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炎
(解放军202医院综合科,辽宁 沈阳 110003)
宁心宝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吴 炎
(解放军202医院综合科,辽宁 沈阳 110003)
目的:观察宁心宝胶囊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宁心宝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量胺碘酮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2%,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宁心宝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于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好,使用安全。
心律失常;老年;宁心宝;胺碘酮
老年人心律失常一般症状轻微易被忽视,用药剂量难把握,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1]。我们用宁心宝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共64例,均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符合《实用内科学》心律失常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65~89岁、平均(71±8.9)岁,病程(5.7±1.9)天。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3~84岁、平均(69±7.4)岁,病程(6.4±2.1)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表现为胸闷、心悸等,动态心电图提示有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阵发性房颤,年龄63~89岁。
排除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缓慢性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严重肺部疾病。
观察组用宁心宝胶囊(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12003)0.5g,1日3次,服用2周。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46)0.2g,1日3次,1周后胺碘酮改为0.1g,1日3次,继续服用1周。
对照组用胺碘酮0.2g,1日3次,连续服用2周。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减少8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减少60%。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减少50%以下。
数据使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观察组有2例出现恶心、食欲下降,1例出现头晕、睡眠障碍,但未影响实验完成。对照组有1例出现便秘、腹胀, 1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心律失常多因高血压、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用药剂量难把握,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肝肾功能的逐渐减退,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在用药物治疗过程中比年轻人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主要电生理作用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以及各部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具有消除折返激动的作用。还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和轻度Ⅰ、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从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无影响。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作用大于逆向传导,是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最常用的药物[3]。由于半衰期长,胺碘酮潜在的器官毒性比半衰期短的药物更严重,也更难处理。口服胺碘酮后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导致心律减慢15%~20%,使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10%左右,引起各种新的心律失常出现,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到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等[4],但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适当的减小剂量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减少副作用。胺碘酮在心外毒性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肺纤维化、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等,尤其在高龄老年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更易导致不良反应。宁心宝胶囊系从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的麦角菌科真菌虫草头孢经液体深层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干燥粉末,对心律失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能提高窦性心动过缓以及各种传导阻滞的窦房结自律性,加快房室传导作用;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抑制快速异位起搏心律,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5]。宁心宝胶囊和胺碘酮在功效上具有互补作用,可以避免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和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使用安全。
[1]王东恩.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107-109.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
[3]陈哲新.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09,17(5):323-325.
[4]高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J].山东医药,2008,48(7):109.
[5]陈晓燕.冬虫夏草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15(2):91-93.
R541.7
B
1004-2814(2013)07-567-02
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