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刍议

2013-04-10 13:51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辅导员

卢 涛

(山东政法学院,济南250014)

“90后”的大学生们年轻、有朝气、个性强、多才多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困惑。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每天都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们变得更加出色。为了这一目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努力掌握最前沿学生管理知识,在学生管理实践中也需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站,其教育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新生的人生成长的高度。据调查,每届新生入学都会有学生因各种原因休学、退学,甚至还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前比较单薄的新生入学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应当根据“90后”大学生鲜明的群体特点和实际需要,针对新生入学教育赋予新的理念、内涵以及形式,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因此,探索和构建更加完善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迫在眉睫,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使命”

美国的新生入学教育被称为入学指导(Orientation)。1986年,美国全国入学指导管理者协会和标准促进委员会出版的《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指导纲要》中将Orientation定义为“包含着三个方面的持续不断地服务和帮助,帮助大学新生实现适应转型,为新生展现大学中广阔的学习机会,让新生融入大学的生活”[1]。近些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对于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探讨和研究也逐渐兴起。当前,我国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旨在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大学的教育体系和成长要求,使他们能够较快地熟悉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完成角色的转变;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成长发展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上取得成功奠定良好基础[2]。

二、传统入学教育模式是否真的“OUT”了

为了比较直观的了解新生对于高校入学教育的评价,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012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设计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刘杰在其毕业论文中的设计,样本发放500份,其中有效样本498份,调查显示有81.3%的学生对入校一年以来的学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满意,对于高校开展的入学教育普遍感觉收获不大。

为什么学生们对于高校提供的入学教育普遍感觉收获不大?经过调查,学生们最突出反映的问题是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匮乏和单调,用句当下流行语就是传统的教育模式“OUT”了,无法满足思维活跃的“90”后大学生的需求。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有一套较为成型的入学教育模式。学生们自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便开始一点一滴的接收入学教育信息的传递。从最初印在录取通知书上的学校校训,到印在《新生入学必读》读本上的学校历史传承及专业介绍,再到学校的门户网站上的欢迎信息,这些便形成了新生对于大学的第一印象。刚入学的大学生们对美丽的大学校园和绚丽多彩的大学生活总是充满了美好的向往,通过这些基本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学生们对所考入学校、所学专业有一个更具体化一点的认识。传统入学后的新生教育模式是:学生报到后,首先,辅导员会开一个班会或者见面会,跟学生们有个简单的交流,布置军训安排,宣布纪律等。其次,由院系召开新生入学典礼,对新生进行必要的入学教育;第三,新生参加一般为期半月左右的军训,通过军训完成大学生涯最初的磨练。这段时间里,学生们渐渐地从相识到相熟,并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慢慢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节奏。在军训结束之后,大学新生回归教室,按部就班地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第四,辅导员会定期组织各种主题班会,对新生入学后的一些基本信息进行答疑解惑;各种学生社团也会接踵而至,引导新生们开展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以上是“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教育的内容包括学校及学院的基本情况介绍、所学专业的基本认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大学生活中如何发展个性和爱好等;教育的形式包括宣传和教育手册、主题班会、军训、讲座、学生社团的宣传活动等。这套模式,很多高校二三十年一直沿用,内容和形式相差不多。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这样的模式不好,然而从学生们的反映来看,这套模式确实有些“OUT”了。

那么为什么调查中的学生们对传统入学教育模式不满意呢,首先,我们得从“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90后”的大学生相比“80后”的大学生更加有“个性”,思维活跃且具备一定的“攻击性”,经常会反问“为什么”,尤其对于过于模式化、教条化的信息,极易被当代的大学生所抵触,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传统入学教育的效果。其次,传统的模式提供的信息过于零散,无法给予新生体系化、整体性的认知。新生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涯无法形成明确的规划。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传统模式所提供的零散信息,需要新生自己进行整合归纳,然后再对自己的发展进行思考。再次,“90后”大学生渴望更加“主动的”信息获取模式。传统的被动式灌输信息的模式,已经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他们更愿意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希望得到一对一的指导。交流的形式上也更加倾向于“新奇的”、“时尚的”多元化模式。比如网络生活中微博、微信、贴吧、QQ群交流等。而在现实生活中,联谊会、茶话会、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更加收到学生们的青睐。最后,部分“90后”大学生有轻微的交际障碍,他们渴望与其他同学融洽相处,而自己因为性格问题或者集体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人际交往上的困扰。当前高校提供的教育内容中对于这一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开展的有效引导也不够,导致很多大学新生在适应集体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很大的困扰。

三、新形势下的高校入学教育模式探索

结合以上分析,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为了搞好新形势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必须在传统入学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现在从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展开对构建新模式的探索:

(一)设计富含营养的入学教育内容

对于“90后”的新生代大学生来说,传统的入学教育内容显得有些单薄,学生们更加渴望“富含营养”的教育内容。所谓的“富含营养”并非抛弃原有入学教育的内容,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时代的需要。大学新生在实际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包括生活、学习、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内容,作为高校有责任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然而传统的教育内容对新生的实际诉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新生入学教育应该包含更丰富的内容[3]。例如,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爱情观的引导一向讳莫如深。学校认为爱情观教育很难把握准确的度,所以一般持“不鼓励,不反对”的放任态度。然而,对于“90后”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爱情已然不是新鲜事物,更加不需要遮遮掩掩。学校如此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起不到积极地引导作用,反而会增加他们青春期的逆反心态。因此,对于大学生爱情观的正确引导,也必须引入新生教育的体系中来。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教育,比如在一些主题班会中讲述一些自己或者学生中的爱情励志故事来帮助新生们正确的认识恋爱和大学生活的关系。

(二)采用更有时代性的入学教育形式

贴近时代的教育形式是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而当下高校采用的新生教育方法主要集中在班会、军训、讲座等。这些教育方法虽然效率很高,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调查中大学新生对以上方法的满意程度非常的低,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更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由于个性的原因,“90后”大学生大多比较抵触“单方向”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而这也正是传统入学教育模式的一个通病。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最大程度的抒发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调查中发现,“90后”大学新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许多大学生每天都会通过手机和电脑上网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这已经成为这一代大学生交流的一种常态模式。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入学教育方法就遇到了很大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新的形势,改变以往的工作方法,借助科技的力量,构建“互动式”的网络交流平台。

当前,有些院校通过网站设立了一些交流版块,很多高校辅导员也已经建立了微博。然而,这些官方设立的交流版块很少有专人负责维护,更不用说是针对性的解答问题,因此并不受大学新生的欢迎。有些高校辅导员在网络上建立微博账号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并不经常更新,俗称“僵尸”账号。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互动式”交流平台的重要性。通过网络交流模式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已经是高校与时俱进的一种选择。传统说教式的入学教育模式已经很难引起大学新生的兴趣,所以必须紧跟时代脚步,真正将网络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彻底完善起来。

微博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微博账号。在新生入学阶段,老师和学生们相互之间了解并不多。有些新生性格较为内向,又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而微博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微博交流,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可以更快的熟悉,有利于新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并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处理人际关系短板问题。此外,通过微博,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学生排忧解难;通过微博可以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彼此成为朋友。辅导员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在微博上展现一个真实的积极向上的形象。为学生们做一个好榜样。微博还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辅导员在微博上可以及时传播正面信息,排除虚假信息[4]。

四、新生入学教育的体系化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普遍周期较短,缺乏整体性规划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指标和体系,也没有学分的限制[5]。因为没有整体性的规划,所以这项工作在流程上显得比较“散”,学校学管部门和院系各干各的,很难形成呼应。此外,学校的其他部门的配合也不是非常到位。根据大学新生教育的目标,新生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部分:入学适应性教育、奖励与资助教育、素质养成教育、专业学科与职业认知教育、学务指导与学风教育、成长与发展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分工的不清晰经常出现的责任不清的问题。新时代的高校入学教育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每一个模块,然后将所有模块体系化、规范化。在一定时期内,高校可以对新生入学教育开展项目组式的管理模式。由学校或者学管部门牵头组建多个部门联动的项目组,负责对新生教育工作的全程跟踪负责。对于每一个环节,项目组有专人负责,每个学院也有相应的学管人员跟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对于新生入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项目组要及时总结和整理,并且重视反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坚持集中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院系教育相结合,单向灌输和双向互动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只有这些因素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才能真正将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育人氛围。

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合理的规划未来的发展,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其意义十分重大。对于高校来说,必须真正重视这项工作,将它作为系统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

[1]储祖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胡双美.大学新生教育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3]刘杰.高校新生教育现状及改革策略——以FY学院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别倩倩,李二元.微博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师资,2011(12):21.

[5]马桂兰.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2):72.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辅导员
重获新生 庇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