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华
(甘肃省古浪县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 古浪733100)
近年来,笔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方药:补阳还五汤由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地龙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8g等组成。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之效。适用于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尽,舌质紫暗或瘀斑,苔薄白,脉细缓。方中重用黄芪补气,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祛痰开窍。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脉,腰膝酸软,肢体不用者加枸杞子、山茱萸、杜仲、牛膝、桑寄生以补肾壮腰。口眼歪斜加全蝎、白附子、蜈蚣以祛风化痰通络,镇痉。肝阳上亢加生地、泽泻以平肝潜阳。脘腹痞满加藿香、白蔻仁以温中行气散寒。
病例:杨某,女,57岁,2010年7月16日初诊。有高血压病史3年,半个月前突然昏仆,左侧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语言不利。CT检查为右侧颞叶脑梗死,住院治疗10余天好转后出院,但四肢活动无力,肢体麻木,左侧肢体痿软无力,无痒痛感,无冷热感,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口角流涎,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脑中风,证属气血不足、脉络瘀阻,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山茱萸10g,生地10g,枸杞子10g,鸡血藤15g,全蝎8g。水煎服,1日1剂,分3次服。服20剂后可下地活动,左侧上肢可抬,口角恢复正常,语言清晰,舌红苔薄。前方去全蝎,继服20剂,并加强功能锻炼,注意生活调理。临床痊愈,已无肢体麻木,但有明显的痛痒感,1年后随诊未复发。
体会:中风后期,气血虚弱,瘀血阻滞,脉络失和,清窍失荣,筋络失养。治当温阳化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补气化瘀、活血通络。可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再加健脾温肾之品使筋脉得养、痿废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