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录 韩富英 刘海霞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一个多发骨折,并集中于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体质、活动能力等因数致该骨折治疗风险较高。现在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多种方式,通过临床实践,如全身状况较差,予以外固定架治疗是一项较好的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至2009年收治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26例予以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70~90岁,平均年龄77岁;右侧16例,左侧10例。受伤原因:家中摔倒或走路摔伤。骨折类型:依Evan’s分型[1]均为Ⅰ型,稳定型24例,不稳定型2例。全部合并有内科疾病,其中高血压14例,冠心病12例,2型糖尿病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
1.2 方法 术前常规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6~8 kg。完善各项化验检查,详细了解心、脑、肝、肺、肾功能,调理内科疾患,评估手术可行性。腰硬联合麻醉,平卧牵引床,患肢外展、内旋,C形臂检查位置满意,自粗隆下打导针2~3枚致股骨颈内,C形臂检查证实导针均在股骨颈内,沿导针方向依次拧入螺纹针,针端距股骨头软骨面0.5~1.0 cm左右。然后顺固定架针道方向,于骨折远端10 cm左右拧入2枚螺纹针致股骨干,穿入固定杆固定,检查C形臂骨折位置满意,无菌辅料覆盖包扎。术后根据情况应用抗生素等药物。第2天嘱足踝及股四头肌活动,辅以患肢肌肉按摩。密切注意患者电解质情况。常规针道护理。8~12周渐拄拐负重。12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架。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董纪元等[2]髋关节疗效标准进行评分,优:骨折完全愈合,髋部无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到术前情况;良:骨折愈合后髋关节偶有疼痛,活动范围基本满意,患者对治疗比较满意;可:骨折愈合,有轻度髋内翻,髋关节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差: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髋部疼痛,不能下床活动。
本组26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无围手术期死亡,半年后因内科疾患死亡5人。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本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其中3例出现轻度针道感染,经抗感染及换药治愈,无深部感染发生。6例患侧膝关节活动不同程度受限。
外固定架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有一定优势。(1)操作时间短,C形臂下一般30 min左右。(2)必要时可在基础+局麻下手术,降低麻醉风险。(3)组织破坏少,血运破坏少,不剥离骨膜,有利于骨折愈合。(4)一般不用输血,术后缩短了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易于拆除,减少了医疗费用,避免了二次手术风险。缺点在于:(1)感染。针道口容易感染,尤其较肥胖者。(2)螺纹针松动,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少数骨质疏松严重患者会发生固定针松动。(3)固定稳定度相对低。(4)日常生活活动不方便。基于以上情形笔者认为,对于体质较差患者,耐受较复杂手术风险大,可选用外固定架治疗。起码可以起到骨牵引一样的目的,而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长期卧床而致的许多并发症。适应证选择需注意,严重骨质疏松者不能用外固定架治疗。刘玉民等[3]认为,因远侧螺纹针影响髂胫束及外侧肌的滑动功能,限制了膝关节屈曲活动,术中应潜行扩大切开深筋膜及切断针前部的髂胫束。本组病例出现6例膝关节活动受限,值得注意。
1 卡内尔,贝帝原主编.王岩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76.
2 董纪元.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分析.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76-479.
3 刘玉民,张庆胜,马荣花,等.多维快速操作型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