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修红, 金小龙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和留学热的升温,国内兴起“英语热”。学者们开始关注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开始审视英语教育对汉语教育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英语撼动了汉语的核心地位,英语背后潜藏的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认知层面。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否真的发生了显著性变化?是否如蔡永良(2007)所说:“在母语文化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以学习英语的名义,自觉不自觉为西方文化摇旗呐喊,不加批判宣扬西方价值观,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充当西方文化义务教员,那岂莫大的悲哀?”[1]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近10年来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来探讨大学生文化认同这一问题。
身份认同(identity), 其中希腊语词缀“idem-”指“同一性”,常被译为“身份”或 “认同”。王亚鹏(2002)[2]认为,“身份认同”是指主体同化、吸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身份认同不是单独的存在,是在特定场景里建构的,总是与其它因素结合形成具体的身份。可以说,身份认同就是一种符号,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建构、切换、调整。
Lustig&Koester(2003)[3]把身份认同分为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是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人对自己所在特殊文化和群体产生的归属感。Collier(2004)[4]把文化认同定义为“主动将自身归属于某一群体,拥有该群体的意义系统和行为规范等。”然而,文化是动态的,所以文化认同会根据个人接触到的信息和观点,发生正面或负面的变迁。如陈国明(2011)[5]说,文化认同的变迁可能导致正面的结果,也可能导致扭曲的结果。正面结果是大学生最后形成双文化或多文化认同;而负面结果可能导致大学生文化认同缺失而产生身份危机,或盲目恪守本族文化,对其他文化怀有偏见。那么,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情况究竟如何?下文将从研究变量、对象和视角来探讨近十年来的研究。
2.1.1文化认同和其他变量间的对比研究在文化认同的研究中,少数学者将大学生文化认同和学习动机、自尊、建立友谊等变量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研究。
高一虹(2004)[6]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学习动机进行了对比研究。高一虹提出“削减性变化”和“产生性变化”, “削减性变化”是指英语文化认同增强后,使得汉语文化认同有所削弱;“产生性变化”是汉语文化认同和英语文化认同能够相互促进。她在研究中发现,大一学生削减性变化强,但随着学习时间增加,产生性变化高于削减性变化。付慧敏(2011)[7]研究了广州维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模式和自尊三者之间关系发现,维族大学生本族文化和汉文化认同与自尊成正相关,本族文化认同与分离文化适应模式成正相关,汉文化认同与整合文化适应模式正相关。Li Mingsheng&Jacqui Campell(2010)[8]研究在新西兰的中国大学生和当地人建立友谊的情况。通过采访发现,中国大学生希望和当地人建立友谊。但是由于语言熟练度,兴趣爱好等方面不同,使得建立跨国友情有一定的困难。
文化认同和其他变量对比研究,能给教学者一些实际建议,具有很现实教育学意义。比如,自尊与文化认同成正相关,教师可以据此制定提高学生自尊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文化认同的目的。
2.1.2选取文化认同作为唯一变量文化认同和其他变量间的对比研究较少,大多数学者都是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进行研究。
2.1.2.1英语文化认同前人研究认为英语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文化认同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达到了导致身份危机的程度,任小华(2010)、陈静(2006)研究英语文化认同对大学生的影响。任小华表明,约有30%的大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并提出在英文教材中添设传统文化内容的解决办法。[9]陈静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开始接受西方的强势文化。[10]
2.1.2.2汉语文化认同学者们认为大学生总体认同汉语文化,但程度不高。姜丹(2009)[11]通过问卷,考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争论热点问题的看法,得出大学生对汉语认同存在盲目性、矛盾性和功利性。杨玉,李红(2013)[12]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汉文化的认同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对汉文化认同程度并不高,但认同与性别有显著性差异。
2.1.2.3汉语和英语文化认同还有学者把汉语和英语文化认同放在一起研究,如任育新(2008)[13]发现中国大学生具有汉英双重文化身份认同,但两种文化认同程度不同,对母语文化认同更强烈。任育新(2008)认为学生外语水平越好,越容易认同目的语文化。这与任小华(2011)[14]的结论正好相反。
景晓平(2008)[15]与胡旭辉(2008)[16]对南京高校语言专业大学生分别发放了评测汉语和英语文化认同的问卷。结果发现,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刚超过均值(3.2876),认同度不高,但高于外国文化认同(2.9708)。胡旭辉(2008)认为与目前“英语热”现象相反,大学生英语文化认同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升学,留学等压力,学习英语动机未转化为英语文化认同。胡旭辉(2008)认为西方文化输入并没真正威胁中国文化的地位,大多学生态度比较理性。但年轻人认同西方物质层面的文化,可能转入精神层面,也需要警惕。韩百敬(2012)[17]的对比研究表明,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英语文化认同增强,母语文化认同也在逐步加强。进而证实了胡旭辉(2008)提出汉语文化认同和英语文化认同可以共同发展“认同变化的螺旋式发展”的假设。
大学生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可以产生双重文化认同或多重文化认同。英语和汉语文化认同之间不是非黑即白,谁是谁非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的关系。正如Makiko Imamura&Yanbing Zhang(2010)[18]研究发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共存于大学生中。
上文提及的实证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国内汉族大学生,下文将重点对有双重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进行探讨。
2.2.1少数民族大学生总的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族文化认同程度比较高。李志英(2009)[19],龙玉红,段诗诗(2012)[20]等学者对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大学生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本族文化认同较高。但对汉语文化认同看法不同。李志英(2009)问卷结果显示,蒙族、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汉语文化认同甚至超越了汉族大学生。而龙玉红,段诗诗(2012)发现83.1%维族大学生认为汉语很重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汉语,但在涉及国家认同的认同程度低于半数,可见他们对汉语认同有一种功利性。
2.2.2留学生有关留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发现,影响留学生的汉语文化认同因素不仅仅是目标语文化认同,还受职业目标等因素的影响。
郑雪,王磊(2005)[21]研究了澳洲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情况,发现居住澳洲的时间不直接造成传统文化认同的下降。但随着澳洲文化认同的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有所降低。郑珮,许晓雯(2011)[22]使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在港内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发现内地大学生对香港文化认同因职业规划不同而各异。想留在香港的内地大学生,努力融入香港的文化。而把香港当跳板继续深造,或回内地发展的大学生,选择保护本土文化认同。
2.3.1英语教学视角大多数实证研究都是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文化认同情况,对英语教学提出建议。(任小华,2011;任育新,2008;胡旭辉,2008)
2.3.2价值观视角价值观与文化认同紧密相关。中国大学生生活在传统文化认同下,应该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但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不仅仅只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还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Makiko Imamura&Yanbing Zhang(2010)对中美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认同程度高于美国大学生;中美大学生都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价值观。但研究结果也显示,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越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说明一些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有向英语文化认同迁移的趋势。
也有学者把价值观理论和具体文化产物结合起来考察。如翁立平,顾力行(2010)[23]从谚语这一微观的角度导入,他们按照中文谚语的含义,归类到Schwartz的价值观量表的不同类别中。再让大学生写下对自己影响很大的谚语,按照谚语出现的频率,整理出大学生价值观表格。此类研究视角新颖,有一定现实意义。
2.3.3传播媒介视角柳敏(2010)[24]将英语国家流行文化分为电视剧,电影;书、杂志(包括翻译本);歌曲,发现大学生接触英语电视剧和电影的比例高于中文电影和电视剧。冉华(2012)[25]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并指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度,使用时间和频次与文化认同具有正相关。
对于西方文化入侵问题,何莺(2006)指出,“任何一种文化不可能固步自封,一尘不变。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使得文化在借鉴中必然发生变化。”[26]胡旭辉(2008)表明,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保持理性思维。比如年轻人在吃饭时更愿意AA制,这一文化行为说明大学生逐渐养成理性消费,不盲目“爽快”的习惯。大学生对汉语和英语文化认同都能保持批判学习的态度,取之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英语教育威胁汉语教育的问题,英语教育固然影响了大学生文化认同,但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绝不是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Makiko Imamura&Yanbing Zhang(2010)提出的电视广告等影响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因素,更值得我们关注。比起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堂时间,他们课下接触电视、网络的时间可能更长,在这些媒介中传达的价值观,也渗透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影响可能更大。
关于对外语教学的建议,任小华(2011)在外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建议比较中肯。王波(2013)[27]发现,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文内容的功底不足。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既可以提高传统文化认同,又可以提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
正如刘双(2000)所说“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今后将引起学者的重视”[28],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越来越多,也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有学者对英语教育表示忧虑,蔡玉良,任小华认为需要马上采取行动,胡旭辉等认为虽然汉语认同不高,但英语教育没有威胁汉语的地位。但研究大多只针对大学生文化认同这一变量,结论大同小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缺乏实用性。文化认同和其他变量结合的对比研究较少,此类对比研究可能是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的发展方向。对比研究更容易分析文化认同和其他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便于教师实施促进文化认同的教学方法。
另外,从传播媒介视角导入,研究大学生文化认同很有现实意义。柳敏(2010)和冉华(2012)的研究是从整体层面来考察文化认同,而针对一类商业广告或者是一部影视作品中宣扬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的具体研究,可能更有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蔡永良. 美国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2] 王亚鹏.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 心理学进展, 2002(1):102-107.
[3] Lustig, Myron, W.&Koster, Jolene.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thed.)[M]. Boston: Allyn &Bacon, 2003.
[4] Gudykunst, William.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4.
[5] 陈国明.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6] 高一虹. 中国大学生社会心理(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7] 付慧敏. 在穗维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及其与文化适应模式、自尊关系的研究[D]. 广州:广州大学图书馆, 2011.
[8] Li Mingsheng, Jacqui Campbell.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Intercultural Friendship Building[A]//孙有中, 跨文化研究前沿[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9] 任小华. 对中国非英语专业英美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 黄石理工学报, 2010(12):35-41.
[10] 陈 静. 关于中国涉外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D]. 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 2004.
[11] 姜 丹. 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探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13-15.
[12] 杨 玉, 王 红. 英语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及教学启示----以昆明8所学校为例[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3(01):17-21.
[13] 任育新. 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调查分析[J]. 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2008:46-52.
[14] 任小华. 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基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2):129-133.
[15] 景晓平. 中国大学生对外语文化的认同[A]. 任育新(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6] 胡旭辉. 中国大学生对外语文化的认同[A]. 任育新(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7] 韩百敬, 薛 芬. 从冲突到协调中国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的动态建构[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85-88.
[18] Makiko Imamura, 张雁冰. 中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 顾力行,戴晓东(主编), 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二):原理的运用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19] 李志英.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研究[J]. 调查研究, 2009:56-58.
[20] 龙玉红, 段诗诗.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民考维吾尔大学生为例[J]. 新疆社会科学, 2012( 06):120-123.
[21] 郑 珮,许晓雯. 在港内地大学生身份认同调查----以香港大学的内地大学生为例[J]. 青年探索, 2011:29-34.
[22] 郑 雪, 王 磊. 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48-54.
[23] 翁立平, 顾力行. 通过谚语在中国语境中检测苏瓦茨的普遍性价值观[A]. 顾力行,戴晓东(主编), 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二):原理的运用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24] 柳 敏. 跨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媒介接触及对英语国家流行文化认同研究[J]. 读与写杂志, 2010(06):90-104.
[25] 冉 华,邓 倩. 从互联网使用到文化身份认同:以大学生为例的定量研究[J]. 传媒教育, 2012(06):115-118.
[26] 何 莺.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民族认同.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81-83.
[27] 王 波. 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 2013:56-58.
[28] 刘 双. 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 外语学刊, 2000: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