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蚁族”群体行动倾向的策略研究

2013-04-07 13:45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蚁族利益群体

王 欢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一 关于“蚁族”的基本概述

“蚁族”这个代号,是由系统研究这一群体的课题组:以廉思为组长的一群“80”后研究团队所取的,以其“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的生活状态”等群体特征为依据,同时体现坚持不懈、勤勤恳恳的奋斗精神。

在廉思的研究之前,学术界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群体,因而,即使生存环境困难、就业形势严峻,也较少有政策或制度上的支持来改善这一群体的现实困境。可事实上,作为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产物的第四大弱势群体,退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后的“蚁族”们,是亟需社会各界支持和关注的。

二 “蚁族”的群体行动倾向

所谓群体行动倾向,是指该群体主动组织或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去的可能性。已有的研究表明,“蚁族”这一特殊群体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和公民权利意识。这些特点决定了该群体在遇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时,大多会选择采取行动表达利益诉求,而不会保持沉默。并且这一群体大多会选择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虽然当前的研究数据表明,该群体在现实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多充当旁观者或普通参与者角色,但网络的煽动性往往能放大影响,引发现实生活中的相应行为。此种诉求表达方式与当下群体性事件中表现出的“利益无关者效应”息息相关。

“利益无关者”指出于同情或情绪宣泄而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的非利益相关人。这一群体的存在是造成当前群体性事件演变成大规模无序、暴力事件的重要原因。“蚁族”群体成为“利益无关者效应”的重要推手主要在于:1.熟悉网络技术。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网络的利用上,“蚁族”的利用度(33.02%)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6%);2.利益诉求强烈。“蚁族”知识青年凭借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势往往对社会、对自己抱有高于一般群体的期望值,企图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社会地位的完美蜕变,但缺失的社会保障和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无法获得预期的收入或改变地位,因而相对剥夺感加重,需要寻求发泄途径。研究显示,“蚁族”87.97%的人都参加过网络群体活动,参与度高于一般群体。

三 引导“蚁族”群体行动倾向的意义

社会群体对贫富分化的认知,对自己生活状况的评价以及利益诉求的表达状况,不仅关系到社会能量能不能积聚,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蚁族”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在新的社会结构中成长,目睹着国家的巨大变化和社会的深度转型,也历经着变化带来的各种痛苦。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蚁族”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到特殊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群体会自然消失。但作为社会中“最为敏感的人群”,他们更关心的是当前的利益。当热情与理想被社会现实摧毁时,他们倾向于将不满都归因于整个社会,使自己和社会对立起来。因此,引导“蚁族”群体的集体行动倾向,对于我们转型期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年兴而国家兴,青年强而国家强,青年群体蕴含着极大的社会能量。这种能量既可以是伟大的创造力量,也可能成为可怕的破坏力量,因此,必须对这种能量的释放加以引导。“蚁族”作为青年群体当中主体意识最强的活跃群体,其影响力要高于一般青年,因此,更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尊重,否则将会成为我国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潜在威胁。

四 引导“蚁族”群体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保障“蚁族”群体的基本权益是引导其群体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各项工作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以及个人等多元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引导“蚁族”群体行动朝着理性、有序方向发展的根本保障。“蚁族”的出现从一定层面来说是教育体制、城乡二元体制等多方制度存在缺陷的后果,只有制度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政府为解决“蚁族”问题一直在大力倡导制度改革,但目前的改革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从元制度创新的视角去审视现有制度的绩效问题。另外,制度的创新要真正符合普通公众的需求,切实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使制度真正具备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导向作用。当前,解决“蚁族”失业、生活窘境的现实问题就要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缩小城乡差距,优化户籍管理制度并提供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发展。

现代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不再是传统社会背景下的一言堂和权力垄断,而是着眼于增加社会的活力,调动社会的积极性。社会稳定绝不意味着死气沉沉、鸦雀无声。事实上,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网络发展的活跃程度也使权力垄断成为不可能。政府要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不是要彻底消除群体行动,而是要将群体行动引导至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作为网络使用主体的“蚁族”群体对社会其他群体有较强的影响力,只要正确加以引导,该群体既可以作为政府与其他群体的沟通桥梁,又是政府倾听民意、征求意见和建议的智囊。

其次,从社会协同的角度来看,社会组织对于“蚁族”问题的改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弥补政府工作的不足。当前社会组织应首要关注“蚁族”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蚁族”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其缓解心理的不满与委屈,从而减少其利用网络宣泄情绪的可能。心理健康是保证公众正确表达情绪的重要因素,政府当前在心理咨询的公共服务提供上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能动性,在了解“蚁族”基本现状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其心理,组织社会工作者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健康辅导,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另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致力于这一群体利益的争取与维护。学术界和传媒界要加大对该群体的关注、研究与报道,最大限度地引起社会对“蚁族”的重视,以期尽快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其现实窘况。社会公众在同情“蚁族”的同时,也要付诸实践,对该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尊重与必要的援助。

再次,企业要为“蚁族”提供必要的职业发展培训并创造一种归属感。相关研究表明,“蚁族”群体大多从事流动性大、稳定性较低的工作,如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这样的工作性质极易造成“蚁族”群体的剥夺感和无力感,使他们感觉自己无法融入社会,处在社会的边缘。因此,企业在为“蚁族”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要注重营造温暖的工作氛围,让这些漂泊在外的大学生感受到支持和依靠。另外,企业应该提供必要的职业发展培训,为“蚁族”群体打造符合其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措施会使“蚁族”群体对理想仍保持高度的热情。

最后,对于“蚁族”群体本身而言,正确地看待现实处境,理性地选择利益表达方式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青年的基本素质。现实固然存在不如意的地方,但必须要正确地面对。摆正心态,坚持梦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美好的明天终将实现。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28,51-54.

[2]廉思.蚁族 II:谁的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衣华亮,景海燕.对“蚁族”利益补偿策略的理性审视——基于社会公平的分析[J].理论探索.2010(6).

[4]何忠州.向下的青春[J].中国新闻周刊,2007.

[5]韩丽丽.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城市融入问题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6]辛鸣.中国新“赶考”[J].南风窗,2011(8).

[7]唐亚林.从南科大困境看改革的实质[J].南风窗,2011(14).

猜你喜欢
蚁族利益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存在问题分析——以“蚁族”为例
利益链与新垄断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回看蚁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