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亮
春节是中国人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节日,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大、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春节文化是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民族智慧、价值和思想的浓缩。使用了2 000 多年的传统历法的元旦在正月,通常在立春前后10 天左右。但从历史文献资料和民族学资料来看,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在冬至节期间过新年的习俗。
第一,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许多民族都把这一天看作是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因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后白天时间逐渐增长,因此古人认为冬至日是太阳死亡和复生的转折时刻,需要举行祭祀活动,使太阳得以顺利复生。欧美国家的圣诞节一般在冬至的第三或第四天,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圣诞节是在冬至祭祀太阳神节日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古代的欧洲民族在冬至和夏至都要举行篝火会,也就是举行祭祀太阳神的火祭。①[英] 詹·乔·弗雷泽:《金枝》(下),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909 ~912 页。不过,欧洲民族夏至和冬至均举行篝火节,与中国不同。古代玛雅人使用的太阳历一年有18 个月,每个月20 天,另有5 天禁忌日(不吉利的日子),这样一年为365 天。玛雅人所预言的“世界末日”12 月21日也是冬至日,它不是世界末日,仅仅是玛雅历法中大轮迴周期的终结,它既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新的大轮迴周期的开始。
第二,从传统十二月的名称来看,也可说明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一年十二月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而传统历法的正月是寅 (虎)月,子 (鼠)月则为11 月,夏历11 月通常为冬至所在之月,如2012 年冬至是夏历11 月初九,2011 年冬至在11 月28 日,2010 年冬至在11 月17 日,2013 年的冬至是11 月19 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均以子为问及此事,以夏历11 月为子月,这也说明古代中国人最初是以冬至所在月为岁首月,而以寅(虎)月作为岁首是后来形成的。
第三,周朝以冬至所在月为岁首。据文献记载,在先秦时代,中国元旦分别在不同的月份。古有“夏正、商正、周正”三正说,是指三种不同岁首的历法。“正”是指正月。《史记·历书第四》: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左传》卷1: “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其意为:大火星黄昏中天时,夏历为三月,商历为四月,周历为五月。可见三种历法的正月是在不同的时节。古代所谓建寅、建丑、建子,也就是说,夏正以寅(虎)月为岁首,即今夏历正月。商正以丑(牛)月为岁首,即今夏历十二月;周正以包含冬至在内的子 (鼠)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十一月。有些史学家认为,三正说“可能是战国时期整齐化的结果,其实春秋以前还不存在这整齐的三正递嬗的事实”。①杨尚奎:《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16 ~20 页。有些学者则认为,春秋战国时代尚无统一的历法,岁首各不相同,“周王室与其同姓的诸侯国,以包含冬至的月份为岁首,叫‘周正’……”。②徐传武:《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济 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32 页。有些科学史专家则认为,所谓夏、殷、周三种历法,实际是春秋时代夏、殷、周三个民族地区的历法,而不是三个王朝的历法。一般认为,汉武帝下令制订太初历之后,全国才有统一的历法。
第四,在古代,冬至节曾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礼仪中》 (卷15):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絶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絶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绛至。”魏晋时期,冬至过节习俗如同春节。《大平御览》卷28 引沈约《宋书》称:“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又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袜,作赤豆粥。”唐、宋时期,以冬至和岁首并重,是祭天祭祀祖的重要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明清两朝在太和殿殿举行新皇帝登基、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等仪式。清人顾禄的《清嘉录》亦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也说明冬至日与春节一样受到特别的重视,由此也可证明冬至原是新年的开端。
第五,直至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有些地方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的时期,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冬至是绍兴民间一年中的大节,谚称“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们一直是把它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嘉泰会稽志》称其节“大略如正旦而差简”,且诸多事情皆以冬至为起点。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106 天为准,谓“冬至百六是清明”。 《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为头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记录季节变化。部分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过节习俗也可能就是先秦时代冬至为岁首的中国人过新年习俗的遗留。
综上,先秦时期的中国或部分地区也与古代欧洲人一样,以冬至所在月作为一年的岁首,在使用阴阳历之后,才以正月初一作为元旦。
为什么春节有许多与火有关的习俗,如生旺火、长明灯、鞭炮、孔明灯、挂灯笼、元宵灯会等。作为二元结构的阴阳对立转换学说,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古代中国人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篇》)。万事万物均可分属阴阳,阴阳和合万物才能生长和变化。人类社会如此,自然界也如此,时空和数字也一样,如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男属阳,女属阴;上属阳,下属阴;火为阳,水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刚为阳,柔为阴;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雄 (牡)性动物属阳,雌 (牝)者动物属阴;单蹄 (爪)动物为阳,偶蹄 (爪)动物为阴。左属阳,右属阴,如春节古代多行作揖的方式也必须遵守阴阳的基本原则,因以左为贵属阳,故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 “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如果违反阴阳基本原则,则会造成误会或冲突。无论何种事物或现象,都存在阴阳对应的关系。古代中国人的这种阴阳分类方式,通常称为“二元分类宇宙观”。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具有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阴阳学说的基本理念是使万事万物达到阴阳均衡和谐。宇宙间需要阴阳均衡和谐,大自然需要阴阳均衡和谐,万事万物需要均衡和谐,男女之间需要阴阳均衡和谐。阴阳偏盛 (阳偏盛或阴偏盛)或阴阳偏衰 (阳偏衰或阴偏衰)现象都是阴阳失衡的表现。在自然界,阴阳失衡意味着自然灾害频发;在人类社会,阴阳失衡意味着社会不稳定;在个人,阴阳失衡意味着身体不适。阴阳失衡必须用抑强扶弱的方式使之均衡和谐。
在春节民俗活动中,有许多与火有关的事物。如除夕晚上的生旺火、长明灯、放鞭炮、舞龙灯、放孔明灯及元宵灯会等。所有这些,都是早期以冬至所在月为岁首时期的保留,主要目的通过抑强扶弱的方式增强太阳的力量,使之阴阳平衡。冬至和夏至是两个昼夜长短最为明显的节气。冬至是全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日子,而夏至则是昼最长而夜最短的日子。昼夜长短不一是太阳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冬至和夏至是太阳阴阳失调最为严重的节日,冬至与夏至不仅昼夜长短相反,而且气候和相关灾害也正好相反,冬至与寒冷和雪灾相关联,夏至与酷暑和水灾相关联。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春分和秋分期间,气候较好,自然灾害较少,人患病和被虫蛇伤害也少,是因为春分和秋分昼夜长短均衡的原因。而冬至和夏至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是自然界阴阳不调造成的,是昼夜长短差异很大造成的。
为了驱除灾害和避毒去邪,阴阳不调的节气就必须举行各种驱邪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成为历朝帝王重要的祭祀仪式,冬至祭天在南郊,夏至祭地在北郊。阳为天,阴为地。冬至之所以要祭天,因为冬至阳光微弱而短暂,是阳衰阴盛的节气,必须以阳性的物质进行祭祀,以加强太阳的力量,改变阳衰阴盛的结构,使之阴阳均衡。而夏至正相反,必须以阴性的物质进行祭祀,以增强阴的力量,改变阳盛阴衰的结构,使之阴阳调和。古代帝王在有水的“方泽”举行祭祀仪式,以及端午节 (源于夏至)期间众多的水上活动如龙舟竞渡等。南方许多地区和台湾汉人在端午节午时 (正午)到水井打新水,更换家中水缸中的食用水等习俗,其目的是增强阴性的力量,祈求阴阳调和。
根据史料,冬至与夏至祭祀习俗结构关系分别为:
冬至—天神—圜丘—火—改火 (更换新火);夏至—地神—方丘—水—改水 (更换新水)。
由于岁首的改变,冬至所在月 (子月)不再作为岁首,而改在正月 (虎月),但相关的习俗仍被保留下来。水是夏至和端午节的象征,有许多与水有关的活动。而火是冬至节的象征,是祭祀太阳的主要祭品。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冬至之后,天气寒冷,雪灾严重,是因为阳气太弱、阴气太强的缘故,因此,必须增强阳气的力量,压抑阴气的力量。春节期间许多与火有关的事物均与冬至祭祀太阳习俗的遗留,是扶弱抑强现象的表现。
春节与火有关的民俗活动主要有:
第一,生旺火。传统除夕有许多地区生旺火的习俗,即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 “烧火盆”、 “烧松盆”,民间多称“生旺火”或“点发宝柴”。古代的“庭燎”的主要目的是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的涵义演化为象征兴旺发达、红红火火。关于“庭燎”,古籍中有许多记载。 《诗经·小雅》有“庭燎”诗,一般认为《庭燎》写于西周。《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汉代及其以后文献中均有元日“庭燎”的记载。①《后汉书·礼仪志中》:元日,“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刘昭注解时引用蔡质《汉仪》云:“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 《隋书·礼仪志四》云: “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40《燎骨骨出(骨出为一个字)》云:“《岁华纪丽》:‘除夜烧骨骨出(骨出为一个字),为熙庭助阳气。《四时纂要》:‘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明代周汝成《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民间“庭燎”习俗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明确记载。“庭燎”的方法大多是在庭院中,“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架松柴齐屋,举火焚烧”。“烟焰烛天,烂若霞布”。清代的“庭燎”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 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所以,不是为了取暖),应该也是一种“庭燎”。称为“烧松盆”。
现代部分地区还保留生旺火习俗,通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驱除邪魔,迎来新气象。黑龙江一些地区,除夕夜老人会在院子里点起火堆,等火堆烧旺,每个人都去火堆旁烤烤,一为驱邪,二为祈祷来年红红火火。广东客家部分地区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保留了春节生旺火的习俗。春节期间,各家屋通常在大庭院烧柴庆贺新春,一般用松脂较多的松树柴,习称“考年光”,意即焰火比赛,看谁的柴火烧得时间最旺最久,时间最久者为胜。虽然近代以来烧柴火(后改用煤油)象征新年兴旺的意义。
“庭燎”或生旺火这种习俗可能是冬至祭祀太阳习俗转嫁到春节中,因此种习俗与欧美的圣诞节圣诞柴火会相似,似源于与古代冬至柴火祭祀太阳习俗。欧洲的英格兰、法国、德国和前南斯拉夫的传统中,直到19 世纪中叶还保留古老的冬至篝火会,他们用圣诞树、圣诞木或圣诞柴在室内点火。①段宝林,武振江:《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第59 页。秘鲁古印加人把阳历6 月24 日定为南半球的“冬至”日,并在这天燃烧柴火,举行祭太阳神的庆典。印第安人在冬至日举行加强太阳力量的巫术仪式来看,世界各国上古时代冬至举行的祭日仪式可能与印第安人的类似。北美印第安也在冬至前一天举行篝火晚会以祭祀太阳,仪式一直持续到冬至日的黎明。
我国先秦时代冬至有烧柴祭祀太阳的习俗。古代的祭天,其实是与祭太阳相关联的,均用火祭。明代“冬至圆丘皆祭昊天上帝”。明清北京天坛的冬至祭天仪式是在黎明前进行,灯竿高悬大灯笼,名曰“天灯”,用来照明,同时在各个燎炉焚烧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火光可以照亮整个天坛。民间在冬至时则有一种“迎日”风俗,迎日活动中需要的对象是一种叫做日晷(gui),是观测日影测定太阳时的天文仪器,人们常常通过观察日影来预测来岁的丰饶。
第二,长明灯。在传统社会,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火,一旦燃上,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除夕点灯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体现了民间人们对长寿安康的祈福诉求。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客家人守岁,也称点岁火,通常要用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这种习俗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第三,放鞭炮。鞭炮是春节的象征物,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为普遍的习俗之一。鞭炮的爆炸声,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关于鞭炮有各种不同的传说,但一般都认为是以鞭炮能驱赶鬼怪猛兽。②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当是后来添加的意义,最早的应是祭祀太阳的一种火祭,鞭炮原称爆竹,最早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隋代杜公瞻注解《荆楚风时记》的爆竹时说:“俗人以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即一般认为春节放爆竹起源于古代的“庭燎”礼仪。宋代袁文《瓮牖闲评》卷3 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古代的“庭燎”多烧柴,而南方多竹,用竹子代替柴,不仅具有木柴的功能,而且还会爆响。旺火加巨响在当时人看来比原来的“庭燎”效果好得多,更具有刺激性和热闹气氛。爆竹后来经过不断创新,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③宋人施宿《会稽志》卷13 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3《岁除》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至于爆竹……内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于是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爆竹种类繁多,而且增添了驱除邪秽、接神迎神等新的意义。目前,“庭燎”习俗在大多数地区消失,但爆竹以其极好的象征功能代替“庭燎”成为我们迎接新年的第一要事。如果不放爆竹,春节就不像春节!
第四,孔明灯。有些地区春节有放孔明灯的传统习俗。孔明灯又叫天灯,或称许愿灯 (灯上写上祈福语),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故名。孔明灯利用热气球原理制作,可大可小,形状多为半圆形或长方形。一般以竹篦编框架,外以薄白棉纸糊成灯罩,开口朝下。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中。孔明灯最初也可能是用来祭祀太阳神的,以加强冬天太阳的力量。
第五,舞龙灯。舞龙灯是许多地区春节期间的重要的民俗活动。端午节划龙舟,春节舞龙灯或舞灯龙,是一对文化结构。端午节划龙舟主要是以水祭祀,加强自然界阴性的力量;而春节舞龙、舞龙灯正好相反,主要是加强自然界阳性的力量。虽然祭龙、舞龙习俗源流久远,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存在。由于原始时代人们认为龙是主宰雨水之神,祭龙、舞龙的主要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不过,春节期间的舞龙灯与一般的祭龙习俗有所不同,许多地区的春节所舞的龙是带有灯或烛等,如火龙、烛龙、焰火龙、夜光龙等。从“舞龙灯”这一名称来看,最早的“舞龙灯”之龙,应当是带有烛或灯的,也就是以火来祭祀太阳神的一种形式。后来,舞龙灯的原初意义发生变化,其形式也发生变化,许多地区的龙不带灯或烛了。
第六,挂灯笼。春节和元宵节挂灯笼是许多地区的习俗。灯笼通常挂在住房大小门前,现在阳台和客厅也有挂灯笼的。如在广东客家地区,每年春节,无论祖屋还是户屋,大多数都要在大门口吊上灯笼,而且灯笼上都用红漆大字写上“× ×堂”、“×姓”。虽然挂灯笼象征着红火与喜庆,但其最初意义可能与太阳崇拜有关。其一,灯笼虽然种类很多,但形状均为圆形,与太阳形状相似。其二,春节或元宵节的灯笼必须有火(烛或油,现在多用电灯)。
第七,元宵灯会。古代的元宵灯会热闹非凡,大多数城市“灯彩遍张,不见天日”; “华灯万盏”,“竞巧争奇”。据记载,唐宋时期的京城元宵灯会一般3 夜,5 夜,明朝永乐年间延至10 天。清代的元宵灯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5 夜。古代一些城市还有放焰火的习俗,焰火种类繁多,其名不一。焰火施放时呈现出一派“银花火树,光彩照人”。游人以看灯为名,结伴闲游,通宵不绝。
传说元宵灯会之俗起源于汉武帝奉祀太一神,《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关于“太一”神是什么神,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但认为太一神是太阳神的似更符史实。《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在大多数民族中,都把太阳神奉为天上诸神中最重要的神祇。夏商周均有祭祀太阳的习俗。 《礼记·祭义》:“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日落时祭祀),殷人祭其阳 (中午祭祀),周人祭日以朝及暗(日出和日落时祭祀)。”《史记·封禅书》: “天子朝朝日,夕夕月,则揖。”陈梦家根据卜辞指出,殷人所祭者是“日、出日、入日、各 (落)日、出入日、入日……祭之法曰宾、御、又、衩、岁等等……。”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573 ~574 页。又汉武帝于公元前112 年十一月冬至日祭祀太一神。(《史记·封禅书》:“十一月辛己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太一。”)冬至祭祀的神一般都是太阳神。另有一种说法称,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西南不少民族仍有过“火把节”习俗。而西南民族的“火把节”的最初目的是祭祀太阳神的。
太阳对人类影响很大,且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永远不落。故古代大多数民族崇拜的太阳神,有不少民族奉太阳为民族和王权的保护神,有的奉之为万能神,有的把太阳神神话为天神的象征。祭祀太阳神也成为世界各民族最重要、最普遍的仪式,尤其是在冬至和夏至两大节气。冬至以火作为祭祀的象征物,以增强太阳的阳性的力量,使之阴阳平衡,以减少雪灾或严寒等自然灾害,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夏至以水作为祭祀的象征物,以增强太阳阴性的力量,使之阴阳调和,以减少水灾和其它自然灾害。古代中国人在以寅月 (虎)作为岁首之后,冬至祭祀习俗转嫁到元旦习俗上,而夏至祭祀习俗则转嫁到端午节上。因此,春节许多与火有关的活动,其最初目的均与祭祀太阳神有关。
大多数传统节日一般都有特殊的食物,如春节的饺子和年糕,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这些代表节日的食物既有特殊的食物,往往包含独特的象征意义,从这些食物中也可窥见古代中国的人阴阳和谐理念和二元思维结构。
如前所述,阴阳学说把万事万物分成阴阳,甚至数字也以阴阳来解释,认为单数为阳为天,偶数为阴为地。《易·系辞上》有“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之说,所谓“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之语,即1、3、5、7、9 五个单数相加之和为“25”,2、4、6、8、10 五个偶数相加之和为“30”。任何事物,一阴一阳才会均衡和谐,否则就不和谐。“阴阳和合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本草纲目》卷52)。凡是两种事物都是阴或都是阳就不和谐、不均衡。例如,十二生肖相合相冲也完全是根据阴阳结构规则人为地编排形成的。在十二生肖中,以趾的单数或双数作为阳阴的对应物,单趾动物为阳,双趾动物为阴。所以,“六冲”、“六合”完全是根据阴阳学说人为地编排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春节礼俗不仅表现在抑强扶弱的阴阳和谐行为活动上,而且表现阴阳和合的食品上。在古代国人看来,一种食品以具有阴阳属性的物质制作,便象征阴阳和谐。以阴阳相合的祭品祭祀,自然界才会和谐;神灵和人吃了这种象征阴阳和谐的食品,便能吉祥平安,幸福安康。例如,粽子是端午节象征性食品。粽子古称角黍,以黍和菰叶制作。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①明冯复京撰《六家诗名物疏》卷18 引《尔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说者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火属阳,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以之与黍相配,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不少古籍均有粽子是象征“阴阳包裹”。也就是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此外,端午节还有吃鸭子、咸鸭蛋,有些地区赛龙舟时还有抢鸭子等习俗。禽类脚爪为四爪,为偶数,根据古人的分类观念,偶爪类动物属阴性动物。再者,鸭子是水上动物,水中动物一般都视为阴性动物。鸭蛋也是凉性的,属于阴性物质。以阴性物质进行祭祀,以增强阴性力量,减弱阳性的力量,使之均衡和谐,是端午节祭祀的主要目的。
春节的饺子与粽子有相似的象征意义。饺子由饺子皮和饺子馅制作,饺子皮为阴,饺子馅为阳。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象征阴阳和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交有相聚和交合之意。在除夕半夜吃饺子,又象征“交子”。此外,传统的春节饺子,外形如偃月,象征月亮,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里面的饺子馅则是圆形的,象征太阳。如朝鲜族人崇拜太阳,新年吃白色的小圆状米糕就代表着迎接太阳的光明。也就是说,饺子象征外阴内阳,蕴含阴阳和谐的理念。客家人到南方之后,没有面粉,用豆腐代替,做成豆腐饺子(称酿豆腐),即把豆腐切成小块,在豆腐中掏一个小洞,把类似饺子馅塞进豆腐中。这种豆腐饺子更像阴阳和合之状。
元宵也一样,元宵皮大多由糯米粉制作,馅有豆沙、白糖、芝麻或核桃仁等,做法有煮、煎、蒸、炸等。元宵皮为阴,馅为阳,因此,元宵也象征阴阳和谐。后来,元宵又被赋予“团圆”、“圆满”的象征意义。明代京城在初九之后,就开始吃元宵。
年糕也是春节的重要的食品。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公元6 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 “白茧糖”的制作。春节吃年糕在南方较普遍,北方不少地方也有此俗。年糕的历史悠久,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制作方法较复杂,需经过多种程序,各地制作方法也不相同。年糕除了象征一年比一年高之外,也有阴阳和谐的象征意义。首先,打年糕通常由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掺和制成,由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两者比例,喜欢吃软的可提高糯米的比例,喜欢吃硬的则相反。根据阴阳理论,黏性大的糯米为阴性米,黏性小的粳米为阳性米。其次,不少地区的年糕加上红枣、红豆、绿豆等制成红枣年糕和百果年糕等,有的地方还制作马蹄糕、芋头糕、萝卜糕、芋头糕等,多种不同属性的食品掺和在一起,起到阴阳调和的作用;第三,把糯米、粳米或黄米舂成粉,再经过加工成粘性较大、不易分的年糕,本身就是“和合”的象征;第四,年糕制作象征阴阳和合活动,年糕的制作是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但无论何种形式,传统的方法一般离不开石臼和石锤,米粒糕将米蒸熟以后,趁热倒入石臼中,用石锤锤打粉团,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粉糕则将蒸熟的米粉,倒入石臼中锤打。有些地方 (如广东兴宁客家地区)则把浸泡、淘冼过的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米粉,然后再蒸成年糕。石臼象征阴性,石锤象征阳性,用石臼、石锤制作年糕,也就是象征阴阳和合活动。在远古时代,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食品,大多是用来祭祀的,后来才成为普通食品。
春节是一年的开端,为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平安、万事如意,春节期间大祭众神和诸祖先。通过春节的祭祀和祈福活动,也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和思维结构。
祭祖春节祭祀的重要内容,除夕年夜饭前通常必须先举行祭祖仪式。在祖先神龛前摆放祭品,祭祖祈福,祭品通常是三牲,即煮熟的长条猪肉一块 (约2 ~3 斤)、煮熟的整鸡一只、干鱼一条,饭三碗、酒三杯、茶三杯,点三支香,跪拜时通常拜三次或三叩九拜。宗教寺庙也是人们春节期间进行祈福求福的首选之地。台湾、香港等地大年初一有抢插头柱香习俗,为在新的一年求新、求平安、求财、求喜气,通常,寺庙门准时在大年三十子时的11 点5 分打开寺庙门,而守后在庙外等候已久的信众涌进,争抢插下第一炷香。每炷香通常都是三支。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道教场所春节期间也有一些与三有关的祭祀活动,如举行三心、三生、三福活动。三心,即同心、洗心、静心,欣赏道教音乐、道士用拂尘为宾客洗尘;三生即放生、养生、护生,放飞和平鸽、太极演练、琴棋书画表演等;三福即祈福、善福、祝福,举行斋醮仪式。与“三”有关的祭祀活动或民间习俗在各民族中十分普遍,除了祭祀、祈福之外,在古代的迎宾接客礼仪中,有三揖、三让、三辞等习俗。①《周礼·秋官·司寇》:“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凡诸公相为宾,主国五积三问,皆三辞拜受,皆旅摈,再劳,三辞,三揖,登,拜受,拜送主君郊劳,交摈,三辞,车逆,拜辱,三揖,三辞,拜受,车送,三还,再拜。致馆亦如之。致飧如致积之礼,及将币,交摈三辞,车逆拜辱,宾车进,答拜,三揖,三让,每门止一相。及庙,唯上相入,宾三揖三让,登,再拜授币,宾拜送币,每事如初。宾亦如之,及出,车送,三请,三进,再拜,宾三还三辞,告辟。”古代的乡饮酒礼即敬贤尊老之礼,其行礼亦是“三揖”、“三让”等。在人生仪礼中,招待宾客的礼仪也往往是“三揖”、 “三让”等。古代的礼乐,也多以歌或奏“三”次为原则。婴儿诞生后一般3天举行诞生礼,有所谓“洗三”仪式。先秦时代的普通葬礼也含有三元结构思维模式,有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戴孝的习俗。中国人在对待违规者或犯有过失者往往有“数不过三”的原则,初犯者以教育为主,二犯亦同,三犯则以惩罚。②《周礼·地官司徒》:“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其有过失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归于圜土。”
在十二生肖中,也有三合 (申子辰、巳酉丑、寅午戌、亥卯未)的说法。在古代和近现代少数民族中,三元结构观念也十分普遍。例如,匈奴和鲜卑等在野外祭祀时,往往骑马绕祭祀圣所三周。新疆的蒙古人敖包祭结束时,由主祭者带领,有马的骑马,无马的步行,边走边唱,列队绕着敖包转三圈。土族招待客人有敬三杯酒之俗,象征吉祥如意。白族招待客人有敬三道茶习俗等。
为什么祭祀、祈福必须用三牲、三碗饭、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拜三次?为什么许多礼俗有许多与“三”相关的习俗?与“三”有关的祭品或祭祀活动,其象征意义很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佛教认为,三支香象征代表三无漏学: “戒 (持戒)、定 (禅定)、慧 (智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象征常住三宝:佛 (佛像)、法 (佛经)、僧 (僧侣),代表三世菩萨:“过去、现在、未来”菩萨,象征佛的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盘寂静印”等等。佛教的这些说法,无疑是后起的。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与“三”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属于“三元结构”或“三元结构思维模式”。有的学者认为,三元结构基于自然界的三个领域,即大地、海洋与天空,形成天、地、水三分法。例如,英国人类学家道格拉斯 (Mary Donglas)在其名著《洁净与危险》一书中认为,③Purity and danger:An Analysis of Concept of Pollution and Taboo,London:Routeledge and Kegan Paul,1966.造物主把整个宇宙被分为三个领域,即大地、海洋与天空,形成地、空、水三分法。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三才”、 “三光”等说法,即三元结构思维模式源于“三才”、“三光”。“三才”即天、地、人。《荀子·礼论篇》: “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则取于人”。 《周易·系辞·下》: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所谓“三光”,一般指日、月、星。
从中国古籍来看,三支香最早的象征意义,是象征天、地、人。另外,从蒙古族敬酒习俗来看,蒙古族的在敬酒和献哈达时,双手端酒杯,以无名指 (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十指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大拇指象征第一,是最好的。尾指象征最后一个,是不好的。食指、中指都有其功能,主要用来弯弓搭箭射猎的。敬神之所以用无名指沾酒,是因为无名指是不拉弓箭的,主要用于祭祀。尾指虽然也不拉弓箭,但用尾指是不敬的。)沾酒,与大拇指合作弹洒三次,第一次往上弹洒,表示敬天;第二次往下弹洒,表示敬地;第三次往中间弹洒,表示敬祖先,即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先。其中“祖先”也就表示“人”。
三元结构思维模式是古代中国人重要的思维结构之一,它是人们祈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方式,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春节祭祀、祈福活动的中三牲、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三拜等祭祀祈祷行为,一方面是祈求天上万物、地上万物、人类社会 (包括个人)均衡和谐,同时也是祈求天上诸神、地上诸神和祖先保佑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古代春节除夕有接五路神习俗。五路神即财神、福神、贵神、喜神和太岁神。五路神分居天界的各个方位,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所以接神时必须明了各路神分别从何方来,每年各路神下来的方位均不相同,必须事先查好《历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许多地区有祭祀五路财神习俗。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五路财神具体指哪些神,说法不一。最初应为泛指的东南西北中五路神,意为出门五路,处处皆可得财。后来,五路神被人格化,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作为五路神的名称。祭祀五路神一般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祭财神。大商人或富有人家的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新年发大财。
有些地区春节期间还有五祀习俗。五祀之神,有的认为是祭祀五行之神,即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和土正;有的认为是祭祀祭祀门、户、中溜、灶、行五种神;有的则认为祭祀门、户、井、灶、中溜。与“五”有关的还有春节或立春吃的五辛盘的习俗。晋代《风土记》中说:“元日造五辛盘”,“五辛所以发五脏气,即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吃“五辛”,迎新春,用的是“辛”与“新”的谐音,却很少有人去深究其中的医学道理。唐宋以下,演变为立春日之“春盘”。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 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原注引晋周处《风士记》:“元日制五辛盘。”原注: “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是也。 《庄子》所谓春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食医心镜》曰:食五辛以辟厉气。”唐韩鄂《岁华纪丽. 元日》: “肴列辛盘,觞称椒酒。”五辛盘。目的是驱邪、除病、保健。南朝文学家庾肩吾(487 ~553?)的《岁尽应制》诗就描写了守岁情景:“聊开百叶酒,试奠五辛盘。”为什么要接五路神?为什么要祭祀五路财神?为什么会有五祀习俗?为什么要吃五辛盘?所有这些,都与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五元结构思维模式有关。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宇宙中的许多事物都是五种基本物质相杂相和而化生的。五说学说十分复杂,其中主要的有五行相生相克和五行并存和谐信仰。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均需要具有五行因素的相互均衡,才能维持均衡和谐的状态,假如缺少其中一个因素,就失去均衡,因而个体或社会就会处于危机和不稳定状态。例如,在传统社会,个人寻求五行因素的均衡,主要是寻求个人姓名与五行因素 (金、木、水、火、土)的均衡,也就是采取象征的外在形式,即在个人的名字上加上所缺的因素,如个人的五行因素中缺木者,取带有“木”字的一词或两词为名;若缺水,则取带有“水”的词为名;其它金、火、土亦同。
在传统的端午节法物中,有不少与“五”有关的较为特殊的物品,主要有五彩丝、五色缕(即以五色丝缠臂)、五色缯 (用五种颜色的布缝在一起,挂在身上)、五色桃印符、五毒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五色”、“五彩”等不是取其五彩缤纷悦目,五色、五彩等之“五”无疑象征五行,象征五种物质并存才会均衡和谐,才能起到避邪驱魔的作用。
春节期间接五路神和初五祭五路财神及五祀习俗,均与五行并存均衡和谐理念密切相关。五行因素不能缺少,少一个就不平衡,就不能达到保佑吉祥幸福、财源兴旺的目的。五辛盘也一样,象征辛、甘、酸、苦、咸五味,五种不同的属性的食品放在一起吃,身体才会得到平衡,才能通五臓,驱病魔,保健康。
春节通常在立春前后,既是一年四季的开端,也是万物更新、大地回春的节日;无论从日、月还是从天、地的角度来说,春节都是最为名副其实的新的一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所以春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现象变化发展规律的节日,是体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
首先,夏历元旦选在正月初一,兼顾了太阳和月亮(太阴)的运行情况。正月是太阳由南返回、大地回春的时刻。正月初一是个朔日,月亮即将从三十日的“晦”走出,重新显现,所以,正月初一是日月双方重新结合的开端。因此,春节体现古代中国人追求日月阴阳和谐的理念。其次,春节体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春节期间,春回大地,阳光明媚,气温渐升,万象复苏,人体中的阳气上升,精神焕发,心情愉快。而西历元旦在冬至之后几天,正是严寒开始之际,三九严寒天气是从冬至算起。因此,作为中国夏历的元旦,比西历的元旦在时间上更为科学、更为合理。
从历史上来看,节日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趋异,而不是趋同。最早的节日均与太阳活动规律有关,最早的节日均与祭祀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冬至与夏至是气候和昼夜完全相反的两个节气,因而也最早受到人们的注意和祭祀。而冬至是一年中太阳出现时间最短日子,冬至以后太阳出现的时间逐渐增长,所以许多民族都把一年的岁首定在冬至或冬至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古代先民也一样,也曾把冬至所在之月作为岁首,后来才把正月作为岁首。目前世界各民族的节日文化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正是节日文化由普遍向特殊发展的结果。
从春节各种礼俗来看,中国人不仅追求社会系统、个体系统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追求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即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和谐,如太阳与月亮和谐,昼和夜的和谐,水和火的和谐等。在古代中国人看来,阴阳和谐,才能生生不息。只有自然界的和谐,才有可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果自然界不和谐,就会灾害频繁,民不聊生。
鞭炮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源于上古的“庭燎” (柴火祭祀),而“庭燎”的最初目的是冬至祭祀太阳。春节期间所有与火有关的活动—鞭炮、孔明灯、灯火守夜、点灯笼等,都是冬至祭祀太阳习俗转嫁到春节中。古代中国人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一样,认为冬至是太阳疲倦的时刻,是阴盛阳衰的节气,需要用火来增强太阳的力量,使太阳和月亮阴阳均衡和谐。
这些食品属于阴阳和合的食品,饺子皮为阴,饺子馅为阳;元宵皮为阴,馅为阳。年糕的构成和制作也一样,具有阴阳和谐的象征意义。在古代国人看来,一种食品以具有阴阳属性的物质制作,便象征阴阳和谐。以这种阴阳相合的祭品祭祀,自然界才会和谐;人吃了这种象征阴阳和谐的食品,便能吉祥平安,幸福安康。
从春节礼俗来看,古代中国人追求均衡和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二元 (阴阳)结构、三元(三才)结构、五元结构 (五行)和八元结构(八卦)结构对立和转换法则来达到目的。春节期间以火相关的鞭炮祭祀和祈福,是抑强扶弱的二元阴阳结构转换的方式,以增强太阳的力量,祈求日月阴阳平衡。神和人吃了饺子等具有阴阳合一的食品,自然界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安定,百姓才会幸福。三元 (三才)结构对立转换法则是祈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春节祭祀、祈福活动的中三牲、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三拜等祭祀祈祷行为,是祈求天上万物、地上万物、人类社会 (包括个人)均衡和谐,同时也是祈求天上诸神、地上诸神和祖先保佑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五元(五行)结构对立转换原则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和五种物质并存和谐原则而形成的祭祀活动,除夕子夜接五路神、正月初五祭祀五路财神以及五祀习俗,以及春节期间吃五辛盘的习俗,正是五种物质同时存在才会均衡和谐理念的体现,五种物质缺少一种或两种物质,家庭和个人就会不和谐,财路就不畅通,社会就不详和。
汉代以后以寅月作为正月,是我们祖先理性的选择。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春节在时间的选择上优于其它国家或民族的元旦,春节文化内涵也比其它国家元旦更加丰富多彩。总之,我们的传统节日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优于洋节。我们应该相信祖先的智慧,尊重祖先的选择。自觉保护和弘扬春节文化,并把春节推向世界,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喜爱春节、认同春节,和我们一起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