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瑞哲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目前,学术界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主要涉及其治学方法、文学成就及历史贡献等方面。而对于其楹联创作的研究,却少有人问津。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作为史学家,陈寅恪的治学重心一直都在史学领域,因此对于其楹联方面的创作,未能引起关注,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忽略。二、陈寅恪一生撰写过不少楹联,但未能及时记录,因此存世之作并不多。我们通过研究陈寅恪的楹联创作,可以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陈寅恪的思想开拓一个新的途径与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其楹联作品的研究,进而探讨楹联的艺术特点。
从楹联的种类看,有春联、挽联、赠联、趣联,自嘲联。春联有:《一九五七年春联》(有两幅)、《甲辰元旦撰春联》、《赠冼玉清教授春联》(此联也可算作赠联)等。春联可以看作是陈寅恪对新的一年的期许以及自勉,如《甲辰元旦自撰春联》。挽联有:《王观堂先生挽联》、《代吴宓撰吴曾愈夫人挽联》、《挽许地山先生》、《挽李沧萍教授》、《挽晓莹》等。挽联,字字哀婉,读之令人动容,如《挽晓莹》,充满了陈寅恪的遗恨。趣联有:“训蒙不足,养老有余”[1]P102、“见机而作,入土为安”[2]P225等。这三副楹联,短小精致,却不乏趣味。赠联有:《赠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赠罗家伦》、《赠罗幼珊先生》、《赠广州京剧团》等。其中,《赠罗家伦》一联,妙趣横生,体现撰写者的巧思。自嘲联如“得过且过日子,半通不通秀才”[3]P1368等。在陈寅恪楹联作品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为1926 年所撰写的《赠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一联,而《挽晓莹》一联则是其绝笔之作。
陈寅恪的楹联创作也反映其情感色彩,如《挽晓莹》一联就体现了对妻子的深厚感情。笔者把收集到的陈寅恪的楹联,以1949 年10 月1 日为界,分成两个时期,对其中所体现的情感分别进行阐述。
纵观建国前的联语,可以看出陈寅恪在这一时期的情感,如《赠罗家伦》[4]P181一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此联幽默中带着调侃,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再如《集苏东坡诗句》[4]P186一联:“闭目此生新活计,安心是药更无方”,则是把自己失明后的无可奈何,但并不失去信心,仍能觅得“新活计”的情感尽化入联语中。
这一时期还有一副楹联不得不提到,那就是1949 年撰写的《挽李沧萍教授》[4]P186:
短梦兴亡, 珠海魂归迷故国
高楼风雨, 玉溪春尽感斯文
此副联语虽是挽李沧萍,但是也隐含了陈寅恪的情感在内。在这新旧政权交替,自己以后的生存问题,对于新生政权的疑虑,莫不在联语中有所体现。关于此联,还应该注意两点:一、此时的陈寅恪目力大退,几近失明,看不见现实中的路,看不见未来的路,联语中的“迷故国”就化成了一股迷茫惶惑而又自伤的愁绪。同时,也体现陈寅恪当时对国家尚未富强的哀叹,亦是当时时代环境的真实反映。二、在对亡友的悼念中显露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一爱国情感也是陈寅恪家族的优良传统,自陈宝箴至陈寅恪本人及其儿孙辈,绵延不绝。三、对中国文化学术发展的忧虑和惋叹。
1940 年陈寅恪有诗句:“看花愁近最高楼”[4]P30。1941年,也有“草长东南迷故国,云浮西北接高楼”[4]P31之诗句。由此可见,陈寅恪的迷茫情绪早已有之,适逢良友的离世,积蓄已久的情感,遂喷发而出,联语“高楼风雨”就是这一情感的流露。
第二个时期的楹联,欢乐与苦痛并存。有过令人哀叹的预挽联,也有清新欢快的春联。
且看1957 年的一副楹联,联语如下:
古董先生谁似我
新花齐放此逢君[4]P188
从联语中,可以看出陈寅恪的心境还是愉悦的。联语的情感基调是欢乐的,这与当时相对平静的政治生活也有一定关系。据此可以推知,若非心境愉悦的人,如何能撰写如此联语。可以看出“文革“之前,虽然有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但因为有国家及地方党政领导人的关心,如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就对陈寅恪甚为优待。因此生活相对平静,基本未受到比较大的打扰。
“文革”爆发后,陈寅恪自然成了批判的对象,难以再过平静的生活。撰写于期间的《挽晓莹》,则是具有“遗恨满乾坤”的意味。联语如下:
涕泣对牛衣, 卌载都成肠断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4]P190
上联回忆自己平生经历,颠沛流离,虽是一己之体验,但却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民生活的艰辛,国家的贫弱,教授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呢?“文革”的冲击,使得陈寅恪失去一个安稳的学术环境。接二连三的交待,连护士也被撤走,存款被冻结,儿女均不在身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目盲膑残的老人发出“卌载都成肠断史”,表达了自己对坎坷人生的感慨。
又涕泣对牛衣,不仅仅对“牛鬼蛇神”的愤怒,更是对文化遭此浩劫的哭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理解此联:一、所涕所泣,是对于民族不幸的悲悯,非仅仅只是自身不幸的遭遇。作为一名史学家,尽管深处其中,仍然不失史家的责任感,让自己的女儿抄录“大字报”批斗自己的内容,留作史料以供后人研究这一场践踏人格的政治运动。二、所谓的“肠断史”,不但是自身漂泊的经历,更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史。从陈寅恪一家的乱离漂泊中,其实,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三、此一挽联,反映了陈寅恪对历史的思考,对文化的哀叹,借自身遭遇对在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遭受摧残的文化表达哀思。
下联则对于自己困于俗累的无可奈何,一个“难”字含了多少的心酸。反观当下,有多少人是滋滋于蝇头微利,淡看名利权位如陈寅恪者,寥寥无几。又有多少学者,为了虚名而不甘寂寞,愿意受“俗谛之桎梏”,比之陈寅恪,岂不是空有“高山仰止”之叹!
陈寅恪目盲膑足,却不能逃脱“文革”的劫难,废残之人尚且如此,那么唐筼的处境可想而知了,辛酸悲楚,莫可言说。陈寅恪只能发出“九泉稍待眼枯人”这一带血带泪的联语,悲戚之情已是溢于纸面之外。反复吟诵此一联语,则不难发现其中浓厚的遗恨之情。
这遗恨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整副联语的感情基调是悲戚的,迥异于以前所撰写的楹联。除了有对己身的伤怀之情,还有对文化在此时期遭受厄运的痛楚之情,友朋的不幸遭遇悲伤之情,知交远隔天涯无奈之情,以及对国家何时才能摆脱动荡,让人民过上安乐生活的期待之情。二、挽联承担了陈寅恪对历史的思考,以及一个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所在的知识份子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担忧。
总体来说,晚年的陈寅恪,情感上还是相对平和。原因如下:一、虽然“文革”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陈寅恪不幸的遭遇固然让人不胜唏嘘,但不能单纯以这一时期的情感作为其晚年的全部情感基调。二、需要考虑到陈寅恪体弱多病,因此情感上难免郁郁不乐。三、恰当评价历次政治运动对陈寅恪的影响,不能简单以此作为其晚年情感都是愁闷的判断依据。
陈寅恪楹联创作的第一个艺术特点,即修辞特点。这里从修辞手法和用字技巧试做阐析。关于陈寅恪楹联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大概有集引、借代。试析如下:
(1)集引联:就是集句和引用。集引一般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两种情况,直接引用又有全集句和半集句之分[5]P112。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采用全集句的联语。
全集句联,即上下联皆采用前人之成句,自己根据需要再加以重新组合。如:
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2]P225
上联出自《周易·系辞下传》中的“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6]P582,后用为成语。下联则本自俗语“死者长已,入土为安”。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政府已经迁到重庆,重庆经常要遭受日军的轰炸,身在此地的陈寅恪经常要躲空袭。因此,跑到防空洞躲避飞机轰炸就是常事,有感于此,陈寅恪集成语以成此联。上下联,浑然天成,“见机”,“入土”从词性来说,都为动宾结构,也贴切地把整个躲避空袭的动作描绘出来。又“作”和“安”,切合当时心理,看到危险来临,有所行动,自然也就有所心安。
再如:
今日不知明日事
他生未卜此生休[7]P183
上联出自宋代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六:“今日不知明日事,人情反复似车轮”[15]P174。下联出自李商隐《马嵬》中的“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8]P145。此时陈寅恪双目失明,对其而言,这无疑是意味着学术事业将就此终结了。对痴情于学术的陈寅恪而言,不可避免地会发出“此生休”的喟叹。上下联所集之语句不仅切合当时陈寅恪的处境,而且还有着一种深深的哀愁,对于前途何止是“不知”,简直可以说是“此生休”。这时候的陈寅恪已是过了知天命之年,反应如此郁悒低沉,可见打击之大。读之不仅让人对于前辈学人的不幸遭遇起一种同情与敬意。
(2)借代:就是不直接把所要表达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来代替它[5]P92。如:
得过且过日子
半通不通秀才[3]P1368
联语中“秀才”代指陈寅恪,用以自嘲。此联据黄宣(曾任陈寅恪助手十余年)回忆,作于五十年代[9]P386。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知道,此联若单纯以自嘲目之,则殊未切入到陈寅恪的内心。我们知道“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均发生于五十年代。虽然,陈寅恪已经目盲腿残,但是仍然对外界有所关注,这些运动当对其有所刺激,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能明白说出,所以借自嘲以表明心迹。
这里,陈寅恪借“秀才”来表明自己乃一介书生,书生无用,似乎已跟不上时代了,只好“得过且过”,对于学术,也只是“半通不通”。在新的政权下,仍然以旧时的“秀才”代指自己,不合时宜中,是否还有着陈寅恪的不满呢!抑或者,自嘲中,更多的是一代史学大家的无奈。从陈寅恪的无奈中,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一角。
又如:
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
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3]P1350
上联“非驴非马”代指中国。时当乱世,故陈寅恪有此联语。下联“不夷不惠”代指当时所处之情境。早在1928年,陈寅恪曾应俞平伯之请,撰写《俞曲园病中呓语跋》,文中有:“吾徒今日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10]P164一语。其时,民国虽然已经建立,但是,战乱仍然不休。陈寅恪有感于此,故文中有此语句。再者,此联撰写时间为1946 年,国共两党正处于对抗阶段,政局混乱,所以陈寅恪再次发出“非驴非马”。又1954 年陈寅恪曾有诗句“回首卅年题尾在,处身夷惠泣枯鱼”[4]P109。“夷惠”意近“不夷不惠”。亦即对于未来的出路,或者说是人生选择仿徨未决。其实,这也能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外部环境的压抑与内心的苦闷,常常导致他们悲剧性的结局,如王国维之自沉。
从用字技巧来看,陈寅恪的楹联,大概采用了三种嵌字格。试析如下:
(1)鸢肩格:又称鹿颈格。是指把所要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三字。如《赠罗家伦》一联:
儒将风流
不通家法科学玄学
语无伦次中文西文[4]P181
此联乃是陈寅恪赠送罗家伦之作。当时,罗先生赠送陈寅恪一本《科学与玄学》,于是其有感而发,撰成此联。上下联第三字各嵌入“家”和“伦”两字,即罗先生名字。因罗先生官拜少将,又娶了个“漂亮太太”,故“儒将风流”即指此。
再联系此联的撰写背景,时当中西文化冲突之际,陈寅恪虽未直接参与当初的讨论,但是从此联中也可以读出其言外之意。笔者试探如下:一、“不通家法”,盖指“全盘西化”者,这里,隐隐有指责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之精髓,而一味要照搬外来文化。二、“语无伦次”似可认为当年关于中西文化的讨论,隔靴搔痒,并未切实触到病根。而陈寅恪正是基于对中外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发出如此幽默而又耐人寻味的联语。
(2)兼用格:是指兼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嵌字格。如戏赠吴宓一联,就用了燕颔格和凫胫格。燕颔格即把所要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二字。凫胫格即把要嵌的字,列在七言联的上下联的第六字,长于七言的列在倒数第二字。联语如下:
新雨不来旧雨往
他生未卜此生休[3]P1338-1339
吴宓一字雨生。因此,陈寅恪在上下联的第二、六两处分别嵌入“雨”和“生”两字。“新雨”当指毛彦文,当时吴宓追求毛未果,故联语“不来”及之。“旧雨”指吴宓原配陈新一,“往”则表明吴宓与其已经离婚这一事实。联语传神地把吴宓当时的心境表达出来,又能够诙谐地劝慰好友。“休”一语双关,既指事情已经过去,也指休要继续沉沦下去之意。
(3)押尾格:也叫压尾格。将需嵌的两个或更多字的名称、成语之类,全部嵌在下联(句)的末尾,这一格和雁足格不一样,雁足格上下联都嵌,押尾格只嵌下联末尾[11]P284。如《一九五七年春联》[4]P187:
万竹竞鸣除旧岁
百花齐放听新莺
联语中的“新莺”指广州京剧团的新谷莺,该剧团曾到中大演出。1957 年,陈寅恪曾有诗句“杜公披雾花仍隔,戴子听鹂酒待倾”[4]P124-125就表达了对新谷莺未来的遗憾。再看1959 年所作诗句“兼旬病过杜鹃花,强起犹能迓客车”[4]P131和“十年鲑菜餐能饱,三月莺花酒尽欢”[4]P131,亦皆指新谷莺。
我们通过这些联语,可以看出陈寅恪联语中所用修辞技巧乃朴实自然,并非为修辞而修辞。所用的修辞技巧能够与联语配合紧密,协和无间。
陈寅恪楹联创作的第二个艺术特点,即善于用典。而陈寅恪的用典不是单纯地引用典故,而是或古典今典并用,或单用古典,或单用今典,把自己内心想法隐藏在其中。因此,笔者把此点单独列出,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
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一书中钩沉索隐,详探钱柳诗词中的古典今典,为后人铺开一幅历史的蓝图。陈寅恪认为“诂释诗章,可别为二。一为考证本事,一为解释辞句。质言之,前者乃考今典,即当时之事实。后者乃释古典,即旧籍之出处。”[12]P7并且利用这一方法,对钱柳诗词进行笺释,再加以广征博引的考证,也澄清了诸多关于钱柳的不实之事,为后人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本真。钱柳诗词中的古典,有据可依,笺释难度远小于今典。但今典,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也不便明白道出,只能把今典藏于古典之中。如果笺释古典却不了解今典,抑或相反,那么,隐藏在古典今典之内的真相(即创作者本身所欲表达的真实情感),将无法呈现于世人面前。
职是之故,笔者认为用陈寅恪本人笺释钱柳诗词的方法来解读其所撰联语,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同时,我们对于陈寅恪的楹联,需要明白其中的古典今典,才能更好地欣赏,品读联中内蕴。再进一步言,古典所指典故与今典所指之事有相似之处,然囿于时势,今典难以向人言说,不得已,借古典以抒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通古典今典之间的障碍,把今典所指之今事勾勒出来。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虽然陈寅恪借用古典来表达,但因古典今典有相似之处,探讨陈寅恪如何运用古典,亦可理解为其对今典的态度。
我们把陈寅恪撰写楹联时用典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古典或今典只用一层,其中并无不便说出的深意;一类是古典今典具备多层含义,对其中深意的概括需要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并考证当时撰写联语的背景才能了解。
古典或今典只用一层,例如《赠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一联:
南海圣人再传弟子
大清皇帝同学少年[4]P179
上联“南海圣人”指康有为,即梁启超的老师,那么清华国学院的学生自然就是康有为的“再传弟子”了。下联的“大清皇帝“指溥仪,王国维曾任南书房行走,为宣统帝授读,故清华国学院的学生与溥仪就是同学了。此联诙谐风趣,恰逢其时其景,联语中不露王,梁二氏,却又让人一目了然,巧妙之构思,于此可见。
古典今典不仅一层,以《王观堂先生挽联》为例:
十七年家国久魂销 ,犹余剩水残山 ,留与累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 ,待检玄文奇字 ,谬承遗
命倍伤神[4]P180
这副楹联古典今典并用,需要多层解读,才能准确把握其中深意。联语中的“累臣”“新手触”以及“倍伤神”,均不只表面一层含义。我们需要从不同方面对此联分析,庶几能体味陈寅恪此时的悲凄之情。陈寅恪为王国维一死而悲,为神州文化失一托命之人而伤,为丧一知己而痛。悲痛之情促使其连做挽联挽诗之后,仍意有未尽,又作《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以抒发胸中之块垒。
据陈寅恪自注,联语盖有取之于元裕之诗“空余韩偓伤时语,留与累臣一断魂”。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来理解此联:一、王国维在自沉前曾手书唐末诗人韩偓的《玉山樵人诗集》里的数首七律,而韩偓为晚唐时人,其时正当唐代衰落之时,故作品多涉及政治变乱。因此,王国维此一举动盖非偶然。二、陈寅恪不仅以屈原比之王国维,又以韩偓比之王国维。前者容易看出,其也有诗云“年年呜咽说灵均”[4]P12,意同联语。后者则未有人提及,盖因其含蕴于古典之中,并未明白道出。三、联语虽未提及韩偓,却不能忽视元裕之此诗中的韩偓,因为韩偓当时的处境与王国维当时所处之境,异常相似,并且陈寅恪所作挽词中也云“更期韩偓符天意”[4]P17。陈寅恪于此,乃是以韩偓境况比之,也希望王国维能够不以自沉结束一己之生命。四、笔者在阅读陈寅恪的其他著作时,发现韩偓经常被提到。由此而言,其对韩偓相当熟悉,此处以之与王国维作比,实有深意,盖非泛泛为之。
“累臣”泛指被拘系的臣子,后特指屈原,盖因其无罪而自沉汨罗。以屈原比王国维,盖两者有共同之处,皆为一理想而死。然,更深一层讲,屈原所殉者,楚国也,而王国维则是殉文化。屈原是一国一家之殉,王国维其所殉者则如陈寅恪所说的“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一人一事”[4]P12。
又“累”字有连缀、缠缚之义。这里的缠缚,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文化的缠缚和环境缠缚。具体阐释如下:文化的缠缚,即当时衰落的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而无以自保。为此文化所化之王国维,其感受必较常人为深。故其常被此一感受所缠缚,而无以挣脱。当他发现无以拯救华夏文化之时,最好的同时也是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殉文化。唯有如此,其方能认为无负文化矣。其二,环境的缠缚,亦即当时动荡不安的时局,已经让王国维无心继续进一步学术研究。传统文化所依附之政治载体已经覆灭,革命也已风起云涌,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的王国维,此时,已经难再寻觅一方净土。动荡的生存环境,缠缚着其敏感的内心,迫使他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结束一己之生命。或许只有这一选择,才能避免受辱。这里,陈寅恪采用“累臣”,颇为切合王国维当时的心境,用词甚为妥切。
再看“新手触”一语,陈寅恪自注云取自韩昌黎诗“新若手未触”。陈寅恪于此借典说明王国维博闻强识,过目成诵,对所藏之书翻阅次数少,仿佛如新。 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其对王国维的藏书接触不多,整理书籍时,是一双陌生的手在翻动,而非“旧手”。书若有知,岂能无感!
以上是“新手触”的第一层含义,再深一层则需要藉助韩昌黎此诗才能得之。此诗诗名为《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然而陈寅恪自注时未指出,且未引全诗,似乎未妥。此诗末尾有“矫翮逐黄鹄”,盖本于屈原《卜居》的“宁与黄鹄比翼乎?”[13]P1274,而《卜居》是“通过问卦来决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态度”[14]P135以陈寅恪的学识不会不注意到此。因此,“新手触”的深层含义,似可解为陈寅恪在翻检王国维藏书时所发的感慨,也是对王国维在此“劫尽变穷”的时代,“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4]P12的惋叹。自沉于鱼藻轩,看作是王国维对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何去何从的态度,未为不可。
最后,联语末尾 “倍伤神”,可谓是全联的重点所在。陈寅恪为王国维自沉而伤,又“谬成遗命”。想到王国维若不死,其成就必将更大,必会为中华文化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陈寅恪挽王国维,不仅是友朋间的惋惜,更是对其所代表的文化的伤感。陈寅恪所伤所怀的是,即如何对日益衰落的中国文化进行有益之补充与赋予新的价值的思考与担忧,以及为神州文化所托命之王国维已死,继任者何在,吾国之文化又何时能再次复振的期待。
综上所述,我们把陈寅恪的用典特点,归纳成以下五点:一、不是单纯运用典故夸示自己的学识,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联语的内在意蕴。二、古典今典地运用,和谐统一于联语中,充分为所欲表达之主题服务。三、古典今典具备多层含义,层层递进,需要读者具备相当的文史知识,方能读懂其中深意。四,所选用的典故与联语主旨具有极高的契合度,能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共鸣。五、体现了撰写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理解。
笔者对陈寅恪所撰写的楹联进行收集并加以研究。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有如下三点:一、通过陈寅恪楹联创作的分析,进而窥探到其隐藏在联语后的深刻意蕴,让更多人认识陈寅恪楹联。二、通过学习陈寅恪楹联,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一文体,并通过楹联内容了解到其思想情感,体味到那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三、楹联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缩影,通过对它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也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是对传统文化自豪与承传。
[1]卞僧慧纂,卞学洛整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任喜民.详说对联[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3]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陈寅恪.陈寅恪集·诗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李文郑.对联基础知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6]黄寿祺.周易译注[M].张善文,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也同欢乐也同愁[M].北京:三联书店,2010.
[8]陆永品.李商隐诗选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9]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贰拾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5.
[10]陈寅恪.寒柳堂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1]苍舒.中国对联艺术[M].济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12]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3]韩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钱仲联,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4]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5]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