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平
金亚平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正是这一论断在后面中国共产党取得的胜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在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之前,他对枪杆子,也就是所谓的暴力革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本文试图探析毛泽东对这一认识转变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思想的成熟及那个时代革命者集体的觉醒和整个时代需求的转变。
革命需要依靠武装力量这一准则并非毛泽东首倡。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旧中国历次王朝更替的发生,都是伴随着武装抗争。20世纪初,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的却更具痛苦的现代化转型,在初始阶段,面对新颖的外部世界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未来作了种种理想化的描述,各种理性化的思潮相互争鸣,其中和平改良主张的坚持者并非少数,从针对晚清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到民国时代的宪政和改良运动等等,早年的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员,也曾赞同康梁之道[1]。
1919年,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在创刊宣言上写道:“(一)我们承认强权者都是人,都是我们的同类。滥用强权是他们不自觉的谬误与不幸,是旧社会旧思想传染他们贻害他们。(二)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无效力。”主张向强权者发起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无血革命”,不主张“炸弹革命”、“有血革命”[2]。1920年,毛泽东积极投身于湖南省自治运动,把各省自决自治看作是拯救中国的惟一方法。他说:“胡适之先生有20年不谈政治的主张,我现在主张20年不谈中央政治,各省人用全力注意到自己的省,采省门罗主义,各省关上各省的大门,大门之外,一概不理。”[3]从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了解,毛泽东明显的受到当时和平思潮的影响,另外这也是他初次涉入政治所致,难免有理想化的成分。
但是,武装的革命运动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因为暴力革命的效果早在辛亥革命中就有了很好的证明。毛泽东思想急剧转变之时,中国的国情并没有发生多大根本性质上的变化,革命还在发展,暴力因素在革命中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在混乱的中国,没有自己的武装就没有话语权的道理孙中山就已深明。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领导了安源路矿大罢工以及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但是胜利的果实并不长久,由于工人们没有自己的武装,工人运动被镇压,不少领袖被杀害,工会被封闭。毛泽东明白,在工人没有被武装起来的情况下,是怎么也保护不了自己的权益的。几年的革命生涯,毛泽东深深的感知到了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也是那个时代对中国各个阶层力量分析最深刻的著作,所以对于他转向暴力革命我们不应觉得奇怪。
在国共合作实现之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一直对共产党抱有敌视态度,想方设法地驱赶共产党员。他通过一次次事变,跟共产党人翻脸,屠杀共产党人。尤其是“中山舰事件”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在共产党人面前淋漓尽致地玩弄武装力量,没有自己武装的共产党被无情驱逐屠杀。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要生存要革命就要掌握武装力量。毛泽东亲自参与了这场大革命,亲自见识了蒋介石如何运用武装力量对付共产党的,之后他走上了领导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的道路。
孔子有曰:“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毛泽东对革命道路选择的转变,无疑与他政治地位的变化有关。早年的毛泽东算是边缘化的政治参与者,提出“呼声革命”的时候,他还是作为有理想、有激情的知识分子,他的活动圈子受到一定的局限,书生涉政难免过于理想化。再加上那时候中国大地刚好兴起的五四运动,让毛泽东对政治充满了激情,他幻想社会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彼时毛泽东注重个人的觉醒,注重从思想上、道德上甚至身体素质上的个人改善,相信新的个体能带来新的社会秩序。他受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很大,认为改变中国目前的现状,必须首先从“变化民质”入手[4]。所以他创办新民学会、致力于强身健体运动等等,同时,这些活动的成功又极大地强化了他那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心。所以,初出茅庐的毛泽东源于激情和自信提出了社会变迁的理想化道路,他提出了各省自治、宪政、呼声革命等等社会变革诉求。
对革命手段选择的转变也缘于他对于“革命”一词认识的变化。毛泽东早年就有反叛思想,1910年湖南发生的抢米风潮对他的影响极大,他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对于他们受到的冤屈,我深感不平。”[5]此时毛泽东的心里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但是不明白应该怎么做,革命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辛亥革命后,他在听了一次演讲后,认为支持革命最好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去当兵打仗,并在长沙参加了正规军。此时的毛泽东还在追寻革命领导者的脚步,支持和响应他认为是革命的方式,但是辛亥革命迅速过去,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多大的改变。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他以武力发家的事迹,不能不说对毛泽东没有影响。当了半年兵后,他选择回学校,继续探索究竟如何才能彻底救国救民。期间新文化运动发生,他的思想认识也受到影响,认为要救国救民必须掌握真正的本领,要“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6],从而又转向思想革命,教育救国。他在1917年同张昆弟的谈话中就“主张家族革命,师生革命”。认为:“革命非兵戎相见之谓,乃除旧布新之谓。”[7]他认为学生运动大会有示威的意思和“革命”的色彩[8]。对“革命”性质这样的认识,以至于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中主张行“呼声革命”、“无血革命”,不同意马克思提出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暴力革命办法,而赞同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提出的“较为温和的”“不急于见效的”非暴力办法[9]。
1920年之前,当其经历逐渐丰富并学习了一些马克思列宁学说后,毛泽东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逐渐向现实低头,抛弃了原有的浪漫,认识到社会无情的一面,这年夏天,他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正是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才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实质问题,“无产阶级专政乃是一个唯一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10]明确提出了革命的暴力性,认识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11]。至于“须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则是毛泽东作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者对革命道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他在革命道路上成熟的标志。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只是一个省级代表,他渐渐走出了自己原有的狭小圈子,目光看得更深更广,同时自身也逐渐肩负着越来越重的责任。他先后领导工人运动,参加国共合作,北伐,开展农民运动,随着经历的丰富,他在党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秉着对党、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和自身责任,他认识到了武装力量的决定性作用。大革命失败,使共产党人感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早在“中山舰”事件时,毛泽东就同陈独秀据理力争,主张对蒋介石予以坚决的回击,而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迫于共产国际的压力及认识上的不足,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派施行了以投降为代价的拉拢,放弃了对军事和领导权的掌控。大革命破裂后,反动派对共产党进行“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放过一人”的疯狂屠杀,党内许多悲观者也纷纷脱离组织。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毛泽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中共党员,他感到生存问题是党的头等大事,而采取暴力的武装斗争才是生存的唯一出路,并且还能发展坚实的共产党自己的武装。
可以说早期毛泽东的人生轨迹是从激进的知识分子青年开始,到革命的参与者再转变为革命的领导者,与此相应的是对革命道路的理想化转变为现实主义路径。因为只有参与革命并真正走上领导者的位置,才慢慢地体会到只有自己的武装才是革命成功的本钱。
实践出真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毛泽东成长中的主要特点。毛泽东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共产党人,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原因就在于毛泽东对实践经验的重视,他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张理论源于实践。他的切身经历和一系列实践活动为他选择正确的革命斗争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视,和注重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革命道路转变的又一重大因素。
实践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分,毛泽东对经验的借鉴首先在于间接经验。在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暴力斗争是反抗压迫的唯一手段,这也为暴力斗争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毛泽东很小就喜欢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从小就埋下了斗争反抗的意识。在近代中国,政治变迁没有类似于西方的合法的和平路径,议会、请愿、示威等根本没有生存余地,只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传入中国,更是给水深火热的中国革命指明了通向成功的路径。
在走上暴力斗争之前,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创办《湘江评论》抨击时政,组织学联发起抗议,最终被军阀张敬尧用武力查封解散,这是他的一个教训。驱张运动,七次请愿,走了张敬尧来了谭延闿。湖南自治运动,被谭延闿用武力解散了请愿者。客观实践无情地粉碎着毛泽东的美好设想,用“呼声革命”的方式想要达到“根本改造”湖南或中国的目的是绝对办不到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的一般规律,手中握有强大暴力的反动统治阶级,你不用强大的革命暴力去摧毁它,去推翻它,去打倒它,那它是绝对不会轻易交出政权而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1918年4月,毛泽东组织成立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为宗旨,主张教育救国。1918年6月毕业后,在岳麓山下实验了半耕半读的“新社会生活”。终于在1921年新民学会的新年大会的发言上说“改良是补缀办法,应主张大规模改造”,正式转向俄国人的道路,“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12]。通过实践,毛泽东认识到社会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在给向警予的信中说“绝无希望”,只有“另辟道路”[13]。这也是毛泽东放弃社会改良的想法,而最终走向无产阶级彻底革命道路的原因之一。在随后领导的多次工人罢工运动中,在反动派武力的镇压下,他认识到工人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是不能真正保护自己权益的。
国共合作,在蒋介石的带领下,毛泽东更进一步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从国共合作之初,就有国民党右派分子不断挑起两党之间的矛盾,由于当时共产党没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要有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力量,包括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员,省港大罢工的工人和工人纠察队以及海陆丰的农会会员。在广州,毛泽东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注意军事训练,他教导学员“搞革命就要刀对刀、枪对枪……刀把子不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就会出乱子。”[14]此时他已经注意到要武装农民,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已提出了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和农民革命武装以及武装全体农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中毛泽东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指出是对敌人太仁慈,并且要求同志们鉴往知来,不要忘记“我们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敌人便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这句话,表示“我们要革命,便要从此学得革命的方法”[15]。“中山舰事件”发生,以及随后的整理党务案,毛泽东原本主张坚决反击,奈何他不是最高领导人,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也不够强大。对敌人的“仁慈”换来的是敌人的屠杀,蒋介石在共产党人面前把枪杆子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马日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再次强调:“各县工农武装要一律迅速集中,不要分散,要用武力来对付反动军队,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不要再徘徊观望。”[16]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大肆屠杀,没有自己武装的共产党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毛泽东也更加坚定了以革命的武装去抵抗反革命的暴力路线。
总结种种经验教训,所以1927年8月7日党的紧急会议,有了会上毛泽东激动的发言:“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17]毛泽东后来描述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18]。“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于1927年8月所得出的判断实则反映了毛泽东谋求生存的最初努力的重点。他也真正认识到,要夺取政权没有武力是不行的,“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19]秋收暴动就是他第一次践行自己这一理论,并且从此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如前文所述,毛泽东从呼声革命向暴力革命的转变,并不是简单的自我空想或者性格使然,其更深层次的缘由,是中国的社会已发展到需要依靠暴力来推翻原有的一切旧秩序,和平式的渐进性改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或者任何浅尝的革命其结局只能是被原有社会格局所同化,本身化为腐朽。而至于毛泽东本人,随着革命经验的增长,革命知识的增加,以及对革命的越发投入,使他深深地认识到书生式的理想化救国道路在中国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革命让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斗争,褪去浪漫转向现实。最后,他转变道路的催化剂则来自敌人的无情和对武力的逻辑,蒋介石崇武力为真理,对革命者的屠杀唤醒了年幼的共产党人。只有实力才是通往真理的理想路径。
历史早已证明毛泽东所选择的暴力革命道路是缔造新中国的唯一路径。我们探析毛泽东革命道路的转变,并不是为暴力喝彩,而是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的不易,珍惜现有的和平,因为无论怎么解读,暴力始终是一种无奈选择,古人有语:“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1]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万卷出版公司,2004.86.
[2][3][6][7][8][9][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293—294,533,86,639,648,341,548.
[4]张万禄.毛泽东的道路1893—1921.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98.
[5]吴黎平整理.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12.
[10]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72.
[1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16—17.
[12]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2—3.
[14]回忆毛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5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1卷).1921年1月—1937年6月.人民出版社,1993.35—36.
[16]张万禄.毛泽东的道路:1921—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93.
[17]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24.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
[19]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