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聪 沈莲 夏伟民
(1.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602;2. 上海市嘉定区黄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804)
颈椎病多因长期低头工作,感冒风寒,年老体虚等所致。常见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或伴有眩晕,步行无力等表现[1]。笔者采用数字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针刺风池和颈部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来源于2010年1月-2011年7月松江区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和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有关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②排除椎管狭窄、后韧带骨化、肿瘤、颈肩疾病、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等。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共84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风池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依据上海市卫生局制订的《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1]有关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或外伤史,或有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⑤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摄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3.1 风池组
根据x线片或CT提示的病变部位及症状,选取相应的夹脊穴。患者正坐位,保持颈部舒适及松弛。腧穴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 mm的毫针,夹脊穴直刺1寸,风池向对侧目内眦方向刺1~1.5寸。轻度提插捻转,局部有沉胀感后留针2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夹脊穴连接华佗牌电脑随机脉冲针疗仪,随机波,频率30 HZ,电流强度2.00 mA。若有肩背酸痛的加肩井,合并肩周炎的加肩髃、肩贞、臂臑,手指麻痹的取曲池、手三里、外关穴,每5 min行针1次。治疗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2 对照组
除不选取针刺风池穴外,疗程同上。其他治疗方式、方法同治疗组。
依据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的有关颈椎病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估,治愈:原有各型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疗程结束后每月门诊随访1次,共6次,6个月后进行远期疗效评价。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风池组近期总有效率95.24%,远期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88.10%,远期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颈椎病是由于颈部结构紊乱导致的以肩颈部酸胀疼痛、头晕、肢体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升学、生活的压力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体力锻炼时间与强度的减少,使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属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病证范畴[2]。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颈椎椎节退行性变所引起。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治疗颈型颈椎病,在选取颈部夹脊穴的基础上加用风池,能够很好地改善头晕、肢体麻木和颈肩部僵硬酸胀疼痛等症状,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风池穴属胆经与督脉通,入络于脑,与肝经互表里,“经脉所过,主治所在”,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症[3]。风池穴配夹脊穴,对于以肩颈部酸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颈型颈椎病亦有很好的疗效。
[1]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 2版.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3: 386-387.
[2]陈国选, 刘读文. 中西医病名汇通[M]. 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1995: 38-40.
[3]石学敏. 针灸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