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记者讲“春晚”的故事

2013-04-10 09:21:26孟静
现代阅读 2013年4期
关键词:春晚警卫熟人

春节前跑电视口的几位记者聚餐,除我之外都是要跑“春晚”的,说起“春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大概只有在中国,一台晚会居然有专人跑专线。更有甚的是,东三省的报纸有跑“赵本山线”的记者。为一个人开一条线,真是“春晚”特色。

通常各种晚会都由电视台的总编室或晚会节目宣传组负责,负责组织记者,召开发布会,信息共享,资源公开,生怕记者不理会。而可笑的是,这台晚会的收视率逐年下降,今年给几乎所有当红艺人(包括影视界)都发了邀请函,真正愿意来的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像前几年上节目还需要各种潜规则。

各家地方平面媒体的主任多在四五十岁,他们的惯性思维里春晚还是有关注度的,况且这段时间政通人和,没有选题,只好写这个。

彩排要5场左右,每场都要报,各悲催的记者第一关要混进中央电视台的大门。这道大门我进去过,守门的是武警,必须有出入证或里面的人出来开条子。我亲眼见过一个全国知名主持人,在门口被拦下时,用响彻云霄的中音斥责警卫为何不认得自己,警卫无动于衷。总跑央视的记者总有些门路,通过里面的熟人开条把自己带进去;没有熟人的就得花钱,买通保安。

进了大门不代表可以采访,他们都竖着耳朵观察着出出入入的熟脸们,看看能不能发现谁和谁不和之类的小插曲。演播厅的保安不像武警一丝不苟和认证不认人,他们看见名人会不加拦阻。

有位军旅歌手带着一个助理,助理手里捧着水杯,有个记者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假装是歌手的另一个助理,尾随着大摇大摆进去了……

被迫跑“春晚”的记者多是长江以北的日报,这两年网络媒体不再硬性要求跑“春晚”了。真难为这些记者,他们赶在“春运”高峰期来到北京,大年二十八最后一次联排结束后,他们还买不到回程票。演员没法和家人过除夕是自愿的,可以从中获得得以走穴的知名度。早在“春晚”还有影响力的10年前,有位小品演员拿着一箱子现金来到“春晚”现场,吹嘘说,这是他上一年的那个小品挣来的。

即使记者不图利,他们也感觉自己在做着一件于国于民都很没有价值和建设性的工作。

(摘自群言出版社《今日不设防》 作者:孟静)

猜你喜欢
春晚警卫熟人
Life Story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44
中央警卫师警卫开国大典逸事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文史春秋(2019年10期)2019-12-21 01:40:54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北方人(2018年6期)2018-01-22 19:41:39
多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家庭中的位置
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 21:50:37
从春晚《天地人和》节目谈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37:10
从春晚的“槽点”看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
今传媒(2016年5期)2016-06-01 00:23:42
毛主席和警卫战士相互敬礼
中国火炬(2015年12期)2015-07-31 17: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