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魏星
在政治发展进程中,政治安全不仅体现为政治系统的基本价值诉求,而且是该系统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基础。所谓政治安全,主要是指“政治系统具有对社会矛盾变迁演化的调适功能,能在社会内外矛盾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保持基本的结构和性质,不仅能够及时解决社会张力,而且能够有效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止政治动乱,进而保证政治运作的规范性、秩序性、稳定性及连续性。”〔1〕然而,政治系统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合理的权力结构以及法律、制度等强制性手段,而且还需要社会成员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情感支持。如果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符合社会成员所选择的价值标准,就会得到社会成员的支持和维护;当不符合时,社会成员就可能采取某种不利于政治系统的行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着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2〕而这种意愿通常体现为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何谓政治认同,它作为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认知和情感的综合,主要指在政治生活中社会成员所形成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情感上的归属感。一般来讲,政治认同通常能够反映出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基本态度和情感。所以,在政治实践中,政治认同往往成为凝聚社会成员和实现政治安全的重要力量。
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中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不断认知与评价过程的长期积淀结果,它作为社会成员内在的习惯和情感,其形成需要以长期处于安全状态的政治环境为基础。事实上,一个持久稳定而相对安全的政治环境,能够确保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认知及评价具有连贯性,并使其逐渐内化为社会成员相对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情感。政治系统作为政治认同的认知对象,其自身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认知结果及评价。就政治运行过程而言,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系统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3〕由此,政治结构的合理性、政治过程的制度化程度以及政治政策实施过程的公正、连贯性,就成为影响社会成员认知和评价的重要因素。政治系统作为认知对象,它的性质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政治认同的特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政治过程的制度化、政治政策的公正连贯化会对政治认同的形塑产生影响,并且三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同样会对政治认同构成影响。
1.从政治体系层次来看,长期稳定而相对安全的政治结构体系有助于社会成员充分认识该系统的权力结构、权力运作及机构设置状况。一般来讲,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结构状态的认知和理解,不仅需要一定的认知时间,而且需要畅通的、有效的认知渠道。显然,认知渠道的畅通无碍往往能够缩短社会成员的认知时间,从而提高其认知效率。然而,畅通的渠道往往是以政治结构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为前提的。在动荡的政治局势中,激烈的权力斗争以及频繁的权力更迭都会导致原有政治结构体系的“非常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成员业已形成的认知极易被新的环境变化所否定,从而导致他们的认知出现混乱,甚至使他们出现政治冷漠。从这个意义上讲,假若政治结构体系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那么社会成员就难以充分认识其认知对象,更难以形成具有共识性的政治认同。
2.从政治过程层次来看,政治过程的制度化能够有效地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社会要处于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状态,就必须建构一套社会调整体系,从而使得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一般来讲,“多元社会中利益冲突普遍存在,这必然要求形成一种社会调节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冲突”。〔4〕显然,政治过程的制度化能够为政治生活提供规则,使得各政治主体沿着合法的渠道实现其利益、释放其能量。换言之,政治过程的制度化不仅能够确保执政者执政行为符合既有的规则制度,而且能够促使社会成员在制度框架内实施政治参与。所以,随着政治过程制度化的推进,各政治主体在明晰自己政治角色的同时,不仅能够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深刻认识和了解其所属政治系统的概况,从而确保他们的评价更加客观合理,他们的情感归属更能趋于稳定。相反,政治过程缺乏成文的规定,各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就会混乱不堪,不仅难以形成规范的政治行为,而且不会形成模式化的政治参与文化,更加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认同。
3.从政治政策层次来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关系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对社会成员而言,如果一项政治政策具有公正性、连贯性,那么他们就容易认识和了解这项政策的内在指向,从而产生较为客观的政策评价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情感。与之相反,如果政治政策频繁变动,社会成员对该政策就难以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这使得社会成员极易产生不确定感和无所适从感,最终难以形成稳定的、客观的政策评价。与此同时,政策本身的公正性及合理性同样决定着政治认同的性质走向,而“制度化的、持续的政策信誉是政府和社会有机会合作的政策秩序不断扩展的基础。”〔5〕显然,一项政治政策既合理又稳定,那么该项政策就容易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形成积极的、肯定的政治态度和情感;相反,如果该项政治政策频繁变动、缺乏稳定性,这往往会引起社会成员的反感及不满,极易使得社会成员对整个政治系统持否定态度。所以,政治政策的稳定性、连贯性和公正性直接影响到政治认同的形成。
4.稳定的政治结构、制度化的政治过程以及连贯的政治政策并非孤立存在。事实上,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是以三者之间的协调顺畅关系为基础的。作为政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这三个方面有多完善,都难以独立维系政治系统的稳定、安全状态。具体来看,一方面,长期稳定的政治结构有利于政治过程制度化的实现,它在保证政治生活方方面面有章可循的同时,对各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加以规范。另一方面,政治过程的制度化可以确保政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科学性,使其不仅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且能够获得社会成员更加广泛的肯定和支持,这无疑有助于政治结构的长期稳定。因此,政治结构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政治过程的有序性,而政治过程的制度化可以确保政治政策的科学性。与此同时,合理的政治政策又为政治结构的稳定赢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正如利普赛特所言,“所有参与政治的人又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与错综复杂、斑驳陆离的社会水乳交融,其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念和政治选择均是社会条件总体作用的结果。”〔6〕然而,在政治动荡时期,不仅稳定的政治结构和制度化的政治过程难以存续,而且实现和维系政治安全的政策选择也极易退化到非制度化、非法制化轨道,即对权力赤裸裸的滥用。因此,如果政治局势出现动荡、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那么社会成员不仅难以形成政治认同,反而会削弱既有的政治认同。由此得知,稳定的政治结构、制度化的政治过程以及连贯的政治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稳定,同样会对政治认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从政治系统运行过程来看,政治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制度化以及政策的有效实施直接关系着政治安全的实现和维系。尽管法律、法规等外在的强制性制度对政治安全实现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制度化水平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实践中的规范化程度。”〔7〕显然,诸如法律、法规等强制性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功能,这仍取决于社会成员的自愿服从及配合程度。阿尔蒙德就曾指出,“一个稳定的和有效率的民主政府,不仅是依靠政府结构和政治结构,它依靠人民所具有的对政治过程的取向。”〔8〕况且,要实现政治安全,就必须“建立一种对于该政治系统更为普遍的依恋基础之上的政治信仰形式——我们已称之为系统情感的一种信仰。”〔9〕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安全的真正实现既要求法律、制度等强制性规则发挥秩序功效,更离不开社会成员普遍的心理认同与情感支持。
1.从政治认同程度来看,高度的政治认同有助于政治安全的实现,但在一定范围内的政治不认同并不必然带来政治危机。政治安全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成员对所属政治系统的理解和支持。在任何政治系统中,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对该系统的政治运行及状态持有理解、认可的态度,那么实现政治安全就已经具备稳固的社会心理基础。显然,这既能保证政府决策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而且能够确保相关法律和制度得以切实遵循。所以,政治认同不仅能带给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且能使他们具备对政治系统和社会治理的宽容精神,从而在“面对利益分化与资源整合的现实条件下,宽容对待差异,共同体验和谐。”〔10〕罗伯特·达尔就曾指出,“宽容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稳定的和非暴力的。”〔11〕从这个意义上讲,缺乏政治认同的政治安全是一种“伪安全”状态,它潜藏着不安全因素。所以,政治安全的真正实现必然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只有内含政治认同的政治安全才具有持久性。
对任何政治系统而言,政治认同的程度及范围直接关系着该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它对政治安全的实现具有一种评价预警功能。从政治认同的程度和状态分析,政治认同通常可以分为高度政治认同、基本政治认同、低度政治认同和政治不认同四种类型。具体而言,高度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所属政治系统积极而广泛的支持,它有助于政治系统的法律规范、制度规则获得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遵守。人类的政治实践表明,高度政治认同一般难以实现。这正如约翰·罗尔斯所言,“在政治生活中,期待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全体一致,任何时候都是极为罕见的。”〔12〕因此,政治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是基本政治认同,它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运行及其状态的基本肯定。与此对应,低度政治认同和政治不认同则是两种程度较低的认同形式,而虚假政治认同和政治冷漠正是低度政治认同的主要表现形式,前者是社会成员政治认同度比较低的一种状态,而后者“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它指的是对政治参与的疏远与逃避”〔13〕。而所谓的政治不认同,则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属政治系统不支持和不服从的问题,主要指“社会成员个人或群体的某种政治上的逆向态度和行为,它是一些社会成员对被自己判断为已偏离正义的法律或政府政策的公开违反,以期达到纠正不正义的目的。”〔14〕一般来讲,社会成员对其所属政治系统的认同度越高,政治安全就越容易实现。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不仅能够增强政治系统的合法性,而且可以强化社会成员的政治信赖感、政治责任感,这无疑有助于政治安全的真正实现。然而,一定程度的政治不认同未必带来政治危机。在拉尔夫·达伦多夫看来,“一个社会的常态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稳定、和谐和整合,一个社会的常态恰恰是社会冲突,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其实充当安全阀的积极作用。”〔15〕由此得知,一定程度和范围的不认同或不服从是政治常态,这有助于政府了解和洞察民意,及时地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从而确保政治安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从政治认同的内容来看,政治认同的内容制约着政治安全的发展方向。人类政治安全实践表明,任何政治系统所能达成的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动态安全。在政治安全实践中,“如果仅仅为了安全而安全,一味追求较高的政治认同度,那么政治发展就可能误入歧途”〔16〕,难以实现政治安全。事实上,政治认同对政治安全具有支持性作用,然而这种支持作用需要前提条件,其原因就在于政治认同既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更存在着内容上的区别。从是否符合政治文明发展方向来审视,政治认同的内容可分为健康或不健康的内容。蕴含健康内容的政治认同,不仅符合政治文明发展方向,而且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政治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与之相反,不健康的内容不仅与社会主流政治认同相悖,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政治发展和进步,并对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所以,在政治领域中,仅当社会成员认同那些具有真理性的、符合政治文明发展方向的事物,政治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具有契机,而政治安全的实现才具有稳固的认同基础。此外,从政治认同的构成层次来看,政治认同的内容不仅涉及社会成员的利益认同、规范认同,而且涉及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一般而言,社会成员政治认同往往以其利益认同为逻辑起点。对任何社会成员而言,利益是他们进行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其利益的满足程度、利益满足或不满足的状况是由他们的心理感受所决定的。政治利益认同在认同结构中处于较低层次,它“往往表现出一种工具理性,这种层次的政治认同对政治安全的维系来说短时间会起作用的,这是因为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人除了需要基本的物质利益满足,更多的还需要获得情感上的满足。”〔17〕与利益认同相比,政治规范认同层次相对较高,它主要是对政治制度、国家法律及政策的认同,它既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政治准则,更是对社会成员政治关系的规定。显然,当社会成员将政治关注的焦点聚焦于政治规范时,他们就会逐渐产生政治情感、形成政治态度。人类政治历程表明,政治规范的认同问题极易出现在政治变革的时期,不仅不同群体对不同政治规范的认同异常激烈,而且有可能演化成政治斗争和政治冲突。利普赛特就曾指出“所有复杂社会都是以内部高度的紧张和冲突为特征的,所以制度和价值观的一致性对这些社会的生存是必要的条件”。〔18〕政治价值认同则是社会成员的深层次认同,它体现为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高度的价值认同,更表明该系统的价值理念在社会成员中获得了高度的赞许与支持。因此,政治价值认同才是政治安全的深层次要素,它是任何政治系统都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
3.从政治认同的形式来看,政治认同的形式决定着政治安全的质量。人类政治安全实践表明,高质量的政治安全始终是动态且具有柔性的安全状态,它是任何政治系统所要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安全。政治认同依据其产生形式可以分为积极政治认同与消极政治认同。所谓积极政治认同,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对所属政治系统的肯定性态度的统一,它是对现行政治系统积极的评价以及情感上的依赖。具体而言,如果社会成员抱有积极的政治态度和情感,他们就愿意遵守该系统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而且会积极主动地维护现行政治系统运作有效性及安全性。当大多数社会成员持有这种态度时,政治系统就获得了较多的权威性资源,不仅该系统政治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就更为顺畅,而且其法律、法规等硬性制度往往更具效力。具体而言,积极的政治认同不仅有助于政治系统的输出得到社会成员的支持,而且能够促使社会成员利益诉求的输入能够得到应有的回应。显然,政治系统内外环境间均匀的信息分布以及顺畅的信息交换在促使社会成员产生合作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政治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间裂痕的出现。所以,社会成员积极的政治认同有利于政治安全的真正实现。
所谓消极政治认同,它是在权力和制度等外力的强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被动的、不情愿的遵从。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顺从可能是个人或整个群体纯粹出自机会主义的原因,是一种虚情假意的奉承,也可能出自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实际上言听计从,也可能由于个人的软弱和束手无策,不可避免地加以忍受”。〔19〕从这个意义上讲,消极政治认同通常是被动的、盲目的,我们通常所讲的虚假政治认同、政治冷漠、危机性政治认同等都属于消极认同。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持有消极政治态度,那么业已实现的政治安全只是表面层次的,虽未直接导致政治动荡等剧烈政治危机出现,但仍会对政治安全的实现构成潜在威胁。消极政治认同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通常具有潜隐性,它潜藏于社会成员及其所属群体内心深处,“人们从外观也很难察觉或捕捉到,只有透过各种各样纷杂的表现才有可能发现公众内心的那份政治情感”。〔20〕对于政治系统而言,如果大部分社会成员都持有这种消极的、否定的政治态度及情感,那么该系统的合法性削弱,不仅致使整个系统的效能降低,而且会造成政治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断裂。所以,“当专业化的、科层制的政治系统失去其对社会管理约束的效力,而秩序性和规范性又难以从社会成员自治的自觉中生长出来时,必然导致政治系统的崩溃”,〔21〕从而对政治安全产生威胁。
政治系统,就其本质来看,主要是指“由统治阶级实行阶级专政的各种机构、组织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22〕然而,政治系统有效运行则要求建构起有利于政治安全实践的政治认同。这正如沃尔曾经所指出的,“政治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外围方面,而对这一特殊领域的满意可能在一夜之间上升或下降。但是如果人们感到他们的总体生活在民主制度下一直进展顺利,那么这种感觉会产生对制度较为深厚、弥散和持久的支持基础。这样一个政权已经逐步建立起一个能够帮助它度过不利时期的大众支持资本”。〔23〕与此同时,政治系统还“需要不断强化民众的政治认同意识,减少疏离意识和对抗意识,从而使得政治体系的运转具有权威性和秩序性”。〔24〕
1.加强政治系统的自我完善,为政治认同的形塑提供稳定的认知对象。一般来讲,政治认同的形成离不开稳定的认知对象。政治系统作为社会成员的认知对象,其政治结构是否合理、政治过程是否制度化以及政治过程是否公正连贯,这些都会影响社会成员对该系统的认知。换言之,社会成员是持有积极的政治认同,还是消极的政治认同,这主要取决于该系统自身建设的优劣程度。具体来讲,政治结构合理性的增强,不仅需要提高政治系统的合法性、权威性,而且需要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政治过程的制度化则需要培育社会成员的规则意识,通过规范其政治行为来确保政治生活的规范性和秩序性。公正连贯的政治政策则要求既对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做出回应,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从这个意义讲,政治系统自身建设优劣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政治态度的走向。从战后处于政治动荡中的拉美国家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政治系统建设中,不仅政治权力架构不合理、政治过程的制度化程度偏低,而且社会政策不公、贫富分化严重,这些社会矛盾冲突严重影响基本的社会秩序。此外,政府官员滥用职权、权力腐败盛行,这些问题不仅对社会成员的利益造成损害,而且严重伤害了他们的感情,最终造成政治系统权威性的削弱、合法性被质疑。亨廷顿就曾指出,“公职人员肆无忌惮地腐化;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遭受恣意侵犯;政府效率和公务水平日益下降;城市政治集团纷纷离异;立法机关和法庭失去权威;各种政党四分五裂,有时甚至解体”,〔25〕况且“那些缺乏稳定和效能的政府的社会,也同样缺乏公民间的相互信任,缺乏民族和公众的忠诚心理,缺乏组织的技能”。〔26〕因此,加强政治系统自身建设,既能够为积极政治认同的形成提供稳定的认知对象,又有利于社会成员形成积极的政治情感,最终为政治安全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持。
2.确保主流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构建与政治系统相统一的政治认同。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感情和态度深刻体现着他们所处时代政治文化的烙印,是一定时期的政治文化在个体政治活动中的显现。显然,在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情感和态度除了需要以自身利益诉求为基础,它还受到一定政治文化的影响和规约。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27〕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政治系统运行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环境,并以此对政治系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政治文化的作用在于确保政治主体按照一定的方式参与政治实践,并“赋予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保持政治系统的一致性”。〔28〕对于任何政治系统而言,主流政治文化是该系统内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通常具有主导性、普遍性和包容性。一般来讲,主流政治文化具有的秩序功效,不仅能够引领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而且可以规范和协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戴维·伊斯顿就曾指出:“任何系统都有主导型的政治价值,它给政治行为、规范和结构的排列确定基调和方向。”〔29〕况且,“主流政治文化越是传播广泛,吸收的政治共同体成员越多,政治系统就越趋于稳定,越趋于完善化”。〔30〕所以,主流政治文化的地位越稳固,该系统就越容易化解消极认同或政治不认同在社会成员中所引起的“离散心理”,从而为政治安全的真正实现提供持久、稳定的支持。
3.疏通政治社会化渠道,引导社会成员政治态度的走向。一般来讲,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所属政治系统认知和情感逐步内化的产物,“社会成员能否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能否以理性思维排除感性的干扰、能否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都会影响这一内化的效果”。〔3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所属政治系统的互动过程,“当政治社会化过程造成社会成员对现有政治体系的强烈认同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时,它对于现有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维系作用”。〔32〕具体来看,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成员能够利用顺畅的渠道清晰认识现行政治系统的政治权力架构、制度规范的运行以及政策的内在指向,不仅可以学习和掌握政治生活中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促使其形成特有的政治观念及行为取向。与此同时,政治系统通过各种渠道将该系统的政治价值、制度规范和政策目标等输出给社会成员,使其能够接受并遵从政治系统的主导政治取向模式,从而形成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一致性政治认同。显然,对于任何政治系统而言,如果该系统的社会成员无法有效认识和了解其政治价值及政治主张,那么该系统就难以获得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可和服从。阿尔蒙德就曾指出:“有效的社会化,形成了支持型的态度和一致的政策倾向,这将有助于实现体系的延续。”〔33〕所以,为了获得社会成员普遍的认可和支持,每一个政治系统都必须高效、准确地向该系统中每个社会成员传递其所承载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同一性及广泛性,而且能够保证政治认同的时效性,这有助于政治安全的实现。
〔1〕〔24〕陈果.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安全实现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2,(12).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96.188.
〔3〕〔8〕〔9〕〔27〕〔3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534,546,548,535.
〔4〕陈果.政治妥协的价值、原则及功能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3,(2).
〔5〕赵成银.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94.
〔6〕西蒙·马丁·利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3.
〔7〕张贤明.当代中国问责制度建设及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2,(1).
〔10〕薛洁.政治认同:基于多样性的和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3).
〔11〕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2.
〔12〕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17.
〔13〕赵海月.政治冷漠现象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5,(6).
〔14〕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52.
〔15〕Ralf Dahrendorf.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p.231.
〔16〕〔17〕〔20〕〔31〕孔德永.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J〕.社会主义研究,2012,(6).
〔18〕西蒙·马丁·利普赛特.一致与冲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
〔19〕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5.240.
〔21〕丁志刚,王树亮.论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J〕.江汉论坛,2011,(9).
〔22〕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00.
〔23〕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华夏出版社,2004.99.
〔25〕〔26〕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6.3,22.
〔28〕Lucian Py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 Brown,1986.
〔29〕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32.
〔30〕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88.
〔3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