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发热的护理体会

2013-04-07 19:21刘艳清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血药浓度感染性

刘艳清 杨 阳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河北唐山 063000)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许多疾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其中感染是主要因素。据相关学者统计,发热大概有40%~55%因感染因素引起[1]。被病原体感染后,患者往往出现畏寒或寒战,体温升高、全身酸痛或不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恶心等感染中毒症状,患者痛苦异常。因此,做好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护理,减轻其痛苦,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发热门诊收治发热患者8000例,其中男3896例,女4004例,年龄在15~90岁之间。其中呼吸道感染4240例,消化道感染3456例,血液、体液感染68例,其他136例。体温在37.8~41℃。

2 护理措施

2.1 做好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隔离感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有效方法。具有发热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的感染疾病均具传染性。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应给予相应隔离,如消化道隔离、呼吸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等;原因不明的感染发热要独处单间;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性发热要做好保护性隔离;护士接触患者时,佩戴帽子、口罩,勤洗手或用免洗消毒液,防治医源性交叉感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所有用品、排泄物、病室的消毒,因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2],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热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2.2 明确感染发热病因 进行病原体培养,包括血、尿、便、骨髓、腔体液的培养。留取标本时避免污染,尤其血培养时,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患者出现寒战、体温上升期采集血标本,采血量不应少于15mL,可以明显提高培养阳性率,这一点与传统的5ml采血量明显不同;采血后,要及时送培养,因有些病原体如脑膜炎奈瑟菌离开人体后容易产生自溶酶,在体外自溶而死亡[3],使培养的阳性率降低。

2.3 把握抗生素用药时间及速度 由于各抗生素半衰期的不同,给药时间各异,如青霉素半衰期只有0.5小时,故用药q8h或q6h 1次,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如繁殖期杀菌药,需要短期内形成高血药浓度,以发挥杀菌作用,所以需要快速进入体内(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有抑菌性质的抗生素,常需要保持一定血药浓度(如克林霉素),以维持其作用[3],故静滴速度不要过快。由于目前社会上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包括无故增加剂量、无故联合用药、无故升级用药,真正有效抗生素所剩无几,真菌感染概率明显升高,因此用抗菌药期间,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变化,防止二重感染。

2.4 正确选择降温方法 重视综合护理及治疗。对体温40℃以上,或有热惊病史者,及时给予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由于药物降温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在临床时有发生或严重发生[4],因此物理降温尤其酒精浴常作为首选。酒精是一种挥发性液体,拭浴时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大量的热,而且有刺激皮肤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因而散热能力较强[5],易被患者所接受;只有当高热不退,在充分补液、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药物降温。药物降温后要密切观察,防止大汗、虚脱;有些出疹性感染发热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等,在患者可承受的情况下,较高体温有促进皮疹透发的作用,利于疾病的痊愈。因此对感染性发热不能盲目降温,加强基础护理、注意卧床休息,给予补充水及电解质、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营养补充等更为重要。

2.5 密切观察感染性发热的伴随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并有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或病理征阳性的患者,感染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如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Murphy s征阳性,感染可能在肝胆系统。根据具体临床表现,有的放矢的做好针对性观察护理,为临床诊治提供充分依据。

3 体会

感染后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增强感染宿主的抵抗力,增强特异性免疫[6],体温<41℃可明显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虽然感染发热对人体的积极意义是肯定的,但是,发热对人体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是相当普遍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因为高热使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机体耗氧量加大,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3%,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体温升高可增高颅内压,体温每升高1℃,颅内血流量增加8%,致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出现烦躁、头痛或高热惊厥,严重者可出现谵语、昏迷、呕吐和脑水肿。还可使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不振,出现腹胀、便秘。尤其是高热的儿童或发热又合并重要器官疾病的老年人,高热不退是其危险信号。因此对感染性发热的护理,要引起高度重视,强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性及熟练掌握护理技术的必要性,充分认识感染发热护理的意义。

[1]范学工,全 俊.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处理原则[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4):228

[2]杨绍基.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13,190

[3]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

[4]卢轶欧.发热的形成与退热药的合理应用[J].黑龙江医药,2009,22(3):377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7-188

[6]杨贵贞.免疫生物工程刚要与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5

猜你喜欢
人民卫生出版社血药浓度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