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华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137)
试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教育的创新
范立华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137)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公安教育既迎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公安院校要善于把握教育信息化的特点,主动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实现公安教育的全面信息化,推进公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教育创新的关键是要善于从“信息”、“信息流”的角度来思考公安教育的功能以及具体运作,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公安教育的全面创新。
公安教育;教育信息化;公安院校;创新
21世纪被人们称为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的三大核心之一。作为国家培养未来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高等院校更应该走在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在世界步入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发展时期,信息知识创新对高等院校的发展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信息知识创新将日益成为推动高等院校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力量。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承担为未来警务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警务人才资源的公安高等院校,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其提高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和新的管理方式的必由之路。
在给教育信息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作一简要的回顾。信息化来源于人们对于“信息”这一影响社会重大战略资源的认识的突破。“信息化”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尔1959年提出的“后工业社会”,其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信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与农业社会时代的“物质”以及工业社会时代的“能量”一样,对社会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967年,日本学者林雄二郎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信息化(日语为“Johoka”)的概念,他认为在信息技术的重大影响下,社会将从原有的“有形物质产品”为主导逐渐向“无形信息产品”为主导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将使人类社会对“信息”的获取、生产、传递、处理、应用发生重大的改变,“信息”将逐渐超越“物质”、“能量”成为未来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对信息化的重要性的认识落后于西方国家。由于大多数信息化的译作来自邻国日本,我国在对信息化的认识上受日本影响较深,偏重于从社会变革发展角度进行阐释。同时,由于二战以来美国在科技、信息领域对全世界的重大影响,我国信息化的实践又受美国影响,实践中往往偏重于从技术应用的视角来阐释信息化。体现在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存在“技术本位”和“教育本位”两种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后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是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教育系统的革新,并进而建立一种新的教育体系——信息化教育。受“技术本位”和“教育本位”两种不同的教育信息化认识的影响以及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实践中,不是陷入“技术主义”的泥潭,就是困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教育信息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出现了重大的转机。自2010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等指导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文件,特别是后者,无论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上还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设想中,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根据上述两个文件的精神,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运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不断变革和创新教育模式,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全面渗透,它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而且还意味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从表面上看,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外部教学手段、形式的变化。然而,从本质上讲,教育信息化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模式,达到大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美国学者詹姆士·费恩(James Finn)曾说过:“只有那些幼稚的人才会认为教育技术仅仅是一个硬件与器材的问题。”决定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不在信息技术本身,而在信息技术之外人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衡量教育信息化的标准不仅在于教育技术手段创新,更在于教育思想、观念、模式的更新。
教育信息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和开放化。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资源已经紧密相连,共同形成一个信息海洋,任何人借助网络,便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全球获得各种所需的信息资源。如美国、英国等国外名校在互联网上开设的公开课已经多达100多门,全球各地学员只要借助网络,便可以轻而易举地享受国外名校的教学资源。二是教育方式的多媒体化和虚拟化。教学人员越来越借助多媒体来实施教学,学员在教育场所不仅能感受到各种文字、图形传递的信息,还能更真切地通过各种声音、动画以及模拟的三维空间等方式获得信息。同时,学员所受教育的环境也日益虚拟化,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以及虚拟图书馆不断产生,教育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三是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和自主化。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教学系统,教学人员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个性、不同学习方式及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学习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员为中心,学员借助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可以自主地学习。四是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和过程化。依托信息技术支持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轻松地实现网上管理、网上学习等,还可以及时、全方位地获得各种所需的管理信息,随时进行过程化评价,并根据评价的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和内容,这大大克服了一直以来存在的结果性评价的缺点。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公安院校来说,信息化既给公安教育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公安教育在教育信息化面前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公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以信息化贯穿公安院校所有教学、科研、管理、保障工作的过程,以实现教育的科技化、现代化。作为公安教育的主阵地,公安院校要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给公安教育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主动应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各种严峻挑战,化危为机,为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一)教育信息化给公安教育带来的机遇
1.教育信息化拓展了公安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教育信息化使公安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它把传统上公安院校与实战单位、院校与学员、院校与社会以及本地公安院校与外地公安院校之间的藩篱全面打破,使公安院校由封闭走向开放,公安院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信息化使公安教育的地域性逐渐淡化。传统上,除个别综合性公安院校外,大多数公安院校是以所在地命名的,公安教育的发展和壮大与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密切关系,地方公安院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集聚中心。教育信息化改变了这种状况,各地公安院校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国内外其他优质师资所讲授的课程,院校还可以聘请全球范围知名专家来授课,教育的地域性被彻底打破。二是教育信息化使公安院校学员的学习空间无限扩大。公安院校学员学习以往必须在校园内甚至教室或实验室等有形的场所进行,教育信息化打破了学习的有形空间,使得学员在各地都可以自主或有组织地开展学习。三是教育信息化使公安院校进行现场、实地教学成为可能。过去公安院校只能依托校园内既有设施和设备开展教育活动,教学的时效性和现场逼真性较差,信息化教育使公安院校可以借助网络把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实战现场直接引入教学中,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四是信息化使公安院校终身教育得以全面实现。传统上公安民警的成人教育必须面对面进行,这不仅使成人教育的受众对象受到极大的限制,学习时间上也制约很大,而依托信息化的公安网络学院使民警只要借助网络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学员可以自由把握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五是信息化使公安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大增强。过去公安教育基本上以行业内部教育为主,不向社会开放,信息化使公安院校向社会开放学习成为可能。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地公安院校开设公民警校,面向社会进行办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公安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教育信息化使公安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公安教学单向、固化、有限、落后的模式和方法,使公安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实现全面创新。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信息化使公安教学的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与其他教学模式一样,传统上,公安教学呈现出“教师→学员”单向传递特征,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员按照教师确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被动进行学习。教育信息化改变了这种状况,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学员成了教学的中心,教师围绕学员的学习要求和个性主动地开展教学,学员所接受的知识不仅仅来自于教师的讲授,更多地来自于自身课后学习,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教师成为学员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二是教育信息化使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更新。过去,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有限,往往只能依靠讲授、板书等简单、有限的方式进行,教育信息化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重大改进,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被引入到教学中,纸质投影、电子演示文稿、场景模拟、现场视频、实战演练等现代化、高科技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被引入到教学中,教学的效果大大增强。三是教育信息化使教学资源日益丰富。传统上,教师获得知识的手段比较有限,仅限于书本、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介途径,信息化使教师获得知识的手段日益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类似电子信箱、聊天室、视频等途径获得各种所需的教学、科研信息,“有问题找百度”成了网络社会中解决问题的共识。同时,互联网或公安内部局域网使得各种信息资料共享成为可能,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3.教育信息化提升了公安院校管理的能力和效益。教育信息化为公安院校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益提供了契机,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公安院校克服了传统上管理单一、分散、迟滞的管理局面,带来公安院校管理的全面革新。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信息化为公安院校实现资源数字化提供了可能。传统上,公安院校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分立,资源分散于各部门,共享比较困难。教育信息化使传统上比较分散的各种教育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各种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资源可以共同分享、重复使用,资源的使用效益大大增强。二是信息化为公安院校办公自动化创造了条件。过去,公安院校内部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工作流转比较单一、速度较慢,信息化大大提升了各类办公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速度,使得各类业务工作依托网络就可以实现快速流转和完成,这种依托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化办公体系帮助公安院校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益。三是信息化为公安院校决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以往公安院校由于信息分散、程序繁杂,使得在决策中容易出现时间迟滞、决策偏差的情况,教育信息化为公安院校决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公安院校依托系统的数据和高效的分析工具,有效地避免了决策依据不全面、决策时间拖沓的现象,使决策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
4.教育信息化实现了公安教育观念的转变和革新。教育信息化为公安院校转变和革新教育观念带来了动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公安院校传统上固步自封、以我为主的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等观念逐渐成为主流。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信息化要求公安院校实现对外开放。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传统上,公安院校比较封闭,以我为主的观念有很大的市场,信息化对这种观念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信息化的促动下,公安院校在向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开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二是教育信息化要求公安院校开展对外合作。受行业的影响,过去公安院校对外合作相当有限,不仅合作面窄,合作程度也不够深入,教育信息化给这种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随着信息化影响程度的加深,公安院校与实战部门以及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局面。三是信息化要求公安院校不断创新。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安院校要真正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唯有走坚持不断创新之路,积极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紧紧抓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迎难而上,不断开拓公安教育的新局面。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教育面临的挑战
现代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以“能量”、“能源”为社会主要结构特征的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和促进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环境与以“信息”、“知识”为社会主要结构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有着明显的不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公安教育面临重大挑战。
1.传统公安教育理念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 一是以“教”为核心的公安教育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传统上,公安教育的核心是“教”而不是“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引导并支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而在信息社会中,公安院校的学员依托信息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授课只不过是学员获得知识的众多途径之一,在某些方面学员的信息量可能超过教师,学员成为了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员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学”成为了公安教育的核心。二是单纯的知识传播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传统公安教育注重知识的传递,实行的是以“预防式”为特点的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公安院校给学员准备了足以应对今后各项公安工作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而在信息社会中,面对“即插即用的一代”(plugand-play generation),公安教育要求实行以“及时式”为特点的教育,根据工作需要来设计学习内容,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注重智力的启发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三是对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当前,公安院校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个别领导和部分教学人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仍停留在“技术本位”上,仍以传统观念来应用信息技术,没有很好地认识教育信息化对公安教育的全面影响和作用,缺乏以“信息”为核心的教与学的顶层设计。
2.传统公安教育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垂直型行政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传统上,我国公安院校大多数实行以“校——系(部)——室(科)”为主要特征的三级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但不足也比较明显,工作人员业务工作单一,只对岗位任务负责,不管整个工作流程,工作偏重于管理而非服务,这种建立在工业社会分工理论依据之上的垂直型的行政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对各级工作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是教学与科研的不同偏重不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一直以来,除少数综合性公安院校外,各地公安院校对教学的关注要重于对科研的关注,受自身研发能力有限的影响,不少公安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落后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增强,传统的基于业务分工基础之上的单一的研究模式也越来越难以适应跨学科、交叉性、系统性研究的需要。三是建立在公安局域网基础之上的远程教育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受技术条件限制以及公安工作的特殊要求,公安院校的网络建设大多依托公安局域网进行,这使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公安远程教育只能依托公安局域网进行,公安民警以及社会大众接受公安远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不符。
3.传统公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公安院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当前公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受到工业化生产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公安院校培养的学员具有批量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特征,学员之间差别不大,缺乏明显的特色区分,这与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不符。按照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经过高等院校的自主学习经历后,每一个学员都应该具备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以区别于其他同龄学员。二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忽视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家庭和社会(尤其是公安实习单位)在育人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学校辅导员、教学人员、家长、带教民警等是培育公安学员的主要力量,在育人过程中,这些力量往往从自身出发尽力做好育人工作,但由于彼此之间没有能够共享学员培养的整体信息,相互缺乏有效沟通,以至每个环节只注重自身的局部最优而忽视了学员个人的全面发展,学员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发现并有效解决,信息化在学员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内容不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来确定培养的内容,并组织各个不同业务的教师实施教学,这种人才培养的内容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各个教师只注重自身知识的传授,学员接受不同教师讲授的知识后,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是个未知数,这会影响到学员今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教育信息化对学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相适应。
4.公安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建立在“问题主义”思维基础之上的信息化建设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不符。传统上,公安教育管理受行业影响很深,“缺什么补什么”的“问题主义”思维有很大的市场,表现在信息化建设中,公安院校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存在边想边建的倾向,工作中遇到问题了或者领导受某种因素启发了,未经深入论证就开始信息化建设,以至出现信息化重复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这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符。二是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标准的欠缺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不符。建立在一定标准基础之上的元数据是公安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然而,当前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难题之一不是作为信息的元数据的缺乏,而是各类数据之间标准的不一致,以至大量采集的元数据不能被应用,造成信息采集的极大浪费和低效,这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不相符。三是围绕最新信息技术发展的应用研究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云计算等一些代表最新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对这些新兴信息技术进行跟踪,并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公安院校教学、科研、管理中,公安院校明显做得还不够,落后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教育创新的关键是要善于从“信息”、“信息流”的角度来思考公安教育的功能以及具体运作,要超越单纯从现代信息技术“技术本位”的角度对公安教育影响的思考,从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角度来考察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安教育中的人以及所开展的活动的影响,最终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公安教育的全面创新。
1.更新公安教育信息化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教育信息化观念的革新,就不可能取得教育信息化的真正成效。当前,要实现公安教育信息化观念更新关键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善于学习。公安院校各岗位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对教育信息化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教育本位”来全面认识教育信息化,从而形成公安教育信息化科学的观念。二是要有宽广的视野。公安院校要打破传统上固步自封、封闭保守的办学模式,要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契机大胆走出去,要善于借鉴和吸收本地、国内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吸引、集聚国内外优秀教学、管理人员为公安教育服务,要从实现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业务无缝接轨,实现公安教育的时空全覆盖等宽广视野来理解和落实公安教育信息化。三是重在行动。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公安院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等待,不能期待社会上教育信息化成熟后再进行落实,要善于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动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安院校教育信息化的落实。
2.变革公安教育体制机制。公安教育信息化是在一定的公安教育体制机制下进行的,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就不能保证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当前,实现公安教育信息化的体制机制变革着重要把握好下列三方面:一是设立信息化机构。公安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公安教育信息化涉及公安院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仅仅依靠单纯一个技术部门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亟需设立一个能够超越各行政管理、教学训练部门权威的,统一负责本校信息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专业部门,以现代信息技术再造公安院校管理。二是打破教学部门的分工界限。在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下,传统的以公安业务单位职能分工作为公安院校教学系部分工的依据已经不符合公安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一门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广泛交叉学科的公安学,公安院校有必要借鉴英美警察院校以及国内外综合性大学发展文理工多学科融合的“自由式教育”的做法,实行“学科联合体”式的公安教育管理新模式,打破各系部原先的业务教学分工,把若干相同或相近学科内容的课程组合在一起。三是平衡教学部门教学和研究的职能。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由于教师的作用、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出现新的变化,传统上公安院校教学部门过于偏重教学而对相应研究不够重视的局面应当予以改变,科学研究在教学部门中的功能应当不断强化。
3.创新公安人才培养模式。公安院校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警务人才,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学员个性化能力培养。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批量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学员的特长并进行个性化培养,鼓励学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性学习,积极支持学员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方式来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借助信息技术重新设计公安人才培养过程。鉴于传统上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各个环节相互分离的情况,公安院校应当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把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实行无缝对接,各环节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可以随时进行互相了解其他环节的情况,发现并解决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育人过程的完整性、持续性和连贯性。三是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是学员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观念、能力和水平对学员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非常迅速,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坚持学习,始终站在本学科的前沿,组织和引导学员进行学习,“教育者首先应当是一个受教育者”。
4.重视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公安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要重视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公安院校要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班子,由院校主要领导担任总负责人,分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技术等部门的领导以及上述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班子成员,信息化建设领导班子要根据院校的发展规划和面临问题,共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论证、建设和管理。二是要制定信息标准规范。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要根据公安院校现有的信息数据和行业成熟的信息标准规范,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院校信息标准规范,并根据确定的信息标准对既有的数据进行调整和修订,避免各部门“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三是重视新的信息技术的引入。随着云服务等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安院校应及时跟踪了解云服务的功能,并尝试将云服务引入公安院校教育管理中,满足公安院校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培训等各方面的需求。四是加强对各类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作用很大,信息化功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从事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工作人员,同时也离不开信息化终端的使用人员。因此,要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必须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专业人员以及信息化终端使用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和使用方法,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化的效能。
公安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时代,公安院校在实现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当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体制,为营造信息化的环境扫除障碍,实现公安教育的全面信息化,推进公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Daniel, bel. 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 [M]. Basic Books, New York, 1973:45.
[2] 林雄二郎.情报化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89.
[3] 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4]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5] 孙树峰,潘雄.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契机 构建公安高等教育新局面[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Discussion on the Police Education Reformation in New Information Times
Fan Lihua
(Shanghai Police College, Shanghai 200137, China)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e education has met new opportunity and grim challenge.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rasp the essence of police education and concentrate on crucial points of information to make innovations. At the same time,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efficient a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police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l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 Innovations
D631.15
:A
:1008-5750(2013)02-0010-(06)
10.3969/j.issn. 1008-5750.2013.02.002
2013-02-01 责任编辑:孙树峰
范立华,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本刊编委、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