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惠 华 莎 王 瑞 张 哲 曹丽君 邹 鹏 孙 烨 郑清莲 刘茂甫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710061)
刘茂甫教授(1930.8)系国家“三部一局”确认的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陕西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60余载,擅长治疗老年病。并经长期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提出“肾虚血瘀为老年病之本”,认为治疗老年病的基本大法应为“补肾化瘀通络法”,并应用此法对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了长期的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传统医学对现代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 中医典籍中尚无直接记载“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证候症状的相似性,可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耳鸣”等病症。头晕耳鸣、头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是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证候,并以老年患者多见。究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瘀血阻络 跌扑损伤或久病入络可殃及血分,血行不畅则瘀血内停,若瘀血滞于脑窍,清窍失养,可发为眩晕。
1.2 肝阳上亢 素体阳盛者,日久肝阳化火生风;或长期忧郁恼怒者,肝郁化火、阴虚阳亢,均可致风阳上扰清窍,则发为眩晕。
1.3 肝肾阴虚 肝肾同源,若肝阳上亢,日久耗损肝阴、伤及肾水;或素体肾阴不足或纵欲伤精者,肾水匮乏,水不涵木,肝阳亢于上,而见眩晕等症。
1.4 痰湿中阻 嗜酒肥甘或思虑劳倦者,易伤及于脾。脾主运化水谷,为生痰之源,若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滞行,聚湿生痰,痰蒙清窍,发为眩晕。
1.5 肾阳虚衰 年老久病体虚者,肾阳易损,或阴虚日久,阴损及阳,致肾阳虚衰,均致髓海失于涵养,导致眩晕。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为久病劳伤、情志不遂、年老肾亏、饮食不节等;其主要病理变化分为虚实两端,虚者为肾虚髓亏,或气血不足,致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肝、脾、肾脏。因此,高血压病的病机归结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为本,瘀血阻络、痰浊内蕴为标。
2 刘茂甫教授对老年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独到见解 刘老根据《内经》理论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把人体的正常衰老及老年疾病的发生与肾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老年人体虚易病,其本质在于肾元不足、肾精亏虚,即所谓“天癸”衰退。而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虚可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职,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从而产生瘀血、痰饮或痰浊,痰饮或痰浊阻滞气血亦可导致血瘀,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导致多种老年性疾病。因此,刘老认为肾虚血瘀为人体衰老和老年病的根本病因病机,并以此提出补肾化瘀通络法为治疗老年疾病的基本治疗大法。
老年高血压病是现代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易导致中风等急性改变,从而危及生命。刘老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认为老年高血压病亦与肾虚密切相关,并且肾虚以肾阴不足更为重要。肝肾同源,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化火,阳亢于上而作眩晕,常往于此则易形成高血压病。若气血妄行,并走于上,冲于脑而出于络,形成血瘀阻络;若火热伤津,血少津亏,或血瘀阻络,不能营脑,化火生风,发为中风,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刘老从现代病理研究出发,认为老年人血管壁衰老硬化导致血管周围阻力增加,并且通常血脂偏高,存在潜在性血液高凝的状态,均可导致血压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最终形成慢性老年性的高血压病。
因此,基于以上老年人存在着生理性肾虚及潜在性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肾虚血瘀的认识,刘茂甫教授结合临床观察研究,指出老年高血压病主要由肾气亏虚、血瘀阻络引起,其治法则当以补肾化瘀通络法为主。
3 补肾化瘀通络法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特点 根据以上肾虚血瘀为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病机特点,刘老遵循《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提出补肾化瘀通络法为老年高血压病的基本治则,并分为肾虚瘀阻、肾精不足、肝阳上亢三型分别进行辨治,治疗同时注重活血化瘀通络,应用临床验方参芎逐瘀汤(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葛根、生地、当归、赤芍、王不留、刘寄奴等),标本兼治。
3.1 证治特点 3.1.1 肾虚瘀阻证:临床主症:头晕,头疼,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夜间多梦,面紫唇暗,舌暗红有瘀斑,舌下瘀络,脉沉细涩。治则:滋肾通窍、祛瘀通络。方药:杞菊地黄汤合菟葙合剂、参芎逐瘀汤加减。枸杞、菊花、生地、山萸肉、生白芍、阿胶、丹皮、泽泻、连翘、黄芩、夏枯草、牛膝、菖蒲、麝香、菟丝子、青葙子、丹参、川芎、葛根、丝瓜络、鸡血藤、桑枝、赤芍、当归、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3.1.2 肾精不足证:临床主症:头晕,耳鸣,目涩,心慌,手足心发热,下肢乏力或浮肿,尿少而黄,舌淡苔黄,脉象沉细或弦;若肾阴更重,肝阳上亢,则可出现突然晕倒,手足瘛瘲等中风症状。治则:滋肾填精、祛瘀通络。方药:左归饮合参芎逐瘀汤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牛蒡子、川芎、鹿角胶、龟版胶、羚羊角、葛根、丹参、鸡血藤、丝瓜络、桑枝、当归、赤芍、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3.1.3 肝阳亢盛证:临床主症:头痛眩晕,性情暴躁,面红目赤,手足麻木,夜眠不佳,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则:平肝潜阳、祛瘀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合芹菜白糖饮、参芎逐瘀汤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杜仲、黄芩、牛膝、生地、益母草、茯神、夜交藤、合欢皮、丹参、葛根、川芎、芹菜等。
3.2 方药特点 刘老通过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以老年肾虚为本,以肾阴、肾精不足为要,形成病理特点为血瘀阻络之果。因此,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当以补肾化瘀通络为法,其中补肾以滋肾阴、补肾精为纲,化瘀以祛瘀通络为领。
祛瘀活血,通络开窍 肾虚可使人体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从而使风、火、痰、瘀互结于脉络,可致血凝不畅,若瘀阻于脑络则清窍不通,发为眩晕。因此,祛瘀重用参芎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使瘀散络畅;同时,辅以通络、化痰、清热、平肝之品(如丝瓜络、鸡血藤、王不留、地龙、刘寄奴、天麻、钩藤、菖蒲、郁金、决明子、黄芩等),以通上窍而消晕。
滋补肾阳,填补肾精 针对肾虚之阳虚、阴虚不同证型,辨证遣方结合经验用药,应用芹菜白糖饮(芹菜汁加适量白糖)以滋补肾阴、平肝潜阳以治眩;或菟葙合剂(菟丝子、青葙子等),补益肾精、泻火清肝以除晕。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是现代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形成中风等急性改变以危及生命。传统中医理论根据高血压病的证候特征主要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症,病机主要有瘀血阻络、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肾阳虚衰和痰湿中阻几个方面,但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多见,故治疗以滋阴平肝为主,再结合辨证分别用药。刘茂甫教授经多年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研究,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认为,肾虚血瘀当为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特点,补肾以滋补阴精为要[3],化瘀以祛瘀通络为法,故治疗当以滋阴补肾、化瘀通络法为主。基于此,根据眩晕的标本缓急、证候特点将老年高血压病归结为肾虚瘀阻、肾精不足、肝阳亢盛三个证型,分别予以滋阴通窍、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法,注重结合祛瘀通络辨证施治,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我们对刘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的方药特点也进行了总结,针对肾虚阳虚、阴虚证型的不同,方中多用滋补肾阳、填补肾精之品,代表经验方为芹菜白糖饮和菟葙合剂;针对眩晕的直接致病因素,即瘀血阻络、清窍不通,故注重活血通络,辅以化痰、清热、平肝之品,代表经验方为参芎逐瘀汤。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1] 刘永惠.静心斋医集.刘茂甫教授医学经验选[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5.
[2] 刘永惠.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6-199.
[3] 栾小平.五苓散合六味地黄汤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2,33(6):669-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