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对警察院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013-04-10 10:06汤芙蓉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隐性道德德育

汤芙蓉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警察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民警察,将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与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重任。所以警察院校大学生为胜任未来的警察职业,必须在警察院校完成其具有职业特色的人格预期化,形成警察健康人格。目前警察院校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以正面灌输为主,通过利用各种公开场所、公开手段,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直接性、单向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在价值多元化、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学生自主意识逐步增强的今天,这种方式正遭遇挑战。而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潜在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隐性德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来试图探讨在警察院校中隐性德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作用,以及如何构建警察院校隐性德育体系,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隐性德育及其特征

对于隐性德育的界定以下是几种具代表性的观点:(1)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从学校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经验的总和,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1];(2)隐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2];(3)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隐性德育课程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等要求,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动力场”构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资源[3]。从这些对于德育的概念界定来看,它们都揭示出了隐性德育的本质特点:(1)隐性课程具有育人环境的开放性、真实性和相对完全性。学生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教风学风与多彩的集体生活,陶冶情操锻炼心智、净化灵魂和感悟人生。(2)隐性教育还具有方法、手段的灵活性,运用情境感染、人际交往、舆论引导、磨砺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社交能力、职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乃至休闲能力,以实现预期社会化教育要求。(3)隐性课程可产生主体性教育的内驱力与外动力,利于形成集体生存需求、职业理想和成才目标为一体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与志趣、健康的情感、善良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隐性德育对警察院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机制

首先,隐形德育课程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潜移默化的作用。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显著的、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当信息以间接的、不易为人们发现的方式呈现时,信息的接受者“在缺乏足够逻辑根据的情况下导致信服地接受所提供的建议”。 从德育过程角度来看,德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直接联系的断裂,而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联系的建立,除了要在德育的常规显性课程上想办法外,注重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隐性德育由于它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不会产生道德说教中的逆反、抵触情绪,正确的道德认知引发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使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协调统一,积极的道德情感反过来又会促进道德认知,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品质的形成。

其次,信息传递的隐蔽性、间接性与接受者的无意识、自愿性是隐形德育发挥效用的基础。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教育一方或双方的无意识的存在是隐性没有成为显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教育者来说,隐性课程的这种无意识缘于他对教育的某些因素没有深刻的认识或缺乏控制;而对受教育者来说,这种隐性教育的发生与他的某些心理需要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好奇、兴趣需要,安全、归属、从众需要,尊重、认可、成就需要等。在这些需要的驱使下,人会寻找各种有利于满足他这些需要的途径,当然会促使他去接受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信息。虽然某些信息在显性课程中是没有的、不被重视的或是不被认可的,但出于这些需要,人会主动地注意、关心某些事物,以便从中获取信息。这个过程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受内心需要驱动的,往往处于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状态,隐性课程所产生的信息很少遭遇理性的批判。

三、警察院校隐性德育体系的构建

以隐性课程存在的物理空间可以把隐性课程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第二层面是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第三层是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这三层构成了一个动态的隐性课程的三维结构图。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合格的预备役警察,警察院校隐性德育体系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挖掘警察院校教材中的隐性德育因素。

警察院校教材围绕着培养合格的预备役警察这个中心,无论是理论课教材还是实践活动课教材,无不包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因素,如法学中的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侦查学中的认真负责、明察秋毫;刑事科学技术中的见微知著、客观公正;实战训练课中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等。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需求状况,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未来警务工作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探讨,激荡学生的灵魂,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教学内容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转变为学生内在的人格的一部分。

(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渗透隐性德育。

警察院校培养的是适应新时期警务工作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首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贯彻“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基本原则,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无缝衔接。让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博大精深,同时还体验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感,使其真正内化“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刻苦奋斗精神,培养合作和奉献意识。其次,警察院校教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其人格魅力为学生塑造榜样,教官注重自身修养,具备敬业奉献、认真负责、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这样的道德和人格力量是一面旗帜,无形中引导着学生的思想方向。

(三)打造富有启发和激励作用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包括园区环境的装点与室内环境的营造。具有审美和启发意义的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警察院校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要体现出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更要注重熏陶人民警察的忠诚公正、纪律严明和无私奉献精神。威严的建筑群、鲜明的英雄墙、英武的雕塑、实战的仿真街等物质环境既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审美享受,同时也激发对警察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认同感。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等,它以校风、校训、校旗、校歌等形式表现出来,是最具有渗透力的一种育德因素。 警察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要营造成一种严守纪律、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的文化和精神氛围。其次,发挥校训、校歌的感召力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塑造学生养成勤学成才,忠诚为民的思想。 最后,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举行入校宣誓、升旗仪式、节日庆典,组织丰富的学术讲座和各种纪念与参观活动等。把教育意向深藏在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不知不觉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制定科学合理和易于接受的校园制度。

校园制度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都要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学校制度文化所内含的伦理价值取向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深刻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对这种制度的心理定势,体现为较稳定的认知、态度与情感。学校制度文化的核心应是学校成员对待学校制度的一定价值认可度。但是当前一些校园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它是专横的,因为学校有关的德育规范并没有征得学生的认同。第二,它是病态的,因为它把重点放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上,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上。因此,教师以“管住”学生、不让学生出事为工作目标。第三,它是形式的,因为学校所强调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模范以及所开展的训练活动,是特地“创作”出来的,它们只是学校的工作,而不是学生的生活[4][5]。因此警察院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和易于接受的校园制度,进一步完善警察养成教育制度,通过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能力,公正地实现和保障学生的权益,营造有序、合理、公平公正的学校环境,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

(五)发挥校园网络传媒的正能量。

当前,网络生态危机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网络虚拟信息致使大学生主体性散失,黄色信息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垄断信息弱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加之由于观念滞后等原因导致高校传统德育收效甚微,因此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隐性德育,是解决高校网络生态危机的一条有效途径[6]。警察院校需要创设积极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根据警察职业需求和学生心理需求传递知识和理念,打造师生零距离沟通的网络平台,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疏导措施,最大程度发挥校园网络传媒的正能量。

[1]樊 琪.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1,(6).

[2]杨治良,等.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1).

[3]孔维民.内隐学习理论与学校德育[J].教育科学,2002,(3).

[4]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4).

[5]刘任峰,杜时忠.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2006,(8).

[6]李光平,陈仁伟.网络生态危机与高校隐性德育路径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9).

猜你喜欢
隐性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