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蓉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消毒供应室,江苏 南京210001)
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能力,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现就医院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策略试述如下。
对风险的预见性不到位。清毒供应室操作人员对各环节的隐患认识不到位,如在进行清洗的时候,对消毒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清洗剂选用不合适,浓度配比不标准,造成清洗不彻底,影响了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在包装环节中,选用的包装材料不符合标准,所用的包布没有实现一用一清洗,器械的包装松紧度不达标等,都会影响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
消毒灭菌设备仪器管理不当。使用消毒设备的时候,因为没有严格根据消毒操作的规程实施操作,而出现问题,如灭菌仪器仪表不准确、垫圈密封不严实、压力表及安全阀未定期监测,消毒设备仪表出现小问题维修不及时等。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包装的过程中,因为包装材料选择不合适,包布使用、装房容器不配套等原因,使得消毒后的医疗器械管理存在问题,影响了医疗器械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落实力度不够。一次性医疗用品在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管理不到位,造成潜在的危害,如一次性医疗器械外包装出现裂缝后,容易导致受到灰尘的污染,从而影响卫生和消毒管理工作的质量。
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各项制度,使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作为依据,避免消毒供应室工作的随意性。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在护理部、感控科的领导下,设立院、科两级风险管理办公室,将风险管理的职责分层落实。构建医院、科室的两级风险管理体制,实施不定期与随机的抽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及时的消除,以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加大对医疗护理安全的保障措施,对消毒供应室的潜在风险及风险事件做出科学的分析,以总结风险控制的措施。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与要求,通过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提升消毒供应室管理的预防性。
加大供应室人员专业培训力度。组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学习《消毒技术规范》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使工作人员明确消毒供应室对预防医院院内感染的重要意义,明确医疗器械的处理方法、程序、相关要求,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大对风险管理的防范工作,提升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加强质量控制力度。做好清洗流程的规范管理工作,通过严格的分类和规范的清洗,在合理使用多酶洗涤剂的前提下,对没有洗干净的器材要根据流程再次清洗。器材清洗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预防标准做好防护工作,同时要注意锐利器材的损伤等,保证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其次要抓好包装的质量,做到一人检查器材的清洗质量、数量,一人对保内的物品进行核对,当确认合格以后才能包装,包装完成后双方签字。要加大灭菌监管工作,通过加大对消毒员的培训力度,降低不当操作的影响。建立健全科学的消毒灭菌监控体系,落实各项监测制度,保证工作质量。
做好灭菌后的运输和管理。做好器械包装完整性的检查,如果有破损、湿包、水渍等,须重新进行灭菌和包装。将无菌物品存放在洁净的环境中规范分类摆放。无菌器材发放时,需对器材名称、器材灭菌时间、有效期进行检查,按照顺序做好发放工作。需要通过车辆进行灭菌物品运送的时候,要选取密闭专用车辆。
提高风险管理力度。一次性医疗用品要设置专人进行管理,落实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验收、存储、保管、发放工作,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产品的清点、储存等,及时发现包装不规范、失效等物品,提升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风险管理效果。
[1]杨玉琴,刘明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4):371-372.
[2]陈振兰.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3):222.
[3]谢秀庭,任珊娜.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6):115-116.
[4]郑国琴.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J].家庭护士,2008,6(5):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