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国
(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伴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也出现了改头换面的变化,原来的输电线路开始不能适用于现在高要求的用电了。110-220kV 是现在最常见的电压,对电力系统能否高效率工作有重要影响。所以在设计输电线路的时候对于各个因素都应顾及到,确保110-220kV 的在运作时达到最高效率。
当前社会,安全是任何行业都放在首要位置的因素,显然,110-220kv 输电线路设计也必须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当达到安全的条件之后再运作,才能保证高效的同时利益最大化,这显然是设计过程中必然要考虑的问题。输电线路设计对于安全因素的把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方面。只有在思想上加深输电线路设计的安全考虑,才能真正达到输电线路的安全高效。如果在设计的时候不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以后线路出现问题的几率肯定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对设计人员进行选拔的时候一定要考核他的思想观念,然后才考虑他的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因素,对他相关的考核通过之后再让他参与设计,才能为以后输电线路的安全做好保证。
2.路径方面。不同的供电设备很明显结构也是不同的,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按理论来,设计员首先应该了解调查输电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线路勘测在设计中站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了解清楚沿线施工的情况是很重要的,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后完成输电线路的设计。
3.杆塔方面。杆塔的稳定在输电线路中也是很重要的,它影响着机构运作的长久性,对其正常发挥功能有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设计中必须控制好杆塔的布置位置与它们之间的长度大小。其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安全作用,防止施工中出现事故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第二是防止线路被损坏。
4.线路方面。110~220kV 线路具有很繁复的组成,在设计之重必须考虑它内部的结构形式来设计输电线路,同时,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使用的特性来根据外界环境布置路线。与此同时,要保证材料的绝对可靠,不能出现质量问题,来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5.工具方面。各种各样的工具在施工作业的时候都被使用到了,所以如果使用的工具不正确很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是绝缘的,可以消除电压的不良影响,工具的使用对其安全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平时的使用中,系统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故障,准确做好对故障的认真分析是很重要的。设计110-220kV 输电线路时应主动增添与之对应的路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技术近几年也有很大的提升,主要的检测系统有下列几类。
①气象监测。因为输电线路不可能进行完全保护,在使用的时候会因为坏境中的各个条件影响它的正常运行,对于系统长久性有很大的影响。检测时检测环境的变化能控制好各个传输的数据,以免系统因受风、雨水、雷电等影响而丧失功能。
②视频监测。最近几年为满足110-220kV 的正常监控需要,视频检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了线路在使用的时候尽量少受另外的因素影响,就必然要重视调整输电线路的设计。为了合理调整输电线路的结构组成和运行模式,就应该设计更有作用的监控系统和监控设施和监控方法。
③覆冰监测。在冬季常因气候原因然产生不良影响,覆冰经常对线路造成巨大伤害。所以设计时候可以利用数学建模,建立包括倾斜角、风、导线重量和冰影响的模型,对线路的覆冰情况进行全天检测,对容易覆冰区域高度关注,来预报路线的情况。
④杆塔监测。杆塔是线路正常运作的基础,而建造的时候杆塔很容易由于施工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发生斜、歪,所以检测杆塔是否垂直也是很重要的,设立杆塔监控设施,能及时调整杆塔出现的各种问题,杆塔倾斜仪等设备在设计时应重点把握,另外对传输时间也需要严格设定,出现意外情况后能及时整改避免更大的问题出现。
⑤防盗监测。输电线路很容易被窃取当做金属出卖,很多不法分子为获得利益经常破坏输电线路,不仅影响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行,也会出现人身安全等各个问题。所以防盗检测的出现能很好的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利用温度感应器,在有人接近线路的时候能及时发出信号提醒,保证工作人员能高速高效的处理电路问题,凭借这个系统能保护输电线路和人员的安全。
110~220kV 线路的出现和发展使现代电力行业在多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在线路的不断创新整改中,出现了一种自动化运行模式。要想使110~220kV 线路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将其硬件结构最大程度的优化,其原因在于,硬件的好坏是电力系统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
1.软件结构。除了硬件结构之外,电力系统还由软件结构组成。所谓软件结构,就是主要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转的一种结构,软件结构主要由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都是对电力系统运行路线的掌控部分,在设计软件结构时,要以硬件结构为主,围绕硬件结构来设计合适硬件结构的软件结构,才能使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相辅相成。
2.传感结构。传感结构能够传递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并且对收集到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处理,得到人们所需要的数据。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就要保证传感结构的敏感强度,在设计传感结构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并且保证传感得到的数据的准确性。
3.电源结构。电源结构的安全运行时电力系统的自动运行的保障,只有稳定的电源提供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在自动运行时不出现断电等不良情况。因此,在设计电源结构时要注意确保电源结构的安全性能,并且定期对电源结构进行检查维修,不出现如接触不良等状况。要从各方面因素加以隔绝,保护电源结构不出故障。
4.采集结构。采集结构就是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系列数据进行采集,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所以采集结构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保证采集出的数据不出错误,首先要确定采集结构自身不出问题,即在设计时,对于采集结构的各接头接口要检查有无接触问题,以及采集系统的指示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等。
5.防雷结构。在110~220kV 输电线路中,多变的环境致使输电线路不可避免的会遇见雷电问题,如果输电线路遭到雷击,那么线路的计算机设备等会全面瘫痪,带来长期停电以及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在雷雨天气时适当改变输电线路的电压等指数,避免因为电压过大而对线路造成损害。
防雷保护不是单靠某一个装置就能完成的,需要多个不同的装置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不同的设备针对的保护方式不同,也使用不同的保护方式。最好防雷保护不仅能让110~220kV 输电线路正常安全的运行,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起到一个保障作用。对于不同的输电系统,防雷保护也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1.屏蔽保护。做好屏蔽保护能够保证输电线路的链接不中断,屏蔽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外来信号进行检查过滤,并去除掉对输电线路有影响的信号,这样就能够保证电力系统不会受到一些杂乱信号的干扰。
2.设备保护。上文提到,要做好防雷保护需要多个设备相结合,协调运行,因此这些设备的正常与否直接关乎到防雷设备的好与坏。所以,要有好的防雷保护就要求对防雷设备有完整的定期检查体系,并且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做出调整,若是出现元件损坏,要立即更换。
3.接地保护。所谓接地保护就是将电力系统通过导体与地面相连接,由此来将电力系统上流过的不正常的大电压、电流引入底下,达到防雷的目的,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合理规划设备的分配,均匀分配与防雷地网上。在安置节电保护装备时,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能保证节电保护装备的优良性能就是符合要求的。
4.线路保护。线路保护主要的保护对象是线网本身,因为在输电过程中,载荷的不同会给线网带来或多或少的不同的伤害,并且还会受到来自雷电等的伤害,只有线网安全了输电系统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设计输电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的伤害,选择一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的方案来实施。
5.装置保护。在防雷系统中,各种各样的装置也需要进行保护,才能将防雷保护的失误率降得更低。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及时对设备进行更行,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安培专门人员看守,照看。并且在设计设备的合作体系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最合适的搭配。
经过本文的深度剖析,110~220kV 输电线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并且在线路的设计中,设计者要从多方面考虑输电线路的安全问题以及运行的正常性。通过技术上的不断改革创新,相信在本文探讨的这四个方面上110~220kV 输电线路会比现在的状况更上一层楼。
[1]张付.对电力工程中35kV 输电线路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4期
[2]卞鹏,康东升,宋立军,孙成秋.500kV 滨州——油城送电线路大跨越设计探讨[J].山东电力技术,2010年05期
[3]芦强.谈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方法[J].广东科技,2011年20期
[4]肖春伟,朱玉伟.带电更换直线砼杆下( 中) 节施工方法[J].电气技术,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