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与多尔衮用人政策的比较研究

2013-04-10 20:14
史志学刊 2013年5期

李 晗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后以排山倒海之势结束了明王朝的统治。同年六月六日,多尔衮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吴三桂等人联合趁机攻入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的军队,后多尔衮带兵进京,夺取农民军的胜利果实。为什么李自成进入北京只有短短的四十二天就惨遭失败?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清政权为什么能这样迅速地夺取中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清政府为什么又能够站稳脚跟?本文拟从用人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李自成用人失误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贫苦家庭出身,幼年曾在寺庙为僧,后为地主茂氏放羊。成年后至本县川驿充当驿卒,饱受豪绅和官府的欺凌。崇祯元年(1628),陕西大旱,农民无以为生,纷纷揭竿起义。崇祯二年(1629),李自成加入王嘉胤起义军,后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他生活艰苦朴素,勇猛有识略,深得起义军的拥戴,声望日高。

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继称“闯王”。1640年,李自成带领部队进入河南,其“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了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了几十万人。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政权,接着他摧毁了明军主力,乘机攻占关中。1644年,李自成定国号为“大顺”,改西安为西京。1644年正月初八日,他和刘宗敏等挥师从西安出发,向北京进军。起义队伍于三月十九日就攻占北京,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控制了长城以南到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大明王朝的腐朽统治,终于被农民革命的伟大力量推翻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大顺政权在北京仅仅四十二天就被迫退出,第二年四月李自成就壮烈牺牲了。李自成农民军在取得了绝对优势后又失败得如此迅速,原因何在?本文认为李自成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是导致其败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我们知道“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李自成身边都是骁勇善战的武将,在战争中他们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但进入北京城后,他们的任务除了清除大明残敌外,更重要的是巩固尚不稳定的政权,这就需要有战略眼光并且懂得治国安邦的人才为之出谋划策,制定出适应时局的方针政策,同时还需要很多有才能的人分管各部门的工作,帮助其井然有序地开始新的统治。但恰恰在人才方面,李自成因为不善于招揽人才且不善于使用人才,导致其政权迅速地衰亡。

1.不重视对故明官吏的任用。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初,大顺政权还是受到一部分明朝官僚拥护的,很多官员实际上很想归顺。当时,明朝在北京的官员还有两三千人,其中自杀的人数很少。大顺政权颁布命令说:“文武百官,于次日投职名,二十一日见朝。愿为官者量才擢用,不愿者听其回籍。如有隐匿者,歇家、邻佑一并正法。”李自成虽承诺“愿为官者量才擢用”,但其政策有很大的缺陷,即对明降官三品以上的不予录用。据《明史·李自成传》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攻占北京后,李自成只录用四品以下的明朝降官,对三品以上的降官不予录用。

除此之外,大顺政权还立即进行“追赃助饷”。“派饷于在京各官,不论用与不用。用者派少,令其自完;不用者派多,一言不辨即夹……其输饷之数,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矣。勋戚之家无定数,人财两尽而后已。”对于明朝各官,不论其有无贪污和贪污数目多寡,也不论是否为大顺政权留用,一律追赃助饷,对那些没有交够数目的官员逮捕关押甚至严刑拷打,这一政策狠狠地打击了明朝官绅。但李自成所打击的不是与大顺政权为敌的官绅,而恰恰是已经到大顺登记、愿意投降的官员,这种做法反而加剧了这些故明官吏的离心倾向。

不仅如此,李自成还贬低文官的地位,规定大顺政权的所有文官都要受武将也就是农民军将领的节制,这与多尔衮文臣武将兼重的措施相形见绌。对于那些被大顺政权任用的明朝降官,李自成没有留置左右作为谋士顾问,也没有认真听取过他们对治国安邦的看法。这样,李自成左右为之出谋划策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2.不善于选贤任能,用人范围很狭窄。

李自成身边缺少谋士,只有宋献策、顾君恩、牛金星和李岩等人而已。他手下大都是些武夫悍将,这些人都是和他一同打天下的将领,因此常常居功自傲,不听李自成指挥。李自成和众首领商议征讨吴三桂的策略时,“刘宗敏、李过等耽乐已久,迟疑未应,李自成决定亲征”。刘宗敏等人不听李自成指挥,这反映了大顺政权内部的不团结,李自成不能很好地约束下属。宋献策是李自成的军师,而他原来只是一卜者。牛金星是李自成的主要谋士,此人却善谋有限,因一己私利让李自成错杀了具有雄才大略的李岩。

李自成还不懂得团结该团结的人才。农民首领罗汝才善战,李自成善攻,二人配合紧密,取得了赫赫战功。但二人生活作风存在很大的差距,罗汝才喜好酒色,这令李自成颇为反感,再加上在战略决策上的分歧,李自成竟然将罗汝才轻易杀害。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又错杀了其谋士李岩。李岩无论是在起义过程中还是在农民军攻进北京后,都给李自成提过很多宝贵的建议。“李岩教自成以虚誉来群望,伪为均田免粮之说相煽诱”。他还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政策为李自成招抚群众,“……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且有贵贱均田之制”。据此,李自成在攻入河南时提出了关键的“均田免粮”口号,招揽了大批民众加入起义军。进入北京以后,李岩给李自成提出了几点策略:一是分别对待故明官员,收揽人心。把故明文臣分为三等,抗令不降的追赃助饷,给其定罪;贪污的发往刑部,财产没收;清廉的免除刑罚,自觉缴纳饷银。二是招抚吴三桂,给其父子封侯;给明太子封国,允许其祭祀,世世朝贡即可。这一措施不仅能安抚吴三桂,更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南明势力的敌对情绪。三是各营兵马令其退守城外,听调出征,严禁借住民房以失民心。李自成果能听取李岩的意见,也不至如此迅速地败亡。但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不加分析,偏听小人牛金星的谗言。牛金星对李自成说:“岩雄武有大略,非能久人下者。河南,岩故乡,假以大兵,必不可制,十八子之谶,得非岩乎?”李自成轻易错杀了功臣李岩和李牟,给农民军政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二、多尔衮广集人才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弟,其母亲是大妃乌喇那拉氏。天命十一年(1626),多尔衮初封贝勒,掌白旗。多尔衮是满洲贵族得以入主中原的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顺治元年(1644),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多尔衮率领八旗军攻入明军重镇山海关,将李自成的军队赶出北京,实现了太宗皇帝入主中原和大明王朝争夺天下的夙愿。他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有效地执行了知识分子政策,善于用人。

1.大规模任用故明官吏。

为数不多的满洲人要想统治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原帝国,必须重用汉官汉将。多尔衮认清了这一形势,因此抓住每一个招抚汉族士大夫使之为自己的政权效劳的机会。多尔衮首先采取楚才晋用的办法,从官制到人员整体接纳了明朝的统治机构,原班使用故明官吏。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北京城后立即宣布:“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勒逼投降者,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这一政策使清王朝得到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官吏,极大地弥补了满洲官员人数不够、经验不足的缺陷,使得清王朝的统治机器在中原大地上快速运转起来。

多尔衮的用人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规模地重用汉官。多尔衮摄政七年,这期间内阁起用的十个大学士中,有三个满人和七个汉人。起用的十三名总督中,就有十一个汉人,仅两个满人。起用的各地巡抚先后六十人都是汉人,其他下级官吏起用汉人更是不少。除此之外,清朝的中央机构还吸收了很多汉族官吏参政议政,地方官几乎全部都是汉族知识分子。刚进入北京,多尔衮就曾下令:“故明内外官民人等,曰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五月初六,多尔衮令在京故明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都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于是,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得以与满洲官员一同参政议政,参与到清朝政府的工作中来。例如,多尔衮重用故明蓟辽总督洪承畴,使得清王朝顺利平定了江南,并且在洪承畴的帮助下,争取和联络了一大批江南的知识分子和故明官吏。宁完我、范文程二人还成为议政大臣,徐起元被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谢启光、陈名夏、刘余佑、金之俊、李若琳、党崇稚等汉人成为六部尚书。

2.开科取士,选拔人才。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已经成为学子特别是社会下层最为主要的进身之阶。开科取士可以为国家培养新官吏,可以争取天下士子之心,可以通过选拔贤人加强自己的统治,也可以借此取代那些不作为的旧臣,入关之初的满洲贵族自然要实行这一政策。顺治二年(1645),满清在关内首开乡试,大批知识分子纷至沓来。在多尔衮摄政的七年中,连续举行了三次会试。顺治三年(1646)二月,清政府会试天下举人,将中试人数增加到四百名。顺治四年(1647)二月,清政府又进行了第二次科举考试,下令“赐殿试贡士吕宫等三百名进士及第出身有差”。顺治六年(1649)举行了第三次科举考试,“殿试贡士刘子状等三百九十五名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这三次会试,共选拔进士一千一百多人,全部到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机构中任职。除此之外,还举办武举考试,文武并重,选拔军事人才。多尔衮的这一政策为清政府选拔了大量的官吏,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三、小结

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在对待故明降官问题上所实行的种种策略,与之后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对待大顺以及故明官员的争取、优待、礼遇政策相比,是颇为逊色的。多尔衮等满洲贵族非常具有政治眼光,他们利用大顺对待明朝降官策略上的失误,大力招揽大顺、明朝官员,并加以信任,委以重任,鼓励他们为清朝效力。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山海关战役战败以后,大顺军开始节节败退,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大顺政权中明朝降官的叛离。而明朝降官之所以纷纷离去,归顺多尔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自成入京后在用人策略上的失误。

[1]杨士聪.甲申核真录[M].明季史料丛书本.

[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清实录·清世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符敦克.不善于集才、用才是李自成失败的重要原因[J].海南大学学报,1987,(3).

[5]王兴亚.论李自成的用人政策及其得失[J].史学月刊,1991,(4).

[6]何瑜.试论多尔衮用人[J].山西大学学报,1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