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宏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功能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首次诊断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约占35%~40%,且最新观点认为心房颤动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1],因此对心房颤动的临床诊断也逐渐引起重视。2012-01—2012-09,笔者对我院4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DCG记录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前心律失常特点,以提高临床对心房颤动机制的认识水平,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48例均为我院行DCG检查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男33例,女15例;年龄65~84岁,平均(73.1±4.6)岁;全部患者DCG结果中均存在反复出现的短阵心房颤动,最多阵次45次,其中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最短10 s左右,最长达8 h。
1.2 概念与定义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指发作能够自行终止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可为数秒钟至数日,其中48 h以内发生的心房颤动称为急性心房颤动,3~7 d以内发生的心房颤动称为近期心房颤动[2]。期前收缩:按发生频率可分为偶发性和频发性,一般将<10次/h称为偶发期期前收缩,而≥30/h称为频发期前收缩[2]。长短周期现象:是指在一次较长的心动周期之后,发生一次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之后则诱发了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形成长(长心动周期)短(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序列发生而诱发心动过速的现象[2]。
1.3 仪器与方法 采用上海群天通用电器有限公司PI200D型12通道动态心电系统进24 h监测,所有资料按电脑程序进行人机对话分析,着重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特点。
本组48例患者DCG结果:存在频发房性期前收缩41例(85.4%),偶发房性期前收缩6例(12.5%),Ⅲ度房室阻滞伴交界区逸搏心律1例(2.1%);由单个稳定房性期前收缩诱发心房颤动22例(45.8%),由存在长短周期现象诱发心房颤动11例(22.9%),在单个或成对房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多个连续快速房波未下传后诱发心房颤动7例(14.6%),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后出现心房颤动5例(10.4%),预激合并心房颤动2例(4.2%),Ⅲ度房室阻滞伴交界区逸搏心律1例(2.1%);心房颤动前心电图特点:心房激动为窦性心律,频率80次/min,心室激动为交界区逸博心律,频率23次/min的情况下窦性心律突然转变为房颤律,心室律无变化。
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近来研究表明,心房颤动常存在有序可循的混沌现象。阐述心房颤动形成的重要电生理基础是极缓慢传导及不应期缩短,两者的乘积等于折返波长。心房颤动发生时的临界波长<8 cm,比其他心律失常的波长明显短,心房颤动发生后,可使心房肌的电特性重构,主要表现为不应期缩短,折返波长缩短,使心房颤动更易维持[3]。
本组观察表明,阵发性心房颤动有多种心电始动因素,以单一房性期前收缩最常见,还与长短周期现象、房内及房间阻滞、显性旁道不应期短的电生理特性、显著的心动过缓有关。不应期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密切,心率、心动周期对不应期有重要影响,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时,心房肌不应期随之缩短,可使心房肌的自律性增高,使心房颤动容易发生。过早心房激动及快速连续未下传心房激动的出现,刺激心房肌,可能使心房发生急性电重构,这种局部的电兴奋异常反映在心电图上就是房性期前收缩诱发心房颤动。能否诱发心房颤动与心房期前收缩提前的程度及前周期密切相关。在本组资料中心房颤动发生前多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出现。本组观察的长周期均为窦性心律形成的长RR间期,房性期前收缩出现即短RR间期,观察到诱发心房颤动的期前收缩联律间期最短344 ms,最长568 ms,平均477 ms。心房肌具有生理性频率自适应性,长的前周期造成心房不应期延长时,使心房肌易颤期延长,增加了房性期前收缩诱发心房颤动的机会。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相当比例的患者属于无症状心房颤动。随着DCG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与心房颤动有关的临床心电图诊断已成为临床及心电图医师关注的热点。DCG是目前用于长程心电数据分析的惟一方法,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检出率,有助于确定心房颤动的始动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依据。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诱发心房颤动前各种心律失常的防治,以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1] Gallagher MM,Camm J.Classific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J].Am J Cardiol,1998,82(8A):18-28.
[2] 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5,284,981.
[3] 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