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智松,唐东旭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2.重庆邮电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南岸区 400065)
中学教育过程不公的多维探究
唐智松,1唐东旭2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2.重庆邮电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南岸区 400065)
中学教育过程不公主要体现在重点校与普通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上,以及同校内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间、重点班与普通班间、不同生群间享受优质教育资机会的不均上。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政策不当、学校和社会现实生存压力下的畸形升学教育,是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配置不公的主要原因。破解中学教育的过程不公,应通过多渠道的教育资源均衡措施以消除校际之间的不公,通过校内教育资源的均衡以消除级间和班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通过立法与伦理的强调以消除教师待生的不公,同时还应以发展性评价引导学校均衡配置优秀教师资源。
中学教育;教学过程;教师资源;机会均等;公平
正如胡森、科尔曼等指出的,教育公平涉及个体起点、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参与教育的机会(过程)、教育对生活前景的影响(目标)等范畴。[1]观察我国的教育公平措施可知,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举措,亦仅仅涉及第一、二方面,还有其他两个方面尚待努力。同时,即使当前的教育均衡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接下来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亦会接踵而至。因此,正如众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教育过程的不平等比入学机会不平等更为严重、也更不易被人注意。因此,面向未来,教育过程公平问题的解决将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话题。
查阅已有我国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可见与上述实践举措基本一致:在宏观层面关注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多、而微观层面深入校内探讨教学资源配置不公的少;在理论层面逻辑演绎的议论多、而实践层面定量研究的实证少;在“物”层面关注入学机会不平等的多、而在“人”的层面关注过程不公平的少。由于对包括教育过程公平上述理论研究的缺少、及其对策的乏力,使得教育不公问题难以有效地解决而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本文试图就教育平等的第三个方面──学校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从人的角度──优秀教师的配置角度入手,揭示中学教育过程中的不公现象。具体方法是选择重庆市3所重点中学、3所普通中学,以优秀教师为表征的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师给予的学习机会为考察指标,深入到6所中学,从三个水平层次的教师结构、①同一学校内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之间的教师配备、同一年级内重点班与普通班之间的教师配备、同一班内优秀生与普通生之间享受学习机会的差异等方面来考察学校教育过程的不公问题。同时还以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生群的优秀教师配置及其对待成绩不同学生态度的差异为内容进行了访谈。
(一)校际不公:重点学校与普通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
通过对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三种层次水平教师的比例统计发现,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间以优秀教师为指标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其中,在重点中学里,获得过国家和省市突出贡献专家荣誉、具有省市或片区学科带头人资格、担任高校兼职教授、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等称号的优秀教师的比例高达32%,而普通中学则仅为10%。同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普通中学以低职称所代表的一般教师高达51%,而重点中学仅为28%。
在教师职称或荣誉与其教学水平基本一致的中学教育里,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在高等水平与一般水平教师的比例悬殊,反映了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在教师水平上的显著差距。[2]问题由此而来:同为共和国儿童的学生却因为是上重点中学还是上普通中学的区别,而被迫接受着质量具有差异的学校教育资源,中学校际之间的教育过程不公由此可见。
(二)级届不公: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之间的教师配备差异
在同一所学校内,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之间在优秀教师的配备上也存在级届的不公。如在三所重点中学中,第Ⅰ类的高等水平教师配置在高三、高二、高一分别为100%、36%、28%。在三所普通中学里,它们有限的第Ⅰ类教师及部分第Ⅱ类教师全配置在毕业年级。因此,除学校因为“小循环”(高三毕业后从高一或初一带起)而让部分优秀教师担任非毕业年级的教学外,其他优秀教师都配置在毕业年级。访谈中还得知,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第Ⅰ类的高等水平教师基本上都不承担低年级的教学。
在如此情况下,学生是否在同一中学的毕业年级或非毕业年级里,就面临着接受不公的教师资源分配现实,对那些不准备或不能够在一所中学念完书的学生而言,就难有机会享受本校以优秀教师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
(三)班间不公:重点班与普通班之间的教师配备不均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不许在中小学划分快、慢班,但划分快班、慢班在中小学里仍然是事实,一所中学的同一年级就被分成实验班、重点班/“火箭”班/“清北”班(以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目标的班)、普通班/平行班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班,其教师配备也就不同,其中,在实验班、重点班均全配以高水平的教师力量,而在普通班中则少有高水平的教师任课。[3]
上述重点班与普通班之间这种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师配备显示了同一学校内不同班之间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公,预示着重点班与普通班学生接受着不同的教学资源安排,教育过程的不公又由此而现。
(四)生间不公:优秀生与普通生之间的资源享受机会不均
即使在同一班内,学业优生与差生在接受教师给予的学习机会上也是存在差距的。如访谈得知,班主任会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座在课堂的中间,其他学生则根据身体高矮、行为是否规范等情况相机派位。据此,到课堂一看便知哪些是优生、哪些是差生。在笔者观察的多节课里发现,教师课堂提问对象多是中间座位上的学生,而且这些提问多是关于课程内容的发散思考、方法变通等类问题;而较少给予差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更有甚者,还另外给予优生特别的学习机会,如在某初中学校里,一些教师会在放学时,让其他同学知趣地自动离开教室,而将优生多留在教室30分钟做专门训练。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生间不公现象,即教师对待关系生与普通生之间的亲疏态度差异。[4]访问中得知,如果学生父母是教师的亲戚、同学、邻居,或与教师家人存在行业内的关系,以及那些逢年过节给教师送过重礼的学生,他们往往能够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给予他们较多的答问机会、不会轻易地批评或刁难他们。
(一)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失误
首先,历史地看,恢复高考后发展重点中学的选择导致了中学之间以优秀教师为表征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即“文革”后恢复高考时采取的优先建设重点中学举措,让重点中学在财力、人力的优先支持下迅速地发展起来;且在后来不断的创办、遴选国家重点中学、省市级重点中学过程中,重点中学凭借自身优秀教师云集、办学经费雄厚等实力,在地方政府倾斜支持下快马加鞭前进:荣获各种荣誉的优秀教师不断云集、教师职称结构不断改善和提高,加速了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的失衡。[5]其次,现实地看,失误的重点中学发展政策导致了中学之间以优秀教师为表征的教育资源继续失衡。在地方政府看来,升学率是教育政绩的重要反映,也是检验地方中学教育质量一个简单而可操作的指标,“保高三”、“抓升学”事实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还通过层层担保任务、计划升学数字目标的方式落实升学目标。因此,地方政府对区域内中学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失衡“视而不见”,不但难见有效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举措,而且还继续向重点中学给予财力、人力的倾斜性支持,扩大中学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
(二)学校:全面升学教育的误导
目前的中学教育里,升学率关系学校生存大事,学校不得不将优质资源投入在毕业年级、重点班和优生。重点中学的现实生存境况是:重要的社会影响使得政府给予经费支持上的倾斜、诱人的升学能力使得家庭不惜缴纳“重金”让孩子就读,重点中学也就由此可获得充足的经费,进而能够较好改善办学条件、高薪聘请名师,形成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反之,一旦升学率下滑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学校因此不得不招募和抽取优秀教师到毕业年级、重点班级去任教,从而优秀教育资源向毕业年级、重点班级倾斜。
(三)社会:现实生存压力的转化
首先,社会所提供的有限高层次就业状况,导致了人们选择通过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来解决升学及就业问题。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提供的高层次就业岗位有限,在学历主义的选人情况下,通过接受优质教育以升学而求得学历自是当然。同时,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又非常有限,加之缺乏科学的配置,由此才形成千军万马“过”优质学校、进入重点班的“独木桥”现象。其次,在目前升学、就业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情况下,孩子的升学关系着未来的就业层次、生活阶层等大事。孩子升学的事情成了家庭核心问题,父母要从孩子是否能进优质中学等角度考虑住宅选择、工作地域等问题。因此,家长面对教育资源失衡的现实,在无奈承受时,转而追求(如缴纳高额赞助费、托人找关系介绍、请客送礼等)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不公中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此外,由于关系亲、疏所造成的教师待生态度差异,这既有利益关系的影响──教师因接受学生家长的好处而优待学生,也有情感的因素──教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如同孟柯所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政府政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学校的各种物资设备,即学校建筑的质量、实验室、图书馆和教科书是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因素,通常是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操作学习的机会。[6]因此,有必要采取“削峰填谷”措施以均衡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如推广使用目前一些地区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发展的做法、推动教学名师的巡回演讲工程、扩大优秀教师到普通中学支教。同时,还需要创新“县/区管、校用”的新教师岗位管理措施、提高普通中学自身优质教育资源的生产能力等措施,以缩小重点中学与普通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
(二)学校调节: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首先,需要均衡配备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的教师资源,如此,不但能够消除级届不公现象,而且也有助于减少低效的重复教学现象,即低年级时不予重视导致质量不高、到毕业年级时又派优秀教师来“补救”。为此,学校领导要树立民主教育观,重视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其次,需要均衡配备重点班与普通班之间的教师资源。这就要取消中小学快、慢班的划分:一方面要转变人才观,公平地对待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学生;另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与社会监督的学校教育过程公平机制,让学校的教师配置接受监督。
(三)教师工作:公平分配学习资源
瑞典教育学家胡森指出:学校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学生学习成绩是影响教育机会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与行为上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让他们公平地享受教育。这不仅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师应当遵守的伦理。[7]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关系生与普通生,促进他们平等地享受学习机会。反之,这种受关系亲、疏之别而不公的现象危害极大:损坏了教师的伦理形象、损坏了学校的公正形象。教师应当基于教育伦理、教育法学、民主政治而自觉地塑造博爱、公平的形象。
(四)考试改革:发展性地评价学生
考试是导致上述中学教育过程不公的综合性因素,有必要对将考试成绩与学校绩效挂钩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即以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替代终结性评价,以学生在学期间、在全区域学生中进步了多少的发展性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这就要求放弃当前“效率优先下起点均等”的教育机会均等观,特别是政府及社会要以学生在学期间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绩效的标准,放弃以升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率作为考核标准的考核做法。
总之,社会性、权利性、伦理性、机会性是教育平等的基本特点,基于教育平等的权利性、伦理性要求,接受公平的教育过程不但是学生要求的权利,也是教师教育伦理的要求。同时,教育过程公平作为反映“人”层面的公平,比“物”层面的公平更为重要,因为即使在“物”层面拥有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却因为配置不公,同样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即使“物”层面的教育资源水平差一些,但只要保证“人”层面的教育过程公平,人们仍然会对学校乃至未来寄以希望,进而在降低不满情绪中增进教育和社会和谐、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注释:
① 为便于研究,本文将教师水平划分为:Ⅰ类──高等水平教师(具有高级职称、一般具有20年以上的教龄,其中特别包括国家和省市专家荣誉获得者、特级教师称号获得者、省市或片区学科带头人、高校兼职教授等教师);Ⅱ类──中等水平教师(具有中级职称、一般具有15年左右的教龄,其中特别包括被列为学校领导后备人选、省或县市级骨干教师、片区或学校学科带头人等教师);Ⅲ类——一般教师(具有初级职称、教龄一般在10年以下,多为从事中学低年级段教学的普通教师)。
[1]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6.
[2] (法) 杜里·伯拉.学校社会学[M].汪 凌,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8.
[3] 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教师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2.
[4] 马和民.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3.
[5] 徐元峰.全新整合师资:沈阳市中小学教师换岗[N].人民日报,2006-08-22(3).
[6] 唐智松.论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多渠道供给[J].中国教育学刊,2009(5):42-45.
[7] 许嘉璐.新义务教育法核心精神能否落实有待观察[N].中国青年报,2006-08-15(5).
[责任编辑邓杰]
ResearchonInjusticeoftheSchoolingProcess
TANG Zhi-song,TANG Dong-xu
(1. Education Division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2. Media-arts Collage of Chongqing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5, China)
Injustice on the secondary schooling process is embodied in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between the key school and the common school, unequal opportunity of sharing th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between graduating grade and non-graduating grade, the key class and the common class and the different student groups. Reasons: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because of inappropriate development policy of secondary education; unequal alloca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because of deformity entrance-examination education. Solutions: eliminate injustice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by multi-channel balancing education resources distribution measures; eliminate injustice between grades and classes by equal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school; eliminate phenomenon of teacher treating students unfairly through emphasizing legislation and ethics.
secondary school; schooling process; teacher resources; equal opportunity; justice
2013-02-06
重庆市“十一五”教科规划项目“重庆市城乡教育统筹中的薄弱学校教学资源供给及相关问题研究”(2008-GJ-041)
唐智松(1966—),男,四川达州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G63
A
1674-5248(2013)04-01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