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仰东,张锡钦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家庭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特殊群体已经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及高校非常重视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把它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维护社会和学校稳定的大事来抓。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家庭困难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3.06%。[1]家庭困难学生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下岗工人家庭,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得他们承受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家庭困难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学生。在资助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家庭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
经济上的困难使家庭困难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学习上有困难,而且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和失落感。
2.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
家庭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社团,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3.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经济困难的延续,但其诱因远不止经济上的困难,它与社会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同度、家庭困难学生自身心理承受力、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等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家庭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压力方面。
家庭困难学生由于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常常是靠举债来缴纳学费以维系学业。因此他们要在课余时间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兼职,在学业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比其他学生要少,同时,他们又期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取奖助学金来以改变当前生活困境,因此经常会在渴望兼职又怕耽误学业的两难境地中徘徊。长此以往,这种持续的心理冲突就会导致他们因为经济压力而出现精神压力,进而导致各种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就会给他们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2.同辈群体方面。
家庭困难学生由于生活拮据,忙于为生活奔波,既无经济实力,也无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活动。与此相对应的是经济实力强的学生穿名牌,出手大方,交友广泛,在校园里风光无限。相比之下,家庭困难学生相形见绌,自感寒酸,自卑心里油然而生,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表现在敌对态度,强迫症状和冲动行为。
3.社会文化方面。
在大学校园里,绝大部分老师和同学对家庭困难学生都充满了关爱和关心。但在当今讲究经济效益、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家庭困难学生在社会上由于“寒酸”常常倍受歧视。而这种社会歧视恰恰给具有强烈的自尊与自傲的家庭困难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这种心理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2]
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现状再次提醒我们,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不仅仅在经济方面,更应该构建以“经济救助”“精神资助”“心理帮扶”和“能力援助”的多角度、全方位心理帮扶系统。
1.建立“经济救助”机制。
经济压力是导致家庭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进行必要的经济救助是引导他们“心理脱贫”的根本。完善经济救助制度。通过科学操作,确保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助、勤、减、缓、保”等七位一体奖励和资助政策成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最基本的经济保障,避免让“假家庭困难学生”挤占那些家庭真正困难学生的资助资源,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心理焦虑;拓宽奖助学金渠道。积极争取高校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扶持、校友的支持、社会的捐赠等各种渠道拓宽奖助学金来源;加大勤工助学的投入力度。停止校级以上一次性困难补助的发放,将经费用于增加勤工助学岗位设立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资助的同时,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2.建立“精神资助”机制。
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是激活他们自强不息的动力和源泉。大力实施诚信教育。学校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申请期间,教育家庭困难学生树立以诚信为荣、虚假为耻的观念,引导他们从个人动机上杜绝还贷违约现象,珍惜和爱护个人的信用档案;深入推进感恩教育。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让家庭困难学生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体会社会的恩惠,尤其要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而主动去帮助别人,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扎实做好励志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树立榜样,推广榜样,通过开展以“自立自强先进个人”评选为主的励志教育活动,共同营造励志教育氛围,争取做到氛围育人;加强宣传勤俭教育。通过营造弘扬和倡导节俭文化氛围,加强家庭困难学生勤俭意识,自觉践行循环用水、使用节能产品、使用可再生材料、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简朴的生活方式和适度消费等良好习惯,倡导节约之风,建设节约文化。
3.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积极开展家庭困难学生心理疏导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建立全体新生的心理档案。对筛查出易发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困难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咨询、治疗。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配合第二课堂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心理素质训练、心理游戏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发挥校园传媒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多渠道向家庭困难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构建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构成的心理健康危机“防火墙”,将预防家庭困难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工作贯穿到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4.建立“能力援助”机制。
引导家庭困难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拓展综合素质,是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重要保障。[3]开展好勤工助学工作。在保持原有的劳务型勤工助学外,加大鼓励他们参加技术型、脑力型的勤工助学,高校尤其是科技处、教务处和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给予重视和倾斜。例如设立创新奖,“U势界”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就是很好做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家庭困难学生的科研水平,而且还能带动一批学生自主创业,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宏观驾驭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根据大学生活的特点,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和就业指导,并结合相应的实践平台和活动平台,系统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就业择业心理调试以及面试技巧和获取必要的就业信息,进行求职演练,增强求职信心,进而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联系与交流,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开辟家庭困难学生培训基地,开展家庭困难学生的订单式培训,定期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培训岗位,进而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档次,切实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解决家庭困难学生问题,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同时更应注意其心理、精神以及能力上的帮扶,真正达到“心理脱贫”效果,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885/201011/112014.html.2010 年第 10 次新闻通气会材料之五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
[2]余启利.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5,12(4):75 -76.
[3]居学明.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探析及解决途径[J].高教论坛,2012(12):127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