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传宝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济南 250014)
企业财务目标是指企业财务活动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应达到的根本目的。财务目标有较强导向作用,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是财务决策的准绳,财务行为的依据。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对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企业财务学研究中,企业财务目标颇受人们关注。传统财务目标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为流行。但随着相关理论的完善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财务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细胞,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很多学者考虑到这一点,提出“财务目标是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李心合,2003),以及“财务目标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李灿,2010)的观点。本文亦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下讨论企业财务目标。
界定利益相关者,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利益(interest)。所谓利益,就是受客观规律制约,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各种客观需求。利益可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内部利益和外部利益,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等等。利益不等同于好处,也不是完全由金钱衡量。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利益相关者应该是所有与其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个人或群体,而不仅仅指给企业带来好处或金钱收益的群体。
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是在1963年斯坦福研究学会的一份内部备忘录当中。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提出至今,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理解和表述,其中以Freeman 与Clarkson 的表述最具代表性。Freeman(1984)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影响的人”。Clarkson(1994)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国内学者贾生华、陈宏辉(2002)则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首先在美国和欧洲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该理论的出现,有其深刻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欧等西方国家普遍接受资本强权理论,即:资本的稀缺性、专用性、非流动性等,这就决定了企业所有权自然归资本所有者(即股东)所有。认为“资本雇佣劳动”是最合理的企业制度,自然在企业中股东利益优于其他利益。“股东利益至上论”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企业理论。
不过,在“股东利益至上论”盛行之时,利益相关者理论已初露端倪。其实,在支持“股东利益至上论”的阵营里就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子(沈艺峰、林志扬,2001)。伯利和米恩斯(1962)在《私有财产与现代公司》一书里就曾指出:“以所有者为一方和以控制者为另一方,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这一关系涉及公司的参与者,如股东、债权人,某种程度上还包括其他债权人”。Donaldson & Preston(1995)阐述得更清楚:“倘若公司作为一个主体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如下定理就是现实的,而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虚构,即公司的管理者对于公司主体的全部而不仅仅是个别的成员负有信托责任。换句话说,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受托人,而不仅仅是股东的代理人。”。随着现代产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等理论的发展,所有者至上理论的弊端日益明显,人们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注逐渐增加。
企业财务目标提出至今,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但这两种说法都有很明显不足。
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观点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应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与此有关的决策才是最优决策。该观点的优点是股东财富易确定,实施起来方便。但在现代契约理论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其缺陷也非常明显。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总和,契约各方都对企业做出相应贡献,承担相应风险,必然要取得相应回报。所有权概念并不适合于公司,没有谁能拥有公司。公司是一种拥有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拥有自己个性的社会组织。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专用性物质资产的投入不再是利益分享的唯一标准,而要考虑泛财务资源的投入。泛财务资源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大类。硬财务资源指自然资源和传统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无形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理念实践得越好,软财务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同时考虑股东和债权人及国家等的利益诉求,接近利益相关者理论。不过,由于其价值衡量以金钱为唯一标准,导致其弊端十分明显。首先,容易忽视或损害企业内部弱势群体的利益,比如收益分配的公平问题,雇员福利或安全问题。其次是社会责任问题,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必然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从小我出发,使得社会责任意识弱化。企业为达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会做出导致外部不经济的行为,比如目前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及财务目标的完善有很大贡献。在此理论下,企业财务目标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均衡既包括静态均衡,又包括动态均衡。利益均衡体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一种和谐,也符合企业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
企业是相关各方藉不同利益与需求结合在一起组成的一种组织形式,财务目标应该是顺应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达到利益均衡。这一财务目标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使企业处于健康平衡的发展状态。其优势在于,一是符合现代契约理论的要求。契约各方即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利益分配的主体,每一方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忽略或侵害某一方的利益最终均会受到惩罚。二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社会,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被技术密集型企业代替,科技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大生产力。同时,以人为本的提出使得雇员的劳动受到了应有尊重。因此,特别是在收益分配问题上,雇员作为重要一员,其利益理应受到重视。以利益均衡作为财务目标,能够有效兼顾雇员利益。三是从社会责任理论(主要是产品安全)的角度看,该指标更好地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如果企业的价值取向是唯利是图,则必然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并必然会自食恶果。四是能够减少或弱化企业对外在生态环境的伤害。利益相关者理论重视外在生态环境,比如阳光、空气、水、树木、土壤等等。生态环境特殊之处在于投入方式的特别,即非投入专项物质资产,也非投入脑力劳动,但却是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企业决策讲究投入产出,但常忽视与环境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周边居民呼吸受污染的空气,喝受污染的水,承受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自然灾害等。长此以往,周边居民必然采取不利于企业利益的举措。因此,企业财务目标必须要考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公共利益和非物质利益,至少要做到在决策过程中把环境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约束条件。
1.外部协调机制: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利益均衡目标的实现必然经历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周俊颖,2011)。根据囚徒困境不难看出,博弈方均采取利己行为,却最终会导致损人不利己的结果。企业有时也会陷入这种不利困境。完全依靠利益优势方(比如股东、管理者等等)的觉悟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做出让步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是应建立一个公平的博弈机制,通过合理制定法律法规对相关利益群体给予有力约束。国家或有关部门作为立法主体,应进一步完善诸如员工利益保护法、消费者利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并制定相应奖惩措施。特别是应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内部协调机制: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布。根据托管责任理论的观点,公司受托管理人所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群体——投资者、雇员、供应商、顾客、管理者、政府等的广泛利益,而不应仅仅关注其中一部分主体的利益。公司董事会成员是公司资产的受托管理人,其职责是管理公司的资产,并公正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投资者期望获得最大化收益;雇员关注薪金、福利、安全保障和个人发展;供应商要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相应的补偿;顾客要求获得安全有效的产品和服务;管理者要求更好的薪金待遇和更高的职业发展要求;政府要公司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环境保护者或者公司周围生态圈生活的居民要求生活在无污染的环境中。企业选择定位公司治理模式时,应摒弃股东至上的理论,应秉持利益相关者利益共享理念。应主动吸纳不同利益相关方参与公司治理。比如,选择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模式、雇员参与公司治理模式、政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等。
企业财务目标应该是什么?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目标是实现相关者利益均衡。这一目标符合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从长期来看,实现利益均衡,摒弃小利满足大利,有利于企业把蛋糕做大,从一定程度上实现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而合理有效的内外部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利益均衡财务目标的实现。
[1]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2003,10.
[2]李灿.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目标函数[J].当代财经,2010(6).
[3]沈艺峰,林志扬.相关利益者理论评析.经济管理,2001(8).
[4]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5]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4).
[6]周俊颖,李媛.基于博弈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探讨[J].财会通讯,2011(5).
[7]Freeman,R.E.1984.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MA :Pitman.
[8]Donaldson,T.& Preston,L.E.1995.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Concepts,evidence,and implic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l):65-91.
[9]Clarkson,M.1994.A risk-based model of stakeholder theory.Proceedings of the Toronto Conference on Stakeholder theory.Center for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Ethics.University of Toronto.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