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致过敏反应综合征一例

2013-04-07 18:13:04赵淑清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年3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内痔丘疹

李 坚,赵淑清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8岁,因左下颌发作性疼痛1个月,头MRI检查示脑白质脱髓鞘,于2011年6月17日以“三叉神经痛”开始口服卡马西平0.1 g,bid;6月30日起口服卡马西平0.1 g,tid;7月3日起口服卡马西平0.2 g,bid。7月3日患者双颈部出现多发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大者如蚕豆,触之质地硬,有压痛,未发现红肿;7月15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在37.8~38.2℃之间,无寒战,同时出现皮疹,位于双上肢外侧、双下肢内侧,红色风疹样,连成片,瘙痒,难以忍受,无痛、无破溃,曾就诊某医院,未给出明确诊断及处理,并认为非药物反应;7月22日患者自行停用卡马西平,当日热退;7月26日患者出现食道至胃部严重不适感,难以形容,食道与胃部被堵实感,吞咽困难,原患有的内痔出现流血,3 d后上消化道不适、吞咽困难及内痔出血好转;皮疹于出现2周后发展到躯干及四肢,出现3周后渐消退,但在消退过程中又在原位出现红色丘疹,程度减轻。患者于8月18日到我院就诊,查体:躯干、四肢皮肤多发片状暗褐色色素沉着,少量分散红色丘疹,无破溃,双颌下、颈后三角区触及多个淋巴结,大小不一,最大如蚕豆大,小如黄豆大,质硬,活动好,无粘连,无压痛,无红肿。查血红细胞 5.80×1012/L、血红蛋白141 g/L、白细胞 6.81×109/L、中性粒细胞62.8%、淋巴细胞26.7%、单核细胞7.2%、嗜酸粒细胞2.8%、嗜碱粒细胞0.5%、血小板189×109/L,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无异常(ALT 38.2 U/L、AST 36 U/L、T-Bil 9.6 μmol/L、ALP 62 U/L、BUN 6.0 mmol/L、Cr 80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0.0 s、凝血酶原活动度115.0%、国际标准比率0.9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33.2 s、APTT比率0.96、凝血酶时间14.3 s)。2周后复诊红色丘疹消失,遗留色素沉着及淋巴结肿大。

2 讨论

本例患者口服卡马西平35 d,第16天出现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第28天出现发热、皮疹,第35天停药热退,第39天出现内脏症状,表现在消化系统,食道与胃部难以形容不适、吞咽困难,并出现内痔出血,此时已停药,该症状恢复很快,而皮疹恢复较慢,持续1月余,后遗色素沉着及淋巴结肿大。患者在症状已明显好转时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正常,不能确定在反应严重时是否存在异常。患者临床表现符合过敏反应综合征,服药时间与症状出现有相关性,停药后自行缓解,可以确定为卡马西平所致不良反应。内脏症状表现在消化系统,主要为上消化道,较少见,内痔出血未经治疗自行好转,推测可能与血液系统凝血功能受到暂时影响有关。患者在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皮疹这些过敏反应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时曾就诊并提供服药史,但未能得到正确诊断,应提高医生对过敏反应综合征的认识。

[1] 张一力,张山川,陈新民,等.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J].华西医学,2007,22(1):177-178.

[2] 姜玉武,吕初芳,秦炯.抗癫痫药过敏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671-674.

[3] 李春元,李梓.特应性药物反应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2,23(1):45-47.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内痔丘疹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2期)2015-09-26 12:18:28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