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野下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研究

2013-04-07 14:44刘明聪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校园大学院校

刘明聪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 福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发展现状

(一)合并初期困难重重

福建新建本科院校有部分是在大专院校基础上升格的,如闽江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公办全日制多科性本科大学,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三明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莆田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合并基础上,吸收利用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教育资源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合并前各分校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上各不相同,建成后新校区多位于大学城等偏远地区,周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历史文化积淀,与周边环境等的融合也需要时间,出现了大学精神的空白缺位。

同时,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关注点主要放在资金投入、招生规模、机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大学文化、思想教育和学术活动等精神层面关注不够。由于缺乏科学的精神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对某些社会主流形态趋之若鹜,对走在前列的同类重点高校盲目效仿,对当地政府依赖性较强,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新建本科院校合并后,办学体制改变举步维艰,职、权、利的重新调整分配迫在眉睫;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增长,学生数量暴增,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授课压力剧增;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千篇一律地提出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等方针,制定中远期学校发展规划时不能足够的认识什么是大学精神及其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等问题。

(二)在发展中不断孕育新的大学精神

福建省目前共有新建本科院校所10余所,我们从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校训、发展目标定位等几个方面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0所高校进行类比,发现几所高校都充分尊重历史,认真回顾过去,积极挖掘优良传统,吸取人文精华。这些高校立足地方,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根据学校发展的理念、战略和规划,不断凝练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如莆田学院凝练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武夷学院凝练了“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学校精神。与合并前相比,新凝练的学校精神凸显开放性、应用性、多学科性,展现出本科院校应有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姿态。

(三)人文精神缺失严重

人文精神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与肯定。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容易出现“重活动效果,轻文化沉淀”,“重升学就业,轻素质提升”,“重政策宣讲,轻实践创新”等误区,忽视了对大学生真、善、美和社会主义核心的引导[1]。

在色彩斑斓的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带来价值观的多样化,网络、游戏、动漫、手机、电脑、流行音乐、港台影视、日韩明星等个性化娱乐产品充斥着大学生活,容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如:传统道德遗忘,理想信念动摇,抗压能力差,心理失衡,情感脆弱等。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人文教育。

(四)创新精神消逝明显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科教兴国战略、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浙大的“求是、创新”,厦大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校训,也彰显了这些名校的形象和特色。而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对校园历史文化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和提炼,缺乏创新,无法凸显特色。目前一些高校没有在价值取向上对师生进行明确的引导,导致精神颓废、理想黯淡、学术腐败、诚信危机等现象层出不穷。具体表现在:领导对学校定位不明确,盲目增设专业、扩招学生;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缺乏大胆创新勇气,抱着“稳定万岁”思想;行政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实验人员对现代化设备依赖严重,动手操作能力差;学生急功近利意识强,缺乏奉献和团队协作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弱;学生疲于应付种类繁多的课程学习和资格证书考试,自主学习能力差;校园环境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浪费资源[2]。

(五)师生主体作用下降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管理层在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难以兼顾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同步协调发展,经常容易忽视大学精神培育。而教师作为大学精神最坚定的守护者,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团队建设不力、服务态度怠慢、责任意识薄弱、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严重、个人简历虚假、过分追求名利、浮躁之风兴起等。学生作为大学精神的接受者、传承者,近年来也呈现出:参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兴趣下降,容易急功近利,动手能力差,团队意识缺乏,集体观念淡薄等,这些不和谐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精神的发展,导致师生逐步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使大学精神丧失了本应具有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3][4]

二 大学精神培育的思路与对策

(一)走内涵发展之路,树立正确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大学人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积淀下来的结果。当今时代的大学使命主要是塑造人格、发展学术、促进文化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大学通过人文教化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大学既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又保持一定距离,不丧失所谓的自由,为社会发展谋求学术精神。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改进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服务水平,树立特色意识,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无我有,人特我精”,逐步形成区别于同类院校的重要个性特征[5]。

(二)建设合格组织制度

高校应该切实发挥以校领导为代表的行政组织的作用,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发挥以教授、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学术组织的作用,尊重学术权力;发挥教职员工广泛参与的群众组织的作用,尊重民主权力,逐步形成行政组织为重点、学术组织积极响应、群众组织主动监督的机制。

培育大学精神必须做好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学校应该成立专门委员会,由校长或书记担任委员长,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相关委员,委员会负责大学精神培育机制构建的目标规划、框架设计、督促落实、考核评价等。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针对大学精神培育某一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尽早出成果,为大学精神的凝练、培育和传承奠定基础。

(三)加快提升师生素养

高校应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素质建设,使大学精神真正内化为师生的精神素质。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端庄的仪表风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都能促进大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高校可以深度挖掘优秀校友,通过校园网站、BBS论坛、校内广告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系刊等媒介宣传名人轶事,开展征文、摄影、演讲、设计LOGO、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师生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生入学后通过系统的校规校纪、校史校训学习,严格军训,认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了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通过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时代责任感。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学习相结合,课堂实验和校外社会拓展相结合,双师型教学人员和海外博士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科研训练平台,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积极研究的科研探索精神将有极大助益。学生将大学精神很好地传播并加以创新发展,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论和道德行为,为大学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元素。

(四)孕育特色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紧密相联的。高校应开展一系列富有时代感、思想性、实效性的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体育活动、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娱乐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认同,实现对学生思想、心灵、性格的塑造,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大学精神,无形中也深化了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功能[6]。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体现一定的价值目标、人文和科学内涵,高校可以将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学生宿舍楼,校园道路、湖泊、阁楼、岛屿等景观设计及命名融入学校教学实践中,使校园建筑及景观设计更多体现人文气息。

大学所属的地域或区域文化无论作为办学特色还是科研方向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位于龙岩的龙岩学院对红土文化、客家文化的研究,位于莆田的莆田学院对妈祖文化的研究,位于福州的闽江学院对以昙石山文化、中国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等为代表的闽都文化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地域文化和经济效应,彰显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随之建立起来的各类文化主题和文化品牌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向心力,也必将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创造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推动师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更上层楼[7]。

三 培育大学精神与建设和谐校园相辅相成

(一)大学精神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和谐校园建设包括精神文化、规章制度、硬件环境、科研创新、师资队伍、社团活动等,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显得额外突出。培育大学精神,在建设校园品牌,吸引优秀教师,凝结团队智慧,提升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精神的导向功能促使学校良好形象的形成,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大学精神的凝聚功能吸引许多优秀人才,大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宽松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教师在大学里实现他们探索新知的理想与抱负。

(二)和谐校园为培育大学精神注入无限生机和时代活力

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培育大学精神、建设和谐校园始终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大学精神得到不断提炼和传播。高校在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使师生在美丽的校园文化中提升境界,健全人格,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1]刘德宇.大学精神重塑与高校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0-12.

[2]邵书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行思探理,2011,(2):34-35.

[3]李文涛.大学精神培育机制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2011,(3):44-48.

[4]张伟强,刘青,帅启梅.论大学生人际环境系统的管理方法[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吴清华.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的重塑与传承[J].广西社会科学,2011,(8):141-143.

[6]刘平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及其关系[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1-4.

[7]陈猛.和谐校园视阈下的大学精神培育[J].南昌大学学报,2010,(6):72-75.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院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