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西宁 810000) 王玉宁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区域继发的脑出血,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已经通血的血管供血区域出现点状或者片状的异常出血,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情况[1~3]。我们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讨论其致病因素。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出血性脑梗死患者73例,男41例,女32例,年龄67.3±8.7岁,其中50岁以下6例,51~60岁23例,61~70岁29例,71~80岁11例,81岁以上4例,病程1~3d。这些患者中合并房颤43例,高血压21例和糖尿病9例。73例中42例患者在活动的情况下出现脑梗死症状,31例在静止的状态下出现脑梗死症状。患者的症状包括头痛32例,呕吐21例,意识障碍11例,偏瘫5例,抽搐4例。发病后19例患者于3d内病情加重,25例4~7d加重,29例在发病1周后病情加重。患者发病后36h内进行脑部CT扫描,然后根据病情进行CT扫描[2]。73例患者中21例患者进行1次脑部CT扫描,28例患者进行2次,15例患者进行3次,9例患者进行4次。
2 治疗方法 用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44例,用血栓通、丹红等活血化瘀29例。43例伴有房颤患者常规给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1 溶栓类药物:根据病情,27例患者用溶栓治疗,29例用不同种类的活血化瘀的药物。
2.2 消除颅内水肿:73例脑部CT图像表明存在颅内水肿,每4~8h甘露醇静滴,每6~8h速尿静脉注射,每日七叶皂苷钠静滴。经过上述综合治疗后有11例无明显的改善,每日给予白蛋白的静滴。
2.3 止血类药物:27例溶栓药物治疗中出现继发性出血,给予6-氨基乙酸静滴,连续3d。
2.4 血压控制:21例有高血压病史中,17例血压持续180/100mmHg以上,给予硫酸镁肌注,然后口服托普利,3次/d,保持血压在正常水平上限。
2.5 神经营养药:口服尼莫地平,静滴维生素C、辅酶、门冬氨酸钾镁、胰岛素和葡萄糖,连续使用10~14d。
2.6 手术治疗:7例患者出现中动脉主干闭塞造成的出血性脑梗死,中线偏移1cm,进行颅骨瓣减压手术。
2.7 并发症处理:16例出现肺部感染给予静滴头孢噻肟钠5~7d,12例出现消化道出血给予6-氨基乙酸和洛赛克,4例肾功能不全,停用甘露醇,给予速尿等。
经过积极治疗,出血性脑梗死73例患者中,症状明显缓解64例,病情恶化6例,死亡3例。随访6~8个月,完全康复60例,肢体功能障碍7例,语言障碍3例。患者脑梗死部位包括:基底节17例,额叶19例,顶叶7例,颞叶3例,枕叶3例,颞顶叶7例,小脑4例和大脑半球大面积梗塞13例。根据脑部CT影像,能够将出血性脑梗死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型,本组患者中43例出血性脑梗死I型,病变区域轮廓上存在点状密度,无占位效应;30例出血性脑梗死Ⅱ型,病变区域存在较大的融合点状密度,并有占位效应。
出血性脑梗死,是因为缺血区域的血管重新血流灌注,造成的脑梗死区域中存在继发性出血的问题。在该组病例中,出血性脑梗死多存在于脑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
1 出血性脑梗死致病因素[3~7]①患者出现脑梗死后,会存在颅内水肿,造成该区域的血管都受到较强的压力,假设颅内水肿症状得到缓解,那么这些受到较强压力而损伤的血管则重新血流灌注[3]。但是因为在这段时间中,血管受到压力过大造成血管壁破损,将导致渗血或者出血的问题,这是脑梗死后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②在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出现水肿,脑组织体积增大,造成血管受到较大压力,出现破损,在治疗10d左右时,颅内水肿会得到缓解,破损的毛细血管则会出现点状、片状或者条状的出血[4]。③在发病早期,使用溶栓、抗凝药、扩溶、扩血管药。在本组病例中,56例患者进行这种早期的药物治疗。④在患者出现脑梗死后,梗塞面积增大,将造成出血机会增大。⑤在本病例中,有糖尿病患者9例,高血压患者21例,这些患者的出血机会增大。⑥在本病例中,超过51岁的患者在给予溶栓治疗后并发出血机会明显增大。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1~2周内,比较容易出现出血现象[7~10],在本组的73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都是一周内出现继发性出血的,21例患者是在两周内出现症状的,4例患者是在两周后出现症状的。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检测出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病症,需要在1~2周内进行脑部CT检查。
2 出血性脑梗死预后 危险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梗塞区域的位置、出现的并发症、患者的年龄、患者的出血量等方面,在治疗脑梗死的过程中,也不应该立即给患者进行溶栓、抗凝和活血化瘀的治疗,以免加大出血的概率[9~11]。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管患者是否出现继发性出血的症状,都需要在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脑部CT扫描,从而保证能够及时发现脑梗死后的继发性出血病例[12,13]。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两周内,如果病情突然加重,则需要立即进行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检查。在诊断患者是脑梗死后,需要选择合理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然而,进行溶栓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继发性出血。实际上,在患者脑梗死后,出血率是小于41%,过早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将加大继发性出血的可能性。但是,溶栓治疗能够减小脑梗死的面积,最终减少脑梗死后的出血量。因此,脑梗死后的继发性出血只要选取合理的时间和治疗方式,则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刘朝元,周华东,高长越.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11):1316-1318.
[2]车大刚,程 波.外伤性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126-127.
[3]Tarumoto N,Sujino K,Yamaguchi T,et al.A First Report of Rothia aeria Endocarditis Complicated by Cerebral Hemorrhage[J].Intern Med,2012,51(23):3295-3299.
[4]颜天华,贾 莹,杨 伟,等.红景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8):1672-1675.
[5]陈湛愔,陆兵勋,陈逢俭,等.脑梗死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4):627-629.
[6]戴建凯,戎根成.出血脑梗死的治疗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2):220-221.
[7]刘婷婷.出血性脑梗死3O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055-2056.
[8]喻 骏,陈竞男.出血性脑梗死CT和MRI表现与临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4):699-699.
[9]Zhuo WG,Yang ZQ.Complications of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for sellar region:intracranial vessel injury[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122(10):1154-1156.
[10]朱焕伟.出血性脑梗死43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241-241.
[11]张鹏辽,闫红梅,安凤莲.出血性脑梗死治疗83例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9(3):382-382.
[12]Gaberel T,Macrez R,Gauberti M,et al.Immunother-apy blocking th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dependent activation of N-methyl-d-aspartate glutamate receptors improves hemorrhagic stroke outcome[J].Neuropharmacology,2012,67C:267-271.
[13]Rodríguez-González R,Blanco M,Rodríguez-YáHez M,et al.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CC isoform is associated with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J].Atherosclerosis,2013,226(1):16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