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舞运动促进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2013-04-10 15:10:37姚建雄王继英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成都市居民社区

姚建雄,李 遵, 王继英

排舞运动促进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姚建雄1,李 遵2, 王继英3

以成都市9个区社区排舞运动发展现状为考察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排舞运动促进成都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贡献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城市社区要加大对排舞运动的组织和宣传力度、政府要逐步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社区排舞运动的锻炼场所、大力培养社区排舞运动专业人才、全面开展和普及社区排舞运动是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排舞运动;社区体育;体育文化

排舞运动是指排成一排排按照自由统一舞曲而翩翩起舞的舞蹈活动。它生长于现代社会文化的土壤,在音乐、舞蹈、文化、体育间找到了联结点,在娱乐、健身、表演、竞技间找到了平衡点[1];它所揭示的是人类健康、娱乐、交际的共同主题。排舞运动具有老少皆宜、简单易学、无需基础、无需舞伴、场地无限、吸引力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等优势[2],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舞蹈,深受不同国籍、性别及年龄人们的参与和喜爱。排舞作为一项新兴的全民健身运动,迅速成为我国社区体育的重要活动形式和主要活动内容,特别是在城市社区中被广泛传播。目前正盛行于北京、上海、江苏、杭州、成都等地。据调查,目前在北京有400多个社区、上海近600个社区、江苏有800多个社区居民参与排舞锻炼,开展排舞活动,在成都几乎所有的社区都开展排舞活动;在杭州有500多个社区把排舞作为首要的健身项目,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也都开始了排舞的推广普及活动。2008年以来,全国已有1000多万人参加排舞健身活动。可见,排舞运动已得到我国城市居民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排舞运动为人们带来了享受,满足了现代人越来越强烈的身心需求。它有利于社区体育生活化、日常化;有利于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建立良好生活氛围,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社区体育组织利用排舞资源,依靠组织成员的力量,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服务,加快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为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目标和加快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创造条件,对促进社区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成都市社区居民开展排舞运动的现状

1.1 参与排舞运动的年龄及职业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成都市参与排舞锻炼的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以群体活动为主,其中女性多于男性。主要涉及到大中小学学生、工厂企业工人、大型公司职员和社会上离退休人员等,参与排舞活动的人群在35 岁以下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20.76%,而46-65岁的人群占66.33%,35-45岁和66-70岁的人群共占12.91%。以上表明,成都市社区开展排舞运动有较大的人口优势,其中中老年人是社区排舞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1.2 参与排舞运动的动机

据调查,成都市社区居民参加排舞运动锻炼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舞交友(28.3%)、休闲娱乐(27.2%)动机外,锻炼身心(21.7%)、自我展示(22.8%)的动机也占较大比重,这也充分说明了排舞运动国际性、时尚性、娱乐性、健身性的特点。在玉林生活广场、四川移动广场、文化公园,经常都会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排舞爱好者一起娱乐。在一致的步伐标准下,使参与人群打破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接受排舞运动所蕴含的快乐、平等、健康的体育文化理念。

1.3 参与排舞运动的场所

由于参与排舞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人们只需要一块较宽的空地和一个录音机就可以跳舞了。通过在成都市社区中走访调查可知,社区中免费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公共活动室、公园或广场)和居民住宅楼前后比较宽广的空地是成都市居民参与排舞练习的首选场地。随着参加排舞运动人员的逐渐增多,舒适、宽松的场所将是社区排舞运动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保障。

1.4 开展排舞运动的规模

目前成都市社区开展排舞运动的主要群体,是由离退休人员、排舞爱好者等自发性群众组成,开展排舞活动具有自由性、松散性、小而多等特点。根据调查成都市9区36个排舞运动开展的活动点可知,像人民公园、浣花溪公园、沙河公园、文化公园、府南河活水公园、百花潭公园、新华公园、东坡体育公园等,万达广场、体育中心健身广场、武侯广场、玉林生活广场、四川移动广场、和谐金牛广场、成华SM广场、锦江广场等,练习者多而集中,只要天气条件允许,经常有较多的排舞运动爱好者锻炼,其中活动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练习点有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新华公园、武侯广场、四川移动广场、和谐金牛广场和玉林生活广场,有时候可以达到300人左右。此外,有许多单位、社区在节假日经常举行排舞大赛或排舞表演,当最好听、最流行的知名歌曲播出,近百人组成的庞大队伍开始翩翩起舞,享受着不同风格的排舞运动赢来的阵阵掌声。

1.5 社区排舞运动指导人员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成都市社区中专业排舞运动指导员几乎没有,部分排舞爱好者或社区练习者只有参与排舞培训活动、通过网络和视频学习或在四川环福体育经纪发展有限公司邀请教练指导和教授。然而,绝大部分排舞运动练习者希望能够得到免费的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所调查的36个排舞活动点的排舞指导人员中,25-45岁年龄段人员占总数的68.67%,在这些指导员中,指导年限在半年以上的仅占35.36%。由于专业指导员的匮乏,远不能满足成都市社区居民对排舞练习的需求,这不利于排舞运动在城市社区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加大排舞专业指导员的培养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排舞运动对成都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贡献

2.1 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文化贡献

排舞运动是人们沟通情感、释放压力、健身娱乐的一种国际健身语言,是当代人们在追求娱乐、健身中所创造的时代生活,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国际流行的运动形式与娱乐方式,排舞运动有其自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为人们带来了健身娱乐的文化氛围,建立起了一座座健康交际的艺术桥梁,烙下了一个个时代特色的鲜明印记。人们在动听、流行的经典音乐中起舞,在优美柔和的舞姿中享受健康的休闲生活,这不仅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能陶冶其情操,增进其友谊,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目的。排舞运动这些作用、价值正好吻合了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迎合了社区居民对时尚、自由休闲生活的向往。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人们通过排舞运动来传递思想与情感,消除隔阂与孤独,增进友谊,进而丰富他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因此,正是排舞运动的健康文化、生活文化、行为文化、娱乐文化、交际文化融合的特点,使这一运动项目迅速在成都市社区中普及与发展,大大促进了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

2.2 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济贡献

排舞运动对成都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济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当前排舞已成为一项新兴的、最活跃、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产业,能促进成都市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2)充分利用我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设在成都这一优势。成都已经多次承办和主办了各种类型的全国、全省(市)、成都各大社区排舞培训、四川省职工排舞比赛活动,在今年5月份结束的2011年全国首届排舞大赛(四川分赛区)的比赛中,有来自全省18个地市州的26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10月举行的全国排舞总决赛中,有来自全国的近5 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排舞正逐渐形成以大众健身、竞赛表演、多元培训、特色活动为特色的运动项目。大型排舞培训、赛事、活动的举办,不仅带来了广告和电视转播权等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大大促进了城市的科技、商业、新闻媒体等行业的发展。赛事期间,大批运动员、裁判员、记者、观众等大量人员的涌入,又能促进城市衣、食、住、行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排舞不仅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重要的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社区经济发展。

2.3 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品牌贡献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一般指体育对城市社区的环境、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排舞运动在社区体育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人口、文化、经济等优势,它能充分发挥在提升城市形象、增添城市活力、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因此排舞运动对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具有品牌效应。在成都市举办各种排舞培训,大力进行排舞宣传推广,积极申办和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排舞赛事,使排舞娱乐市场、健身市场、培训市场、中介市场有效衔接,并充分发挥排舞的健身、娱乐、文化、经济资源优势,构建以“赛”育“市”,以“市”促“赛”的发展机制,使成都市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排舞培训、赛事推广阵地,为打造 “运动之都、活力之都”服务,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服务。

3 影响排舞运动促进成都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3.1 正规场地较少,活动经费不足

通过走访排舞开展频繁的社区活动点,对这些社区中参与排舞活动人员的调查可知,成都市社区中排舞活动空间不足,场地设施简单,活动场地面积较小,不利于排舞运动在社区的广泛开展。同时,成都多雨的气候特点也影响着居民对排舞运动的系统学习。此外,居民们每次开展排舞活动,或进一步学习排舞运动新内容时,所需要的经费基本上由参与者自己解决的。这也导致部分居民在参与排舞培训、比赛等活动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专业排舞指导员较少

据调查可知,成都市社区排舞运动活动点的指导员主要是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其次是在职人员担任,而排舞运动专业指导员非常少,其他人员担任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排舞运动专业指导员较少,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排舞运动种类繁多和更新太快、在体育专业院校还没有开设排舞课程、专业指导员的薪酬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所以很少有练习者能把排舞运动作为一项全职工作来做,使排舞宣传工作不到位,难于解决排舞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3.3 社区中排舞运动比赛交流少

在社区中定期举办适当的排舞竞赛或表演活动,不仅对城市社区居民的沟通与交流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发展社区排舞组织、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排舞运动的积极性和宣传推广排舞运动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部分排舞参与者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去参加排舞练习和学习的。而在调查的成都市36个排舞活动点中,从不组织排舞运动比赛活动或表演的有23个,只在节日或社区庆典活动中开展的有9个,定期组织排舞活动或比赛的只有4个。从这组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知,排舞表演或竞赛活动在成都市各社区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排舞运动在成都市社区中的蓬勃开展极为不利。

3.4 社区排舞运动活动点的管理缺位

就目前来说,成都市社区排舞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出自于居民的自发行为。排舞活动点主要是参与者自愿结合和自主管理为主(78.13%),排舞运动协会(6.25%)和辖区体育单位(12.53%)的管理为辅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但是大部分排舞活动组织者希望由辖区体育单位来管理排舞活动点,这样可以给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排舞活动空间和活动规范化管理,从而更好的促进排舞运动在该社区中快速发展。这里可以看出,成都市社区排舞活动点的管理方式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

3.5 排舞曲目更新慢,曲目风格受限

排舞的舞步风格主要有拉丁风格、踢踏风格、东方舞风格、波尔卡风格、华尔兹风格、街舞风格、爵士风格和探戈风格[3]。由于缺乏专业的排舞指导员,社区所跳曲目更新慢,曲目风格也受限。至2011年以来,由国际排舞协会向全世界推荐的排舞曲目平均每3天一曲。而成都社区的排舞曲目通常是半年才更换一次,曲目风格以现代风格、华尔兹风格和拉丁风格为主,街舞风格、爵士风格、爱尔兰风格的曲目几乎没有。因此,丰富和加快曲目的推出,才更容易让社区居民认识排舞运动,参与排舞运动。

4 排舞运动促进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各城市社区要加大对排舞运动的组织、宣传力度

各城市社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系统的、比较正规的排舞运动健身组织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排舞宣传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在闲暇之余也投入到排舞运动中来,让排舞运动在城市社区成为同事、邻里或家庭成员之间闲暇交流的主要方式。如果各级城市社区相关部门加大对排舞运动的组织和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到排舞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中来,那么社区居民追求健康、享受生活、寻求乐趣的需要定能在欢愉的排舞活动中得到满足,同时也能丰富城市社区的体育文化生活和促进和谐社区的文明建设。

4.2 政府要逐步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社区排舞运动的锻炼场所

城市各级有关政府要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排舞健身经费筹集制度,形成灵活的“造血”机制。同时,要充分把握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机遇,努力把排舞场地设施纳入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整体规划之列,争取建设符合要求的排舞场地和设施,改善社区中排舞锻炼设施不足的现状。各社区要在场馆里多组织各种排舞活动和比赛,吸引和激发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排舞运动;要面向全社区居民开放排舞场所,给更多热爱排舞运动的人群提供良好的健身场所。

4.3 大力培养社区排舞运动专业人才

在专业院校开设排舞课程,普及排舞教学,是解决排舞指导员匮缺最有效的途径。据调查,上海、西安、武汉、南京、成都等体育院校或部分高校已经先后开设了排舞普修或选修课程。我们既可以通过在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开设排舞课程来培养专业化的排舞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培训班的形式进行短期的培训来扩充师资队伍,特别要利用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力培养排舞运动指导员。

4.4 全面开展和普及社区排舞运动

社区体育管理者要健全每个舞种的开展和普及,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要多举办健身性排舞运动比赛,增进社区居民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促进排舞运动在社区中全面开展和普及。针对排舞练习内容更新快、练习舞种繁多、曲目风格各异等情况,社区体育管理者和排舞运动指导人员可以利用之一优势,来开展排舞活动,以满足各种年龄层次对排舞运动的选择和需求,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排舞运动中来。社区排舞运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排舞竞赛的杠杆作用,在社区中多举办健身性排舞比赛,这是当前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1] 李 遵.排舞运动兴起的四大因素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 54~57.

[2] 邓 嘉.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广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3): 32~34.

[3] 李 遵.试析排舞创编的要素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10): 55~58.

Substantial Research into the Promotive Effect of the Line D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YAO Jian-xiong1, LI Zun2, WANG Ji-ying3

This paper tak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line dance in nine communities of Chengdu city. Such research methods a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re employed to survey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line dance to Chengdu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ne danc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paganda of line dance in Chengdu communities should be enhanc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broaden the fund-raising channel for line dance development, the gyms for the line dance should bd improved,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the develomment of line dance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line dance should be promoted and popularized.The above-mentioned effective measures can well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Line dance; Community sports; Sports culture

G811.4

A

1007―6891(2013)02―0095―03

2012-10-10

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TY201020)。

1.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610213;2.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41;3.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四川 德阳,618000. 1.Officers College of the CAPF, Sichuan Chengdu, 610213, China; 2.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41, China; 3.Sichuan Deyang DongQi Bayi Middle School, Sichuan Deyang, 618000, China.

猜你喜欢
成都市居民社区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