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运到来,一票难求的困境都会催生对铁路部门的抱怨。客观而言,中国的铁路事业在这些年取得了很大发展,一票难求的局面多多少少得到缓解,但民众的抱怨似乎一年比一年炙热。这一方面是因为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使民众热切期待更高效的铁路系统;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媒体的发展,使他们的呼声变得更加强力。
但最重要的却是,铁路事业在硬件上的新发展反而更加反衬出老旧管理体系的种种积重难返。
购票实名制的出现,使以转售给不确定对象为特征的倒票行为难以存在。形势变化了,但铁路的管理者却仍墨守成规,这就难免造成苛刻执法甚至枉法。从某种意义上看,广东省佛山市一对夫妻为农民工提供代购火车票服务而被刑拘一案,反映的正是旧体制、旧做派不再适应迅速发展的铁路事业。
铁道部约谈提供刷票插件的浏览器厂商,也是旧做派不适应新形势的一例。刷票行为在2012年就已出现,一年时间里,铁路部门本该通过技术设计以杜绝此现象,但铁道部仍是不积极解决问题,反而去约谈网络企业。
技术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权利意识也在进步。民众对铁道部的要求,也越过了产品和服务层面,直指更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从批评铁路售票官网12306系统“糟糕用户”体验,到争议半价票,再到关注售票的不同途径,不断有人行使他们理所当然的权利,对铁道部提出更高的要求。
1月19日,两名北京律师向铁道部邮寄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希望公开2013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不同票种的销售、预留、不同销售途径比例的具体数据,及发放程序、规则。北京律师董正伟更是因不满意铁道部对其所要求的公开12306系统招标信息的答复,以知情权和监督权遭侵犯为由,将铁道部诉至法院,而北京市一中院也已立案。
铁路部门应认清形势,彻底反省前述种种事例中所表现出来的官僚、不透明、傲慢,以更开放的态度,更透明的信息,更积极的改革姿态来回应民众诉求。
这方面,铁路部门不妨吸取民航的经验:同样是在春运期间,同样是一票难求,旅客却不会因为买不到机票而抱怨乃至谩骂民航管理部门。这是为什么呢?还请铁路部门三思。
(摘自《东方早报》 作者: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