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丽 褚 鑫 唐柱生 方 涛 审校 武煜明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5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出血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因此对脑出血的研究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整理分析了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即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致残率极高。中医针刺治疗ICH 历史悠久,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目前,针刺治疗ICH 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和推广,近年来针刺治疗ICH 实验研究方面有大量有益的探索,证实针刺对ICH 后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现综述如下。
1 对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针刺治疗ICH 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良好。邹伟等[1]针刺百会透曲鬓光镜下观察ICH 大鼠脑组织发现: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坏死,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及炎性细胞浸润,以3d时最严重;针刺组比模型组水肿程度轻,细胞排列规则,炎性细胞减少。符文彬等[2]针刺家兔ICH 模型光镜观察到:模型组有明显坏死灶及陈旧性出血,格子细胞密集分布,毛细血管增生、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针刺组坏死灶明显缩小,陈旧性出血不明显,格子细胞增生不明显,毛细血管增生、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处于明显机化期,脑组织修复理想。金翼熙等[3]针刺涌泉穴治疗ICH 模型大鼠研究发现:针刺组从12h以后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均好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血肿明显较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血管增生更多,脑组织软化灶明显缩小,由此表明针刺涌泉穴具有促进ICH 模型大鼠血肿的吸收和脑保护等作用。
2 抑制脑水肿 急性ICH 后脑水肿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有关,有研究[4]检测家兔ICH 灶周围脑组织中MMP-9的含量,结果显示在造模后3d时,血肿抽吸+针刺组、血肿抽吸组MMP-9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并且血肿抽吸+针刺组MMP-9阳性表达较血肿抽吸组进一步降低。由此可见,针刺可以减少ICH 后脑组织MMP-9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石学敏等[5]研究针刺对ICH 模型大鼠影响的Ca2+机制时发现针刺可以减轻脑水肿的程度:一方面,针刺后细胞内Ca2+超载得到缓解,改善了由于Ca2+浓度上升而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另一方面,通过使Na+-K+-ATPase活性上升,阻止了由于Na+-K+-ATPase活性减低而导致的细胞内水肿。针刺通过上述作用,预防和治疗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水肿。
3 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王凡等[6,7]对急性ICH 家兔针刺即刻效应的功能磁共振研究,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技术,选取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al blood flow,r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ime totransit,MTT)等指标,观察针刺即刻ICH 家兔局部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物质代谢的变化,发现针刺对改善急性ICH 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显著的即刻效应。另有研究[8]大鼠ICH 后血肿周围组织葡萄糖载体蛋白-1(GLUT1)、GLUT1mRNA 表达的变化规律,发现ICH 后模型组3个不同时间点均见大部分GLUT1阳性微血管变窄、闭塞,越靠近病灶越明显,且GLUT1及GLUT1mRNA 表达24h时代偿性升高。针刺组仅在24h时血肿周围出现了轻微的管腔狭窄,之后各时间点大部分血管管腔呈圆形扩张,GLUT1及GLUT1mRNA24h时未出现异常变化,分析表明针刺能扩张血管、改善供血,故能推迟GLUT1及GLUT1mRNA 病变的发生。
4 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东贵荣等[9-12]以尾状核痛兴奋神经元(painExcitatoryNeuronpain,PEN)放电净增值等为观察指标,对大鼠ICH 后不同时段脑内血肿中心等区域神经细胞放电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针刺能够增加ICH 后神经细胞放电频率和缩短诱发放电潜伏期,调节神经细胞的状态,延长神经细胞的病理损害过程,并且针刺能够有效的解除血肿引起的神经细胞抑制性泛化,即刻效应明显。同时针刺对正常大鼠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对大鼠的甩尾潜伏期(Tail-FliekLateney,TFL)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ICH 大鼠的TFL具有抑制解除作用。ICH 大鼠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在造模早期即受到影响,PEN 的兴奋性、痛抑制神经元(InhibitoryNeuron,PIN)的抑制性都明显受到抑制。针刺对ICH 前后大鼠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亦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当疼痛刺激使PEN 兴奋而PIN 抑制时,针刺可抑制PEN 的电活动而加强PIN 的电活动;当出血刺激使PEN 和PIN 的电活动同时受到抑制时,针刺又可解除其抑制,使二者的电活动恢复。由此说明,针刺能减轻出血对神经元的损害,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早期恢复。
5 抗自由基作用 针刺对实验性动物ICH 急性期具有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有动物实验研究[13]针刺对家兔ICH 后血浆一氧化氮(NO)、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发现针刺组NO、SOD 水平较模型组高,且针刺组LPO 水平较模型组低。实验性ICH 可诱导SOD 基因在出血灶周围等区域异常表达,田成举等[14]通过研究针刺对ICH 模型大鼠脑组织内SODmRNA 表达的变化,发现针刺组各时程SODmRNA 的表达均低于同时程模型组,说明针刺可使ICH 后脑组织的SODmRNA 表达下调,对ICH 造成的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金翼熙等[3]针刺涌泉穴治疗ICH模型大鼠的研究同时发现针刺组NO 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而针刺组SOD 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说明在ICH 急性期,针刺涌泉穴可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对ICH 后脑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6 抑制免疫炎性反应 ICH 后IL-6水平升高是白细胞及神经组织受损的免疫应答改变所致。邹伟等[15,16]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急性ICH 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发现造模后,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IL-6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明显减少。百会透曲鬓针刺法能明显降低IL-6的表达,保护ICH 急性期受损的神经细胞;另研究针刺对ICH 后凝血酶受体-1(PAR-1)和核转录因子(NF-КBp65)动态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组大鼠脑内PAR-1、NF-КBp65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均有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抑制ICH 后凝血酶引起的毒性作用,抑制炎症因子转录作用,达到减轻炎症级联反应的程度、防治脑损伤的作用。
7 对神经细胞保护和修复作用 各种因素在干预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分化进而影响ICH 后脑组织的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17]发现针刺能提高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 的表达水平,表明针刺可调整ICH 后血肿周围神经元的营养环境,促进神经元存活、轴突再生,从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另外针刺在ICH 早期通过抑制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发挥对脑损伤的拮抗作用;在ICH 后期能明显提高VEGF的表达,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损伤。针刺能促进ICH 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有研究[18]表明在相同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BDNF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及西药组。周爽等[19]从缺氧应答角度探讨针刺水沟穴对ICH 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针刺组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mRNA 含量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吴婧等[20]研究针刺足三里治疗ICH 的作用机制时亦发现针刺组HIF-1α、VEGF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表明针刺可能通过上调HIF-1及其靶基因VEGF、EPO 的水平来加强机体对ICH后脑缺氧的有效应答,并有利于ICH 损伤区的微血管网重建,从而实现脑组织的修复。巢蛋白(Nestin)被视为NSCs的特异性标记物,被广泛应用于NSCs的鉴定[21],研究发现针刺对ICH 模型大鼠血肿周围Nestin表达具有明显上调作用[22]。由此说明针刺可以促进NSCs的增殖分化,在ICH 治疗中重塑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傅立新等[23]检测ICH 大鼠针刺后不同脑区心肌内皮素(ET)mRNA 表达的变化,发现实验性ICH 可诱导ET 基因在出血灶周围、心肌等区域异常表达,针刺可阻断由ICH 诱导的ET 基因表达增加,起到对ICH 造成的神经元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刘立等[24]研究针刺对实验性ICH家兔血清酶的影响,发现针刺可降低家兔ICH 模型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证实在排除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同时,检测血液或脑脊液中LDH 和CK 的含量变化可准确反映脑组织受损的程度。
8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针刺在改善ICH 病理形态、抑制脑水肿、改善急性ICH 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对ICH 大鼠神经元电活动的双向良性调整、抗自由基、抑制免疫炎性反应、对神经细胞保护和修复作用明显。传统习惯认为针刺会导致ICH 急性期病情加重甚则再度出血,现诸多研究表明针刺治疗ICH 急性期效果较理想,但何时为针刺治疗ICH 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邹 伟,张国威,刘 芳,等.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Z].中国北京,2007:110.
[2] 符文彬,樊 莉,莫莉莉,等.针灸对家兔急性脑出血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87-1788.
[3] 金翼熙.针刺涌泉穴治疗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2.
[4] 杨 文.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1:3.
[5] 石学敏,李 平,郑健刚,等.针刺对脑出血模型鼠影响的Ca~(2+)机制[Z].中国天津,2000:187-190.
[6] 王 凡,鲍春龄,焦志华,等.急性脑出血家兔针刺即刻效应的PWI和MRS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4):836-840.
[7] 王 凡,鲍春龄,东红升,等.急性脑出血家兔针刺即刻效应的功能磁共振研究[Z].中国北京,2011:278-286.
[8] 鲍春龄,东红升,袁 萍,等.头穴针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GLUT1 及其基因表达影响研究[Z].中国北京,2007:69.
[9] 朱文增.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即刻效应的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34.
[10] 白妍.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双向调节的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2.
[11] 白妍,东红升.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双向调节的实验研究[Z].中国杭州,2002:107.
[12] 于晓刚.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3.
[13] 刘汉平.针刺对家兔脑出血急性期血浆NO 脑组织SOD、LPO 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3,24(06):567-569.
[14] 田成举.针刺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稳态调节及脑组织SODmRNA 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2.
[15] 孔 莹.“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IL-6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3.
[16] 邹 伟,王 珑,李 丹,等.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灶周组织PAR-1和NF-κBp65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1,39(03):15-18.
[17] 邹 伟,张国威,于学平.“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神经重塑机制研究[Z].中国广东广州,2008:172-174.
[18] 滕 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2.
[19] 周 爽,杨丽坤,尤艳利,等.针刺对脑出血大鼠HIF-1α及其靶基因的影响[Z].中国北京,2011:273-278.
[20] 吴 婧.针刺足三里对脑出血大鼠脑内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3.
[21] 孙卫民王惠琴.细胞因子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8-52.
[22] 李 丹,邹 伟,王 珑,等.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Nestin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0,38(2):60-62.
[23] 傅立新,赵建国,赵成彬.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不同脑区及心肌内皮素mRNA 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03):219-223.
[24] 刘 立,邓春雷,贾成文.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家兔血清酶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3,24(09):8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