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武县医院妇产科 (长武713600) 胡艳芳 王惠利
剖宫产是产科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一种常用方法,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产妇的心理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干预日渐凸显其重要性来。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18例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进行心理干预,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剖宫产术的产妇11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1岁,平均年龄34.5岁。孕周38~41周。其中胎儿窘迫6例,胎位异常1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例,产力异常22例,产道异常14例,双胎2例,巨大儿30例,瘢痕子宫14例,胎盘早剥6例,前置胎盘8例。文化程度:小学42例,初高中71例,大学5例。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官产术。
2 方 法 ①术前干预:术前向患者介绍术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其对剖宫产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且感到受重视的感觉,消除患者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手术。②术中干预:在术中产妇容易有焦虑、惧怕、孤独等心理,应帮助其放松情绪,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如拍病人的肩、握病人的手等,让病人能够产生信任感。在手术进行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全神贯注,给予病人安全感;手术中减少手术器械的碰撞声,避免刺激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如果术中病人出现病情的变化或者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避免给病人造成紧张或者恐惧情绪;在新生儿取出后,母婴进行皮肤接触,增加产妇自信心[1]。③术后干预:术后病人,由于手术失血,伤口疼痛,子宫收缩痛,对婴儿担心和对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因素很容易表现出焦虑、不安及失眠。针对伤口疼痛,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伤口疼痛原因,指导患者应用自我放松训练或注意力转移等措施来减轻疼痛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手术后一般都带有镇痛泵,对疼痛难以忍受者,可按压镇痛泵按钮,加大镇痛药物的给入,不能缓解者可给予药物止痛。术后第2天给予半卧位,以减轻腹部肌肉张力,减轻腹部伤口疼痛。子宫收缩疼痛的患者占到80%,应及时减慢静滴速度或暂时更换其他输液药物,以减轻疼痛,一般不需要药物止痛和处理。术后协助进行第一次母乳喂养,帮助产妇早开奶,使其体会初为人母的幸福,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协助给新生儿换尿布、穿衣,告知皮肤护理知识,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新生儿肺炎的观察,帮助其顺利适应母亲角色,减轻产后心理压力,有利于乳汁分泌和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岀血。产妇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疼痛。术后鼓励病人尽早下床进行活动,进行下肢按摩、脚踝锻炼,每小时60次,每天4次,促进血液循环,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2]。
3 结 果 本组118例,术前焦虑76例,占46.41%,包括对手术,胎儿性别和手术费用等的担心与紧张;恐惧37例,占31.36%,顾虑手术效果不好,担心手术时疼痛,或者担心手术后留下难看瘢痕,担心手术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害怕有生命危险;依赖11例,占4.28%,表现为挑剔、偏食、娇气、被动性依赖性强,对周围人讲述和描述的分娩情况盲目听从,情感反应敏感、脆弱、幼稚。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心理干预,术后随访113例,占95.76%,产妇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保障了母婴安全。
产科是只有女性患者的特殊科室,同时由于女性具有心理承受能力差和心思细腻、情绪波动大的特点,从而使女性在面对疾病时难以应付,甚至达到精神和健康的崩溃[3-4]。剖宫产是产科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由于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对手术的安全性及相关风险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导致在整个围手术期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及心理反应,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及服务模式的转变,对产妇生理、心理、情绪的关注及产妇需求的增加,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已成为必然。因此,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缓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适应能力,保证围手术期顺利度过意义重大。通过我们近年来注重孕产妇的心理护理,调节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心理舒适感,从而减少焦虑、恐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董林飞.剖宫产术病人的心理干预与体会[J].护理园地,2009,2(18):85-86.
[2] 赵文艳,吴俊杰,赵美英.剖宫产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学,2006,7(30):542-543.
[3] 陈凌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翻身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31.
[4] 刘秀婵.不同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3):92-93.