上学生年纪轻、接受能力强、在网络上具有相对的主体性等优势,他们在参与和开展网络实践活动中,具有独立意识、控制和驾驭网络的能力,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动地选择网络资源并创造性地参与网络各项实践活动。
1、网络平台使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
传统的讲座形式已经不再是大学生获取入学教育知识和信息的唯一途径,网络已经开始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借助网络平台,入学教育的内容集文字、图画、色彩、声音、动画及操作等多种形式于一身,通过专题网站、手机报、飞信以及微博等形式,促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充分调动了受教育主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的积极性,大大改变了沿袭多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单纯依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大学生在网上可以调动眼、耳、手、脑,强化入学教育中不同板块内容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新生入学教育效果。
2、网络使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更新速度更加快捷。网络平台拓展了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入学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心理适应、班级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入学教育网站,丰富和完善入学教育模块内容,为新生适应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网络平台可以为新生入学教育提供数量宠大的、形式多样的资料库,各种入学教育板块的内容,在网络中都可以得到尽情演绎和拓展,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因此,在网络平台中,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是无限的,受教育者可以任意选择。老生也能够在职业规划以及感恩方面获得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可以借助此平台,随时接收和发布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提高自身素质。
3、教育效果更为显著,教育方式更为灵活。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提升了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地位,使得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教育主客体交互作用性更强。丰富的网络信息使大学生冲出了传统相对封闭的讲座和资料宣传,进入一个宽广的五彩缤纷的新世界,使他们知道了许多前所未闻的新事物,使其主体意识迅速觉醒并不断增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在网络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可以在网上针对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敞开心扉发表见解,使得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更加真实、直接。大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猎取各种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探讨人生道路上心态的困惑、理想的迷惘、感情的失落,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入学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以讲座为中心的理念,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新生入学教育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和确立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自我教育能力。
4、受教育时间的任意性和内容的可重复性。
借助网络平台,依靠网络平台,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是一种新的手段,和传统的德育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入学教育的平台,不仅可以细化入学教育的模块,更可以生动形象地使每位学生参与其中。网络平台突破了入学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内容的学习。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录制相关老师的专题讲座内容,搜集更多的网络资源,充实相关专题内容,就不会使专题讲座内容再局限于某个时间段、某场讲座进行了。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要坚持现实教育与虚拟交流并举,既要利用好现实的讲座、论坛等形式,又要利用好虚拟社会中的网络平台。无论是面对面的现实交流,还是网络平台的虚拟对话,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结合大学生上网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重视新生德育工作,加强引导,努力把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是基础。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平台设备的的快速更新,往往体现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方式的更新、交流内容的丰富以及网络平台的智能化、多样化。这些改变对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网络水平的提高以及交流方式的改变等等。因此,教育者必须不断适应新的挑战,转变观念,积极接受并学习新鲜事物。鼓励德育工作队伍熟悉并运用新媒体技术,开通并使用人人网、QQ、博客、微博等工具,有效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学生工作。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支政治理论素养高、熟练掌握新鲜事物的教育队伍。
2.丰富教育环节,拓展入学教育方式是重点。
在网络普及和上网平台多样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入学教育环节有待增加,形式有待丰富。教育者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善于利用好网络平台和网络平台开展入学教育,丰富教育形式。
一是利用各各种网络平台,丰富入学教育形式。“90”后新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深受电脑和手机应用的影响。教育者应以此为契机,利用电脑和手机以及其他上网平台的优势,丰富入学教育的形式。首先,要不断创新入学教育中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应善于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借助手机功能,建立APP入学教育客户端、论坛、博客、微博、QQ群、微信、发送手机报等,共享入学教育资源,自由地在网上交流和讨论,进行交互的教育,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不可改变的。教育主客体的这种平等关系使得教育者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在德育中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教育模式还一改传统的德育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局限在校园内、课堂上教学,网络的出现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这既给受教育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也给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德育工作的全新的平台,使网络德育有了更加广泛的传播途径和高速的传播效率。
二是搭建入学教育网络平台,拓展入学教育空间。
搭建入学教育网络平台,包括学校概况,校史、校风、校规、校纪,安全常识等内容,开设专门版块,内容包括朋辈教育、主题教育活动、视频展播、文体活动、拓展训练、专业引导、心理适应、理想信念以及生涯规划等各个领域,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协调落实。这样一来,一方面将学校校纪校规、安全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培养强烈的协作精神和科学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博客、QQ、人人网等载体,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和载体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并及时实施主动干预,增强入学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强了入学教育队伍力量,缓解入学教育时间紧、内容多的压力,形成了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此外,在入学教育网络平台上建立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交流讨论的版块,积极选拔优秀助班,从学习、生活上使新生在入学后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适应好大学生活。
3.完善入学教育系统是保障
入学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专业教育、心理适应以及理想信念等诸多专题内容,内容不仅需要丰富,更需要有效的监管,确保网络入学教育系统平台的有效运转。首先,学校要及时了解和更新入学教育网络平台的信息,加大网络平台的信息量,及时发布手机平台的入学教育信息,多维度满足学生上网的求知需求。并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建设,确保网络平台安全稳定,并对网络平台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强制性的检查并过滤信息,净化入学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其次,学校还应建立完善严格的更新机制,注重对教育工作队伍能力的培养,培养专门的网络平台维护队伍,及时对网络进行更新维护,对网络平台信息进行监管,打造熟悉大学生上网特点,并能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最后,不断拓宽入学教育的新渠道,并紧跟学生关注焦点,增加娱乐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带动学生兴趣,以多形式来满足学生参与的需求,从“看网站”到“参与网站”的转变增强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的热情。博客、QQ、微博、互动留言等都是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可以采取的好办法,逐步优化电子信件交流系统、博客系统、微博系统、BBS系统、SNS系统等,加强同高校大学生的互动,把握他们的心理及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切实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够保证新生入学教育取得实效。
[1]董卓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
[2]王晓英,试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3]何桂美,积极应对网络影响发挥网络德育功能—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 2010(1).
(责任编辑:张希宇)
该论文系淮海工学院2013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及特点规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G641
A
1008—6153(2013)06—0098—03
2013-10-23
英启琛(1986-),男,山东临沂人,硕士,淮海工学院教师。李春(1971-),男,江苏徐州人,硕士,淮海工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